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阅读理解课后辅导专项练习题精编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阅读理解课后辅导专项练习题精编及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太空垃圾——人类自设的隐患
人类为了追求更加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治理地球上的垃圾等有害物质。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太空,成千上万吨垃圾正在不断地在诞生。

它不仅________而且还______,其中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垃圾存在大量放射性物质__________。

太空垃圾是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遗弃在太空的各种物体和碎片。

如各种卫星的零部件,各种火箭发动机在空间爆炸产生的残骸,核动力卫星及其产生的放射性碎片;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丢弃的螺母、螺栓和螺丝刀等各种物体。

这些东西如人造卫星一般按一定的轨道环绕地球飞行,形成一条危险的垃圾带。

据统计,目前约有数千吨太空垃圾在绕地球“运行”,且数量正以每年2%至5%的速度递增。

科学家们对太空中可能存在的近10万块废弃物表示担忧。

由于这些物体通常以每秒10公里以上的速度运行,因此如果与其他物体相撞,每小块将产生相当于一颗手榴弹的爆炸力。

一块仅有阿司匹林药片大的残骸可将人造卫星撞成“残废”,可将造价数亿美元的航天器送上绝路。

383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与一块直径0.2毫米的涂料剥离物相撞,导致舷窗被损,只好停止飞行。

当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一块迎面而来、直径仅为0.5毫米的金属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宇航服,人们肉眼很难看清的油漆片和涂料粉末也能给宇航员带来生命危险。

科学家还认为,大块的宇宙飞船残块将不断下落,进入大气层,一部分在大气层中烧毁,另一部分则掉在地球上。

然而,飘荡在地球上空的核动力装置,尤其是核动力发动机的脱落更具有特别的危险性,它将对地球造成严重的
放射性污染。

据统计,到下个世纪,将会有100多个这种装置,含有1吨以上的放射性物质。

378年苏联带有核装置的“宇宙一954”星掉在了加拿大北部的土地上;383年,“宇宙144”号的反应堆芯落入南大西洋。

幸亏这些地方人烟稀少,未造成严重后果。

面对日益激烈的宇宙竞争,科学家们呼吁,应当及时制订新的法律和技术标准以减少太空垃圾,因为人类清除这些垃圾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相当困难。

1.据本文的说明条理,将下列三个短语分别填在空白处。

依次是:_____、
_____、_____
A.给地球增加一层污染源
B.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
C.影响航天事业的发展
2.为什么说太空垃圾这种隐患是人类自设的?
__________________
3.太空垃圾构成隐患的原因是,一是太空垃圾与其它物体相撞,有巨大的破坏力。

二是_____
4.本文多次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对太空中存在的近10万块废弃物表示担忧。

B.太空垃圾通常以每秒10公里以上的速度运行,因此每小块都将产生相当于一颗手榴弹的爆炸力。

C.科学家还认为,大块的宇宙飞船残块将不断下落,最终将全部掉在地球上,对地球造成严重的放射性污染。

D.面对日益激烈的宇宙竞争,科学家们呼吁,应当及时制订新的法律和技术标准以减少太空垃圾。

6.如今人们大力提倡低碳生活,结合本文谈谈你将如何从生活实际出发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昆虫的自卫术
动物一生中面临着很多危险:天灾、天敌、疾病,等等。

尤其是弱小的昆虫,得随时防备天敌的侵犯。

为了求得生存,昆虫的防敌之术可谓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东南亚的一种蜘蛛能为自己制造替身。

当它捕捉到飞虫以后,就用蛛丝将飞虫层层缠绕,缠到飞虫的大小与它本身相仿时,就把飞虫放到蛛网的显著位置上。

那些以蜘蛛为食的飞鸟常常会错把蜘蛛的替身当作目标,蜘蛛因而保全了性命。

叶脩(xiū)具有扁平、横扩的腹部,扩展的腿节以及褐色或绿色的体色,这些特征使叶脩看上去和树叶毫无差别。

当它们停下来时,长长的前翅覆盖在透明的后翅上,形成伪装,表面的纹理和色斑以及在微风中的摇摆使得伪装更为逼真。

无独有偶,枯叶蛾的自卫术跟叶脩非常相似。

它的身体颜色灰暗,双翅叶脉清晰可辨,从整体上看,跟干枯的树叶没什么两样。

当它停在树枝上休息时,能将自己完全融入周围的枯叶中,使敌人难辨真伪。

螳螂保护自己的绝招则是随季节变色。

夏天,大地上到处都是一片葱绿,因此,这时的螳螂会把自己的体色变为绿色;而到了秋天,树叶开始慢慢枯黄,螳螂也会在这时将自己的体色变成枯黄色。

正是由于螳螂很善于为自己提供这种具有保护色的“外衣”,所以它们能够躲过敌害。

竹节虫是昆虫界著名的伪装大师。

它们的身体和脚仿佛竹节一样,整个看上去活像一节枯枝,只要一动不动,一般就不会被敌人发现。

放屁虫在遇到袭击时,会爆出一声巨响,随即向前来袭击的敌人喷出一种混合着过氧化氢及醌(kūn)醇(chún)的臭液。

待敌人从巨响和臭液中清醒过来时,放屁虫早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步甲虫遭遇敌害时,就会用双足往地上一撑,后腹部对准敌人,连连发炮,喷射出一种具有很强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将敌人熏得失去战斗力。

