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五节行文规则
公文写作 第四章
![公文写作 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c62a66b287c24028905fc33d.png)
第一节 行文秩序和行文规则
⑵多级行文
为使公文尽快传递到若干级上级或下级机关, 在必要时可采用多级行文的方式,即同时向若干上 级机关或下级机关制发公文,包括直达基层组织和 向人民群众公布。如国务院为了将有关文件的精神 迅速传递到各级政府,可以同时将公文下发至县级 以上各级地方政府。
第一节 行文秩序和行文规则
的合理分工和正常的工作秩序,防止工作上的脱节、
被动或抵触。
第一节 行文秩序和行文规则
⑶越级行文
在一般情况下应避免越级行文,只有在下列特殊情况下才能采用越
级行文的方式:
❖
一是由于情况特殊紧急,如逐级上报下达会延误时机造成重大损
失;
❖
二是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而长期未予解决的问题;
❖
三是上级机关交办并指定直接越级上报的具体事项;
第一节 行文秩序和行文规则
(二)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
行文方式是指机关之间公文传递运行的层次与 形式,计有: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直 接行文等。机关对外发文,应依据公文传递的方向 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在一般情况下不得越级行文。
第一节 行文秩序和行文规则
⑴逐级行文
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指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 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逐级行文的 方式,即按组织系统逐级上报、下发公文或只对直 属的上一级机关或所属的下一级机关制发公文。如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应向北京市人民政府请示、 汇报工作,向其下属各街道办事处布置工作。
第一节 行文秩序和行文规则
(一)根据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准确行文
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是根据机关各自的组织系 统归属和职权范围决定的,国家党政机关的隶属关 系和职权范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或 决定的。
文书 处理
![文书 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a5ec21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f.png)
(五)盖印
盖印是在印制好的文件上加盖发文单位印章。 1.盖印范围 2.盖印要求
(六)核发
完成文书的印制后,对文书的文字、格式和印刷 质量进行检查后分发。
学习内容
概述 合成原理 生产工艺过程
概述
应用:维生素C(Vitamin C,VC)又名抗坏血酸,化学名称 为L-2,3,5,6-四羟基-2-己烯酸-γ-内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要 素,维生素C是细胞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催化剂,参与机体新 陈代谢,增加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其结构式为:
性质:维生素C是一种白色或略带淡黄色的 结晶或粉末,无臭、味酸、遇光色渐变深, 水溶液显酸性。易溶于水,略溶于乙醇,不 溶于乙醚、氯仿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水溶 液在pH为5~6之间稳定,若pH值过高或过 低,并在空气,光线和温度的影响下,可促 使内酯环水解,并可进一步发生脱羧反应而 成糠醛,聚合易变色。
第三节 文书拟制
一、起草 文件承办人员草拟文稿的过程 。 (一)拟稿准备 (二)文书拟写 (三)文书修改
二、审核
文稿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 1.是否确实需要行文 2.有无矛盾抵触 3.要求、措施是否明确具体和切实可行 4.处理程序是否完备 5.文字表达是否符合要求 6.文件体式是否达到标准
三、签发
2.多级行文 包括向上多级行文和向下多级行文。
3.越级行文 指越过直接上级向更高级别(直至最高级别)组织的行文。
4.直接达行文 将文件直接发至直达基层组织或直接传达给群众的行文方 式。
四、行文规则
1. 注重效用规则 2. 行文关系规则 3. 授权行文规则
4. 行文方式规则 (1)一般情况下不越级行文 (2)不越权行文 (3)正确确定发文的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 5.协商一致规则 6. 统一处理规则
行文规则
![行文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27a8f3fe910ef12d2af9e72e.png)
第四讲行文规则行文规则,是制发、办理公文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四章规定的‚行文规则‛,共 11条。
主要是从行文原则、行文方向和行文要求三个方面确立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行文规则。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这些规则,以利提高行文效用,把握行文权限,规范行文体式。
一、坚持行文原则,提高行文效用‚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
‛(《办法》第十三条)这是行文的基本原则,也是行文的出发点。
确定行文一定要首先明确行文的目的和作用,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使发出的公文产生预期的效用。
坚持这一点,就能有效地控制公文总量,从源头上治理多年困扰我们的‚文山‛问题,使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有更多的时间深入基层,议大事,抓落实。
