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的理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则知所病矣”的理解
1
“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是《黄帝内经·灵枢·本脏》中的一句话,意思是通过 观察人体外部的表现,可以了解人体内部的脏腑状况,从而判断出病在哪个脏腑。这是中医诊 断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中医望诊法的核心思想。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的脏腑与外部的形态、色泽、声音、气味等有密切的联系,内脏的功能和 情况会通过外部的变化反映出来,反之,外部的刺激和影响也会传导到内脏。因此,中医通过 观察人体外部的各种征象,如面色、舌象、目光、发质、指甲、皮肤等,可以推断出内脏的盛 衰和病变。
例如,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开窍于舌, 色苍白,舌象淡白;心火亢盛时,面色赤红,舌象红绛;心血瘀滞时,面色紫暗,舌象紫斑。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中医医生快速而准确地诊断出病因和病位,为治疗提供依据。当然,这种方 法也需要结合其他诊断方法,如闻诊、问诊、切诊等,才能得出全面而细致的诊断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