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标点符号试题答案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标点符号试题答案及解析
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座城楼看起来有三、四年的历史了。
B.明天的旅游,你是去呢?还是不去?
C.春天,好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
D.轰轰烈烈的“彩屏旋风”尚未停歇,围绕摄像手机市场展开的新一轮儿的“中洋大战”又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
【答案】C
【解析】A中“三四”见不用标点符号;B中选择问,第一问应用逗号;D“山雨欲来风满楼。
”中句
号应放在引号外。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怎么了?”一个关切的声音传来:“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忙吗?”
B.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C.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
D.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
【答案】B
【解析】A.将说的话分为前后两部分,所以,这里不需要用冒号,将冒号改为逗号。
C.这句话没
有疑问的意思,它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所以,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将第二个问号改为句号。
D.这句话将问号用错了位置,意思是给这些新来的同志安排工作了没有,应将问号改为逗号,将
句号改为问号。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点评: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
解答加标点符号类题目,
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几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
最后要
运用平时积累的有关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
例如分号,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问号用在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后,当然,这个句子必须是一句完整的
问句,不能话梅说完,就用问号隔开。
3.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他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C.国学经典书籍中,最重要的是《四书五经》。
D.“你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答案】A
【解析】B.错用了顿号,“十七、八岁”表示的是十七岁和八岁,正确的应该为“十七八岁”。
C. 四
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所以,“四书五经”不能用书名号,用双引号即可。
D.错用了冒号,这位官员的话被“说”字
分开了,后边的“说”后不能用冒号,要用逗号。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点评: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
解答加标点符号类题目,
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几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
最后要
运用平时积累的有关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
例如分号,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B.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C.“在内心深处,年轻人比老年人寂寞。
”我在一本书中读到这句话,一直铭记在心。
D.古人把正月称为元,初一称为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答案】D
【解析】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所以D项是不对的,应该把句号放在引号里面。
【考点】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点评:A项两个句子是并列分句,复句内部各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B项:书名号(双书名号:《》,单书名号:〈〉),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的符号。
书名号表示书籍、文件、报刊、文章等的名称,亦用于歌曲、电影、电视剧等与书面媒介紧密相关的文艺作品。
书名号里还有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
若单书名号里有还有书名号,则单书名号里用双书名号。
冒号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C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
B.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至少看到三、四次。
C.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主要作品有《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檀香刑》等。
D.“你是我的榜样。
”有个人说,“我要练成你这样就好了!”
【答案】B
【解析】B中“三、四次”基数词之间的不应用“顿号”。
【考点】这是对标点符号的运用的考查。
点评:标点符号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标点符号不仅使我们在阅读时感到醒目。
句读分明,而且还有表情达意的作用。
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是判断使用正误,或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学生应掌握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同时也应掌握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B.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摩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C.渐渐地,我的心情也变得和它们一样:沉静,愉悦,安详。
D.贾里听烦了,霍地一下站起来:“分给我吧。
”
【答案】A
【解析】A句“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中间两个顿号应为逗号”,因为并列的是三个短句而不是短语。
【考点】标点符号的使用。
点评:本题有点难度,学生平时不太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用法也比较复杂,老师也讲得少,学生没有知识的积累。
比如本题中,看上去似乎也可以用顿号,其实不然,学生分不清楚。
标点符号也是文字,正确使用能帮助我们阅读好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平时阅读和写作要关注标点符号的用法,多加辨析易混淆的标点符号及用法,除了逗号与顿号外,比如逗号与分号也易混淆,逗号间隔小“句子”,分号间隔“短语”,如“试题分析”是D句的提示,再如逗号与句号,逗号是在句子意思没有完整表达需要小的停顿时使用,句号是句子完成了一个意思的表达需要大的停顿时使用。
7.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他把这些想法写信给电台“大众知音”,盼望能得到更多的知音。
B.天地杆上贴一张红纸:“姜太公在此”。
C.《端午日》节选自《沈从文小说选·边城》。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D.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答案】C
【解析】A句中逗号不能在引号内,本句使用是对的;B句句号不能在引号内,本句使用是对的;C句中的句号应在括号后;D句中逗号使用是对的,若没有后两个“是”,应是分号。
【考点】标点符号的使用。
点评:本题有点难度,学生平时不太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用法也比较复杂,老
师也讲得少,学生没有知识的积累。
标点符号也是文字,正确使用能帮助我们阅读好句子,理解
句子的意思。
平时阅读和写作要关注标点符号的用法,多加辨析易混淆的标点符号及用法,比如
逗号与分号,逗号间隔小“句子”,分号间隔“短语”,如“试题分析”是D句的提示,再如逗号与句号,逗号是在句子意思没有完整表达需要小的停顿时使用,句号是句子完成了一个意思的表达需要大
的停顿时使用。
8.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黑板上的通知让我们明白到哪里去秋游?什么时候出发?