要注意纠正‚发文越多、文件的规格越高,工作就越重视‛的误区,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是否行文。
行文的必要性是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都必须遵循的原则。
上行文中,如果要制发请求解决问题的文件,要研究问题的本身是不是属于上级应当解决的;还要研究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行性。
对于向上级的‚报告‛也要注意研究所报告的事情有无必要。
有些单位,搞了一次机关职工文体活动也要给上级行一份‚服告‛,似乎是想说明他们机关工作搞得好,关心职工。
岂不知这样的文件到上级机关,文秘部门就有责任按‚废纸‛处理,根本到不了领导同志手中。
行这种文件可以说没有任何意义,有时还会带来副作用。
制发平行文件,要注意明确职权,防止推诿扯皮,搞公文旅行。
对下行文,一定要符合实际,有针对性。
这一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照抄照转上级文件,以文件贯彻文件,要注意纠正。
二、明确行文方向,把握行文权限行文方向和行文权限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掌握:(一)明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
《办法》第十四条规定:‚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
‛隶属关系,主要是指行政隶属关系。
要向某一个机关行文,必须搞清楚和行文机关是上下级关系、下上级关系、平行关系。
第四章公文规则和公文格式
![第四章公文规则和公文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611b405c3b3567ec102d8a57.png)
眉首(文头 部分)
主体(主文 部分)
版记(文尾 部分
●
眉首部分
位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以上 的各要素的统称
公文份数序号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紧急程度 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字号 签发人
文头部分 内容
份数序号
“☆” 秘密等级和 保密期限 空一字
字体为长宋体。 大小:22mm×55mm 约为初号字
平行文和下行文发 文机关标识位置
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置于第一行, 其他签发人姓名从第2行起在主办单 位签发人姓名之下按发文机关顺序 依次顺排,下移红色反线,应使发 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 同一行并使红色反线与之的距离为 4mm。
●
主体部分
至于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 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 标题(题注) 主送机关 正文 附件说明(附件) 发文机关与印章 发文时间
印发机关和印刷日期同一行。 打字校对人员姓名和印刷份数 同为最末一行。用3号仿宋体字。 印发机关左空l字,印发日期右 空1字。印发日期以公文付印的 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4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码标 识,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 一行,数码左右各放一条4 号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 下边缘7mm。单页码居右 空l字,双页码居左空1字。 空白页和空白页以后的页 不标识页码。
一、公文行文规则概述
● ●
公文的制作和传递是按照一定规则 来运行的 行文关系 行文方式 行文规则
了解
(一)行文关系
●
行文关系------发文机关与受文机关之间的 公文往来关系 特殊情况下,领导者个人与机关、部门之 间也可以形成行文关系 机关与机关之间的行文,是根据其隶属关 系与职权范围进行的 行文关系具有双向性的特点
3、平行文——相互没有隶书属关系的同 级机关或不属同一系统的机关之间行 文。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afdd0b9bdaef5ef7ba0d3c33.png)
第四节
文种选用上存在的问题
缺少文种 使用非法定文种(如调查报告、建议 ) 文种重叠(如关于##的请示报告) 生造文种(如方案、规划) 文种作为公文标题(如公告、函) 文种混用(如请示、报告) 同类公文使用不同文种 错用文种
15
第五节
新《条例》的特点
新《条例》综合了旧《条例》和旧《办法》的 内容,适用于党的机关和政府机关的公文处理, 结束了多年来党政两套标准运行的状况,有利 于提高工作效率。 新《条例》对公文和公文处理工作的涵义,及 15种文种适用范围界定更加科学。 新《条例》突出强调了公文处理方面的内容, 对公文管理要求更全面、严密、具体。
33
二、内容变化情况
(一)在行文总规则中增加了 “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是重 要的指导原则,贯穿公文处理工作始 终。
(二)向上级机关行文的规则,有 2项变化。
34
1.“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 机 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 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 这一规定,体现了责权相适应的原则,有 助于约束转报机关的行文行为,落实责任。 2.“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 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 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体现了公文主要发 往机关、组织,不发个人的原则。
适用于发布、 用于发布党内法规、 传达要求下级 任免干部、传达上级 机关执行和有 机关的指示、转发上 关单位周知或 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 通 者执行的事项, 关的公文、批转下级 知 批转、转发公 机关的公文、发布要 文 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 关单位共同执行或者 周知的事项
