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计算机基础知识讲义
第一节 计算机基础知识讲义
第一节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复习目的: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分类2、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应用、病毒、操作系统3、要求对知识能熟练掌握之处,对重点内容能达到理解应用复习重点:1、计算机的工作原理2、计算机的发展、分类、应用3、计算机的病毒4、操作系统复习难点:计算机的性能指标的理解和应用高考指南:这部分主要题型是用于单选题,多选主要在病毒和操作系统。
计算机专业词汇测试也在这一章节复习过程及内容:一、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能接收和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输出的高度自动化电子设备。
2、计算机工作原理也称冯.诺会依曼原理(称存储程序原理)[典型题型分析]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年,由美国科学家()发明的,其代号为ENIAC。
A、1945B、1946C、1947D、1948E、图灵F、福雷斯特G、莫奇里H、冯.诺依曼2.简述冯诺依曼原理的基本思想?(2004年高考题)二、计算机的发展按电子计算机所采用的元器件将其划分为四代(具体见P2页表1-1),从第四代的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进入微机时代(具体见P2页表1-2)[典型题型分析]1、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元件器件是()A、电子管B、晶体管C、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集成电路相对应的第一代、第三代、第四代的电子元件必须记下。
2、微型计算机的分代是根据()划分的。
A、体积B、速度C、微处理器D、内存三、计算机的特点○1处理速度快:用MIPS(每秒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来衡量○2计算精度高:用二进制码数来决定○3记忆能力强○4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5可靠性高,通用性强[典型题型分析]1、下列数据都表示为计算机处理数据的位数,()的精度最高A、16位B、32位C、64位D、128位2、下列哪些是属于计算机的特点的是()(多选)A、处理速度快B、可靠性高,通用性强C、连续性D、计算精度高F、信息管理四、计算机的性能指标○1主频:是指计算机CPU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脉冲数,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单位为MHZ。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节 计算机的产⽣与发展1.1.1 计算机的产⽣世界上第⼀台计算机于1946年诞⽣于美国。
取名电⼦数值积分和计算机ENIAC。
它是⼀种按程序⾃动进⾏信息处理的通⽤⼯具。
具有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与⾃动化程度⾼、存储容量⼤、逻辑判断能⼒强、使⽤⽅便等特点。
1.1.2 计算机的发展⼀、硬件技术的发展1.传统计算机的发展第⼀代计算机,其主要特征是采⽤电⼦管作为主要元器件。
第⼆代计算机,其主要特征是由电⼦管改为晶体管。
第三代计算机,其主要特征是⽤半导体中⼩规模集成电路代替分⽴元件的晶体管。
第四代计算机,其主要特征是以⼤规模和超⼤规模集成电路为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
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第⼀代是微机计算机发展的萌芽时期。
第⼆代是微型计算机发展的成长时期。
第⼆代是微型计算机发展的成长时期。
第三代是微型计算机发展的成熟时期。
第四代微型计算机机的⼤发展时期。
⼆、软件技术的发展软件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软件⽣产⼯具,即编成语⾔的发展、操作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软件⼯程和软件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计算机⽹络的形成和发展。
1.1.3 计算机种类从⽤户⾓度看,可分为微型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计算机。
以计算机系统价格为标准,⼀般将计算机分为⼤、中、⼩、巨型计算机。
1.1.4 计算机应⽤领域计算机主要应⽤于信息处理、科学计算、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计算机通信、⼈⼯智能(AI)等领域。
第⼆节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构成1.2.1 微型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前计算机硬件都是由输⼊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五部分构成,称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微型计算机系统硬件的基本构成也符合这⼀体系结构。
⼀、输⼊设备(Input Equipment)是指向计算机存储器输⼊各种信息(程序、⽂字、数据、图像等)的设备。
常⽤的输⼊设备有键盘、⿏标、条形码输⼊器等。
在会计电算化领域,会计⼈员⼀般⽤键盘来完成会计数据或相关信息的输⼊⼯作。
一级office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2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30
1.2.4 进位计数制及其转换
1.进位计数制
多位数码中每一位构成方法以及从低位到高位的进 位规则称为进位计数制(简称数制)。
1.1 计算机的发展
19
3) 网络化 网络化是指利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
的计算机互联起来,按照网络协议互相通信,以共享软件、 硬件和数据资源。 4) 智能化
智能化是指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能力。智能计算机具有 解决问题和逻辑推理的功能,以及处理知识和知识库管理的 功能等。
