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之先占问题的日方观点分析
钓鱼岛问题分析--形势与政策论文
![钓鱼岛问题分析--形势与政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d388d7a01f69e314332944e.png)
对钓鱼岛争端的探究摘要:最近有关钓鱼岛的争端一直是中日乃至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钓鱼岛到底属于谁,至今还是中日一直存在的争议,这也是历史留给中日双方的一连串悬而未决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一系列单方和不法行径,使钓鱼岛问题再次升温,极大的影响了中日关系健康而长远的发展。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但日本为了追求自身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非法利益而屡屡挑衅滋事。
下面我将从钓鱼岛争端的形成和原因方面进行一些探究。
关键词:钓鱼岛争端;日美协定;东海划界;战略意义中日钓鱼岛之争的由来已久。
钓鱼岛又称钓鱼台、钓鱼台列岛,钓鱼岛及其周围岛屿位于我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大约92海里处。
钓鱼岛群岛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
在这些岛屿中,钓鱼岛的面积最大。
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在1373年,钓鱼台即由我国杨载所发现。
15世纪初,《顺风相送》一书中,首度出现'钓鱼屿'一词。
中国从明太祖开始向琉球派遣册封使, 从当时的文字记载来看,钓鱼岛、赤尾屿、黄尾屿等则根本上不属于琉球。
在明清时,钓鱼岛被作为中国领土而列入中国的防区,直到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对钓鱼列岛的主权归属没有提出过异议。
但经过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国力日益强盛,侵略掠夺的羽翼日益丰满,于1894年无端挑起蓄谋已久的甲午中日战争。
在日本舰队重创了中国海军后,明治政府确信对清政府一战胜券在握,在未通知中方的情况下先行秘密窃取钓鱼列岛。
随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迫割让台湾及其周围岛屿。
自此,台湾被日本殖民统治近半个世纪,作为台湾周围附属岛屿的钓鱼岛也长期被日本霸占。
二战后,日本本应归还中国钓鱼诸岛的主权。
然而,美国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钓鱼岛问题上偏袒日本,并把钓鱼岛切给了日本的冲绳县。
日本政府趁机主张钓鱼岛是日本冲绳县的一部分,并将钓鱼岛及其周围海域纳入日本自卫队的"防空识别圈"内。
对钓鱼岛事件的看法1
![对钓鱼岛事件的看法1](https://img.taocdn.com/s3/m/f4085c232af90242a895e510.png)
对钓鱼岛事件的看法钓鱼岛主权争端已在中日之间纠缠了100多年,悬而未决。
从70年代起,日本政府妄图侵吞中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近岛屿而引发了中日两国间长期未果的局部领土主权争端,钓鱼岛事件更是在近年愈演愈烈。
以野田佳彦为首的日本政府,在2012年上演了一出买岛登岛的闹剧,企图将钓鱼岛“国有化”。
这一举措引发了中国的强烈抗议。
爱国人士的抵制日货,保钓活动激烈开展,钓鱼岛问题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深知一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神圣不可侵犯,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中华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
下面,我就钓鱼岛事件粗略地谈谈我的看法: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早在明朝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纳入中国版图,明、清两朝均将钓鱼诸岛划为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并非“无主地”。
他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甲午中日战争前,日本从未对中国拥有钓鱼岛主权的事实提出异议。
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署了《马关条约》攫取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1943年12月中、美、英联合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
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同年8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所有为国际法认可。
各种国际文件均明确指出:台湾及其周围岛屿归中国所有。
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我国坚持钓鱼岛属于中国的这一立场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因此,无论日本以何种理由,何种手段企图将钓鱼岛据为己有都是非正义,不合法,在国际上站不住脚的。
那么日本为什么不厌其烦地,想方设法同中国争夺钓鱼主权呢?在我看来原因有两点:1.首先,钓鱼岛拥有重要的战略价值,钓鱼岛列屿仅为无人岛,但其身处中、日两国间的冲绳海槽。
在大陆架划分上,中国和日本是相向而不共架的大陆架,由冲绳海槽分隔,但钓鱼岛位于冲绳海槽的西侧上沿。
对中日钓鱼岛问题的分析
![对中日钓鱼岛问题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380934eefdc8d376ee321b.png)
三、对中日钓鱼岛问题的国际法分析针对中日两国之间的钓鱼岛争端,本文运用国际法知识对这些问题展开一些分析和探讨,即通过国际法问题的探讨。
来明确钓鱼岛在法理上究竟属于中日之间的哪一方。
(一)对先占问题的分析先占是国际法上领土取得的方式之一。
由于目前全球均已经被开发,所这种领土取得方式对于实际取得领土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在解决国际领土争端中还可以作为参考的依据。
先占的对象是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土地,即“无主地”。
“其他要求是,它必须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发现或象征性占有,而是必须有效,从这种意义上说,必须存在确实的占领意向,伴随着国家领土功能的实际展示与行使。
”[④]即“先占”的构成要件包括“领有意识”与“领有行为”,且近代的先占要求领有行为必须是有效的。
从国际法的先占理论来看,笔者得出如下几点认识:第一、中国对于钓鱼岛的占有是一种合法占有。
从上述中国提出的一些依据来看,中国对于钓鱼岛的占有不尽具有占有意识,还具有占有行为。
中国的占有意识是指中国很明确地将钓鱼岛作为自己领土的一部分,这从中国明代的军事驻防以及清代的一些史料可以看出。
此外,中国也具有占有行为。
中国古代的渔民将钓鱼岛作为栖息之地,清代曾经将钓鱼岛作为采药的基地等,这些史料均说明中国在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钓鱼岛。
因此,中国对于钓鱼岛的占有是合法的、有效的,在近代由于日本的非法行为使中国失去了事实上对钓鱼岛的占有和控制,但是这并不表明中国已经放弃了该岛,也不表明日本取得了钓鱼岛。
第二、日本的占有行为是非法的。
日本如今在事实上占有了钓鱼岛,并且不准我国保钓人士和渔民靠近。