12
文 种
新《条例 》 适用于向 上级机关 汇报工作、 报 反映情况, 告 回复上级 机关的询 问
公文的行文规则
![公文的行文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956b0ca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6.png)
七、不应行文的几种情况
• (一)一般情况下不应向领导者个人行文 这是由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决定。 • (二)个人讲话一般不应以国家行政机关正式文件的形式的印发 • (三)政府部门除就有关问题的商洽、询问、答复向下一级政府发函外,
与本部门职责有关, 但主要为其他部门 职责范围内的事项, 上行的,建议由其 请示、报告或抄送 请示、报告;下行 的,要会签或联合 发文。
不属于本部门职责 但在本部门履行职 责过程中反映出来 的事项,一般不便 行文,应以简报形 式向上级机关或该 事项的主管部门反 映。
三、涉密公 文的行文规 则
一.“明来明复,密来密复” 二.主件、附件、涉密等级一致原则 三.密码电报的保密问题 四.领导批示的保密 五.普发性公文处理过程的保密问题
四、联合行文的规则
联合行文是指两个以上机关的共同发文。联合行文首先是确定主办 单位的问题,或是由涉及的内容属于哪个部门的职责来确定,或是 由首先发现、提出、急于解决问题的部门作为主办单位;或是由上 级机关协调、会议讨论来确定,或是由参与行文单位协商确定。
联合行文应注意: 第一,级别要求;第二,排序要求;第三,签发顺序;第四,署名
添加标题
上级机关向受 双重领导的下 级机关行文, 应同时抄送其 另一个上级机 关
添加标题
向下级机关 的重要发文, 应同时抄送 发文机关的 上级机关
二、依据职责范围行文的原则
国家行政机关应根据自己的职责范围确定行文关系: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完全属于职责范围 内的事项可独立行 文
应用文写作技能与规范(行文规则解读)
![应用文写作技能与规范(行文规则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639511bbcd126fff7050bea.png)
一、行文规则
第十六条 向下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三)党委、政府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 向下级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行文。 (四)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部门之 间未协商一致的,不得向下行文;擅自行文的,上级 机关应当责令其纠正或者撤销。 (五)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 必要时抄送该下级机关的另一个上级机关。
二、行文规则解读
平行关系,是指处于同一系统内的同级机关、单 位之间的关系,如省人民政府内财政厅、新闻局、公 安厅、农业厅等单位之间的关系。
不相隶属关系,非同一系统的机关之间的关系统 称为不相隶属关系,如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高等学校 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之间的关系。
二、行文规则解读
2.按机关的职权范围行文 这要求行文的内容应是本机关职权范围内的事项, 而不能超出,超出了即为越权。如果干涉了别的机关 事务,不仅在实践中行不通,而且会造成政令混乱。 当然,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也有公文往来,那只能是商 洽工作、通知事项、征询意见等,而不存在请示、报 告或布置任务等情况。
应用文写作技文规则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四章明确规定 了公文的“行文规则”,具体如下:
第十三条 行文应当确有必要,讲求实效,注重 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十四条 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 定。一般不得越级行文,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 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一、行文规则
第十七条 同级党政机关、党政机关与其他同级 机关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 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
党委、政府的部门依据职权可以相互行文。 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 文。
二、行文规则解读
行文规则是指各级机关公文往来时需要共同遵守 的制度和原则。遵守公文行文规则,有利于公文传递 方向正确、线路便捷有效,避免公文“旅行”,阻止 部分公文进入不必要的流通过程,抑制无价值公文的 产生。行文规则规定了各级机关的行文关系,即各级 机关之间公文的授受关系,它是根据机关的组织系统、 领导关系和职权范围来确定的。
公文的行为规范
![公文的行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2de71ee102de2bd960588e8.png)
第四章公文的行文规范第一节公文的行文关系公文行文规范的内容包括:行文关系、行文方向与方式以及行文规则三个方面。
公文的行文关系:是指发文机关与收文机关之间的公文往来关系。
行文关系是根据机关的组织系统、领导关系和职权范围所确定的机关之间的文件授受关系。
1)。
确定行文关系的基本原则1.国家行政机关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文关系,应根据各自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来确定。
地方各级政府服从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各级行政机关行文关系的准则。
2.党的各级组织的行文关系,应根据各自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来确定。
下级服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是党的各级组织行文关系的基本准则。