1.1 计算机的发展
9
3) 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计算是指利用计算机对生产过程、制造过程或
运行过程进行检测与控制,即通过实时监控目标对象的状态, 及时调整被控对象,使被控对象能够正确地完成生产、制造 或运行。过程控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环境中。
4) 计算机辅助 计算机辅助(或称为计算机辅助工程)包括:计算机辅
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辅助技 术、计算机仿真模拟等。
1.1 计算机的发展
18
1.1.4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1) 巨型化
巨型化是指计算速度更快、存储容量更大、功能更 完善、可靠性更高、运算速度可达万万亿次/秒、存储容 量超过几百便携机、掌上机发展的价格、 方便的使用、丰富的软件,使其受到用户的青睐。
3) 微型机:微型机具有小、巧、轻、使用方便的特点, 是目前计算机应用的主流。
1.1 计算机的发展
13
4) 工作站 工作站是一种高档微型计算机,它比微型机有更大的存
储容量和更快的运算速度,通常配有高分辨率的大屏幕显示 器及容量很大的内部和外部存储器,并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 功能和高性能的图形、图像处理功能和联网功能。 5) 服务器
第一节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过程在程序控制下自动执行,中间无需人工干预,
每秒可做5000个加法,或500次乘法,或50次除法,工
作一小时完成的计算量相当于100个人用手摇计算机计
算两个月。"埃尼克''被认为是电子计算机的始祖,它开
创了电子计算机的历史。
3
4
▪ 2.计算机的发展
1.1.2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概况
▪1.第一代(1971~1973年)4位型计算机 ▪2.第二代(1974~1978年)8位型计算机 ▪3.第三代(1979~1985年)16位型计算机 ▪4.第四代(1986~1992年)32位型计算机 ▪5.第五代(1993~今)64位型计算机 ▪位:指的是机器的字长,字长越长,其精度 越高。
已达几十亿次。
▪ 我国"银河"计算机
每秒达几亿次。
7
▪ 2 .计算精度高
▪ 一般电子计算机可以有十几位有效数字,有的在百位以上甚至更 高。
▪ 3.有较强的记忆能力
▪ 计算机能自动记忆住进入计算机的数据和程序,记忆的数据可以 达到几千万甚至几亿个。
▪ 4.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自动化程度高
▪ 计算机并无自己的意志,它不能自己启动,不会自己寻求问题和 制定求解问题的方案,计算机必须接受人的指令。但是,一旦人 们把求解问题的一串指令输入机器启动后,计算机就能按照程序 自动地进行工作直到完成为止,工作过程中一般不需要的人工干 预。它不但能顺序地逐个执行指令,也能按照程序的规定通过逻 辑判断选定下一步要执行的指令,还可按照程序的规定使某些指 令反复执行若干遍。
大家好
1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2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 1.1计算机概述
计算机基础知识讲义
第一节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与发展复习目的:1、了解计算机的概念2、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发展过程3、要求对知识能熟练掌握之处,对重点内容能达到理解应用复习重点:1、计算机的工作原理2、计算机的发展、性能指标、特点复习难点:计算机的性能指标的理解和应用高考指南:这部分主要题型是单选题复习过程及内容:一、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能接收和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输出的高度自动化电子设备。
2、计算机工作原理也称冯.诺依曼原理(称存储程序原理)①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个部分。
②所有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③计算机系统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运行[典型题型分析]1、.简述冯.诺依曼原理的基本思想?(2004年高考题)二、计算机的发展1、计算机的发展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由冯.诺依曼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称ENIAC(埃尼阿克);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将计算机按电子计算机所采用的元器件将其划分为四代,现在向第五代过渡。
(具体见下表1.1),代次起止年份电子元器件数据处理方式运算速度应用领域第一代1946~1957 电子管汇编语言、代码程序几千~几万次/秒国防及科技第二代1958~1964 晶体管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几万~几十万次/秒工程设计、数据处理第三代1965~1970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结构化、模块化程序设计,实时控制几十万~几百万次 /秒工业控制、数据处理第四代1970~至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分时实时数据处理,计算机网络几百万上亿条指令次/秒工业、生活等方面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Intel公司等采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将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到一块芯片中,称之为微处理器(MPU)推动计算机进入了微型计算机时代(具体见表1.2) 代次起止年份典型CPU 数据位数主频第一代1971~1973 Intel 4004、8008 4位、8位1MHZ 第二代1973~1975 Intel 8080 8位 2 MHZ 第三代1975~1978 Intel 8085 8位2~5 MHZ 第四代1978~1981 Intel 8086 16位>5 MHZ 第五代1981~1993 Intel 80386、80486 32位>25 M 第六代1993~今Pentium系列64位60 MHZ ~1GHZ以上3、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情况华罗庚教授是我国计算技术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开拓者之一。