但是日本的这一行为是非法的。
理由是,日本认为自己占领的是一个无人的荒岛,但是事实上该岛一直为中国所占有,并且为渔民所利用,因此日本关于占有荒岛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此外,日本所谓的“先占”也是秘密进行的,并没有通知中国。
因此,日本对该岛的占有是一种非法的占有、恶意的占有、有瑕疵的占有,不能因为这个理由而取得钓鱼岛的所有权。
从国际法角度看中日钓鱼岛问题-精选文档
![从国际法角度看中日钓鱼岛问题-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43ec99f2e3f5727a5e962d9.png)
从国际法角度看中日钓鱼岛问题钓鱼岛问题由来已久,从上世纪70 年代起,关于中日钓鱼岛争端就已经兴起。
追本溯源,可以追溯到甲午战争之前。
甲午战争之前,明治维新运动推动了日本的西化改革道路,并且奉行对外扩张的殖民政策。
因此,日本以无清政府统治痕迹为由将钓鱼岛秘密据为已有。
1894 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一直到中国二战胜利,《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剥夺日本自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务使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归还中国;日本的主权“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但从上世纪70 年代,由于日本发现钓鱼岛周围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及其他海洋资源,①就开始一系列争夺钓鱼岛主权的活动,先后通过1951 年《旧金山合约》和1971 年的日美《归还冲绳协定》,私自将钓鱼岛的行政权“托管”和“归还”给日本,成为中日领土之争的根源。
进入现代社会,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中日双方经过五年数十轮的谈判,终于于2008 年6 月18 日在东海海域共同开发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同时互相承诺为尽早实现在东海其他海域的共同开发继续磋商。
钓鱼岛问题至此得以缓和。
但好景不长,2010年钓鱼岛撞船事件引发了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主权问题的又一轮争端,而去年日本野田政府购岛事件更是将争端白热化,引发了中日民众之间的激烈冲突。
钓鱼岛主权争端再一次使中日的外交关系持续降温。
我们不能只呐喊敲响着“钓鱼岛是中国的”,而应该从问题的实质出发,寻找一条能够附合大多数人利益的解决之道,那我们就应该先来研究一下中日两国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的主要分歧。
第一,“无主地先占”的分歧。
先占是国家有意识地取得不在其他任何国家主权下土地的主权行为。
先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才能成立:一是先占的对象必须是无主地,即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土地,或被原属国明确抛弃。
浅谈中日钓鱼岛问题
![浅谈中日钓鱼岛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112425877232f60ddcca180.png)
浅谈中日钓鱼岛问题浅谈中日钓鱼岛问题众所周知,钓鱼岛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也是中日之间悬而未决的领土主权争议问题。
但最近一段时期,日本海上保安巡逻船先是在钓鱼岛西北偏北约12公里海域,试图“驱逐”中国捕鱼船并用巡逻艇撞击中国拖网渔船。
导致中国捕鱼船和巡逻艇受损。
日本海上保安厅以涉嫌“妨害公务罪”对中国渔船船长实施逮捕。
虽然在中方的强烈抗议和外交压力下被迫将渔船渔民放回,但依然利用各种场合炒作钓鱼岛问题混淆视听误导公众。
个别政要和极右势力还不时放出一些不符事实、有违常识的硬话采取一些极端举动干扰破坏中日关系的改善,令所有关心中日关系、支持中日关系改善发展的人们扼腕痛惜。
我们所说的钓鱼岛是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三个小岛礁组成,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
其中,钓鱼岛最大,面积4.3平方公里,海拔约362米。
东南侧山岩陡峭,呈鱼叉状,东侧岩礁颇似尖塔,岛上长期无人居住。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最早发现、命名钓鱼岛并且进行了有效管辖。
历史依据证明, 中国发现钓鱼岛比日本早四百多年。
钓鱼岛列屿是我国最早发现、命名, 并行使主权的。
早在明朝初期的1373 年前后, 我国渔民就已发现了钓鱼岛。
从历史文献上看,1403年,我国文献中就有了对钓鱼岛列屿的记载.日本最早有钓鱼岛记载的则是1785年,但该书用颜色明显标示出钓鱼岛属于中国。
这比中国人涉足并命名钓鱼岛晚了300 到500年。
1562年明朝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的《筹海图编》一书中的“沿海山沙图”,标明了中国福建省罗源县、宁德县沿海各岛,其中就有“钓鱼屿”、“黄尾山”和“赤屿”等岛屿。
可见早在明代,钓鱼岛就已被作为中国领土列入中国的防区。
到清朝,中国与琉球的界线在钓鱼岛南面海槽一带已成为中国航海家的常识。
清朝第二次册封史汪楫1683年赴琉球,并写下《使琉球杂录》。
该书第五卷中记载了他途经钓鱼岛、赤尾屿后为避海难而祭祀时,船上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当时称为“过郊”或“过沟”)即是“中外之界”。
浅论国际法中钓鱼岛的主权归属
![浅论国际法中钓鱼岛的主权归属](https://img.taocdn.com/s3/m/cf8eabd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e.png)
浅论国际法中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一、中日钓鱼岛争端的成因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日本之所以觊觎我国的钓鱼岛,无非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钓鱼岛有着丰富的经济资源。
东海海域蕴藏着鱼类资源达3000余种,天然气储量达14万平方公里。
其二,钓鱼岛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
从国土防卫角度来说,钓鱼岛位于我国和日本琉球之间,其具有重要的屏障功能。
如许明春在其著述中所说:“钓鱼岛是中国走向海洋的大门,日本控制了这扇大门,就相当于在中国家门口安装了定时炸弹!” 这些促使中日两国钓鱼岛争端愈趋激烈,甚至在2022年出现拘留中国渔船船长的事件。
二、从国际法角度看钓鱼岛主权归属在钓鱼岛主权归属这个问题上,日本提出了以下几个主张来证明其所谓的合法性。
(一)从先占角度看钓鱼岛主权归属日本政府认为钓鱼岛是其通过先占方式取得的。
何为先占?先占是一个国家的占取行为,通过这种行为该国有意识地取得当时不在其他国家主权之下的土地的主权。
用先占方式取得领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先占的对象必须是无主地;第二,占领必须是有效的。
一方面,先占的对象是无主地,也就是在占领之前不属于任何国家领土的地方。
如果一块土地曾经属于一个国家而后来被放弃的,也可能成为无主地。
另一方面,何谓占领是有效的,即有效占领的判断标准。
《奥本海国际法》认为:占领是由于以取得国的名义并为该国而占有土地并在该土地上建立行政管理而实现的。
也就是说有效占领包括占有和行政管理这两个方面。
行政管理是指占有国占有土地之后,必须在该土地上建立某种行政,表示该土地是真正由新占领者统治的。
中国对钓鱼岛的先占一直都有史籍记载为证。
据记载,早在1372年,中国人杨载便发现并登陆了钓鱼岛。