2)。
机关之间行文关系的划分从党政机关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来分析,党政机关之间的各种行文关系大体上分为四类:1.同一系统的机关,既有上级领导机关,又有下级被领导机关,上下级机关之间,构成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2.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下级业务部门之间具有业务上的指导关系。
3.非同一系统的机关之间,无论级别高低、既无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又无上下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关系,它们仅仅是一般性关系,或称不相隶属关系。
4.同一系统的同级机关之间的关系,属于平行关系。
第二节公文的行文方向与方式1)下行文下行文:是指上级领导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对报属下级机关或业务部门的一种行文。
三种行文方式:1.逐级下行文。
是指采取逐级下达或者只对直属下级机关下达的一种行文方式。
2.多级下行文。
是指党政领导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同时下达几级机关的一种行文方式。
3.直达基层组织和群众的下行文。
是指党政领导机关直接发到最基层的党政组织或者直接传达到人民群众的一种行文方式。
2)。
上行文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或业务部门向所属上级领导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的一种行文。
三种行文方式:1.逐级上行文。
是指下级机关直接向所属上级领导机关的一种行文方式。
2.多级上行文。
是指下级机关同时向自己的直属上级机关或更高级的上级领导机关的一种行文方式。
第四章公文的行文规范
![第四章公文的行文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c48e701bed5b9f3f90f1c56.png)
同一系统的机关
1.
上 级 机 关
领导与被领导
下 级 机 关 下级业务主管机关
2. 上级业务主管机关
业务上指导与被指导
3.
同 级 机 关
平 行 关
系
同 级 机 关
非同一系统的机关
4.
此 机 关
不相隶属关系
彼 机 关
行文方向与方式(1)
行文方向 根据机关之间不同的行文关系划分:
上行 行文方向 下行 平行
3.平行文:是同级机关或者不想隶属机关以 及没有领导与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行文。
1.
同 级 机 关 同 级 机 关
2. 3.
不相隶属机关
不相隶属机关
无领导与指导关系的机关、部门、单位之间
公文行文规则
• 1.根据机关隶属关系和职责范围行文; 1.根据机关隶属关系和职责范围行文; • 2.行文由办公部门、秘书部门统一处理; 2.行文由办公部门、秘书部门统一处理; • 3.非特殊情况不得越级行文; 3.非特殊情况不得越级行文; • 4.公文不直接报送领导者个人; 4.公文不直接报送领导者个人; • 5.同级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5.同级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 6.部门会签未经协调一致不得各自单独 6.部门会签未经协调一致不得各自单独
行文方向与方式(2)
行文方式 1.下行文:上级领导机关或者业务主管 部门对所属下级机关行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
河南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通厅
XX市交通局
郑州市交通局
XX市交通局
行文方向与方式(2)
行文方式
2.上行文:是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领导机关 行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
河南省交通厅
郑州市交通局
行文方向与方式(2)
公文行文规则
![公文行文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edb1663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7.png)
公文行文规则定义行文规则是指各级机关公文往来时需要共同遵守的制度和原则。
作用遵守这一原则,有利于公文传递方向正确、线路短捷有效,避免公文旅行,阻止部分公文进入不必要的流通过程,抑制无价值公文的产生。
行文规则规定了各级机关的行文关系,即各级机关之间公文的授受关系,它是根据机关的组织系统、领导关系和职权范围来确定的。
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是由各自的组织系统或专业系统归属、地位、职责、权利范围等因素决定的。
它对行文关系有决定性的影响,规定着公文传递的基本方向。
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有如下几种类型:第一类,处于同一组织系统的上级机关与下级机关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第二类,处于同一专业系统的上级主管业务部门与下级主管业务部门之间存在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第三类,处于同一组织系统或专业系统的同级机关之间的平行关系。
如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之间。
第四类,非同一组织系统、专业系统的机关之间,无论级别高低,均为不相隶属关系。
如军事机关与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之间。
分类根据公文授受机关的工作关系不同,可以将公文划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
上行文和下行文主要存在于以上第一类和第二类工作关系类型中,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发送的公文,如报告、请示等;下行文:正好相反,是上级机关向下级发送的公文,如批复、指示等。
平行文:存在于以上第三类和第四类关系类型中,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相互发送公文都是平行文,如函等。