精品PPT课件-第讲计算机基础知识
显示器
键盘 鼠标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技术
内部构造
电源
机箱的内部构造如 图所示,从图中可 以 看 出 , 机 箱 内 除 CPU和散热风扇 了电源外,还有主 板 、 CPU 、 内 存 条 、 显卡 显卡、网卡、光驱、 硬 盘 和 软 驱 等 设 备 。 主板
光驱 内存条
软驱 硬盘
网卡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技术计源自机组装与维修技术输入设备输入设备负责将外部的各种信息或 指令传递给电脑,然后由电脑进行处理。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 数码照相机、手写笔等。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技术
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负责将电脑处理的中间 结果和最终结果以人们能够识别的 字符、表格、图形或图像等形式表 示出来。最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 器、打印机和绘图仪等。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课堂讲解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外观及内部构造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技术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 算 机 ( Computer ) 又 称 之 为 电 脑 , 从1946年诞生以来,经过五十余年的发 展,现代计算机的功能已异常强大,并 已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的各个领域,对 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硬盘 软盘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操作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网络通信管理系统 语言处理系统
A u to C A D O ffic e P h o to s h o p 实用工具软件 其他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技术
通常我们所说的计算机主要指计 算机系统,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 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只有硬件 系统而没有软件系统的计算机称之为 裸机,裸机不能完成任何操作。
显示器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技术
键盘和鼠标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的诞生
1.1.1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带来了强大的计算需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子 工程系的教授莫奇利(JohnMauchly)和他的研究生埃克特(John Presper Eckert)计划采用真空管建造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帮助军 方计算弹道轨迹。1943年这个计划被军方采纳,莫奇利和埃克特开始 研制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ENIAC),并于1946年研制成功,如图1-1所示。
科学计算 数据处理 实时控制 计算机辅助系统 网络应用 人工智能 生活、工作
1.1.4 计算机的应用
目录
1.2 计算机进制与信息编码 ➢ 1.2.1 进位计数制 ➢ 1.2.2 数制间转换 进制与信息编码
信息是丰富多彩的,有数值、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 但是计算机本质上只能处理二进制的“0”和“1”,因此,必须将各 种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能够接收和处理的二进制数据。这种转换往往由外 部设备和计算机自动进行。进入计算机中的各种数据都要转换成二进制 数存储,计算机才能进行运算和处理。同样,从计算机中输出的数据也 要进行逆向转换。
图1-1 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2.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 1946年2月14日,标志现代计算机诞生的ENIAC在费城公之于世
。ENIAC代表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通过不同部分之间的重新 接线编程,拥有并行计算能力。ENIAC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 70000个电阻器,有500万个焊接点,耗电160千瓦,其运算速度比 MarkI快1000倍,它是第一台普通用途计算机。与此同时,美国数学 家冯·诺依曼提出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存储程序控制原理。当今的 计算机仍属于冯·诺依曼架构。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十进制小数0.8125转换为二进制小数。
0.8125 0.625 0.25 0.5
Х 2 Х 2 Х 2 Х2
1.6250 1.250 0.50 1.0
取整数部分: 1 b-1
1
0
1
b-2
b-3
b-4
小数部分可得: (0.8125)10=(0.1101)2 因此:69.8125D=100010.1101B
§2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二、数制的转换 十→二 A
例1、3 把十进制数69.8125转换为二进制数
2 69
余数
对
2 34
整 数
2 17
69
28
转
24
1……b0 0……b1 1……b2 0……b3
换
22
0……b4
21
0……b5
0
1……b6