1582年钓鱼岛被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这说明了钓鱼岛并非无主地。
另外,根据先占的原则,国家也要对先占的土地进行有效占领,但日本方面找不出任何进行有效占领的根据。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中日钓鱼岛之争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中日钓鱼岛之争](https://img.taocdn.com/s3/m/c001dce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a7.png)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中日钓鱼岛之争钓鱼岛,位于中国东海和台湾海峡之间,是一个面积不大但却极具战略意义的岛屿。
自20世纪以来,中日两国对钓鱼岛的主权争议愈演愈烈,已经成为两国关系最复杂、最敏感的问题之一。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中日钓鱼岛之争的核心问题是此岛群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
首先,钓鱼岛位于中国大陆、台湾和日本之间,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中国和日本周边海域的海权争夺已经持续了数十年,双方都想通过争夺岛屿来巩固在东海的地位。
钓鱼岛不仅是中国南北通道中的一个重要支路,而且还是中国东海防御的重要战略要点,具有重大的军事意义。
此外,中日两国在钓鱼岛周边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分配问题也引起了严重的争议。
其次,钓鱼岛是中国和日本之间重要的战略棋子。
中国和日本是亚洲最大的经济体和军事强国,以半个世纪的时间为了主权争议始终挑战彼此。
如果日本把钓鱼岛占领后,就可以夺取东海的战略通道和安全岛屿。
同时,钓鱼岛还是日本向南拓展的重要跳板。
如果中国控制钓鱼岛,就可以控制东海进出口的咽喉要地,同时增加了在东海上作战的优势。
最后,在地缘政治的观点上,钓鱼岛的争夺不仅关乎中日两国的领土争端,更关涉到美国在太平洋问题上的利益。
在美国国家利益里,亚太地区的战略位置日益突出。
美国通过经济、科技和军事手段,试图抢占钓鱼岛的主导权,打造符合美国利益的亚太地区秩序。
因此,钓鱼岛的主权争议直接关系到到太平洋地区和亚太地区的平衡。
综上所述,中日钓鱼岛之争是极具地缘政治背景下的一场复杂争端。
除了关乎两国的领土争端,还关系到两国的战略及国家利益,同时关系到亚太地区的平衡。
要解决此争端,中日双方需要加强相互沟通和强调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调整海洋领土的认知,构建一个共同开发环境。
也正是通过两国民间的互动、战略层面的平衡,为二者的争议寻求出发点。
钓鱼岛问题日本人诡计多端有上中下三策!
![钓鱼岛问题日本人诡计多端有上中下三策!](https://img.taocdn.com/s3/m/42c7b3175f0e7cd1842536d2.png)
钓鱼岛问题:日本人诡计多端有上中下三策!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人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主动交出钓鱼岛;中策是中日小打交出钓鱼岛;下策是誓死不交钓鱼岛。
从战略角度看待日本,可以这样评价: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敌,资源匮乏,经济外向型,半殖民地的国家。
所谓四面环敌,日俄有北方四岛的主权争端,目前俄罗斯占据了北方四岛,日俄谈判的回旋空间非常小,因为北方四岛对俄罗斯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俄罗斯的东部天然出海口,大大拓展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东出太平洋的自由空间,俄罗斯目前计划造六艘航母,这六艘航母的用武之地,方向在东部太平洋;日朝有历史冤仇,这种仇恨一直在潜伏,难以化解;日韩有独岛之争,目前独岛为韩国所掌控,日韩之间关于独岛的战略谈判空间很小;中日有历史仇恨不说,而且钓鱼岛主权、琉球群岛的主权,双方战略谈判空间基本没有。
这四面环敌,决定了日本的战略地缘环境非常恶劣。
中俄朝韩四国,任何一国都具备与日本至少同等甚至远远强大的军事实力。
所谓资源匮乏,日本本土资源十分匮乏,特别是钢铁、有色金属、煤矿、石油等战略资源,日本必须依赖进口。
这决定了日本战时战争持久能力非常弱,资源进口线安全风险大,随时处于被掐断的境界之中。
这是日本为什么一直要侵略中国,占据亚洲的根本原因。
所谓外向型经济,就是日本的工业化产品,大部分用于出口,否则日本的经济就会衰弱。
出口必须有市场,目前日本的产品与欧美基本处于同等水平,而且中国的工业化进展很快,日本将越来越面临着产品在海外的市场份额日趋萎缩的客观现实。
所谓半殖民地,就是二战后,美国拥有在日本合法的驻军权,通过驻军来控制日本。
在我看来,日本在四个方面没有自主权:一是没有军事自主权。
日本国宪法第九条明确规定:日本放弃战争、不维持武力、不拥有宣战权。
二是没有经济自主权,日本经济资源依赖于进口,产品依赖于出口,难以有自主权。
三是没有外交自主权。
日本必须听美国的,否则日本政府必然垮台,这是日本首相为什么寿命不长的根本原因。
中日双方对钓鱼岛权属争端的主要分歧剖析
![中日双方对钓鱼岛权属争端的主要分歧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3ba498f01dc281e43af0a9.png)
中日双方对钓鱼岛权属争端的主要分歧1、中日在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上的立场中国方面的坚定立场是:钓鱼岛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主要基于四个理由:(1)地理因素。
钓鱼岛群岛位于毗连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东南沿海大陆架边缘,南接2000 多米深的冲绳海槽。
因此这些岛屿是“大陆型”,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2)历史因素。
中国人最早发现和命名了这些岛屿,在明清两代的使琉球录及中、日、琉的一些图志中都载明了这些岛屿属于中国;(3)使用因素。
中国渔民长期以来即在此海域捕鱼,利用岛屿避风。
明清两代册封使皆利用这些岛屿作为航标。
(4)国际法因素。
钓鱼岛群岛无疑应包括在1895 年的中日《马关条约》范围之内而由中国割让给日本。
战后,日本理应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有关条款,将这些岛屿归还中国。
1951年的《旧金山和约》和1971 年的日美《归还冲绳协定》丝毫不影响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
与此相对,日本立场是:坚持钓鱼岛为日本领土。
其主要依据也有四个:(1) 地理因素。
钓鱼岛群岛(日称尖隔列岛)始终是构成日本南西诸岛的一部分的,而不是包含在中日《马关条约》中第 2 条得自于中国清朝割让的台湾及澎湖列岛之内。
(2)历史因素。
钓鱼岛群岛是日本政府在明治十八年(1885 年)以后,通过对该岛再三进行过现地调查,慎重确认该岛不单是无人岛,且无证迹说明属于清国所有后,于明治二十八年(1895 年)1 月14 日的内阁会议上决定于该地建设标桩,正式将其编入日本领土的;(3)条约因素。
日本政府称,1951 年的《旧金山和约》未将“尖阁列岛”(钓鱼岛)包括在根据该条约第二条日本应放弃的领土之中,而是根据第三条置于美国行政管辖之下。
所以,根据1972 年 5 月15 日生效的《归还冲绳协定》,日本恢复对这些岛屿的“完全”主权,在美国管辖时期,日本只是保留对它们的“剩余”主权;(4)国际法因素。
日本是依据国际法中“无主地先占”的原则行事的,并连续地、和平地对钓鱼岛实行了有效统治。
钓鱼岛形势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钓鱼岛形势问题的分析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2af1ffa4693daef5ef73d0a.png)