规则正常有效的行文应当遵循以下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则:行文规则这条规则要明确两点:一是按机关隶属关系行文。
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可以作指示、布置工作、提出要求;下级机关可以向直接的上级机关报告工作、提出请示,上级机关对请示事项应予研究答复。
除了这一层关系外,在我们国家现行管理体制中,还形成了一种各业务部门上下垂直的条条关系,其中有些部门属本级政府和上级部门双重领导,大部分和上级业务部门之间虽然不属直接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在业务上的确存在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也就形成了直接的上下行文关系。
行文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则
![行文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556f54f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2.png)
行文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则正常有效的行文应当遵循以下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则:★■一、按机关隶属关系和职责范围行文的规则这条规则要明确两点:一是按机关隶属关系行文。
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可以作指示、布置工作、提出要求;下级机关可以向直接的上级机关报告工作、提出请示,上级机关对请示事项应予研究答复。
除了这一层关系外,在我们国家现行管理体制中,还形成了一种各业务部门上下垂直的条条关系,其中有些部门属本级政府和上级部门双重领导,大部分和上级业务部门之间虽然不属直接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在业务上的确存在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也就形成了直接的上下行文关系。
二是按机关的职责范围行文。
这一点的要求是,行文的内容应是本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项,而不能超出,超出了即为越权。
如果干涉了别的机关事务,不仅在实践中行不通,而且会造成政令混乱。
当然,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也有公文往来,那只能是商洽工作、通知事项、征询意见等,而不存在请示、报告或布置任务的性质。
★■二、授权行文的规则这条规则是上一条规则的引申。
如果一个部门的业务需要下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按隶属关系和职责范围又不具备布置工作提出要求的行文权限时,这就可以通过授权行文来解决。
具体说,这个部门可向本级政府请示,经本级政府同意并授权后,向下级政府行文。
在操作中,应将文稿拟好,由本部门领导签署,请本级政府分管领导审批。
经政府领导审批后的文稿,在行文时,才能在文首或文中注明“经**政府同意”的字样。
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各级政府办公厅(室)的行文都具有授权行文的性质(内部事务除外)。
各级政府办公厅(室)以及各部门的办公室是政府和部门的综合办事机构,对外行文都是代表政府和部门的,与本级政府和本部门的公文具有同等效力,下级机关(部门)都应贯彻执行,可不在文首或文中标注“经***同意”的字样。
★■三、联合行文的规则这条规则仍属第一条规则的引申。
同级政府与政府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上级部门与下级政府之间可以联合行文;政府与同级党委、军事机关之间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同级党委部门、军事机关部门之间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之间,就某些互相有关的业务,经过会商一致后可以联合行文。
第五节 行 文 规 则
![第五节 行 文 规 则](https://img.taocdn.com/s3/m/b8fa41bf65ce05087632138e.png)
公文的行文规则是指公文的行文关 系(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的规范性要 求。 公文的行文关系就是发文机关和受 文机关的关系。
4、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部 门之间未协商一致的,不得向下行文;擅自行 文的,上级机关应当责令其纠正或者撤销。 5、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 文,必要时抄送该下级机关的另一个上级机关。
(三)平行文的行文规则 同级关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属于同一 系统的机关之间的非隶属关系,如市人民政府 与市委;一种是同一系统或不同系统的同级机 关之间的关系,如市属各局之间。 同级党政机关、党政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 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 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党委、政府 的部门依据职权可以相互行文。部门内设机构 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四)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 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五)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 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也不得以本 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六)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 要时应当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七)不符合行文规则的上报公文,上级机关的文 秘部门可退回下级呈报机关。 