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源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9题;共18分)
1. (2分) (2019九上·渝中期中) 《中国机长》的原型故事发生在2018年5月14日上午,川航3U8633航班执飞重庆拉萨航线,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脱落,当时飞行高度为32000,英尺。
“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
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玻璃破裂
B . 轮胎变瘪
C . 燃油燃烧
D . 座椅摇晃
2. (2分)今年3月《苏州日报》报道:“太仓奥特斯维能源等一批大项目建成后,我市光伏电池产能将突破7 000兆瓦。
”下列有关“光伏电池”能量形式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 . 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 . 风能转化为电能
3. (2分)下列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
A . 金刚石干冰
B . 熟石灰碘酒
C . 澄清的石灰水稀硫酸
D . 空气苛性钠
4. (2分)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人体内储存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B . 食用甲醛浸泡的海产品,可提高人体免疫力
C . 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D . 喝下汽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5. (2分) (2019九上·镇平期中)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A . 打气筒给篮球充气,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 . 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水结成冰,体积发生变化,说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D . 生活中我们能看到水,但看不到单个的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6. (2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错误的是()
A . 焦炭:冶炼金属
B . 干冰:人工降雨
C . 活性炭:杀菌消毒
D . 氮气:保护气
7.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B . 氧气和液氧的化学性质相同
C . 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D . 凡是发光、发热的现象都叫燃烧
8. (2分)(2017·江都模拟) 下列物质能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A . 硝酸银
B . 氧化铜
C . 石灰水
D . 锌
9. (2分)(2017·吉利模拟)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或事实的是()
A .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水
B . 向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氢氧化钠溶液
C . 20℃时,向一杯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
D . 两等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MnO2情况下的反应
二、多选题 (共1题;共3分)
10. (3分) (2019九上·汇川期中) 下图是模拟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性质的检验等的综合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 . 本实验过程涉及到2个化学反应
B . 1处变红
C . 可以观察到石灰石表面有气体产生
D . 3处会产生白色浑浊
三、选择填充题 (共5题;共5分)
11. (1分)从下列选项中选择相应的字母代号填空.
A.2Mg2+ B.KNO3 C.氖气 D.碘 E.肥皂水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 ;
(2)人体缺少________ 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3)充入灯泡中通电时会发出红光的是________ ;
(4)表示两个镁离子的是________ ;
(5)能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________ .
12. (1分)根据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A. B. C.
D. E.
①D图可表示5个________ (填“分子”或“原子”)。
②五幅图中,能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 ,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__ (填图中字母)。
(2)下图是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
A.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13. (1分)有下列实验,试管中的药品如图所示:
(1)上面四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的是(填序号)________;银白色金属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从上述的实验现象中,对于铁、铜、银、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不能确定的是
________(填金属的化学式)
14. (1分)在餐桌上,当发现汤很淡时,通常的做法是________ .这个过程中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 (请填下列选项中的字母,下同),一定变大的是________
A.水的质量 B.汤的质量 C.汤中盐的质量 D.汤中盐的质量分数.
15. (1分)(2018·金山模拟) 由CaCO3、Fe Cl3、Na2SO4、NaOH、NaCl、BaCl2中的几种组成的粉末.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粉末样品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A。
②向上述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黄色溶液且无气泡产生。
③取无色溶液A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Ⅰ.D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Ⅱ.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的溶质是________。
Ⅲ.生成白色沉淀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Ⅳ.这包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________。
四、填空题 (共4题;共14分)
16. (4分)(2018·长春模拟) 回答下列与水(H2O)有关的问题:
(1)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之间的质量比是________;
(2)若某水样与肥皂水混合时产生大量浮渣,则该水样属于________水;
(3) H2O和H2O2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根本原因是它们的________不同;
17. (4分) (2018九上·高阳期末) 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________。
(2)活性炭可用于作除臭剂,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__。
(3)铁制品容易生锈的环境是________。
(4)家庭生活中一种节水做法是 ________。
(5)关闭燃气开关灭火,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
(6)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方法是
18. (3分)(2017·防城港)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的序号填空:
①石灰浆②煤③金刚石④稀盐酸⑤小苏打
(1)可作燃料的是________;
(2)玻璃刀头上镶的物质是________;
(3)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__;
(4)可用于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5)可保护树木、防止虫害,涂刷在树干上的物质是________.
19. (3分)(2019·沈北模拟) 胆矾(CuSO4·5H2O)是一种重要的含铜化合物。
胆矾溶于水得硫酸铜溶液。
可用孔雀石为原料制取胆矾,部分工艺流程如如图。
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 ,还含有少量SiO2(难溶于水、不与稀硫酸反应)、Fe2O3等杂质,Cu2(OH)2CO3难溶于水,与稀硫酸反应无沉淀生成。
请回答:
(1)在CO2生成CaCO3的过程中,发生反应:CO2+CaCl2+2NH3+H2O=CaCO3↓+2X,X的名称为 ________ (2)滤渣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写出Fe2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溶液b中的溶质有(写化学式):H2SO4、________、________
(5)盐溶液c的颜色为________,实验室蒸发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写出两种)。
(6)农业上可用硫酸铜溶液和熟石灰配置波尔多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7)工业上可用电解硫酸铜的方法得到铜,其方程式为:2CuSO4+2H2O=2Cu+O2↑+2H2SO4,电解产生64kg铜,能生成氧气________kg
五、流程题 (共1题;共5分)
20. (5分)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就在我们身边.
