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8:动物生命活动调节.ppt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海无涯
二 、填空题 13.Ⅰ.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用药后得以康复。请回 答问题:
(1) 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体温过高时,人体
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
,耗氧量
;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
织中
含量增高,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
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
进入
,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导致神经元②产生兴奋。
(2) 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 A 处 (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
学海无涯
(3)若在 A 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 C 处
。 (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

学海无涯
2012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 8:动物生命活动调 节 答案解析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源自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9. 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 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d 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 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 、 热觉的部位 ④下丘脑能够合成和释放神经递质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 素
学海无涯
2012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 8: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一 、选择题 1.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 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2.下图甲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 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
(2) 人的体温是由位于

中枢调控的。
(3)从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人体的

系统参与了调节,最终实现
稳态。
Ⅱ.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
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A→垂体→B→性腺→C
请回答:
(1)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机体的

两种调节方式完成的。机体中既能传
染 C.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类病毒 D. 艾滋病的治疗在目前有突破性进展
学海无 涯
5.2008 年 1 月 12 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巅”。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 是( ) ①体温下降 ②机体耗氧量降低 ③皮肤血管收缩 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⑤甲状 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⑥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
学海无 涯
成、分泌 e 激素 ⑦上图表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均为效应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
D.④⑤⑥⑦
10.如图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有关疫苗接种的叙述,正
确 的一项是
一 、选择题 1. B 2. C 3. B 4. D 5.解析:在低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兴奋,通过减少散热、增加产热来实现体温的稳 态,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小可有效减少散热,同时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提高 人体代谢水平,增加产热。答案为 D。 答案:D
6. D 解析:当环境温度从 25℃降到 3℃时,为了维持体温恒定,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 加,以增加产热;低温环境下,汗液分泌量减少,机体多余水分主要通过尿液排出,所以尿 量增加;因为小鼠为恒温动物,因此小鼠体内酶活性基本不变。
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细胞在胚胎发育早期进行分裂时 DNA 量变化如图乙所示 B.兴奋由 b 传至c 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 b→c C.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D.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 d 的兴奋 3.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
(下丘脑、垂体、性腺)。
(2)上面图解中的 A、B、C 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它们分别是



C 进入血液后,通过
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据图判断,若要验证 B 的生理作用 (能、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 其原
因是

6.下图中三条曲线中分别表示当环境温度从 25℃降到 3℃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 尿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为( )
A. ①②③
B.①③③
C. ③①②
D.①①②
7.当刺激神经纤维上的某一部位时,将会出现 ( ) A.所产生的冲动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 B.所 产生的冲动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 C.所产生的冲动可沿纤维向两端同时传导 D.所产生的冲动可通过神经纤维的断口 8.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 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 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7. C 8. A 9.B 10. B 11. B 解析:接种特异性的抗原,才会产生与之对应的特异性抗体,所以 A 错;产生抗体的过程属 于特异性免疫,所以 C 错误;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自身不会增多,所以 D 错误。
12. D
二 、填空题 13.解析:Ⅰ.当体温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时,细胞内酶活性升高,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增多, 耗氧量增加。在氧气相对不足时,肌肉细胞会进行部分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人体的体温是由 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调控的。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在神经系统的调控下, 免疫系统参与了消灭引起发热的病原体,使体温恢复到了常态,即稳态。
()
A.接种不同的疫苗,具有使抗体甲产量增加的作用,使免疫反应加强 B.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增加抗体所需要的时间短 C.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非特异性免疫发挥功能,使体内产生大量抗体 D.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第一剂残留的具专一性的抗体大量增生 11.如图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有关疫苗接种的叙述,正 确 的一项是( )
Ⅱ.(1)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下丘脑 (2)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 性激素 反馈 (3)不能 鸟去除了性腺,失去了促性腺激素作用的器官,无法验证该激素的生理作用 14. 解析:(1)神经元兴奋,使突触小体内的递质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 触 后膜,导致神经元兴奋。
(2)突触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 A 处不能记录膜电位变化。 (3)若在 A 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可通过③→①→C,所以能记录膜电位的变化。
学海无涯
Ⅱ.本题的图解中: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属于神经 调节;下丘脑→A→垂体→B→性腺→C 属于体液调节(或激素调节),同时从图中还可以看出 下丘脑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性腺能分泌性激素,是在 B(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来 完成的,如果去除性腺就失去了促性腺激素作用的器官,就无法验证该激素的生理作用。 答案:Ⅰ.(1)增多 增大 乳酸 (2)下丘脑 体温调节 (3)神经 免疫
A.细胞 2、细胞 3 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仅细胞 4 中含有控制物质 a 合成的基因 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D.细胞 5 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4.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 不 正 确 的 是 A. 艾滋病是一类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 B . 艾 滋 病 主 要 通 过 静 脉 注 射 毒 品 、性接触和采血等途径感
答案:(1)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特异性受体
(2) 不能 由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 (3) 能 兴奋从A 处传到神经元③,再传到神经元①,故在 C 处能测到膜电位的变化
右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①、②、③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
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
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 B 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
似。请回答:
(1)给神经元①一个适宜刺激,在 A 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①兴
A.接种不同的疫苗,具有使抗体甲产量增加的作用,使免疫反应加强 B.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增加抗体所需要的时间短 C.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非特异性免疫发挥功能,使体内产生大量抗体 D.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第一剂残留的具专一性的抗体大量增生 12. 神 经 纤 维 上 传 导 的 兴 奋 , 叫 作 ( ) A、反射 B、反射弧 C、刺激 D、神经冲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