第十六条 向下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一)主送受理机关,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重要行 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各机关、单位的工作关系,从组织系统角 度来看,主要有四种类型: 一、隶属关系。也称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是一种上、下级关系。 二、指导关系。即指导与被指导关系。这 也是一种上、下级关系。 三、平行关系。即同级关系。 四、不相隶属关系。非同一组织系统内的 任何机关、单位之间均属不相隶属关系。他们 之间因工作关系可以互相行文。
行文规则_写作指导_
![行文规则_写作指导_](https://img.taocdn.com/s3/m/4897580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2.png)
行文规则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文关系,应根据各自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
一、省人民政府对市、县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直接行文。
二、各市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向省人民政府报告和请示工作。
三、各县(市)、自治县、市辖区人民政府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和请示工作。
四、政府各部门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可以互相行文,可以同上一级政府有关部门或下一级政府有关部门互相行文;也可以根据本级政府授权和有关规定,对下一级政府行文。
第十二条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一般不要越级请示。
因紧急、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抄报所越过的机关。
第十三条同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各级政府可以和上一级政府有关部门联合行文,政府各部门可以联合行文。
第十四条部门之间需要行文协商解决的问题,应直接行文,不应报政府转办。
同级政府之间可以协商解决的问题,不应报请上级政府转办。
第十五条向上请示或报告涉及到其他部门或地方职权范围的,主办机关要与有关部门或地方协商一致;经协商仍不一致的,应如实上报上一级政府裁决。
未经协商一致或未经上级机关裁决的,不得各自向下行文。
第十六条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抄报直接上级机关。
第十七条请示的公文,应一文一事,主送一个机关,不要同时抄送下级机关。
除上一级领导直接交代的外,请示不要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第十八条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时,应同时抄送另一上级机关。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请示报告,应根据内容写明主报机关和抄报机关,由主报机关负责答复。
第十九条发文应当根据需要确定主、抄送机关,不得滥发滥抄。
第二十条经过批准在报刊发表注明不另行文的公文,应视为正式公文依照执行,并予以立卷归档。
除法规、规章外,一般不再印发。
公文的行文规则_写作指导
![公文的行文规则_写作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575eb39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c.png)
⾏⽂规则的含义⾏⽂规则是指各级机关公⽂往来时需要共同遵守的制度和原则。
遵守这⼀原则,有利于公⽂传递⽅向正确、线路短捷有效,避免公⽂旅⾏,阻⽌部分公⽂进⼊不必要的流通过程,抑制⽆价值公⽂的产⽣。
⾏⽂规则规定了各级机关的⾏⽂关系,即各级机关之间公⽂的授受关系,它是根据机关的组织系统、领导关系和职权范围来确定的。
机关之间的⼯作关系是由各⾃的组织系统或专业系统归属、地位、职责、权利范围等因素决定的。
它对⾏⽂关系有决定性的影响,规定着公⽂传递的基本⽅向。
机关之间的⼯作关系有如下⼏种类型:第⼀类,处于同⼀组织系统的上级机关与下级机关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第⼆类,处于同⼀专业系统的上级主管业务部门与下级主管业务部门之间存在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第三类,处于同⼀组织系统或专业系统的同级机关之间的平⾏关系。
如全国各省、⾃治区、直辖市⼈民政府之间。
第四类,⾮同⼀组织系统、专业系统的机关之间,⽆论级别⾼低,均为不相⾪属关系。
如军事机关与各级地⽅⼈民政府之间。
根据公⽂授受机关的⼯作关系不同,可以将公⽂划分为上⾏⽂、下⾏⽂和平⾏⽂。
上⾏⽂和下⾏⽂主要存在于以上第⼀类和第⼆类⼯作关系类型中,上⾏⽂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发送的公⽂,如报告、请⽰等;下⾏⽂正好相反,是上级机关向下级发送的公⽂,如批复、指⽰等。
平⾏⽂存在于以上第三类和第四类关系类型中,同级机关和不相⾪属机关相互发送公⽂都是平⾏⽂,如函等。
⾏⽂的基本规则正常有效的⾏⽂应当遵循以下普遍适⽤的基本规则:⼀、按机关⾪属关系和职责范围⾏⽂的规则这条规则要明确两点:⼀是按机关⾪属关系⾏⽂。
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可以作指⽰、布置⼯作、提出要求;下级机关可以向直接的上级机关报告⼯作、提出请⽰,上级机关对请⽰事项应予研究答复。
除了这⼀层关系外,在我们国家现⾏管理体制中,还形成了⼀种各业务部门上下垂直的条条关系,其中有些部门属本级政府和上级部门双重领导,⼤部分和上级业务部门之间虽然不属直接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在业务上的确存在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也就形成了直接的上下⾏⽂关系。
公文写作第四章行为规则.
