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管管(管運龍)〈滿臉梨花詞〉
寫作背景
張曉風(1941-),江蘇省銅山縣人。 筆名為曉風、桑科、可叵,出生於浙江省金 華縣,八歲隨父母遷臺,1952年進入北一女 中就讀,1954年舉家遷往屏東,遂讀屏東女 中;而後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教東吳 大學、香港浸信會書院、國立陽明大學,
現為「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副召集人、親 民黨不分區立委。寫作類型有散文、小說、 詩歌、戲劇、雜文、童話等,但以散文為 主,曾榮獲中山文藝奬、國家文藝奬散文 奬、中國時報文學奬散文推薦奬、吳三連 文學奬,還當選過十大傑出女青年。
張曉風十七歲就在中副發表第一篇作品, 二十五歲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 端》,便獲中山文藝散文奬,是至今得奬 人中最年輕的一位;她的散文內容深刻, 但文字卻淺明易讀,曾說:「散文的寫作 不純粹使用生活的語言,由於它包含著較 多的思維,使用的語言不免有賴於傳統文 學的簡潔、閎約及婉轉深厚。」
Hale Waihona Puke 著有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愁鄉石》、 《你還沒有愛過》、《星星都已經到齊了》、 《玉想》、《從你美麗的流域》,戲劇《武 陵人》、《和氏璧》,主編《中華現代文學 大系》散文卷、《小說教室》等。
第二篇〈小蜥蜴如何藏身在草叢裡的 奇觀〉,寫的是小男孩七、八歲時好奇求知 的形象,呈顯出「果-因-果」的構篇特色。
第三篇〈尋人啟事〉,寫的是國中時 小男孩已成大男孩、有所忍受、有所承載的 形象,呈顯出「先敘後議」的構篇特色。
延伸閱讀
下列兩首詩都是身為父親者描寫其眼中孩子的形象 之作: 1、錦連(陳金連)〈嬰兒〉
本文選自《我在》(爾雅出版社, 1984),《我在》是她寫作巔峰時期的最佳 散文集,張曉風解釋「我在」,是因為「我 出席了」,所以「我」參與了世間所有的紛 擾熙攘,所以有了一切的感情。而本文所寫 的是,她參與了兒子成長的歷程,也對其他 參與者(路人、學校、撰述者、知識傳遞者 等),以諸多的詰問語句來表達出為人父母 的擔心、焦慮與期許的愛子之情。
閱讀鑑賞
本文藉作者眼中孩子的形象描寫、期 盼孩子不被周遭環境傷害為材,表現出一 位母親對孩子關愛之主旨。全篇結構以三 篇短文組成,依「時間」的進展分別寫出 作者眼中三種兒子形象:
第一篇〈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寫的是小 男孩剛入小學時可愛、歡欣、誠實、穎悟的 形象,呈顯出「景(實)-情(虛)-景 (實)-情(虛)」的構篇特色。
主題一
生命的源起
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
張曉風
註釋
1 、飲之以瓊漿:即「以瓊漿飲之」的倒裝。飲,音ㄧ ㄣˋ,拿流質的食品給人或動物喝。瓊漿,指美酒, 宋玉〈招魂〉:「華酌既陳,有瓊漿些。」 2 、醍醐:從牛奶中精煉出來的乳酪,佛教將之用來比 喻最高妙的佛法或智慧。 3 、糟粕:音ㄗㄠ ㄆㄛˋ,酒糟、米糟或豆糟等渣滓, 比喻粗劣無用的東西。
寫作背景
張曉風(1941-),江蘇省銅山縣人。 筆名為曉風、桑科、可叵,出生於浙江省金 華縣,八歲隨父母遷臺,1952年進入北一女 中就讀,1954年舉家遷往屏東,遂讀屏東女 中;而後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教東吳 大學、香港浸信會書院、國立陽明大學,
現為「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副召集人、親 民黨不分區立委。寫作類型有散文、小說、 詩歌、戲劇、雜文、童話等,但以散文為 主,曾榮獲中山文藝奬、國家文藝奬散文 奬、中國時報文學奬散文推薦奬、吳三連 文學奬,還當選過十大傑出女青年。
張曉風十七歲就在中副發表第一篇作品, 二十五歲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 端》,便獲中山文藝散文奬,是至今得奬 人中最年輕的一位;她的散文內容深刻, 但文字卻淺明易讀,曾說:「散文的寫作 不純粹使用生活的語言,由於它包含著較 多的思維,使用的語言不免有賴於傳統文 學的簡潔、閎約及婉轉深厚。」
Hale Waihona Puke 著有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愁鄉石》、 《你還沒有愛過》、《星星都已經到齊了》、 《玉想》、《從你美麗的流域》,戲劇《武 陵人》、《和氏璧》,主編《中華現代文學 大系》散文卷、《小說教室》等。
第二篇〈小蜥蜴如何藏身在草叢裡的 奇觀〉,寫的是小男孩七、八歲時好奇求知 的形象,呈顯出「果-因-果」的構篇特色。
第三篇〈尋人啟事〉,寫的是國中時 小男孩已成大男孩、有所忍受、有所承載的 形象,呈顯出「先敘後議」的構篇特色。
延伸閱讀
下列兩首詩都是身為父親者描寫其眼中孩子的形象 之作: 1、錦連(陳金連)〈嬰兒〉
本文選自《我在》(爾雅出版社, 1984),《我在》是她寫作巔峰時期的最佳 散文集,張曉風解釋「我在」,是因為「我 出席了」,所以「我」參與了世間所有的紛 擾熙攘,所以有了一切的感情。而本文所寫 的是,她參與了兒子成長的歷程,也對其他 參與者(路人、學校、撰述者、知識傳遞者 等),以諸多的詰問語句來表達出為人父母 的擔心、焦慮與期許的愛子之情。
閱讀鑑賞
本文藉作者眼中孩子的形象描寫、期 盼孩子不被周遭環境傷害為材,表現出一 位母親對孩子關愛之主旨。全篇結構以三 篇短文組成,依「時間」的進展分別寫出 作者眼中三種兒子形象:
第一篇〈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寫的是小 男孩剛入小學時可愛、歡欣、誠實、穎悟的 形象,呈顯出「景(實)-情(虛)-景 (實)-情(虛)」的構篇特色。
主題一
生命的源起
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
張曉風
註釋
1 、飲之以瓊漿:即「以瓊漿飲之」的倒裝。飲,音ㄧ ㄣˋ,拿流質的食品給人或動物喝。瓊漿,指美酒, 宋玉〈招魂〉:「華酌既陳,有瓊漿些。」 2 、醍醐:從牛奶中精煉出來的乳酪,佛教將之用來比 喻最高妙的佛法或智慧。 3 、糟粕:音ㄗㄠ ㄆㄛˋ,酒糟、米糟或豆糟等渣滓, 比喻粗劣無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