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专项督查评价赋分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查一个教学班的所有学科作业、作业批改记录;访谈家长或学生等
作业批改
10分
作业及试卷的批改要及时、认真,达到一定的批改量并兼顾到不同层面的学生;注意收集作业及试卷中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作业及试卷情况反思教学、调整教法。
书面作业及试卷是否实现全批全改;批改方式是否多样化;作业及试卷批改是否有反馈和补救措施;作业及试卷评价设计是否科学有效;学校是否有相应的管理措施等。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专项督查评价表
镇(街):学校:得分:
督查项目
基本要求
评分标准
评估方法
赋分
学科教学
60分
备课
10分
教师应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形成初步教学设计,在进行集体备课后完善修订教案(手写教案或电子教案均按要求编写)。教学方案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练习与作业以及教学资源等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依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表,随堂听课
教学反思
10分
根据课堂教学实践,及时认真形成包括对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等内容在内的教学反思。
是否实现一课一反思;反思中是否体现有成功经验的梳理、是否找出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教学问题是否有改进的措施;是否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记录书写是否认真等。
抽查教学计划、教案、集体备课材料等
课堂教学
40分
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灵活选择教学手段和形式,教学过程体现以学为主,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因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教学效果好。
知识、能力、价值观目标否明确;教学语言是否清晰、准确、简练、通俗、生动、逻辑严谨;方法选择是否灵活多样,是否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相适应;重、难点把握是否准确;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体现的如何;当堂学习目标达成度如何等。
个人备课:节次时间与教学进度是否吻合;项目是否齐全;书写是否规范;突破重、难点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当;教学过程设计是否合理;教学理念是否凸显以学为主的;教学资源是否为教学服务、课件是否切合教学内容;教具、学具准备是否充分。
集体备课:集备主题是否明确,中心发言人是否确定,集备活动管理是否规范;集备过程性材料是否完整,内容是否丰富等。
开展多种形式的评课活动;业务领导要深入教研组参与评课活动,并指出亮点、不足及下一步建议。
是否包保教研组、备课组;是否参与教研活动;是否有评课意见等。
抽查活动材料、领导评课材料等
督查人员签字:
年月日
抽查教案或教学反思记录本等
作业布置与批改
20分
作业布置
10分
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有针对性的设计每节课的作业,体现层次性。依据教材及学生实际适当设计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作业,学生家庭书面作业要实行总量控制。
作业是否适量,难度是否适中;作业内容和形式是否多样;作业是否分层次布置、有可选择性等。
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听、评课
20分
听课
10分
用统一发放的听课本,记录项目齐全。校长每学期不少于30节,业务领导(业务校长、教务主任和级部主任)每学期不少于40节,中层以上其他干部每学期不少于30节。
记录项目是否齐全;听课时间、节次是否与教学进度吻合;是否明确记录优缺点、改进建议等。
抽查听课记录等
评课
10分
作业批改
10分
作业及试卷的批改要及时、认真,达到一定的批改量并兼顾到不同层面的学生;注意收集作业及试卷中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作业及试卷情况反思教学、调整教法。
书面作业及试卷是否实现全批全改;批改方式是否多样化;作业及试卷批改是否有反馈和补救措施;作业及试卷评价设计是否科学有效;学校是否有相应的管理措施等。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专项督查评价表
镇(街):学校:得分:
督查项目
基本要求
评分标准
评估方法
赋分
学科教学
60分
备课
10分
教师应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形成初步教学设计,在进行集体备课后完善修订教案(手写教案或电子教案均按要求编写)。教学方案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练习与作业以及教学资源等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依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表,随堂听课
教学反思
10分
根据课堂教学实践,及时认真形成包括对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等内容在内的教学反思。
是否实现一课一反思;反思中是否体现有成功经验的梳理、是否找出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教学问题是否有改进的措施;是否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记录书写是否认真等。
抽查教学计划、教案、集体备课材料等
课堂教学
40分
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灵活选择教学手段和形式,教学过程体现以学为主,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因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教学效果好。
知识、能力、价值观目标否明确;教学语言是否清晰、准确、简练、通俗、生动、逻辑严谨;方法选择是否灵活多样,是否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相适应;重、难点把握是否准确;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体现的如何;当堂学习目标达成度如何等。
个人备课:节次时间与教学进度是否吻合;项目是否齐全;书写是否规范;突破重、难点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当;教学过程设计是否合理;教学理念是否凸显以学为主的;教学资源是否为教学服务、课件是否切合教学内容;教具、学具准备是否充分。
集体备课:集备主题是否明确,中心发言人是否确定,集备活动管理是否规范;集备过程性材料是否完整,内容是否丰富等。
开展多种形式的评课活动;业务领导要深入教研组参与评课活动,并指出亮点、不足及下一步建议。
是否包保教研组、备课组;是否参与教研活动;是否有评课意见等。
抽查活动材料、领导评课材料等
督查人员签字:
年月日
抽查教案或教学反思记录本等
作业布置与批改
20分
作业布置
10分
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有针对性的设计每节课的作业,体现层次性。依据教材及学生实际适当设计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作业,学生家庭书面作业要实行总量控制。
作业是否适量,难度是否适中;作业内容和形式是否多样;作业是否分层次布置、有可选择性等。
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听、评课
20分
听课
10分
用统一发放的听课本,记录项目齐全。校长每学期不少于30节,业务领导(业务校长、教务主任和级部主任)每学期不少于40节,中层以上其他干部每学期不少于30节。
记录项目是否齐全;听课时间、节次是否与教学进度吻合;是否明确记录优缺点、改进建议等。
抽查听课记录等
评课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