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培训课程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内部培训课程管理制度
1. 背景
为了提高公司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公司需要定期组织内部培训课程。
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过程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程设置不合理、培训效果不佳、资源浪费等。
因此,为规范内部培训课程的管理,制订《公司内部培训课程管理制度》。
2. 定义
本制度所涉及的术语及其定义如下:
•公司:指本公司;
•内部培训课程:指公司开展的面向员工的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的培训
活动;
•培训课程负责人:指负责内部培训课程的开展、组织、管理和监督的人员;
•培训资源:指公司供内部培训所需要的场地、设备、材料、教材以及其他
必要资源;
•培训需求分析:指对公司员工在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的培训需求进行
全面分析,为内部培训课程的选择和安排提供依据;
•培训计划:指按照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规划内部培训课程的
类型、内容、时间、地点、教材、讲师等相关资源。
3. 内部培训课程的设置
3.1 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公司每年应制定员工培训需求分析计划,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开展。
通过问卷调查、面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员工在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的培训需求,为制定内部培训计划提供依据。
3.2 内部培训计划制定
公司应根据员工培训需求分析结果,制定详细的内部培训计划。
内部培训课程应分为基础、进阶和高级三个层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员工技能培训、管理培训、职业素养培训等。
3.3 内部培训课程讲师
内部培训课程的讲师应由公司内部员工或外部专业人士担任,由培训负责人根据课程内容确定。
3.4 内部培训课程通知和参加要求
公司应提前15个工作日,通过公司内部邮件、公司内部APP等途径,向全体
员工公布内部培训课程通知,并要求员工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参加。
对于内部培训课程的参加,应实行签到制度,确保每一位参加培训的员工都能够参加全程。
4. 培训资源管理
4.1 培训资源的分类
公司培训资源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以及不同的培训课程特点进行分类。
4.2 培训资源的使用
公司员工如需提供培训资源,应提前向培训负责人申请,并在使用后及时保养、归还。
4.3 培训资源的维护和更新
培训负责人应负责对培训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对于过时的和不需要的培训资源,应及时更新和淘汰,以提高培训资源利用的效率。
5. 培训效果评估
为了定期检查培训计划的效果,公司应该对内部培训情况进行绩效评估。
5.1 绩效评估的目的
绩效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对培训计划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培训质量、培训效果、参训人数、教学方法等。
5.2 绩效评估方法
公司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月度报告、个人反馈等方式进行绩效评估。
培训负责人应及时收集并汇总评估结果,并在下一轮培训计划制定过程中加以参考。
5.3 绩效评估结果的处理
绩效评估结果应该得到培训负责人和公司管理层的认可和评价。
对于好的绩效评估结果应给予表扬和奖励。
6. 附则
6.1 培训负责人应严格遵守公司内部相关制度,如公司资产管理制度、安全防范制度等。
6.2 本制度的修订应通过公司管理层的讨论和审批。
6.3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所有。
7. 其他
内部培训课程的规范化管理,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内部员工的技能水平,从而为公司的业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公司应及时修订内部培训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内部培训管理体系,以确保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提高培训效果,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