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课题二文言文阅读清单六课内文言文逐篇梳理八上12与朱元思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 好像
(3)虽乡.之所谓奇胜
乡: 同“向”,从前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语及,因相携以往。
说起(扫叶楼),于是两人便一同去那里。
.
4.登上扫叶楼后,作者写景的顺序是由 近 到 远 。而后,作者获得了
怎样的感悟?(用自己的话或文中的话回答)
示例:行事不应该好高骛远,在眼前得之容易的事物中,也有着使人赏心
悦目的内在价值。(或“凡人之情,骛远而遗近”;不能有轻“易”重“难”
的心理;或不能只追求远离自己的东西,而遗弃眼前的事物。)
【参考译文】在四望矶上有扫叶楼,离我家不到一里地,竟然从未去过。辛酉 年秋天,金坛的王中子到我家探访我,说起(扫叶楼),于是两人便一同去那里。 这座楼建在(四望矶的)小山之顶,(山上)土净石秀,(小楼)旁边大树茂密,山 风从西面吹来,落叶纷纷,(满地的)青黄两色的叶子堆叠交杂,绚烂得像一幅 织锦。等到(我们)向上登上(扫叶楼),(放眼看去)这里近接城区市井,远连江 心小岛;云烟缭绕的村舍,沙滩边的水鸟,江中的风帆,(这些)幽深而旷远、瑰 丽而奇特的景色,全都呈现在案头席边。即使是以前所认为的奇异美景,又怎 能超过这里呢?
登扫叶楼记① 管 同②
四望③有扫叶楼,去吾家不一里,乃未始一至焉。辛酉秋,金坛王中子访予
于家,语及,因相携以往。是楼起于岑山之巅,土石秀洁,而旁多大树,山风西 来,落木齐下,堆黄叠青,艳若绮绣。及其上登,则近接城市,远挹④江岛,烟村 云舍,沙鸟风帆,幽旷瑰奇,毕呈于几席。虽乡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
②横柯上蔽
断 动词,向上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本义:方位名词,东、西
句中意思: 向东或向西
(2)动词用作名词
猛浪若奔.
本义:奔跑 句中意思: 飞奔的马
(3)动词的使动用法
望峰息.心
本义:平息 句中意思: 使……平息
(4)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风烟俱净. ②互相轩.邈.
人,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③四望:山名。④挹:牵孔,这里指接连。⑤差远
流俗:尚能远离流俗。⑥顾:却,反而。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
A.乃未. 始一/至焉
B.金坛王中子/访予于家
C.落木/齐下 D.盖/远则其至必难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是.楼起于岑山之巅 是: 这
(2)艳若.绮绣

与朱元思书

1
a
原文呈现
2
a
主旨特点
a
3 知识归纳整理
1 原文呈现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 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 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 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 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 主旨特点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吴均集校注》。 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文辞清拔
有古气,时人多相仿效,称为“吴均体”。 【文章主旨】
作者通过放舟所见和从流飘荡的切身感受,描绘了富春江“奇山异 水”“天下独绝”的自然风光,抒发了热爱自然、鄙弃名利、厌恶世俗官场的 思想和意欲归隐的情怀。
本义:干净 句中意思: 消散、散净 轩,本义:高 句中意思: 往高处伸展 邈,本义:远 句中意思: 往远处伸展
5.重点实词
(1)天山共.色. (2)从.流飘荡 (3)一百许.里 (4)水皆缥.碧. (5)急湍甚.箭 (6)负.势竞.上 (7)争高直.指. (8)泉水激.石
共色: 同样的颜色
从: 跟、随
大凡人的感情,喜欢追求远离自己的东西,而遗弃眼前的事物。这大概是
远离的东西,获得它一定很艰难,则把它看得很重,即便是没有什么可获得的, 也不在意;在身边的东西,得到它一定很容易,则把它看得很轻,即便会有所 获得,也不当回事。我的见识,自认为还能远离世俗(高于一般人),却也不能 知道奇丽景观就在半里之外,竟到了厌倦近处的美景而想远游的地步,(由此 而看),那么我平生的行事中与此相类似的情况,哪里能计算得尽啊!虽然如 此,(但这一次)因王君来访而使我没有最终失去近处的美景,这就是古人把 对自己有教益的朋友看得很重的原因吧。
许:
竞: 争着
直指: 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激: 冲击,撞击
(9)泠.泠.作响 (10)好鸟相.鸣 (11)嘤.嘤.成韵 (12)蝉则千.转不穷 (13)横柯上蔽.
6.特殊句式
泠泠: 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相: 互相
嘤嘤: 鸟鸣声
千: 表示多
柯: 树木的枝干
蔽: 遮蔽
省略句
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从流飘荡”前省略了主语“船”。翻译:(乘
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②急湍甚箭。(“甚”“箭”之间省略介词“于”。翻译:湍急的江流比箭还 快。) ③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负势竞上”前省略了主语“高山”。翻译:山峦凭 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对接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凡人之情,骛远而遗近。盖远则其至必难,视之先重,虽无得而不暇知矣; 近则其至必易,视之先轻,虽有得而亦不暇知矣。予之见,每自谓差远流俗⑤, 顾⑥不知奇境即在半里外,至厌倦思欲远游,则其生平行事之类乎是者,可胜 计哉!虽然,得王君而予不终误矣,此古人之所以贵益友与。 (选自《因寄轩文集》)
【注释】①扫叶楼:现南京市清凉山名胜之一。②管同:江苏上元(今南京市)
【写作特点】 本文抓住“独绝”写“奇山异水”的特征,并运用比喻、夸张等多种
修辞手法,使读者进入诗境。①写景有序,条理清晰。②抓住景物的特点。 ③情景交融(写景中融入作者浓厚的感情)。
3 知识归纳整理
1.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
“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同“返”,返回
2.古今异义
(1)蝉则千转不穷. (2)鸢飞戾.天者 (3)经.纶.世务者
古义: 筹划,治理
古义: 止,息 古义: 至、到达
今义:生活贫困,缺少钱财 今义:罪过,乖张
今义:整理过的蚕丝,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才能
3.一词多义
(1)绝 ①天下独绝.
独一无二的,绝妙的
(2)上
②猿则百叫无绝. ①负势竞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