钓鱼岛形势问题的分析与对策自今年4月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提出‚购买‛钓鱼岛以来,日本国内右翼分子不断在钓鱼岛上臸造‚闹剧‛, 4月16日:石原慎太郎提出东京都将于年内购买钓鱼岛,4月17日:石原称购岛协议基本达成,4月28日:东京都发起购募捐活动,7月7日:日本称欲将钓鱼岛‚国有‛,7月10日:日相称最快9月底实现"国有",7月24日:日本启动‚国有化‛程序,7月26日:日本称会用军队应对争端,8月23日:日本政府受理东京都登钓鱼岛申请,8月27日:日媒称已定‚国有‛时间表,9月1日:日政府未批东京都登岛申请,9月2日:东京都完成钓鱼岛海域调查,9月5日:日政府称与‚岛主‛达成初步协议,9月10日:通过钓鱼岛‚国有‛方针,9月11日:日本签订‚购岛‛合同。
与此同时,我国也作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7月11日:中国渔政编队执行巡航钓鱼岛海域任务,9月10日:中国宣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9月11日:中国海监船抵达中国钓鱼岛外围海域,将视情况宣示主权,9月14日:中国海监50、15、26、27船和中国海监51、66船组成的2个维权编队,抵达钓鱼岛海域,9月15日:中方公布钓鱼岛及部分附属岛屿坐标,9月16日:中方决定提交东海部分海域大陆架划界案。
由此可以看出,中日关系紧张局势不断加剧,我国人民对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不满情绪也在积聚。
我国外交部多次发表声明,中方强烈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如果日方一意孤行,由此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只能由日方承担。
27日在美国召开的联大会议上,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大使用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和法理依据,义正词严地驳斥了日本代表儿玉和夫关于钓鱼岛的谬论,重申了中国的严正立场。
钓鱼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面积4.3838平方公里,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
如何看待中日钓鱼岛问题一
![如何看待中日钓鱼岛问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7914127b1711cc7931b71601.png)
如何看待中日钓鱼岛问题钓鱼岛问题,是中日之间悬而未决的领土主权争议问题。
今年以来,由于日本右翼团体多次登上钓鱼岛,修建非法设施和标记,再一次挑起两国间这一争端。
79年前,日本制造了一个让中国人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九月十八日。
79年后,日本又制造了一个激怒中国人的日子:九月七日。
这一天,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巡逻船以“涉嫌妨碍执行公务”为由非法抓扣在钓鱼岛附近水域捕鱼的中国渔船与渔民。
日本的反应有两个特点:强调事件的“偶发性”、强调“依法办事”。
“在日本这个岛国,有谁需要一片充满敌意的海洋呢?”日本青年学者加藤嘉一以这个提问反驳钓鱼岛撞船事件“日方主导”的观点。
依此逻辑,我们也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面临社会转型艰巨挑战的中国,有谁会需要一个时不时制造麻烦的邻居呢?中日两国最近就钓鱼岛问题再次发生冲突,中国再一次成为中外媒体的焦点。
由于中日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各自坚持自己立场,但又明知短期内没有松动、妥协和回旋的余地,因此涉及这一问题的任何敏感细节,对双方而言多只能以官式的措辞予以回应而别无他法。
从这个意义上,无论是麻生还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说法,其实都只是在重复双方的固有和不可妥协的立场既然这样,人们就可以理解当日本外长访华时,中日外长试图淡化领土争执,并要求北韩不要“威胁”这个地区和平的举动。
据来自东京的消息,在日本政府目前的对华政策考量中,钓鱼岛问题实际上并不占据重要位置。
换言之,日本无意在钓鱼岛问题上与中国发生激烈冲突,除非有一些意外发生的情况,导致日本政府在无路可退情况下做出象征性的反击。
其后的大背景就是如前所述,钓鱼岛问题是中日之间一个谁都不愿妥协的课题,而且双方立场之强硬超越双方的所有矛盾焦点。
对中国而言,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但双方可以暂时搁置主权,留待后代解决;对日本来说,从来就不存在钓鱼岛主权问题,因而也就不存在搁置主权的问题。
因此,钓鱼岛问题实际上成为中日间最容易引发情绪化风波的一个议题,双方必须极其谨慎地处理。
浅谈中日钓鱼岛之争
![浅谈中日钓鱼岛之争](https://img.taocdn.com/s3/m/81252921192e45361066f503.png)
浅谈中日钓鱼岛之争中日之间关于钓鱼岛的争端从来就没停过,钓鱼岛在两个国家之间成了一个敏感的词汇。
然而,无可厚非的是不仅对于中国甚至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不论从哪个方面钓鱼岛都是属于中国的。
为什么日本会挑起与中国的钓鱼岛之争,最原始的来源是由于在中日甲午战争之中,由于中国战败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将台湾及钓鱼岛等领土划给了日本管辖,然而当台湾回归中国时,当然钓鱼岛也随之回归。
而日本却死死地抓住钓鱼岛不放。
原因又何在呢?从国际法的角度看,领海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受国家主权的支配。
沿海国主权还及于领海的上空、海床和地图;沿海国在领海享有属地最高权,领海内的一切事物均搜沿海国管辖;沿海国对领海内的一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享有专属权等等。
而根据《海洋法公约》,专属经济区时沿海国在其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
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以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的自然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
对于日本来说,这样一个小岛国,岛内的资源十分有限,如果不靠进口他国的资源根本无法存活下去。
所以如果日本拥有了钓鱼岛,那么就可以把其当做自己的专属经济区来利用资源。
但是从国际法上来说钓鱼岛是我国东海大陆架自然延伸中的一个岛屿。
大陆架是指从大陆沿岸逐渐地向外自然延伸直到大陆坡度平缓的还顶区域。
大陆架上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主要有石油和天然气等一些金属矿物。
所以日本赖着钓鱼岛不放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想尽一切可能地去利用钓鱼岛上的资源,否则靠着进口,经济上要付太多的资本。
如果日本成了钓鱼岛的主人,那么它就可以对钓鱼岛领海内的资源开发利用,这样为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起到很大的作用。
国际法上又规定了无害通过,而无害通过时至外国的非军用穿博客已在不损害沿海国和平、安全或是良好秩序的原则下通过一国领海。
也就说当外国的军用穿要自由通过一国领海是不被允许的。
而中国和日本的争端无处不在,也许哪天会爆发意想不到的战争也不一定。
钓鱼岛处在中国东海面日本南海面,如果当中日战争爆发了,谁占有钓鱼岛谁就占有地理优势。
浅谈中日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产生的原因zhexue(5篇模版)