整数部分: (69)10=(1000101)2
§2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位权:某数制每一位所具有的权值。如十进制的 个位的位权是“1”,百位的位权是“100”。
§2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一、进位计数制 各进制的比较
数制 尾标
二进制 八进制 十六进 十进制 制
(2)、B (8)、O (16)、H (10)、D
数码 K 0、1 0~7
基数 R 2
8
位权
Fi=Ri
0 ~9, 0 ~9 A~F
计算机文化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2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3 计算机硬件系统 §4 计算机软件系统
§1 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计算机基础知识讲义 最新
计算机基础知识讲义大全最新第一节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与发展复习目的:1、了解计算机的概念2、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发展过程3、要求对知识能熟练掌握之处,对重点内容能达到理解应用复习重点:1、计算机的工作原理2、计算机的发展、性能指标、特点复习难点:计算机的性能指标的理解和应用高考指南:这部分主要题型是单选题复习过程及内容:一、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能接收和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输出的高度自动化电子设备。
2、计算机工作原理也称冯.诺依曼原理(称存储程序原理)①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个部分。
②所有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③计算机系统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运行[典型题型分析]1、.简述冯.诺依曼原理的基本思想?(2004年高考题)二、计算机的发展1、计算机的发展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由冯.诺依曼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称ENIAC(埃尼阿克);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将计算机按电子计算机所采用的元器件将其划分为四代,现在向第五代过渡。
(具体见下表1.1),代次起止年份电子元器件数据处理方式运算速度应用领域1第一代1946~1957 电子管汇编语言、代码程序几千~几万次/秒国防及科技第二代1958~1964 晶体管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几万~几十万次/秒工程设计、数据处理第三代1965~1970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结构化、模块化程序设计,实时控制几十万~几百万次 /秒工业控制、数据处理第四代1970~至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分时实时数据处理,计算机网络几百万上亿条指令次/秒工业、生活等方面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Intel公司等采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将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到一块芯片中,称之为微处理器(MPU)推动计算机进入了微型计算机时代(具体见表1.2) 代次起止年份典型CPU 数据位数主频第一代1971~1973 Intel 4004、8008 4位、8位1MHZ第二代1973~1975 Intel 8080 8位 2 MHZ第三代1975~1978 Intel 8085 8位2~5 MHZ 第四代1978~1981 Intel 8086 16位>5 MHZ 第五代1981~1993 Intel 80386、80486 32位>25 M第六代1993~今Pentium系列64位60 MHZ ~1GHZ以上3、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情况华罗庚教授是我国计算技术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开拓者之一。
第一节、计算机基础知识
———————————————————————————————— 作者:
———————————————————————————————— 日期:
第一节、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的简介
我们所说的计算机就是指电子计算机,也成PC机、微机、个人电脑。最早的微型计算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起源于IBM公司于1980年推出的IBM PC,IBM生产的PC机采用了“开放式体系结构”,现在的计算机仍保留了最初IBM的雏形。从286微机以后,出现比较有名的几家公司COMPAQ、AST、DEC等。
(7)第七代
现在我大部分用的机器都是64位以上的Pentium IV(奔腾四)和双核、四核处理器。
2.微机机构形式
分为:台式机、携便式机器。
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第二代计算机发展时间从1958年到1964年,近7年的时间。其主要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的逻辑元件。主存储器还是用磁芯,外存储器开始用磁盘。主要特点:存储容量增加,运算速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3、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第三代计算机发展时间从1965年到1970年,近6年的时间,用中、小集成电路晶体代替分立元件晶体管。这时,计算机开始广泛应用于大型企业中的工业控制,数据处理和科学计算等各个领域。
1.硬件和软件
(1)硬件:计算机的硬件(Hardware)是指组成计算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物理设备。硬件系统是计算机实现各种功能的物理基础,没有了硬件,软件就失去了发挥作用的“舞台”。