B.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
C.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D.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黑板上的通知让我们明白到哪里去秋游,什么
时候出发。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NBA新赛季对一直以来争议较大的“走步”规则作出调整——即NBA球员在行进、停止、传球或投篮之前允许持球走两步。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技术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
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C.“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中国人传统的理财方式就是“量入为出”。
D.有人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是一道过于明媚的忧伤。
确实青春的脚步匆匆而又粗糙,
亮丽而又黯然。
【答案】D
【解析】A用了“破折号”就不能再用“即”;B中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之间用顿号,它属
于第二层面;C中逗号应放在引号外面,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是,句
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10.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B.2012年元旦就要到了,你是去泰山公园玩呢,还是去溱湖公园玩?
C.光看太没意思了。
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
D.我们的院子里种了好多花,像菊花啦、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什么都有。
【答案】D
【解析】D中冒号应用逗号。
1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左右壁上刻有中山先生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全文。
B.她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
C.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
D.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
【答案】B
【解析】句末句号应在引号外面。
1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
A.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
B.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C.我忽然想,爸爸会不会忽然从床上起来,给我送来花夹袄;我又想,爸爸的病几时才能好?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
D.“请你们不要管他吧,”妈妈说,“他并不伤害谁呀!”
【答案】C
【解析】C中的第一个“?”为“,”,第二个“?”为“。
”。
1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只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有比这更惬意的消遣吗?
B.18世纪的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来减轻他的苦难遭遇。
C.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
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D.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答案】B
【解析】A中“选一块净地”后用“:”C中第一个“?”应该成“,”;D中“。
”应放在引号的外面。
1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
A.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
B.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C.我忽然想,爸爸会不会忽然从床上起来,给我送来花夹袄;我又想,爸爸的病几时才能好?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
D.“请你们不要管他吧,”妈妈说,“他并不伤害谁呀!”
【答案】C
【解析】略
1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他的神色,还是那么的安详,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B.《白雪公主》是德国童话作家格林作品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
C.第十三届全国青少年“春蕾杯”征文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写作兴趣。
D.在游戏时,伽利略制作了各式各样粗糙的像车、风车、船之类的小玩意儿。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逗号、分号的区别,A选项中前后是并列的两个分句,“他的举止”前应是“;”隔开。
1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经验告诉我们:天空中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实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B.“大妈,您瞧,这菜多新鲜!”不知怎的,原本是冲着她的菜新鲜而来,这一声“大妈”的尊称却让我心中不悦:“我还不至于让你叫大妈吧!”
C.有人认为,韩国电影走类型化的路线,有着商业片的外壳,但是里面包含了一些文化思想,这就是它在亚洲地区走红的原因。
D.做事前,要仔细想想为什么做这件事?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好?