![浅谈中日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产生的原因zhexue(5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74ffd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f.png)
浅谈中日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产生的原因zhexue(5篇模版)第一篇:浅谈中日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产生的原因zhexue 浅谈中日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产生的原因最近才子城网出现这样一篇论文,写到在清朝面临外国的屡屡入侵时,日本同样也遭到了相似的命运,但自从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他们改变了被动局面,甚至走向了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1895年,中国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海战中战败.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把钓鱼岛列岛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割让给了日本。
为中日钓鱼岛问题埋下祸端。
二战期间.1943年12月1日美英中三国共同发表《开罗宣言》明确声明:。
三国宗旨在于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又在1945年发表的《波茨坦公告》里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
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囝.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因而钓鱼岛之领土主权应该归还中国。
在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日本本应把钓鱼岛列岛交还给中国.日本却私自把钓鱼岛交给了美国。
1951年.美日背着战胜国中国.非法签订美日《旧金山和约》,把日本所窃取的钓鱼岛等岛屿归在美国托管的琉球管辖区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不合法的《旧金山和约》发表声明。
由于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困参加准备、拟制和签汀.中央人民政府认为是非法的、无效的。
我们是绝对不能承认的”。
1971年6月17日.美日达成《琉球归还协定》.准备将琉球与钓鱼列岛归还给日本.1972年5月15日根据《琉球归还协定》将钓鱼岛单方面移交给日本。
台湾当局于1971年6月11日发表声明,抗议美国将琉球交给日本.正式主张钓鱼岛列岛属于台湾省,为“中华民国”的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也于1971年12月30日发表声明.抗议美日在所谓《归还琉球协定》中将钓鱼岛列岛划入“归还区域”。
浅谈钓鱼岛事件
![浅谈钓鱼岛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0d43d3b14e852458fb57e3.png)
浅谈钓鱼岛事件-----日美的阴谋陕科大附中徐芝逸日本一直以来就觊觎我国的钓鱼岛,2012-9-11日,日本政府宣布将钓鱼岛“国有化”,几天以来,钓鱼岛事件愈演愈烈,人们纷纷谴责日本这一无理、无法的行径,我国政府及领导人在不同场合纷纷表态,表示主权不可侵犯,我们要寸土必争。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日本主动在钓鱼岛问题上挑起事端,给中日交往40周年蒙上了一层阴影,笔者认为日本故意制造中日摩擦理由如下:一.狭隘民族主义情绪滋长。
“这主要是日本首相转移国内注意力的惯用伎俩之一。
”中国军事专家宋晓军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说。
长期以来,日本一直以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为目标。
1968年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一位置上稳坐了42年,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过日本,这一变化使日本深感不安。
加之政治纷争和地震灾后重建等因素,日本国内普遍存在一种挫折感和封闭感。
这种心态影响了对华关系以及日本看待世界的态度,并导致狭隘民族主义情绪滋长。
二、醉翁之意在东海油田日本媒体对钓鱼岛问题的大肆渲染另一个图谋就是,试图造成所谓“日本拥有钓鱼岛主权”的舆论氛围,以作为“划定大陆架面积和确保海底资源的据点”。
对外明示在这范围内的渔业和海底矿产是印有无日本的“独占”标签,只有日本才能独自进行开采。
借此扩大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实际上“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科考船在钓鱼岛海域活动,日本并不关心,自从发现东海海底藏有大量石油资源后,日本人就开始关心起来。
”“在东海石油争端中,日本越来越重视钓鱼岛的作用,认为以该岛作为战略支点,不仅在划分专属经济区问题上将发挥巨大效力,在安全上也更具战略价值,所以将钓鱼岛主权归属视为争夺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地坐实对钓鱼岛的‘主权控制’。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王珊认为。
三、石原之子借机上位在领土问题上大做文章一直是石原积累政治资本和名望的手段。
他四处宣称他为了捍卫“尖阁列岛”(即钓鱼岛)已经奋斗了40年。
钓鱼岛争端中国与日本领土争议的焦点
![钓鱼岛争端中国与日本领土争议的焦点](https://img.taocdn.com/s3/m/03241b5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16.png)
钓鱼岛争端中国与日本领土争议的焦点钓鱼岛争端——中国与日本领土争议的焦点钓鱼岛争端自二战以后一直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大症结,也是两国之间最核心的领土争议之一。
钓鱼岛位于中国东海沿岸,被中方称为钓鱼岛,而日方称其为尖阁列岛。
本文将探讨该领土争议的历史背景、双方的主张和国际社会的观点。
一、历史背景钓鱼岛争端起源于1895年,当时中国的清政府划定了该岛属于中国的边界。
然而,在1895年的《马关条约》中,日本在中国甲午战争后被赋予了对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
此后,钓鱼岛逐渐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二战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将在战争中侵占的领土归还给各国,包括中国。
然而,在1951年签署的《旧金山和约》中,钓鱼岛未被明确归还。
随后,1972年中日共同声明确定了两国建交,但钓鱼岛的归属问题被搁置。
二、双方主张中国方面认为,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他们强调了该岛在中国历史地理书籍中被载明的事实,以及中日间许多条约和声明对钓鱼岛属于中国的说明。
此外,中国还指出,在二战结束后由日本接受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也明确规定了收复钓鱼岛的规定。
然而,日本方面则主张拥有钓鱼岛的主权。
他们认为,钓鱼岛是日本历史上的一部分,早在1895年的《马关条约》中就确立了日本对该岛的主权。