步甲虫就是靠这种“化学武器”对付来犯之敌。

昆虫们的自卫高招真是让人惊叹!目前,昆虫学家们正在对昆虫自卫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期了解更多昆虫的自卫高招,以及它们高明的自卫术形成
的原因。

(摘自《最不可思议的动物未解之谜》)
1.第1自然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打比方B.举例子C.作比较D.列数字
2.自卫术是“随季节变色”的昆虫是()
A.蜘蛛B.叶脩C.螳螂D.竹节虫
3.短文主要向读者说明了()
A.昆虫防敌之术形成的原因。

B.动物一生中面临着很多危险。

C.蜘蛛、步甲虫等七种昆虫的自卫术。

D.昆虫有各种各样的防敌之术及其形成原因。

4.第4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A.侧面烘托B.前后照应C.承上启下D.点明主题
5.短文中的“自卫术”“为自己制造替身”“为自己提供这种具有保护色的‘外衣’”等语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请结合短文内容,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宇宙生命之谜(节选)
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躁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底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字宙线的照射。

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为了对火星作进一步的考察,1975年,美国发射了两艘名叫“海盗号”的探测器。

这两个探测器在火星着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得到两个重要结果,一是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

这证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
命存在。

科学家又提出,生命物质是否会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呢?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1.用“\”划去选段括号中的错字。

2.因为火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磁场,所以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因为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___________,所以说明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3.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选文两段的意思。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阅读。

贝多芬的故事
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在欣赏着楼上优美的琴声。

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

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

忽然,“啪”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望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天花板上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哦!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个名字,怒气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他吧。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看见贝多芬正集中全部精神地弹着钢琴。

琴边放着一盆水。

他正在纳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

啊!原来贝多芬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长时间才离开,当他下楼时,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感叹道:“真努力呀!怪不得他能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1.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琴声优美的句子。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换成意思相近的成语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旅客为什么站了很长时间而且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读完这篇短文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理解。

地球在呻吟
忧天,人类才可自救。

不必援引枯燥的数据,不必借用古老的格言,我们只需用肉眼仰望一下头顶的天空,就应当惊愕地承认:它早已不是天的原稿,已经被“现代文明”的烟尘复印得浑浊而模糊。

“,一行白鹭上青天。

”那四种颜色——()、()白、青,为什么那样清晰,只是因为那时的“天”是“原天”,清澈、透明得近乎庄子笔下的“无”——无尘、无垢、无形、无秽。

今天,全世界每年有56亿吨矿物燃料变成烟尘,留在太空中。

老实说,我们不仅失去了“原天”本身,此外还失去了原云、原霞、原雨、原雪、原气……
不必讳言,在人类的生存空同和视野中,已无一块净土:珠峰的雪样中含汞含锰,大西洋海底有铅、铬沉积,南极企鹅体内含苯,北极烟雾在加浓变酸。

假如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于流星撞击地球产生的有毒烟尘,那么今天呢?
今天,地球上每天约有400万人患上各种环境病。

和“龙”比肩的物种——“虎”,9个亚种已灭绝4个;仅仅50年,亚洲虎的总量就由6万多只锐减为2千余只,中国境内的虎则由2万多只骤减为几百只。

人类唯一的生存场——地球,已经在呻吟、在呼喊:“我好痛……
1.请在第3自然段中的横线上填上诗句,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2.第2自然段中的“原稿”比喻____________。

这段话中最能形象体现“污染”的意思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现代文明”的双引号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7自然段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和___的说明方法,旨在说明___________。

4.题目“地球在呻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不让地球母亲再次发出呻吟,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理解。

欣赏是一种善良
1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猎时,无意间在松林中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

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

()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他,对他钟爱有加。

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是由姑母一手抚养长大的。

为了走出生命路途中的泥泞,作者刚跨出校门便去高加索部队当兵。

屠格涅夫听闻后产生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

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很大的轰动,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

他说:‘这位青年人()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

他本来是因为生活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并无当作家的想法。

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让他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

于是,他一发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学家。

他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

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的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