![公文写作第四章行为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7e4866f6998fcc22bcd10d83.png)
(6) 关于联合行文的会签 联合行文一般 由主办机关首先签署意见,协办单位依次会 签。一般不使用复印件会签。
(7) 关于联合行文的用印 行政机关联合 向上行文,为简化手续和提高效率,由主办 单位加盖印章即可。
八、行文必须协商一致 九、经过批准公开发布的公文同发文机 关正式印发的公文具有同等效力。
三、机关与部门应明确发文权限
1. 属于全局性、方针政策性的问题,以机关的 名义发文。 2. 属于有明确规定的业务问题,以有关业务主 管部门的名义行文。 3.属于具体行政事务问题,由各机关各部门的 办公厅(室)行文。
四、根据机关之间的行文关系准确行文
机关间的工作关系决定了公文的基本传递方
向:具有领导、指导关系的上下级机关单位之间 主要使用上行文和下行文,有平行关系或不相隶 属关系的机关之间应使用平行文。
2.联合行文的注意事项
(1)应当从实际出发,确有必要; (2)必须是同级; ( 3 )严格控制联合行文机关数量;如联合 行文单位过多,应当明确主办机关,以便分清 主次责任; ( 4 )向上级机关或下级机关联合行文时, 应当将共同的上级机关或各自相对应的下级机 关列为主送机关。
(5) 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的排列顺序和 发文字号 □行政机关之间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 列在前。 □行政机关与同级或相应的党的机关、 军队机关、人民团体联合行文,按照党、政、 军、群的顺序排列。 □行政机关与其他机关联合行文原则上应 使用排列在前机关的发文字号,也可以协商确 定,但只能标注一个机关的发文字号。
四川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公选课
公务员公文写作 与处理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杨 戎
第四章
行文规则
一、行文应当确有必要 行文必须坚持公文处理的“精简”原则, 控制发文总量,注重实效,坚持少而精。可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行文制度的基本规则
(一)分清隶属关系,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党、政、工、青、妇等不同系统机关 之间,无论级别如何悬殊,都是不相隶 属关系。
注意:
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本级党委、 政府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 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 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 府提出指令性要求。 需经政府审批的具体事项,经政府同意后可 以由政府职能部门行文,文中须注明已经政 府同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党外人士进入各级领导班子的通知
各县(市)委: 为了进一步加强统战工作,充分调动党外人士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省委、地委关于积极向各 级领导班子推荐优秀党外人士的精神,特作如下通 知:
(1)(略) (2)每个县(市)都要推荐3-4名优秀党外 人士进入县政府、县人大常委、县政协的领 导班子中。 (3)每个县(市)都要建立起一个党外人士人 才库。 (4)(略) 以上通知,望认真执行。 中共ХХ地委统战部 199 Х年Х月Х日
续上
行文方向,是文书从发文机关向收文机关 运行中所体现的组织关系和地位差异。
上行方向:被领导者对领导者、被指导者 对指导者行文 下行方向: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指导者对 被指导者行文 平行方向:同级或不相隶属关系两机关的 行文
续上
行文方式,是将文书运行到终极收文 机关的方式。
下行文:
逐级行文多级行文
事业单位、公司也可以联合行文。
(七)向上级机关行文,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
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
不抄送下级机关。
(八)“请示”应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 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 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 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
一个不大的会议为什么弄成这么复杂,请 分析一下原因?
(二)党委、政府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
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的机关部门行文。
(三)党委、政府的部门依据职权可以相
互行文。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
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案例
某地委统战部为了及时贯彻省委和地委关于积极 向各级领导班子推荐优秀党外人士的指示精神,向 各县(市)委下达了一个通知。通知是这样写的: 关于认真负责地推荐优秀的
问题
案例中地委统战部该怎样行文才是合适的, 才能实现目的?