此外,日本还指出,在二战后签署的《旧金山和约》中并没有明确规定钓鱼岛的归属问题,因此该岛的主权问题仍未解决。
三、国际社会观点国际社会对于钓鱼岛争端并没有统一的看法。
一些国家倾向于支持中国的主张,认为钓鱼岛属于中国。
他们依据中国的历史依据以及对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解读来支持中国的立场。
然而,其他国家则持中立立场或者支持日本的观点。
他们认为,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是合法的,以及日本与钓鱼岛之间的历史联系。
他们还认为,《旧金山和约》没有明确解决钓鱼岛的归属问题,因此这个问题应该由中国和日本两国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
四、解决途径面对钓鱼岛争端,中国和日本都呼吁通过对话和谈判来解决。
日本对“钓鱼岛”(“尖阁列岛”)的不当主张引发中日民族矛盾
![日本对“钓鱼岛”(“尖阁列岛”)的不当主张引发中日民族矛盾](https://img.taocdn.com/s3/m/c75381b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5.png)
日本对“钓鱼岛”(“尖阁列岛”)的不当主张引发中日民族矛盾钓鱼岛,又称“尖阁列岛”,位于中国大陆东北部海域的琉球群岛以南,即冲绳群岛东北方的海域,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但是日本却一直对其提出不当主张。
这种不当主张已经引发了中日民族矛盾,甚至演变成为两国之间的重要国际争端。
这篇文章将详细探讨日本对“钓鱼岛”的不当主张以及它对中日民族矛盾的影响。
首先,有关钓鱼岛的争议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
但事实上,这个美丽的岛屿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被中国官方正式记录。
它在中国的名字是钓鱼岛,而在日本的名字是“尖阁列岛”。
在1895年中国签订的《马关条约》中,钓鱼岛明确被归入中国领土。
这个岛屿之所以被归为中国领土,是因为它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中国主权范围之内。
然而,自二战结束以来,随着日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日本政府开始对其周边海洋领土提出越来越多的主张。
其中就包括了对钓鱼岛的不当主张。
日本政府声称,钓鱼岛属于日本的领土,是它在二战后从被占领的国家夺回来的。
然而,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因为日本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法律上都没有对钓鱼岛行使主权。
日本的不当主张引发了中日民族矛盾。
从2000年以来,中日之间的矛盾已经不断升级。
尤其是2012年,日本政府把钓鱼岛“国有化”,引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情绪和愤慨。
中国政府提出了严正的抗议,并派遣海警舰艇前往钓鱼岛领水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
但是,日本政府却对此置若罔闻,反而不断加强对钓鱼岛的非法占领和建设。
日本政府对钓鱼岛的不当主张进一步影响了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中日关系已经遭受了严重的损害,使得钓鱼岛问题成为了两国之间最为敏感的问题。
由于政治上的矛盾,很多中日之间的合作也被迫中断。
特别是去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原本应该进行的中日领导人会晤和其他合作项目也被迫取消。
总之,日本对钓鱼岛的不当主张已经引发了中日民族矛盾。
虽然中日两国在历史和文化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政治上的争议,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断变得紧张。
利用冲突分析的方法浅谈当前中日钓鱼岛之争
![利用冲突分析的方法浅谈当前中日钓鱼岛之争](https://img.taocdn.com/s3/m/59a4396a48d7c1c708a145c9.png)
浅谈当前中日钓鱼岛之争当前,中日钓鱼岛之争愈演愈烈,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钓鱼岛列屿自古以来,至少自明代以来即为中国先民所最早发现并加以先占。
且根据“中国世界秩序”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领土观,当然为中国固有领土。
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它们被日本所窃据,且通过《马关条约》加以割占并强行占领至今,成为中日之间严重的领土纠纷;其中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国防因素以及由于近代日本侵华所导致的民族感情因素密切交织在一起,因而也成为日前世界上最为复杂棘手的领土争端之一。
本文将利用冲突分析的方法来简单分析中日钓鱼岛问题的均衡决策。
所谓冲突分析(Conflict Analysis),是在经典对策论和偏对策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对冲突行为进行正规分析的决策分析方法,它运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冲突现象,提取冲突过程的本质和特点,分析各种可能和必然的冲突结果,并决策者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冲突分析的一般过程如图1所示,下面我将依照图所示来进行分析。
图1.冲突分析的一般过程一.中日钓鱼岛之争背景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根据1943年中、美、英三国发表的(开罗宣言》,明确指出战后必须把日本用武力从中国夺去的中国领土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在1945年8月15 日日本投降后,我国随着收复台湾、澎湖列岛的同时,形式上也收复了附属于台湾岛的钓鱼诸岛的主权。
但1945年美军占领冲绳,一并占领钓鱼诸岛,该地遂成为美国“托管”地。
1951年9月8日,美国与日本在旧金山签订和平条约,日本对钓鱼岛行使主权。
接下来60多年时间对于钓鱼岛之争问题从未间断,2012年9月,日本政府更扬言将钓鱼岛国有化,一石激起千层浪。
二.建模我查阅《中日钓鱼岛争端的解决方式问题》及相关文献。
若忽略美国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单纯考虑中国和日本决策利益关系,将问题简化,对于当前中日钓鱼岛问题,中国可能采取的行动:1.武力解决;2.经济制裁。
日本会采取的行动:1.让步妥协;2.激化矛盾。
中日钓鱼岛之争 我的分析与看法
![中日钓鱼岛之争 我的分析与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476186f45901020206409c7c.png)
中日钓鱼岛之争我的分析与看法中日钓鱼岛之争我的分析与看法中日钓鱼岛问题我国最东边的岛屿是钓鱼诸岛东边的赤尾屿。
钓鱼诸岛由11个无人岛组成,包含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北小岛、南小岛、大北小岛、大南小岛等。
钓鱼诸岛位于台湾省东北,距基隆港约190公里,距冲绳岛西南约420公里。
钓鱼诸岛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岛屿周围的海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五个台湾岛面积。
早在明朝,钓鱼诸岛就被划入我国的领土中了,但这片地区总是受到日本的觊觎。
日本政府一直想要占领钓鱼岛,把其划分到自己的版图中,而近期这个问题又在一度升温,不断刺激着中国的神经,日本为什么长时间要侵占这片岛屿,并且在这段时间又将钓鱼岛问题升温呢?我想这里面应该包含了资源、经济、政治、军事四方面的考虑。
