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168中学2009届高三第一轮复习联考(地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一六八中学2009年高三第一轮复习联考试卷
地理试题
(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某观测站在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观测到的旗杆影长和太阳高度。
读图,据此回答1~3题。
1.该观测站的纬度位置为()A.60ºN B. 70ºN C. 80ºN D. 80ºS 2.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A.0º B.15ºN C.20ºS D.20ºN
3.该观测站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那一天的图1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是()
A B C D
4.比较右面甲、乙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
乙:甲、乙两图中的岛屿均受东南信风的影响
丙:两岛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
丁:乙图岛屿东侧为热带雨林带
A.甲乙丙 B.乙丙丁 C.乙丙 D.丙
丁
图2是P(170°E)、Q(175°W)两地昼长时间的
周年变化情况读图,据此回答5~7题。
5.P地位于Q地的()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6.Q地昼长时间由最长到最短,这一时间段地球公转速度()
A. 越来越快
B. 越来越慢
C. 先加快,后减慢
D. 先减慢,后加快
7.下列日期能确保P、Q两地在同时日出的一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图2
读图3据此回答8~9题。
8.该图最有可能表达的是()
A.全球大洋表层平均盐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B.全球大洋表层平均温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C.全球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D.全球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9.甲乙两处数值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径流注入量不同 B.太阳高度不同
C.海陆面积不同 D.降雨量不同图3
自2006年6月15日起,新“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行。
根据新标准,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气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
读下表,据此回答10~12题。
10.中新社北京2007年8月20日电,给闽浙赣和台湾等地区造成重创的今年第9号台风“圣帕”登陆后,其中心附近风力逐渐减弱到6级~7级。
此时该热带气旋已由台风转化为()
A. 强热带风暴
B. 热带风暴
C. 热带低气压
D. 强台风
11.从卫星云图上看,“圣帕”是一个()
A. 逆时针向外辐散的大旋涡
B. 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
C. 顺时针向外辐散的大旋涡
D. 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
12.“圣帕”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已达24亿元人民币,它带来的主要灾害有()
①风暴潮②地震③狂风④暴雨⑤沙尘暴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①③⑤
图4是以极点为中心的50°纬线圈,图中数字表示经度度数,P、Q之间和M、N之间为陆地。
读图,据此回答13~14题
13.下列关于P、Q、M、N四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P、M两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 Q、N两地气候类型相同
C. P地河流汛期在夏季
D. N地沿海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14.若P点日出与Q点日落时间大体同步,则此时()
A. 黄河进入主汛期
B. 青海湖鸟岛有大量鸟类聚集
C. 武汉昼长比广州短
D. 从霍尔木兹海峡到孟买的船顺风顺水
1342砂岩石灰
岩页岩砂页岩
地下水位读图5“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及“印度洋沿赤道纵剖面图”,据此回答15~16题。
图4 图5
15.当a处的上升流最强烈时,下列选项能反映北印度洋地区季节的是( )
A B C D
16.关于下列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M地区的自然带呈现非地带性规律
B .N地区处在板块消亡边界
C .J国家国际迁移人口占有较大比重
D .棉花是K地区主要经济作物
17.读图6某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
B. ②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
C. ③指示的岩层分界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 图6
D. ④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读图7,据此回答18~19题。
18.图7中水系的形态特征,反映了该地区( )
A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 . 降水量中部少,四周多
C .气温中部高,四周低
D .侵蚀作用中部弱,四周强
19.这种水系多出现在下列构造中的( )
A. 背斜
B. 向斜
C. 地堑
D. 火山 图7
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安全事故隐患。
读图8“山西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据此回答第20题。
20.图8中a 、b 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A. 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 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 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 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读图9,据此回答21~22题。
21.图9中①、②、③、④与铁路线对应错误的是()
A.①——焦柳线 B.②——京广线
C.③——湘黔线 D.④——京九线
22.图9中ac之间最大的客流可能为()图8
A.经商客流 B.务工客流图9 C.学生客流 D.旅游客流
读图10“某地海岸景观”和“四种农业土地
利用景观”图。
据此回答
23~25题。
23.图10中海岸类型的形成,和哪种地质作用
的关系最密切()
A. 火山作用
B. 冰蚀作用图10
C. 溶蚀作用
D. 河流作用
24.图10中的海岸类型,在哪个气候区分布最普遍()
A. 热带草原气候
B. 副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温带地中海型气候
25.图10中何种农业景观,最可能出现在该海岸类型的地区()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图14
本卷共4大题,共50分。
26.读图11“世界年太阳总辐射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两个区域的名称是①
② ,这两个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均高于赤道
地区,其共同原因是 。
(2)A、B的纬度值约为37°N,分析A的太阳辐射强度季
节变化较大的原因是什么? 图11
(3)C值大约是多少?它大于B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4)人们观测得出结论,城市的太阳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请简述其原因 。
(5)太阳能是新能源①地区除太阳能外,比较丰富的新能源还有哪些?丰富的原因是什
么?
27.读图12某地区气压及相关天气系统分布情
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
(1)图12中天气系统多出现于 (1月/7月)前后,
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 风。
(2)甲、乙、丙、丁四处,昼夜温差较小的是 和 图12
(3)如果图示天气系统向正东方向移动,48小时后北京市的气压下降到1
015hPa ,由
此判断,这段时间北京市风向和风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若此时北京正遭沙尘暴的影响,请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其原因。
28.读世界局部地区图13,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图13中A 、B 、C 、D 所示的四个海区中,海水表层盐度最低
的是哪一区?请简述原因。
(2)比较图中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差异,并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
图13
(3)图13中的美洲和非洲在北回归线至30°N 之间的地区,相同的经济作物主要是什
么?其中总产量最大的地区分布位于哪个国家?并分析令苏伊士运河所属国家的主要经济作物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29.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我国沿海某区域为研究对
象,其研究思路见图14。
(15分)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甲、乙两地的地貌特征及成因?
(2)请简述该区域的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
(3)根据以上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了该区域农业可
持续发展的建议,你认为这些建议应包括哪些具体内
容或措施?
2009年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三第一轮复习联考试卷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青藏高原(1分)撒哈拉(西亚和北非)(1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2分)
(2)A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太阳高度大,白昼时间长,受副高控制,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冬季太阳高度小,白昼短,受西风带影响,阴雨天多,对太阳
辐射削弱强。
(2分)
(3)160—180(1分),中午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2分)
(4)城市雨岛效应,多雾,城市大气尘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2分)
(5)地热能(1分),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带,地壳活动频繁。
(2分)27.(1)1月(1分)偏北(1分)
(2)甲(1分)丁(1分)
(3)风向自西北转向东北,风力加大。
(2分)
(4)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西北地区受高气压控制,天气干燥;西北风把西北干旱地区的沙尘输送到北京等地。
(3分)
28.(1)A区。
纬度较高,蒸发量小;降水较多;有较多河流的淡水汇入;海域封闭,不利于海水与大洋水交换。
(4分)
(2)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较大,北美西岸分布面积则较小。
原因:①地形分布对气候影响的差异;②受洋流影响的程度不同。
(3分)
(3)棉花(1分),美国(1分),沙漠气候,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3分)
29.(1)甲、乙两地均为山地(1分)甲地的成因是:地壳受挤压岩层隆起而形成(2分);
乙地的成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形成的。
(2分)(2)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1分)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植被(1分);河流水量丰富,季节变化明显,含沙量较大(2分);红壤。
(1分)(3)调整农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开展综合利用,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立体农业或生态农业;因地制宜解决能源问题(如营造薪炭林、开发小
水电,发展沼气,利用太阳能);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共4分,答出其
中4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