一是向地委请求以地委或地委办公室名义
向各县(市)委发文并起草代拟稿;
二是地委统战部行文指示各县(市)委统
战部提出贯彻落实意见报县(市)委批准。
(四) 一般不得越级行文,特殊情况需要越 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下列几种特殊必要情况下,才可超级向上行文: • 由于情况特殊紧急,逐级上报会延误时机造 成损失的问题;
如:《关于进一步发展假日旅游的若干意见》
国家旅游局、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公 安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 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向国务院行文
•
同级党的机关、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 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 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或军队机关及其部 门可以联合行文;
•
•
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
省委办公厅秘书处按办文程序将会议经费 预算交予财务处进行校核。财务处提出如下校 核意见: 1、与会人员应改住省委党校招待所。因为 党校招待所条件不错,保密条件好,住宿费较 低;
2 、表彰奖励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奖金过 高,应与前两个月召开的工业、财贸会议表彰 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奖金一致……。校核结 果,会费为 62 万元,比原预算少 16 万元。秘 书处将办文意见报秘书长阅签后呈省委麻副书 记审示。麻副书记批示:“同意召开会议,经 费按办公厅校核的预算62万元执行。”
• 上级机关交办的并指定越级直接上报的事项; • 对直接上级机关进行检举、控告的问题;
• 直接上下级机关之间有争议而无法解决的事 项;
• 需要直接询问、联系的极个别的具体问题等。
(五) 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之间未协商一 致的,不得向下行文;擅自行文的,上 级机关应当应当责令其纠正或者撤销。
( 六 ) 同级党政机关、党政机关与其他同级 机关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
省委、省政府: 为了迅速贯彻落实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 会召开的第 XX 次会议精神,总结经验,表彰我 省 XXXX年综治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拟于
X月X日在XX市召开全省综治工作会议。会议参
加人员为各地、市、县分管综治工作的领导…… 共 XX 人;会议时间: 3 天;会议代表住 XX 宾馆。 会议经费预算为78万元(见经费预算表[略])。 ………
为该文不好执行?
第五节
行文制度(规则)
一、行文关系、行文方向 和行文方式
行文关系,是发文机关与收文机关 之间依据组织辖属和职权范围而形成的 关系。 根据系统和级别两个因素可以把社 会各机关间形形色色的行文关系归结为 三类:
隶属:领导与被领导,指导与被指导, 决定因素就是同一系统的不同级别。
案例
某地委统战部为了及时贯彻省委和地委关于积极 向各级领导班子推荐优秀党外人士的指示精神,向 各县(市)委下达了一个通知。通知是这样写的: 关于认真负责地推荐优秀的
党外人士进入各级领导班子的通知
各县(市)委: 为了进一步加强统战工作,充分调动党外人士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省委、地委关于积极向各 级领导班子推荐优秀党外人士的精神,特作如下通 知:
直达基层组织和群众的行文
上行文:
逐级行文越级行文
多级行文
《关于将我市列入全国“优化资本结构”
试点城市的请示》(德阳市政府向四川
省政府行文,请求报转国务院审批)
平行文:
直接行文
注意:
混向行文:同时上报下达
折向行文:先上行,后下行
先上行,后平行
先平行,后下行
背景材料: 市爱卫会、市市政委制定的《上海市创建 国卫生城市规划》已经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意, 决定下发全市各单位执行。 秘书拟写的公文标题: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上海市创建国 家卫生城市规划》的通知
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问题
XXXX年,某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办公室主任一行 3 人从北京开完会回来后, 立即向省委、省政府写了一份请示,要求迅 速贯彻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第XX次会 议精神,同时表彰全省 XXXX 年社会治安综 合治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请示件是这样 写的:
关于召开全省社会治安综治会议的请示
平级:同一系统相同级别;不同系统的 相同级别。 不相隶属:不同系统的不同级别机关之 间的关系。
行政系统为例
国家级:国务院 卫生部 省级: 省政府 市级: 市政府 省卫生厅 市卫生局
市政府
教育局 商业局 市医院 卫生局 财政局……
市卫生防疫站……
判断下列单位间的行文关系
共青团北京市委 北京市总工会 北京 市妇联 中华全国总工会 江苏省委 苏州市人 民政府 国务院 江苏省政府 苏州市人民政府
(1)(略) (2)每个县(市)都要推荐3-4名优秀党外 人士进入县政府、县人大常委、县政协的领 导班子中。 (3)每个县(市)都要建立起一个党外人士人 才库。 (4)(略) 以上通知,望认真执行。 中共ХХ地委统战部 199 Х年Х月Х日
问题
某县委办公室接到这个通知后,负 责办文的某副主任感到为难,征求负责 督查同志的意见,也觉得不好执行,也 无法立项督查。请问为什么这些同志认
正当省委办公厅准备将文件送省政府领导会签 时,省综治办派人急急忙忙送来一个紧急要件,内 容也是综治办的《请示》。省政府卢副省长在《请 示》的首页上批示:“同意省综治办提出召开会议 的建议、方案和经费预算,请省委审定。” 两个经领导批示的预算相差16万元,该执行哪一 个方案? 根据麻副书记的指示,由省委秘书长找省政府 秘书长和省综治办主任一起开会进行协调。协调会 结果:同意省委办公厅提出的方案,会议经费预算 为6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