首先资源方面: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着大量石油资源,在其他方面也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这里是我国东海靖鱼场。
太平洋黑潮流经这里,带来了大批鱼群,所以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区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
在钓鱼岛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有一条宽约1000多米的蛇岛海峡,风平浪静,成为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
在这个海峡港湾中,还盛产飞花鱼,台湾省基隆、苏澳两地渔民,常靠此渔区生存,这一区域还有丰富的海产资源以及名贵中药材。
经济方面:日本是一个岛国,其本身资源匮乏,需要从他国进口资源,石油、天然气这种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的资源,他们当然不能放弃,然而钓鱼岛附近这种资源极其丰富,中日已达成协议共同开发东海油气,然而中国石油钻进平台已在东海建立并开始开采,石油、天然气的资源是连成一片的,日本明白如果不制止中方的开采,那么几年或是十几年之后这些资源也就所剩无几了,日本想通过升温钓鱼岛事件来激起摩擦,从而炸掉钻进平台,并且日本进出口货船都要经过东南亚海域,如果钓鱼岛、台湾岛问题问题解决,那他们的运输成本将大幅提高,对日本经济又是一重打击。
政治方面:日本首相菅直人在上台时调整了与中国、美国之间的关系,引发美国不满,美国对日本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使得日本国内出现了政治动荡,如今大选在即,他想要获胜就需要得到美国方面的支持,这样就可以从美国方面获得经济利益市民、众对其支持率上升,从而是钓鱼岛问题升温不仅可以获得美国好感还能抑制中国海军冲破第一岛链,这对自己的获胜是很有帮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当局一直声称自己是通过先占取得钓鱼岛的主权的,从最先的无主地的占有发展到奥原民雄教授的有效占有的先
占,给我国提出了理论上的挑战。而大量的史实证明,钓鱼岛并非不是无主地,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
分。在日本强占钓鱼岛之后,中国一直都没放弃钓鱼岛的主权,其所谓的有效占有的先占也是站不住脚的。
发诸事可留待他日”的建议。这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证明 守《波茨坦公告》的全部条款。那么,日本应该将钓鱼岛和
了,其实日本对钓鱼岛所谓的“先占”并不是像其宣称的那 澎湖列岛以及台湾一并还给中国。但是日本却于 1951 年
样光明正大的,而是一个可耻的盗窃行为。
和美国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将钓鱼岛置于美国的行政管
始有了(《隋书·琉求国传》)。那时中国的台湾和钓鱼岛邻 济价值,这样,就要求日本政府的有效统治的内容随着钓
近着另一个独立的国家叫琉球(即现在的日本冲绳县),隋 鱼岛经济价值的提高而提高。即是说,要求日本政府加强
炀帝曾派使臣朱宽召其归顺。从明太祖开始向琉球派遣册 对钓鱼岛的控制。这是不是最近日本政府频繁在钓鱼岛问
方千米(涨潮时),钓鱼岛面积最大,约 4.3 平方千米,海拔高 该区域实施有效地统治。
度约 362 米。距我国台湾省基隆市约 190 千米,距福建省福
2.日本当局对钓鱼岛问题由来的理解
州市和日本冲绳的那霸都是 420 千米。钓鱼列岛周围海域
昭和四十三(1968)年秋,日本、台湾和韩国组成的专家
面积约为 17 万平方千米,相当于 5 个台湾本岛面积。
封使,即专门代表当时中国政府册封琉球王的使节。1534 题上挑起事端的理论根据呢?我认为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年明朝第十一次册封使陈侃著的《使琉球录》中,就有一段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来没放弃对钓鱼岛的主权
记载他们与琉球使者并舟同赴琉球的文字。而日本在 1587
奥原教授的先占有效性理论,为日方宣称对钓鱼岛享
井上馨和冲绳县政府虽然都想让日本占有该岛,但发现这
即使到了现代,中国也一直在主张自己对钓鱼岛的主
些岛屿是由中国最早命名的,极有可能是中国的领土,会 权。钓鱼岛是 1895 年根据《马关条约》随澎湖列岛以及台
遭到清政府的强烈抗议。因此,井上馨提出“建立国标、开 湾一起割让给日本的,在 1946 年日本签署投降书,承诺遵
组成,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北小岛、南小岛、大南小 主地的所有权。在国际法上,这被称为“先占”原则。那么要
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等。钓鱼列岛分散于北纬 25°40′~ 是先占有效,需要具备哪些要件呢?一般来说,先占国要明
26°、东经 123°~124°34′之间;列岛总面积约为 5.5 平 确做出无主地为自国领土的意思表示;并且,要实际地对
岛的真正价值是以其为依托,以 200 海里为半径的庞大海 然开始主张对钓鱼岛拥有主权。
域以及这个海域蕴含的矿产、石油、渔业资源和领海、领空
昭和四十五(1970)年,台湾的媒体开始主张钓鱼岛是
的主权。如果日本侵占钓鱼岛的阴谋得逞,中国将丢失 74 中国的领土,同时,媒体开始报道台湾要人和议会发出的和
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日本当局的军事监控范围将扩大 媒体同样的声音。台湾正式主张对钓鱼岛拥有主权是昭和
关键词:钓鱼岛;先占
中图分类号:D829.1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02—2589 (2009) 1 5—01 23—02
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
明治十二年(1879 年),明治政府废除琉球番,改为冲
地制造事端,并由此多次引发中日两个国家间的外交摩 绳县。明治十八年(1885 年)以来,冲绳县当局数次对钓鱼
团,在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的帮助下,对东海一带的海
钓鱼岛,这个在地图上难以标出的小点,为什么让日 底进行学术方面的调查。调查的结果指出,东海海底大陆
本垂涎三尺呢?根据 1992 年联合国的《国际海洋法公约》, 架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以此为契机,钓鱼岛很快
主权国家以其 200 海里以内的海域为其经济专属区。钓鱼 成了各关系国关注的焦点。更有甚者,那之后,中国方面突
一、钓鱼岛的基本资料
建立了标桩。就这样,日本通过所谓的“先占”原则取得了
钓鱼岛又称钓鱼台、钓鱼台列屿、钓鱼岛列屿(日本人 所有权。
称其为“尖阁列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
在国际法上,对存在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地域(即无主
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由 8 个无人岛礁 地)的情况下,一国借助有效地占领,被认为可以取得该无
版,2007,(09). [ 4 ] 鞠德源著. 钓鱼岛正名[ M] . 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 [5]
124
理由的。对这些无主地的有效统治内容的要求是很低很弱 [6]
的。如,1928 年“帕尔玛斯岛仲裁案”、1933 年“东格陵兰岛 [7]
法律地位案”。
(责任编辑 / 肖莉虹)
际法上,土地的利用、人口的定居、国家权力现实的行使被 前并非“无主地”,而是中国的领土。
认为是先占国对无主地的有效统治的内容。在 19 世纪后 期的国际法上,在无主地区域,行使国家权力(地方权力)
参考文献: [1 ]钟严.论钓鱼岛主权的归属[EB/OL].杭州网.2009- 2- 26.
