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文本素材岳麓版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冷战”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美国通过北约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军事包围,武力威胁,使“冷战”局面不断加剧。
1.德国的分裂
德国是“冷战”的主要地点。
1949年在美苏的分别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某某国和德意志某某某某国。
2.朝鲜半岛的分裂
二战结束后,苏美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
1948年8月和9月,在美苏的分别支持下,南部和北部分别成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某某主义人民某某国,朝鲜半岛分裂。
3.古巴导弹危机
(1)背景:1959年,古巴人民革命推翻了亲美的政权,动摇了美国在西半球的霸权。
1961年,美国入侵古巴失败。
为了抗击美国,古巴迅速向苏联靠拢。
(2)经过:1962年,为改善苏联在美苏核均势中的不利地位,赫鲁晓夫采取冒险政策,以保卫古巴为名,秘密向古巴运送导弹,结果被美国发现。
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声明,表示不会容忍进攻性武器运入古巴。
苏联开始否认,美国决定对古巴实行军事封锁,苏联被迫撤走导弹。
知识拓展“冷战”与“热战”:
从柏林危机到古巴导弹危机再到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爆发可以看出,美苏在全球的争夺始终没有停止。
在其争夺重点、心脏地区——欧洲,双方都在想方设法避免“热战”,在美国的家门口,古巴导弹危机虽然使核战争几近爆发,但仍然中止在战争边缘。
在解决上述危机时,双方虽都采取了相当程度的军事恐吓和威慑手段,但更多的是通过外交斡旋、经
济封锁、思想文化渗透、舆论攻击等各种手段处理问题。
只有在远东地区,两种势力集团之间才有了真正的军事交锋,大打出手,特别是美国一方表现出更加咄咄逼人的态势,从而使两种势力集团达到局部地区的“热战”状态。
但是,从全球X围来看,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总体上是从“冷战”出发的,局部地区的“热战”不是美国对苏联的直接军事进攻,而是对社会主义阵营中其他成员的军事侵略行为,并未形成与苏联的直接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