(1)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竹炭是将毛竹高温碳化而成的疏松多孔、表面积极大的固体物质.放置在汽车、房间、衣橱内,可以去除潮气、异味等,据此请你描述竹炭具有的一种性质:________.
(2)正常雨水pH=5.6的原因是(写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小明在凉拌紫甘蓝时,加入一些食醋,发现紫甘蓝变红了.他想这是不是巧合呢?于是又取紫甘蓝的汁液重复加食醋,现象相同,他又在紫甘蓝汁液中加入一些纯碱,结果发现紫甘蓝汁液变绿,请你和小明一起解决下列问题:
①纯碱属于(填“酸”、“碱”或“盐”)________类化合物.
②结合小明的实验,请你联想紫甘蓝汁液的用途:________.
(4)已知Cl2通入水中形成的溶液叫氯水.发生的反应为:Cl2+H2O=HCl+HClO、2HClO 2HCl+O2↑.
①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②将氯水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任写一个体现该溶液化学性质的方程式:________.
六、实验题 (共1题;共3分)
21. (3分)(2016·金乡模拟) 实验室制氧气的两种方法如下:
方法一:2H2O22H2O+O2↑
方法二:2KMnO4K2MnO4+MnO2+O2↑
(1)
.用方法二制取氧气选择的反应装置为________
(2)
.试剂A装置时实验分液漏斗的目的是________
(3)
.用方法一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若用C装置干燥氧气,此干燥瓶中装有的物质为________:现制取、干燥和收集氧气,请按气体流向,用导管的编号将装置连接好________.
七、科学探究题 (共2题;共7分)
22. (3分) (2019九上·建湖期中) 某学习小组在做“寻找新的催化剂”课题时,发现将生锈的铁钉放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也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于是,他们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什么物质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猜想与假设)
假设一:小芳同学:铁钉表面的氧化铁是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假设二:小华同学:铁钉里的铁是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1)(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Ⅰ:把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加入
到装有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
管中,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
管口,观察现象。
①________假设一成立
实验Ⅱ:取的过氧化氢溶液
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②________,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
无现象
假设二③________(填“成
立”或“不成立”)
(2)(反思与交流)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小芳的“实验Ⅰ”还不能确切说明氧化铁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理由是:④________;请你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证明其中的某一点理由:⑤________。
(3)实验操作:待实验I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再向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实验现象:溶液中又产生气泡;实验结论:氧化铁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或者实验操作:把1g的氧化铁粉末加入到装有10mL5%的过氧
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待充分反应不再产生气泡后,分离出固体粉末,充分干燥后,称量固体的质量;实验现象:反应后氧化铁粉末的质量为1g;实验结论:氧化铁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小强观察发现“实验Ⅱ”中一直没有现象的试管,过了一段时间后试管中也出现了气体,小强觉得奇怪。
你猜想其中的原因是:⑥________。
(4)(拓展提升)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碳酸钙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②若实验测得某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则该贝壳中含有的钙元素质量相当于多少生石灰中含有的钙元素的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g
23. (4分) (2018九上·乌鲁木齐期末) 根据下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实验时该装置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装置中的液体是________(填写试剂名称)。
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_端进入(填“b”或“c”)。
(4) C装置与B装置相比的优点是________
(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
如果要制取氨气你应选择的发生装置________ 。
为验证氨气的部分性质,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两种现象:①滴有酚酞的水会进入集气瓶中②________。
八、计算题 (共1题;共7分)
24. (7分) (2018九上·揭西期末) 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种粗锌(主要成分为锌,杂质不与酸反应)样品中锌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如图所示,称20 g该粗锌样品置于烧杯(质量为58.8 g)中,加入100 g足量稀硫酸,待粗锌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及烧杯中剩余物总重量为178.4 g。
(1)硫酸(H2SO4)中氢、硫、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反应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 g。
(3)计算该粗锌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9题;共1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二、多选题 (共1题;共3分)
10-1、
三、选择填充题 (共5题;共5分)
11-1、
12-1、
13-1、
14-1、
15-1、
四、填空题 (共4题;共14分) 16-1、
16-2、
16-3、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8-1、
18-2、
18-3、
18-4、
18-5、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五、流程题 (共1题;共5分)
20-1、
20-2、
20-3、
20-4、
六、实验题 (共1题;共3分)
21-1、
21-2、
21-3、
七、科学探究题 (共2题;共7分)
22-1、
22-2、
22-3、
22-4、
23-1、
23-2、
23-3、
23-4、
23-5、
八、计算题 (共1题;共7分) 24-1、
24-2、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