被认为是国家对之有效统治的主要要件。
The ory Re s e a rc h
学
理
论
3.中方观点:日本所谓的先占其实是“盗窃”
然后,奥原教授利用很长的篇幅介绍了钓鱼的自然环
日本真的是对通过先占享有钓鱼岛的主权的吗?答案 境,讲述了钓鱼岛很恶劣的自然环境,故对钓鱼岛的有效
是否定的。事实并不是像日本当局宣称的那样的。因此,在 统治的内容应该是比较弱的,那么就可以说日本对钓鱼岛
象的无主地自身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清教授曾经于 1972 年撰写了力的区域近的无 岛—— —钓鱼岛的历史解析》。他在书中指出,作为一个历史
主地,或者对于可居住性、经济价值高的无主地来说,在国 学家,他经过查阅历史文献而断定: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
源相关联的原因,很快成为了受人瞩目的问题。在那之前,
(一)根据“先占”对钓鱼岛拥有主权的理由
包括中国在内,是没有任何国家对钓鱼岛的主权提出过异
1.日方观点:认为自己是通过先占拥有钓鱼岛的主权
议的。
123
作者简介:陈冬冬(1 984-),女,浙江瑞安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 07 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
中,对国际法上关于无主地的领土取得方式—— —先占的内 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再一次声明:旧金山
涵给予了界定,他说,根据十八世纪中后期的国际法,国家 和约由于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准备、拟制和签订,中
取得无主地所有权,第一重要的条件是存在对无主地持续 央人民政府认为是非法的、无效的,因而是绝对不能承认
到台湾的北部、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福州等广大地区。 四十六(1971)年四月初的时候。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就相当于在中国的家门口设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政府也在同年十二月正式开始主张对钓鱼岛拥有主权。
二、钓鱼岛之先占问题及钓鱼岛问题由来的日方观点
就这样,钓鱼岛的主权问题,因为和东海海底石油资
以及中方的反驳
擦。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钓鱼岛问题的关注与重视。钓鱼 岛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的结果是慎重地确认了没有清朝
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日本则以 统治的痕迹。在此确认的基础上,通过明治二十八年(1895
国际法上的先占理论来宣称自己对钓鱼岛拥有主权。
年)一月十四日的内阁决议,将钓鱼岛纳入冲绳县管辖,并
这里,我们有必要揭开事实的面纱。
进行了持续而有效地统治,故钓鱼岛属于日本是不应该有
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一直有文献记载为证。早在春秋 争议的。
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海内北经》就将钓鱼岛等诸海山命名
奥原教授在文章的结语中提到,随着钓鱼岛周边大陆
为“列姑射(yè)”。现有的记载钓鱼岛的文献从隋朝就开 架蕴含着丰富的石油资源的确认,钓鱼岛就有了很高的经
有效地统治的,仅仅根据发现而表明其占有的意思是不能 的”。一直到现在,中国政府一直都没有放弃主张钓鱼岛的
取得该无主地的所有权的。发现该无主地只是取得了一种 主权,而中国人民的保钓努力也一直在持续着,而并不符
不完全的所有权,如果不对其进行持续有效地统治的话, 合奥原教授所说的日本是从一个无实际控制的占有中获
KF ea XLuüe FYaaZnh aJ ni gu
☆ 科法 学律 发研 展究 ☆☆
钓鱼岛之先占问题的日方观点分析
陈冬冬
(中国政法大学 法律硕士学院,北京 1 02249)
摘 要:钓鱼岛问题经历了清朝政府、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尤其是上个
世纪 60 年代以来,中日双方的争议愈演愈烈。双方均有自己的理论在背后支持。本文,从先占的角度来分析钓鱼岛问题。
[ 2] 武圣涛. 中国对钓鱼岛享有主权之历史依据[ J ] . 内蒙古电大学
另一方面,进入 20 世纪以后,能作为先占对象的“无 刊.2008,(1 0).
主地”逐渐地限于经济价值与居住条件都比较匮乏的极 [3]郑悦宇.钓鱼岛,中国的国土!- 国际法的佐证[J].今日湖北理论
地、边境、或者无人岛。如果对这些区域仍要求如上述一样 的统治内容才为有效统治的话,是不自然的和欠缺合理性
(二)日本对先占理论的发展,加剧钓鱼岛的争议
辖之下。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周恩来代表中国
1.日本国立馆大学国际法教授奥原敏雄的学说
人民,在 1951 年 9 月 18 日纪念“九一八”事变时,再一次
国际法教授奥原敏雄在 《尖 列 の法的地位》 一文 地发表《关于美国及其仆从国家签订旧金山对日和约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