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教学目标
1.了解有效发射电磁波的两个条件。

能说出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的过程。

知道无线电通信的基本原理。

2.能正确区分调制、调幅、调频、调谐、解调等概念。

3.能结合生活实际,说出无线电通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电磁波有效发射的条件,调制的概念。

2.无线电波接收的原理,调谐、解调的概念。

教学难点
1.调制的概念。

2.电谐振、调谐、解调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

教师口述:1895年,一位年轻的意大利人马可尼(公元1874-1937年)发明了无线电通信技术。

从此,携带人类信息的电磁波开始在空间自由旅行,人们不必依赖电线,就可以在遥远的地方互通信息.电视台发射电视信号为什么要建高耸入云的发射塔呢?(答案:电视信号要有效地发射出去,必须采用高频开放电路,电磁波的波长比较短,以直线传播为主,遇到障碍物会被阻挡,所以发射天线要架得高一些。


讲授新课
一、电磁波的发射
1.教师提问:要有效地发射电磁波,振荡电路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学生回答:(1)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

(2)开放电路,要使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

教师补充:理论研究表明,振荡电路向外辐射能量的本领,即单位时间内辐射出去的能量,与振荡频率密切相关,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越大。

教师提问:根据f=1
2πLC
,如何获得高频率的电磁波呢?
学生回答:减小L、C。

教师提问:根据L、C的决定因素,如何减小L、C呢?
学生回答:为了减小L,可以减少匝数;为了减小C,可以减小正对面积,增大两极板的距离。

教师提问:根据带电平行板间的电场分布特点,如何才能使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呢?
学生回答:将电容器两个极板拉开。

教师讲解:如图,为了达到发射电磁波的目的,开放电路甚至可以演化成为一条导线,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把电磁波发射出去了。

实际应用中的开放电路,线圈的一端用导线与大地相连,这条导线叫作地线;线圈的另一端与高高地架在空中的天线相连。

无线电波就能由这样的开放电路有效地发射出去。

2.教师提问:阅读教材,如何用电磁波传递信号呢?
学生回答:为了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例如传递声音、电视图像,就要让高频的电磁波随着被传递的信号而改变。

这种用来携带信号的高频电磁波叫作载波。

教师提问:什么叫调制?
学生回答: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载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作调制。

教师提问:什么叫调幅?
学生回答:使高频电磁波的振幅随信号的强弱而变,这种调制叫作调幅(AM);
教师展示示意图,并讲解。

教师提问:什么叫调频?
学生回答:使高频电磁波的频率随信号的强弱而变,这种调制叫作调频(FM)。

教师展示示意图,并讲解。

教师提问:电台发射的信号,如声音信号,为什么不直接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发射出去,而是加载到高频信号中发射呢?
学生回答:因为声音信号频率较低,而电台要向外发射电磁波,要有足够高的频率。

教师讲解:电磁波的发射示意图(如图所示)。

二、电磁波的接收
1.教师提问:接收电磁波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回答:电磁波在传播时如果遇到导体,会使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因此,空中的导体可以用来接收电磁波,这就是接收天线。

教师讲解: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无线电台、电视台以及各种无线电通信设备,它们不断地向空中发射各种频率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弥漫在我们周围。

如果不加选择地把它们都接收下来,那必然是一片混乱的信号。

所以,接收电磁波后首先要从诸多的信号中把需要的信号选择出来,这就要设法使我们所需的电磁波在接收天线中激起的感应电流最强。

这让我们想起共振。

在无线电技术中,利用电谐振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教师提问:什么叫电谐振?
学生回答: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这种现象叫作电谐振。

教师提问:什么叫调谐?
学生回答: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作调谐。

教师提问:怎么调谐?
学生回答:调节可调电容器的电容改变电路的固有频率,使它跟要接收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

教师提问:由调谐电路接收到的感应电流,是经过调制的高频电流,还不是我们需要的声音或图像信号,那么,怎么才能把声音或图像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呢?
学生回答:把声音或图像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这个过程是调制的逆过程,所以叫作解调。

调幅波的解调也叫检波。

教师提问:调谐和解调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调谐就是一个选台的过程,即选携带有用信号的高频振荡电流,在接收电路中产生最强的感应电流的过程;解调是将高频电流中携带的有用信号分离出来的过程。

教师强调:
(1)电谐振就是电磁振荡中的“共振”。

(2)电调谐与电谐振不同,电谐振是一个物理现象,而调谐则是一个操作过程。

(3)电接收信号时,首先要从各种电磁波中把我们需要的选出来,通常叫选台。

在无线电技术中是利用电谐振达到该目的的。

典题剖析
例1 (多选)为了增大无线电台向空间发射无线电波的能力,对LC振荡电路的结构可采用下列哪些措施( )
A.减小电容器极板的正对面积
B.增大电容器极板的间距
C.增大自感线圈的匝数
D.向外抽出铁芯
解析:要增大无线电台向空间发射电磁波的能力,必须提高其振荡频率,由f=1
2πLC
知,减小L和C可以提高f。

要减小L可采取减少线圈匝数、向外抽出铁芯的办法,要减小C可采取增大极板间距、减小极板正对面积、减小介电常数的办法。

故选A、B、D。

答案:ABD
例2.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处于电谐振时,所有的电磁波仍能在接收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B.当处于电谐振时,只有被接收的电磁波才能在接收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C.由调谐电路接收的感应电流,再经过耳机就可以听到声音了
D.由调谐电路接收的感应电流,再经过检波、放大,通过耳机才可以听到声音
解析:当处于电谐振时,所有的电磁波仍能在接收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只不过频率跟谐振电路固有频率相等的电磁波,在接收电路中激发的感应电流最强。

由调谐电路接收的感应电流,要再经过检波(也就是调制的逆过程)、放大,通过耳机才可以听到声音,故正确答案为A、D。

答案:AD
课堂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