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摘要:高支模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
程中作为主要的技术形式,为其提供了稳定的支撑基础,为了优化高支模技术的
运用,应加强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各种新型施工技术不断涌现,建筑行业的
施工水平也显著提升。
一方面,社会领域对建筑工程需求量的增加为建筑行业的
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大众对建筑行业施工工艺的要求也愈发严格。
基于此,建筑工程行业要重视施工工艺的优化和改进,通过提升施工技术水平来
提升建筑工程质量。
1高支模施工技术内涵与特征
1.1内涵
在跨度大、载荷重、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项目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较多,其在保障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支模是指搭设高度8m及
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为
20kN/m及以上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高支模模板支撑示意图如图1所示。
相较
于其他施工技术,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难度和应用风险较高,施工单位在技术应
用前期应结合工程情况组织专业的设计与规划工作,并在技术应用环节进行监督,以保障施工的安全性。
虽然高支模施工技术可以应用于大跨度、高空间的项目施
工中,但由于其是建筑工程中最危险的施工环节,关系到项目进度和质量,需按
照高支模施工技术标准科学应用,并结合高支模施工技术特点,构建有效的技术
应用措施。
1.2特征
在建筑工程中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需要依靠特定的模板支撑体系,方可发挥出理想的技术应用效果。
支架体系稳固性是否良好,不仅影响着后续阶段装饰安装作业的进行,而且还决定着结构浇筑操作的效果,与最终的施工质量联系密切。
高支模作为一项应用广泛的施工技术,具有良好的灵活性,施工人员在技术应用阶段,可根据项目实际内容和具体需求进行拆卸安装工作。
另外,高支模施工技术难度高,在技术应用前期阶段,需要相关主体投入较高的成本。
以往的建筑工程施工普遍应用传统脚手架系统,在特殊情况下,该系统难以满足高空作业需求。
而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弥补了传统脚手架系统的应用缺陷,虽然施工技术难度显著提升,但是该项技术的合理应用可满足大多数难度较高的高空作业需求。
2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科学运用
2.1施工准备
在进行大型模板支撑之前,应对其进行充分的准备。
①原料的调配。
在采用高支模板前,应将所有的施工材料都准备好,并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筛选,如施工混凝土,在进场使用之前,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测,需确保性能、含量率等符合有关建设工程规范。
同时,对模板和钢结构,也是高支模技术安全的保障,应加强严格控制;在工程设计中,根据高支模的技术要求,提高参数精度,强化现场精确测量,全面收集工程资料,加强数据对比,避免发生参数错误问题。
另外,对于工程所需要的物料,要进行检验、核实,以防止出现施工事故。
在确定了现场的参数后,应强化设计者的科学性,目的在于充分利用高模板支撑的优势;②测量放样。
对于测量放样,必须及时清扫场地,保证施工场地的干净、整洁。
2.2模板安装
许多土建工程的高支模施工都是以拼装胶合板为主,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模板的安装质量,在粘贴时要严格控制模板的安装质量,并根据胶合板的材料特性,掌握好缝隙尺寸,避免出现模板安装质量问题。
在安装时,应对模板材料的干燥湿度进行测量,如不符合要求,应立即进行处理,以免出现模板材料的变
形,从而影响到最终的高支模施工。
(1)柱模板安装施工。
在安装模板的时候,施工人员应将内部存在的杂物和建筑垃圾全部清理出去,结合具体的施工要求将
模板材料吊装放置到指定位置,同时进行连接加固处理,针对关键性加固构件实
施拧紧处理措施。
在首批模板安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在正式安装使用之前
设置临时性的加固结构,对基础位置进行支撑加固,之后再展开第二批的模板安
装作业。
(2)墙模板安装施工。
在具体的施工中,要按照下列步骤进行:①要
彻底清除墙面上的污物,并精确弹出墙模板及边缘线的轴线,并对墙模板进行缝合,采用灰泥材料进行平整;②在进行模板安装前,相关的施工者要将预制件的
位置和安装在一起,并根据建筑物的原有厚度来进行加固,并按照建筑的实际厚
度来进行加固,在具体的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工作的要求和次序,将整个墙
体的外立面部分进行安装,然后进行内部墙板的安装,以确保墙体的纵向水平,
确保建筑的外形和外形与模板的制作规范一致。
2.3拆除模板
在结构主体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高模板的拆除,如果下一步还需要采用高
模板技术,则需要进行再安装,提高高模板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高模板的拆除比较困难,需要严格的施工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
程竣工以后,必须明确高支模拆除实践,按照施工进度、混凝土强度等因素,加
强与技术人员的分析与研究,明确拆除实际时间。
此外,需保证拆除顺序,在拆
除前,必须将不用的器具和杂物清除干净,并设置警告标识,再正式拆除高支模。
在拆除高大模板之后,必须有效处理所拆下物料,将生锈和被腐蚀物料进行处理,其余的材料按分级归类。
2.4拆除高支模
在此阶段,首先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确定其强度是否符合规定的要
求后,再由相关负责人签名。
为了避免模板结构被冲击损坏,拆除时必须保证自
由吊杆的高度在2级以内,超过一定距离就必须进行临时拉结。
在拆除楼板和梁
模板时,首先要拆掉楼板的底板,然后将其两侧的模板拆掉。
在拆卸剩下的柱子时,工人们必须站立在空地上,这样才能确保柱体的自由落下。
3建筑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优化运用
3.1完善施工计划和评审工作
在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优化施工质量,保证施工效果,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安全方案的设计,成立相应的评审团队,对技术的使用加强评价,以此减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高支模施工工程不仅难度较大,其风险性也较高,一般高支模的高度较高,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当高支模的高度高于8m时,在正式施工之前必须加强安全设计,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2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健全责任制度
施工人员是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的主要人员,其自身的能力素质对于整个施工过程来说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施工顺利、安全的进行,保证房建土建的施工质量,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使其具有更高的安全责任意识。
在施工前,还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其掌握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
在施工过程中,为施工人员配备齐全的安全防护装置。
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和高支模质量,施工单位还应该健全责任制度,对施工人员加强约束和监督,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管理,保证高支模施工的质量。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质量。
相较于其他施工技术,高支模施工技术难度较高,对安全性和标准性有着严格的要求。
基于此,在该项技术实际应用阶段,施工人员要结合项目情况,严格管理各项施工环节,最大程度保障该项技术的应用质量。
同时,建筑工程行业也要持续加大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提升该项技术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升.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土建工程施工中的运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2,(8):145-148.
[2]刘海洋.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2,(5):125-127.
[3]徐昌永.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J].居业,2020,(5):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