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

在文章的最后,他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4年前写的这句话,竟影响了这个青年的一生。

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

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

我想,我为什么除了做小偷,就没有想过做正当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与欣赏对立的是漠视与诋毁。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

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请用“﹏﹏”标出能表达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钟爱有加:__________________
2.脱胎换骨:_______________
4.文章写了两个故事,请用简短的文字加以概括。

故事一:__________
故事二:_____________
七、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

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

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

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

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

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
孔子说:“我在看水呀。


“看水?”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

子贡说:“老师遇水必观。

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使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

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

歌声融进温暖的春天里。

泗水河畔,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过了一会儿,弟子们三三两两散开了,有的采花,有的捕蝶,有的垂钓,有的戏水,只有颜回和子路在陪伴着老师。

孔子说:“可以说说你们的志向吗?”
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们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

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孔子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

子路问道:“老师能和我们说说您的志向吗?”
孔子微笑着说:“我就盼望着有那么一天,所有人在晚年的时候都能够安享幸福,朋友之间都能够相互信任,年轻的子弟们都能够怀有远大的理想。


“颜回呀,听说你把自己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

何不唱给老师听听?”
孔子说着,将琴推到颜回面前。

颜回并不推辞。

他调好琴弦,一边弹一边唱。

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1.意味深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司空见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分别用“”和“﹏﹏﹏﹏”画出一个排比句和比喻句。

3.第8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你能仿照文中的写法再补充一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理解。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①有一位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了半生,积攒了一笔财富。

几经沉浮,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的念头。

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位校长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的对象。

②名单很快就回到了老人的手里。

老人让家人买了许多书,准备逐一寄给名单上的孩子。

家人面面相觑,心想: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酸了?家人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

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xx,落款处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

家人虽然疑惑不解,但是谁也不愿违背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寄出了那些书。

③从黄叶飘零到瑞雪纷飞,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

谁也猜不透老人的心事。

④新年前,老人收到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

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欣喜若狂:“有回音了!找到啦!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资助的孩子!”
⑤家人这时才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原来他寄出的书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⑥老人意味深长地说:“‘土地失去水分滋养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得荒芜。

不知感恩的人,即使给他阳光,日后他也不会给别人温暖。


⑦其实,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种接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

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片叶会为一束阳光绿意盎然;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别人的关爱与帮助充满感激之情。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荒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动于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四个选项中,能概括短文主要内容的一项是第(____)个。

①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别人的关爱与帮助充满感激之情。

②有一位华侨老人想资助家乡的孩子,给每个需要资助的孩子寄去了书。

③接到老人寄的书后,只有一个孩子给老人回了信,老人决定资助他。

④有一位华侨老人想资助家乡的孩子,按校长提供的名单给每个需要资助的孩子寄去了书,在老人的等待中,只有一个孩子在新年前给老人寄来贺卡表示感谢,老人说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3.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如何理解文章题目“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知识与积累。

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

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
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

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

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

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

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

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

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

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

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

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__________)的月光(__________)的翡翠(__________)的交响曲
(__________)的山野(__________)的柿子(__________)的水墨画
2.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1.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

(____________)
2.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

形容非常馋或眼红。

(____________)
3.指边唱歌,边跳舞。

形容尽情欢乐。

(____________)
4.一眼望不到边。

形容十分辽阔。

(____________)
3.按要求从文中摘抄句子。

(各一句)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缩写下面的句子。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说:“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请简要说说这首交响曲是由哪些曲声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个人总是落魄不得志,便有人向他推荐智者。

智者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说道
水哪有什么形状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倒进了杯子。

这人恍然大悟:“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

”智者无语,又把杯子里的水倒进旁边的花瓶。

这人悟道:“我又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

”智者摇头,轻轻端起花瓶,把水倒入了一个盛满沙土的盆。

清清的水一下子融入沙土,不见了。

这个人陷入了沉默和思索。

智者弯腰抓起一把沙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也是一生!”说毕,智者出门,这人随后。

在屋檐下,智者伏下身子,手在青石板的台阶上摸了一会儿,然后顿住。

这人随后把手伸向刚才智者所触摸之地,他感到有个凹处,他不知道这个本来平整石阶上的“小窝”藏有什么“玄机”。

智者说:“一到雨天,雨水就会从屋檐落下,这个凹处就是水落下的结果。

”此人便又恍然大悟:“我明白了,人可能被装入规则的容器,但又应该像这小小的水滴,改变这坚硬的青石板,直到破坏容器。

”智者说:“对,这个窝会变成一个洞!”人生如水,我们既要尽力适应环境,也要努力改变环境,实现自我。

1.给第二自然段开头的两句话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给这篇文章加上标题,最恰当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