(2)软件:计算机的软件(Software)是指为了运行、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系统所编制的各种程序的总和。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没有软件只有硬件的计算机是无法正常运行的。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讲
1.1 计算机概述
计算机系统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2)硬件系统:又称硬件或硬设备,指构成计算机的物理装置。 (3)软件系统:又称软件或软设备,指使计算机硬件系统进行 工作的各种程序、数据和文档资料的集合。 (4)两者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5) 裸机 缺少软件系统的计算机
14
第15页/共76页
天河1号A型
15
第16页/共76页
1.1 计算机概述
计算机的特点及主要应用领域
1.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具有存储容量大、处理速度快、工作全自动、计算精度和 可靠性高、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强等特点。
16
第17页/共76页
1.1 计算机概述
2.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工程 (5)人工智能
27
第28页/共76页
1.1 计算机概述
(2)应用软件 为解决用户的具体问题,面向某个领域而设计的软件。如:财
务管理软件、学习软件、游戏软件、Office、WPS等
28
第29页/共76页
1.1 计算机概述
计算机工作原理
指令 指示计算机如何工作的命令,是计算机能实现的基本操作, 每一个计算机系统都有它的指令集。指令是由一串二进制代码表示, 通常由操作码和地址码两个部分组成。
7.BIOS
38
第39页/共76页
1.2 微型计算机硬件构成
39
第40页/共76页
1.2 微型计算机硬件构成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即中央处理单元,是微机系统 的核心,也是整个系统最高的执行单位。它负责整个系统指令的执行, 数学与逻辑的运算,数据的存储与传送,以及对内对外输入与输出的控 制。
计算机基础知识讲义
计算机基础知识讲义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计算工具,如算盘等。
但真正的计算机诞生于20世纪。
以下是计算机的发展里程碑:1. 轮盘机轮盘机是由德国工程师、发明家康纳德·神德尔于1623年发明的,是世界上第一台可自动执行四则运算的机器。
2. 分析机美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和英国数学家艾达·洛芙莱斯共同研发的分析机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它能够通过纸带实现编程功能。
3. 真空管计算机真空管计算机是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使用的计算机,它采用了真空管作为计算元件,具有较高的计算能力和存储容量。
4. 晶体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相比于真空管计算机,它占用空间更小、运行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
5. 集成电路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是60年代后期出现的计算机,它的核心元件是集成电路芯片,它的出现使得计算机体积大幅缩小,运行速度也进一步提升。
6. 微处理器计算机微处理器计算机是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计算机,具有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强的运算能力。
二、计算机的组成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执行程序、控制和处理数据。
2. 主存储器主存储器是计算机的内存,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3. 辅助存储器辅助存储器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如硬盘、固态硬盘、光盘等。
4.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5. 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信息输出给用户,如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6. 总线总线是计算机各个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通道。
三、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1. 局域网(LAN)局域网是指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连接多台计算机和设备的网络。
2. 广域网(WAN)广域网是指覆盖广泛地区的网络,如跨越城市、跨越国家的网络。
3. 互联网互联网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将全球各地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
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第一章计算机概述1.1 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用于处理各种信息的电子设备,它可以根据一定的指令进行运算、存储和处理数据,使人们能够高效地完成各种工作。
1.2 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按照功能和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超级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等高性能计算领域(2)大型计算机:主要用于企业管理、金融、制造业等领域(3)中型计算机:主要用于地方政府、大学等机构(4)微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或者小型办公计算机1.3 计算机的历史计算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的发明是20世纪初期。
