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学钢琴儿童家长的几点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给学钢琴儿童家长的几点建议
我从5岁开始学习钢琴,那时学琴的条件远远比不上现在学琴孩子的条件,一路上遇到过许多挫折,也走过不少弯路,最终凭借自己多年的勤奋努力,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
课余时间,在一家琴行给儿童教钢琴,期间接触过很多家长,感到不少家长在引导孩子学琴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区,在这里结合自己多年教儿童学习钢琴的教学实践,给学钢琴儿童家长提几点建议,希望能有助于家长配合引导孩子学好钢琴。
首先,家长要了解认识学习钢琴对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意义,树立正确科学的学琴目的。
钢琴演奏是一门技术性、艺术性极高的表演艺术。
学习钢琴并最终走上专业道路的琴童毕竟是少数。
让孩子学琴,家长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即:不强调培养“演奏家”,而是竭尽所能,发掘孩子的音乐潜能,从而把他们的演奏带向更高水平,不鼓励过早把孩子看成“明日之星”,要帮助孩子端正学习目的。
现在,不少家长让孩子学琴就是为了考级、加分、升学。
其实,音乐是一扇通向人们创造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窗口,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尤其是通过学习各种乐器,就会使他们较快地找到打开这扇窗户的钥匙。
钢琴是开发右半脑和儿童智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学习钢琴不但能使十个手指尖受到刺激,而且能使儿童脑、眼、手、脚、耳乃至全身心投入并协调配合,这种高难度配合的长期训练能使孩子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注意力、灵活程度等各方面都得到明显的发展。
另外,音乐教育也是情感教育,小孩在学弹钢琴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种乐曲不同情感的体验、表达,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增强对事物的理解力和创造力。
同时,长期受音乐的熏陶,孩子的性格、趣味、教养都会随之发生质的变化。
因为,音乐是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连接创作者和欣赏者的思想和情趣的,音乐本身的特性使它永远不会像语言那样表意直白清楚,长期浸润沐浴在高雅音乐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心智,它带给人的是精神、快乐、智慧与创造力。
总之,家长应该认识到学习钢琴不是为了造就“家”,而是为了造就“人”。
“家”难遇而难求,而“人”却是每个孩子都可为之。
因为,音乐能够启迪孩子的智慧、陶冶孩子的情操、提高孩子的审美情趣,使其成为一个感情丰富、情调高雅、心理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快乐幸福地成长。
其次,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琴环境。
良好的学琴环境应该是安静、明亮、整洁的,练琴时应该不受他人谈话或电视声音的干扰,孩子练琴的环境能使孩子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专心练琴。
同时,家长应有耐心和孩子共同学习,提高欣赏水平。
儿童在学琴初期,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都只能弹奏一些非常简单甚至是单调的曲目,自然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这是很正常的。
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的正确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很多家长天天听孩子弹那几首曲子,孩子没烦,他自己倒先不耐烦了,家长这样的态度怎么能指导孩子练好琴?家长们常常有的一个误解,觉得自己不懂音乐,孩子在老师那上完课,自己的职责就是监督孩子每天练琴,时间练够了,自己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其实音乐是全人类的共同语言,人人都能欣赏、理解。
家长在陪孩子练琴过程中也应该学一点音乐知识,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
这样,对于很简单的乐曲,家长完全可以通过和老师的沟通,知道孩子现在存在的问题,孩子练习这些曲子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并在孩
子平时练习时,抽一点时间认真听听孩子弹琴,主动与他交流,提醒他注意一些存在的问题。
当孩子取得进步时,要肯定他;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鼓励他。
当家长付出心血在孩子身上,哪怕孩子进步一小点,家长都会感到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的快乐。
学琴不仅仅是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体会音乐、感悟音乐的过程。
在学琴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会自己独立思考,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这样他才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再次,家长要正确对待考级,不要逼着孩子为考级而学琴。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学琴那就自然应该考级,甚至认为学琴就是为了考级,并以此苛刻地要求孩子反复练习考级曲目,很多孩子变成了考级的“牺牲品”。
原本优美的音乐现在却成了他们的噩梦,甚至有些孩子在考过级之后就再也不去弹那些原本动听的“考级”曲目。
客观地说,考级本身并不是件坏事,但应正确对待,不要把它看得太重。
否则,盲目逼孩子考级,很容易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原本只是作为水平测试的考级现在却变得不那么单纯,有些家长走的是学琴为考级、考级为拿证、拿证为加分这一学琴路线;有些家长则是和别人攀比,别人家的孩子考级,那咱们家的孩子就不能不考,甚至还要比别人家孩子考得高。
如此下去,时间久了,孩子对音乐兴趣全无,只会成为一台弹琴的“机器”。
另外,考级并不能反映孩子的整体弹奏水平。
大家都知道一旦报名考级,一般都会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准备考级曲目,每天反复练习那几首固定的曲子,这样的练习不但弹奏水平不会有什么提高,有时甚至是有害的。
有些孩子并不是根据现有水平来考级,却是拔苗助长,花大量时间在超出自己现有水平的考级曲目上突击。
孩子看着乐谱,知道哪个地方要渐强,哪个地方要触键速度快,哪个地方渐慢渐弱,却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把一个个音弹出来,再把谱子背下来,然后练熟了去考级。
孩子是不可能在这样的学琴中找到乐趣,更不要说去体会音乐的美,那学习钢琴也就失去了意义。
最后,再谈一点关于报考音乐院校的事。
一些孩子在进入高中后,家长觉得孩子的文化课不是很理想,认为要以文化课成绩考入大学希望渺茫,于是让孩子重新拾起已经“丢”了多年,甚至根本就没怎么学过的钢琴,想通过突击一下,来作为考大学的一条捷径。
存在这种侥幸心理,将会是十分危险的。
想考入正规的音乐院校,从事专业的音乐事业,是要以扎实的基本功和相当的技术为基础的,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几乎是不可能考入音乐院校的。
即使孩子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也有相当的技术,也不能太大意,因为想要顺利通过选拔考试,还要在练习技术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和综合素质,才有希望进入音乐院校进一步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