【答案】D
【解析】D项并没有疑问的语气,所以不应该用问号。
可改为:做事前,要仔细想想为什么做这件事,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好。
17.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我们水乡人都要为“创最佳卫生环境,建和谐美丽兴化”尽一份力。
B.我四五岁的时候,大家都不喜欢我:我不听他们的话。
C.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我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
D.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
【答案】C
【解析】C项:为“评注图像水浒传”加上《》。
即是:《评注图像水浒传》。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8.辨别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3分)
(1)乌鸦站在篱笆上,冻得只管“呱——呱”地叫。
()
(2)百灵鸟唱起歌来了——这是一个。
()
(3)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而是——一只天鹅!()【答案】(1)表示声音延长、停顿(2)表示(解释)补充说明 (3) 表示语意递进,起强调作用(3分)
【解析】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1)句中用在叫声中间,表示声音的延长;(2)句“美丽的春天”是对“百灵鸟唱起歌”的解释说明;(3)句中,“不是……而是”起递进作用。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9.下列句子中的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B.刚满十二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
C.就是下点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D.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
【答案】D
【解析】D项中,“跑”和“踩”都应该加引号,此选项标点有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20.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赶快去复习。
”我不耐烦地说,“知道了,等我看完了就复习去。
”
B.书中除神话传说外,还有诗歌、传记、科学小品,人生语录等。
C.我只管把一般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牢记在心——这是光荣的事情。
D.经过老师的精心讲解,我终于明白了如何解决这道难题?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标点符号的综合考查。
A项中“说”后面要用冒号;B项中“科学小品后的逗号给
为顿号;D项是陈述句,不是问句,将问号改为句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1.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 分)
A.“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问。
B.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C.“最重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
D.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答案】A
【解析】标点符号是考试经常爱考的一个知识点。
B项是选择问句,所以中间的问号应改为逗号;C项中的说话人在中间应用逗号,所以应将“他说道:”改为“他说道,”;D项中“史记”是著作,应
用书名号,改为“《史记》”。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叶千万次的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时,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青。
B.“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C.“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D.“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答案】A
【解析】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
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用反选排除法,B句中“说”后面是逗号;C句中句号在引号内;D句中每一个逗号应为感叹号,后面的感叹号为句号。
答案为A。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B.史铁生、贾平凹、余秋雨……等作家,以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厚重的文字,带我们在文学的海
洋中遨游。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苏州的拙政园、留园、上海的豫园、扬州的个园,都是江南园林的代表。
【答案】C
【解析】A中不是由疑而问,所以不能用问号;B中“省略号”和“等”不能同时用;D中应是“苏州的拙政园、留园,上海的豫园,扬州的个园,都是江南园林的代表。
”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C.她看上去只有七、八岁光景,每天早晨在菜场上出售自家种的青菜、萝卜和西红柿。
D.“不,我不反悔!”他轻轻地、坚定地说,“哪怕象塞尔维特一样被他们烧死。
我认为胜利是可
以得到的,而且要勇敢地为它奋斗。
”
【答案】C
【解析】通过对选项进行分析,C项是错误的。
七、八岁之间的顿号要去掉,相邻或相近两数字
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B.“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C.老师请三、四两组的同学下课去帮忙搬书。
D.国庆假期,你是想去泰州园博园?还是想去水上森林公园?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的正确使用与修改能力。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
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
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的使用标点。
D项使用错误,两个问号分别改为逗号和句号。
2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B.“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
“我十二分地满意!”
C.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D.“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
”两个骗子齐声说。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的正确使用与修改能力。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
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
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地使用标点。
D项使用正确,其他各项的错误之处分别为:A项句号写到引号之内。
B
项句号改为逗号。
C项第二个逗号改为冒号。
27.语言运用——修改病句。
(1)老舍纪念馆是位于丰富胡同19号的普通的一座四合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雪后的济南即使很寒冷,但绝对让人感到温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将“一座”放到“普通”之前。
将“但”改为“也”。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分
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
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第一句语序错误,第二句关联词语使用错误。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
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
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28.语言运用——在下面句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____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___同志们____”厂长严肃地说。
(2)____我到底要行去何处___哪里是我的终点___不重要了___徐霞客对自己说___重要的是,我
行走在天地之间____
(3)是今天去呢___还是明天去呢___我实在拿不定主意___
【答案】“,?”。
“??,”“,。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掌握和运用情况。
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平时要善于归纳整理
各种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此题解题时要细读语句,了解标点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1)题疑问
句中句号应该放在句末;第(2)题是连续问,有几个问题就应该用几个问号;第(3)小题是选
择问,两个疑问句中间应该用逗号。
29.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C.“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D.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答案】B
【解析】A句号移除引号外后变逗号。
C将“怪哉”上的双引号变为双引号。
D“红屋顶”“黄草山”中
间用顿号。
30.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是()
A.10月8日晚,浙江卫视第二季《中国新歌声》总决赛于鸟巢上演,经过激烈争夺,刘欢战队的扎西平措战胜了那英战队的郭沁,夺得了第二季《中国新歌声》的年度总冠军。
B.《战国策》中的“蹴鞠”是中国古代的足球。
“蹴”是用脚踢,“鞠”就是球。
C.东晋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正如后人评论的那样,“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
D.北京时间2017年10月5日19时(瑞典当地时间13时),诺贝尔文学奖正式公布,今年的获奖者是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
【答案】C
【解析】将“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句中的句号移出引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