现代计算机的发明可以追溯到1946年,艾克特和莫奇利在美国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名为“ENIAC”。
1.4 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2)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1.5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内部,经过处理后输出结果。
整个过程可以分为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部分。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基础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相连接起来,以便它们可以方便地共享资源和信息。
2.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根据规模和范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局域网(LAN):指在比较小的范围内建立的网络,如公司内部的网络(2)城域网(MAN):指覆盖一座城市的网络(3)广域网(WAN):指跨越地域范围内的网络,如互联网2.3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计算机网络中通信必须遵循一定的协议,网络协议通常被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2.4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和Unix 等。
第三章计算机安全3.1 计算机安全概述计算机安全是指防止计算机被非法入侵、破坏或者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
计算机讲义第1章
第一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计算机的概念、类型及其应用领域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大体组成(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微型计算机的分类与主要技术指标计算机信息处置原理(数制及彼此转换、存储单位、数据编码等)计算机安全操作与病毒防范办法学习要点:熟悉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大体组成(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理解微型计算机的分类与主要技术指标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置原理(数制彼此转换、存储单位、数据编码等)熟悉计算机安全操作与病毒防范办法方式及手腕:本单元主要采用理论讲解的方式,辅以必然量的实例解析及学生作业。
第一节计算机概述讲解要点:计算机的发展进程及发展趋势1.计算机的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能快速、高效地对各类信息进行存储和处置的电子设备。
1.计算机的发展(★本节重点)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1946年ENIAC电子计算机诞生。
规模:18800个电子管,150平方米,30吨,功率150千瓦; 速度:5000次/秒;贡献:提出“存储程序”计算机方案1、采用二进制的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2、将指令和数据寄存在存储器中3、计算机硬件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和输入设备及输出设备五大部份组成计算机发展至今经历的进程:按主机利用的物理元器件划分,可分为以下几代:第一代:电子管特点:体积、功耗大,靠得住性差,内存小第二代:晶体管特点:体积、功耗减小,运算速度加速第三代:集成电路特点:利用了操作系统,速度更快,内存增大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特点:靠得住性高、速度快,易于操作,逐渐普及,逐渐向巨型和微型两头发展1.计算机的分类:(主要介绍大型机和微型机)计算机依照规模的大小和功能的强弱可以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工作站。
1.1.4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超级广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计算2.自动控制3.信息处置4.人工智能5.计算机辅助设计6.娱乐与文化教育7.产品艺术造型设计8.计算机通信9.电子商务第二节: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本章重点)讲解要点:计算机主要元部件的性能招标及当前流行趋势1.2.1计算机的大体结构1.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大体结构1945年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V on Neumann)提出了一个“存储程序”的计算机方案。
计算机基础(第1讲)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 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通过网络将多台计算机 及相关设备连接起来,实 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 协同工作。
局限于一定地理范围内的 网络,如一个办公室、一 栋大楼或一个校园。
覆盖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 的网络。
跨越较大地理范围的网络 ,如跨国或跨洲的网络。
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联而 成的网络,是全球最大的 、最广泛的网络。
主机箱的散热设计对于保持计 算机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中央处理器
01
中央处理器,也称为 CPU,是计算机的“大 脑”。
02
03
它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中 的指令,处理数据,控制 计算机的各个部分。
CPU的性能决定了计算 机的整体性能。
04
常见的CPU制造商包括 Intel和AMD。
内存
