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咨询/教学研究2019年第09期(总第628期)
高中语文教学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
毛 巍
(吉林省公主岭市怀德镇第一中学校 136121)
摘 要:高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学生其他课程教学活动开展具有很大影响。

在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实现高效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培养学生价值观与人生观,为学生后续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就积极心理学在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方法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展示语文教育价值。

关键词:高中语文;积极心理学;教学目标;情感体验
引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采用积极心理学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如何在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

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积极心理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完成教学目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帮助教师快速完成教学任务,完成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课程,需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思维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得到提升。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品质与思维,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以此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

当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情绪之后,就会主动参与学习中,快速掌握学习内容。

这样一来,不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开展具有促进意义。

(二)和谐师生关系构建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关系比较紧张。

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会将教学过程作为重点,忽略与学生沟通互动[1]。

而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激发教师教学热情,使学生与教师积极参与语文课堂中,并在学习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对于语文教学活动开展,具有促进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创建良好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培养学生个性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个性,使学生对自己有全面的认识,并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高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对于外界的原因和事物容易出现抵触心理。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可以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与人生观,对于学生未来学习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措施
(一)创建情景,增加学生情感体验
首先,教师应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就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中,增加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情绪与素质对学生学习有很大影响[2]。

因此,应规范自身的行为与素质,以积极的教学语言开展教学活动,以此为学生呈现积极活跃的课堂环境,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其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情景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学生是课堂活动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引导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中,以此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推动教学活动开展。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需求,关注学生情绪变化,培养学生个性,以此推动教学活动开展。

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希望能够获得别人的肯定与支持。

在教学中,教师适当鼓励学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以此推动语文教学开展。

例如,学习《雨巷》这首诗歌时,教师可以就教学内容,为学生创建情景。

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个雨中寂静的小巷,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诗歌,使学生在阅读中联系视频内容想象当时的场景,以此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积极的情绪阅读雨巷这篇文章,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作者描述的内容,以此丰富课堂教学环节,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通过这种方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二)创建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评价,培养学生品质与素养,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使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首先,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在一起。

传统教学中,教师将总结性教学评价作为重点,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这种教学评价方式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发展。

而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应用,可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是实现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措施[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肢体语言或者眼神、行为,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鼓励与支持,以此培养学生学习意识。

其次,个性化培养。

高中学生由于前期学习背景不同,学习基础也就不同。

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评价,使学生对自己有全面认识,进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语文素质。

个性化评价,可以体现出教学评价的意义,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促进意义。

最后,整体性教学评价。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整体性教学评价,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协作能力。

课堂教学中,一般教师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整体性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在合作学习中不足,进而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具有很大帮助。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减轻学生对学习的抵触心理,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挖掘积极心理学在教学中优势,结合学生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以此推动教学活动开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滕春明.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疏解学生叛逆心理[J].教书育人,2018(31):37.
[2]刘继平.积极心理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华夏教师,2018(29):36-37.
[3]石二春.积极心理学导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开发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08):119-121.
教育论坛
·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