内存是计算机中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 内存容量和速度对计算机性能有很大影响。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计算机
电子管计算机,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 体积庞大、耗能高、运算速度慢。
02
第二代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 相对于电子管计算机体积更小、运算 速度更快。
01
03
第三代计算机
集成电路计算机,出现于20世纪60年 代,运算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
第五代计算机
钓鱼攻击
通过伪装成合法网站或服务,诱导用户输入账号密码等敏 感信息,防护措施包括谨慎对待邮件和链接、仔细核对网 站地址和标识。
拒绝服务攻击
通过大量请求拥塞目标系统,导致系统瘫痪或无法提供正 常服务,防护措施包括使用防火墙、限制访问频率和流量 等。
跨站脚本攻击
通过在网页中注入恶意脚本,盗取用户信息或篡改页面内 容,防护措施包括对用户输入进行合法性检查、对输出进 行适当的编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复习目的: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分类2、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应用、病毒、操作系统3、要求对知识能熟练掌握之处,对重点内容能达到理解应用复习重点:1、计算机的工作原理2、计算机的发展、分类、应用3、计算机的病毒4、操作系统复习难点:计算机的性能指标的理解和应用高考指南:这部分主要题型是用于单选题,多选主要在病毒和操作系统。
计算机专业词汇测试也在这一章节复习过程及内容:一、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能接收和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输出的高度自动化电子设备。
2、计算机工作原理也称冯.诺会依曼原理(称存储程序原理)[典型题型分析]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年,由美国科学家()发明的,其代号为ENIAC。
A、1945B、1946C、1947D、1948E、图灵F、福雷斯特G、莫奇里H、冯.诺依曼2.简述冯诺依曼原理的基本思想?(2004年高考题)二、计算机的发展按电子计算机所采用的元器件将其划分为四代(具体见P2页表1-1),从第四代的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进入微机时代(具体见P2页表1-2)[典型题型分析]1、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元件器件是()A、电子管B、晶体管C、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集成电路相对应的第一代、第三代、第四代的电子元件必须记下。
2、微型计算机的分代是根据()划分的。
A、体积B、速度C、微处理器D、内存三、计算机的特点○1处理速度快:用MIPS(每秒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来衡量○2计算精度高:用二进制码数来决定○3记忆能力强○4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5可靠性高,通用性强[典型题型分析]1、下列数据都表示为计算机处理数据的位数,()的精度最高A、16位B、32位C、64位D、128位2、下列哪些是属于计算机的特点的是()(多选)A、处理速度快B、可靠性高,通用性强C、连续性D、计算精度高F、信息管理四、计算机的性能指标○1主频:是指计算机CPU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脉冲数,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单位为MHZ。
○2字长:指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决定运算精度。
○3内存容量存储周期○4运算速度缩写:MPU(微处理器)、MIPS(每秒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MIBF(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TR(平均修复时间)、CPU。
[典型题型分析]、1衡量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的是单位是()A、MPUB、MIPSC、MTBFD、MTTR2、所谓64位计算机,是指()A、该计算机的CPU能同时处理64位的十六进制数B、该计算机的CPU能同时处理64位的十进制数C、该计算机的CPU能同时处理64位的八进制数D、该计算机的CPU能同时处理64位的二进制数3、某硬盘的容量为128MB表示为()A、指硬盘的存储信息的总字节数128B、指硬盘的存储信息的总字节数128×1024C、指硬盘的存储信息的总字节数128×1024×1024D、指硬盘的存储信息的总字节数128×1024×1024×10244、内存的容量常以MB为单位,那么256MB等于()(2006年高考题)A、1024×1024×1024×256B、1024×256C、1024×1024×256D、1024×1024×1024×1024×2565、在计算机领域中,通常用英文单词“BYTE”来表示()A、字B、字长C、二进制位D、字节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A、字节通常英文单词“bit”来表示B、目前广泛使用的Pentium机,其字长为5个字节C、计算机存储器中将8个相邻二进制位作为一个单位,这种单位称为字节D、微型计算机的字长并不一定是字节的倍数五、计算机的分类1、按用途分:通用机和专用机2、按规模分:巨大型、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微型机3、按处理对象划分:数字、模型、数模混合计算机[典型题型分析]1、你们现在学校使用的计算机属于()A、数字计算机B、模拟计算机C、通用计算机D、专用计算机2、由IBM公司推出的第一台PC(个人计算机的缩写)机,属于()A、巨型机B、小型机C、微型机D、大型机六、计算机的应用○1科学计算○2信息处理○3过程控制○4计算机辅助系统○5多煤体技术○6计算机通信○7人工智能[典型题型分析]1、用计算机管理体图书馆的借书和还书,这种计算机应用属于()A、科学计算B、信息管理C、实时控制D、人工智能2、办公自动化是计算机的一项应用,按计算机的应用的分类,它属于()A、科学计算B、数据处理C、实时控制D、人工智能3、定时炸弹是计算机的一项应用,按计算机应用的分类,它属于()A、科学计算B、信息管理C、实时控制D、人工智能4、填写缩写:CAI CAD CAM CAT CIMS5、下列应用中属于信息处理的是()(2007提高考题)A、人事管理系统B、飞机自动驾驶C、数控机床D、专家系统七、计算机病毒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破坏性程序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隐藏性、潜伏性、传染性、破坏性3、病毒的分类:按危害程序为良性病毒和恶性病毒按侵害的对象来分,分为引导型、文件型、复合型、,网络型四种4、病毒的预防、检测、消除(见P9)[典型题型分析]1、计算机病毒是可以造成机器故障的()A、一种计算机设备B、一块计算机芯片C、一种计算机部件D、一种计算机程序2、发现软盘带有计算机病毒后,比较知名度的清除方式是()A、用查毒软件处理B、删除软盘上的所有文件C、格式化软盘D、用杀毒软件处理3、防病毒卡能够()A、杜绝病毒对计算机的侵害B、自动发现病毒入侵的某些迹象C、自动消除已经感染的所有病毒D、自动发现并阻止任何病毒的入侵4、计算机病毒能够自我复制,这是计算机病毒的()A、传染性B、潜伏性C、隐蔽性D、危害性5、为了防止病毒传染到保存有重要数据的3.5英寸软盘上,正确的方法是()A、关闭盘片片角上的小方口B、打开盘片片角上的小方口C、将盘片保存在清洁的地方D、不要将盘片与有病毒的盘片放在一起6、复合型病毒是()A、既感染引导扇区又感染WORD文件B、既感染可执行文件又感染WORD文件C、只感染可执行文件D、既感染可执行文件又引导扇区文件7、文件型病毒主要的感染对象是()文件A、TXT和XLSB、COM和EXEC、DOC和EXED、DBF和WPS8、清除计算机病毒的软件有()(2007年高考题,多选)A、WORDB、EXCELC、KILLD、Kaspersky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有()(2007年高考题,多选)A、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程序B、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C、计算机病毒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碰撞传播D、计算机病毒是由于软件安装过多发生混合、进行反应产生的八、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的概念:是方便用户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系统软件2、操作系统的主要作用:○1提供方便友好的用户界面○2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3提供软件开发的运行环境3、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CPU管理、存储管理、外部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五个方面。
4、操作系统的分类:○1按使用环境可分批处理、分时、实时操作系统○2按用户数目可分单用户、多用户、单机、多机系统。
○3按硬件结构可分为网络、分布式、并行和多媒体操作系统。
○4在实际应用中可分批处理、分时、实时、网络、分布式操作系统。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网络操作系统有: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 Server系列、Novell公司的NetWare、UNIX和Linux等最为常有的有:DOS、Mac OS、Windows 、Linux、FreeBSD、Unix/Xenix、OS/2 [典型题型分析]1、DOS是微型机上使用的()字处理系统 B、操作系统C、应用软件系统D、数据库管理2、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控制系统C、操作系统是外设和主机的接口D、操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接口7、以下不是网络操作系统的有()(多选,2007年高考题)A、NeatwareB、DOSC、WindowsD、Win98九、本节缩写及常用单词PC:personal computer 个人计算机 Byte:字节Special-purpose computer 专用计算机 bit:比特,二进制位General –prupose computer 通用计算机 hardware:硬件Digital-computer 数字计算机 software:软件Analgo computer 模拟计算机 Netware网件Electronic computer 电子计算机 Byte 字节Micro-computer 微型计算机 input 输入Mini(mal)-computer 小型计算机 output 输出[典型题分析]下面两都为2007年高考题1、Windows xp,macinosh x,and linux are all examples of( )A、application software b、Opreating systemC、browsersD、sharrware2、of the following types of computers,which is the most powerful( )A、MinicomputerB、PDAC、supercomputerD、microcomputer练习:1、下列属于常微机操作系统的是()ACAD B、EXCEL C、UNIX D、WORD2、在计算机领域中通常用MIPS来描述()A、计算机的运算速度B、计算机字长C、计算机可运行性能D、计算机的可护充性3、操作系统持主体是()(2003年同考题)A、程序B、数据C、内存D、CPU4、计算机病毒产主要危害是()A、破坏数据,损坏CPUB、干扰电网,破坏数据C、占用资源,破坏数据D、破坏键盘,破坏鼠标5、微机CPU的主频主要影响了微机的()A、存储容量B、运算速度C、运算能力D、总线长度6、“32位微机”中的“32”位是指()A、微机型号B、计算机字长C、存储容量单位D、内存容量7、操作系统中,文件管理的主要功能是()A、实现文件的虚拟存取B、实现文件的高速存取C、实现文件夹的按内容存取D、实现文件的按名存取8、计算机应用中最为广泛的领域是()A科学计算B、数据处理C、过程控制D、计算机网络第二节计算机组成复习目的:1、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常用术语2、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3、要求对知识点能熟练掌握之处,对重点内容能达到理解应用复习重点:1、计算机操作组成的常用术语2、计算机系统组成3、计算机的病毒4、操作系统复习难点:计算机组成理解和应用高考指南:这部分主要题型是用于单选题和多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