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哲学史的坐标中看巴门尼德的哲学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哲学史的坐标中看巴门尼德的哲学贡献
如果孤立地看待巴门尼德的哲学见解显得有悖常理,匪夷所思,甚至认为他胡言乱语,神经不正常。
只有在古希腊哲学史的坐标,甚至在整个西方哲学史的坐标中来认识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哲学,才能够对他有一个准确的认识、理解和评价。
巴门尼德所找的“存在”这一哲学范畴,同先于他的那些古希腊哲学家所共同寻找万物的始基相比有巨大的超越。
泰勒斯认为万物的始基是“水”,阿拉克西曼德找到的是“无定者”,阿拉克西米尼认为是“气”。
毕达哥拉斯认为是数。
他们的主要倾向是把始基归结为一感性事物,或者说只能外在的规定始基。
而巴门尼德克服了始基纠缠于“杂多的”“变化无常的”事物现象,理性纠缠于感性的弊端。
他严格的区分了本质与现象、真理与意见,并让他们处处对立。
他要摆脱多个,摆脱个别,摆脱感性事物,专门研究他所确信的一般本质的存在。
古希腊哲学发展到巴门尼德这里抽象思维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已经能理解过去的哲学暗示,进行纯逻辑的、抽象的思维推理。
语言的发展已使他能够用符合其观念的词语来表达这一哲学观念,把内在于观念中的东西,以逻辑的形式表达出来,并加以确定。
于是,存在这一更灵活、更一般、更抽象,摆脱了更多感性规定的范畴代替了“始基”范畴。
巴门尼德哲学的历史影响。
在巴门尼德之后,古希腊哲学呈现为双向发展。
而双向发展的两类哲学,无论从继承和肯定的角度,还是从批判和否定的角度来看,都离不开巴门尼德哲学的影响。
例如沿着客观的道路发展,巴门尼德的“存在”演变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
沿着主观道路发展,巴门尼德的“存在”则演变为柏拉图的“理念”。
原子论者的“原子”,也是爱利亚学派“存在”范畴的改装和变形。
他们要克服巴门尼德的存在论不能解释现实的缺点,力图用四根说、种子论、原子论来解释了。
从主体主义这一条线索来看,巴门尼德的影响似乎更大一些。
高尔吉亚的怀疑哲学产生于对于巴门尼德存在论哲学的批判与否定。
普罗泰戈拉作为古希腊时代的人本主义者,其主要的贡献和核心观点就在于发现了一个内在尺度。
他说:“人是万物存在的尺度。
合
乎这个尺度的是存在,不合乎这个尺度的就是不存在。
”“人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他还说:“事物对于你,就是他向你显现的那样,对于我,就是他向我显现的那样。
”这实际上揭示了巴门尼德的作为真理途径的“存在者存在”所具有的主体性,也揭示了过去诸多哲学纷争的主体性根源。
从柏拉图的《巴门尼德篇》看来,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本人都受到过巴门尼德的重要影响,尤其是柏拉图,他把理念世界看作真正的存在。
他认为,理想世界是永恒、不变、普遍、绝对、常自同一的世界,是现象界的摹本,是一个有高低等级的共相世界,并独立于现象界。
这样,巴门尼德的“存在论“,经过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再经过柏拉图将存在于们心中的“理念“客体化,世界的二重化就非常明显了。
这种倾向发展到极端,就是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世界观:即除了现实世界之外,还承认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上帝的存在、天国的世界。
可以说上帝的观念是巴门尼德存在概念发展到烂熟的形式和阶段。
亚里斯多德,集以往哲学之大成,对“存在”(理解为“有”“实体”、“本源”、“本体”、“最初的原因”等等)做了详细的研究。
他认为,这种最根本、最一般的东西既存在于具体的个别的事物中,同时又只有思维理性才能将其把握住。
他指出,各门具体科学只研究存在的某一部分或某一部分的属性。
这样,亚里斯多德哲学作为古代哲学的综合和集大成者,基本上已经全面的呈现和揭示出了一般与个别、本质与现象、思维与存在、理性与感性、潜能与现实、不变与变等等的矛盾关系。
他给后人留下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内具有内在矛盾的思想体系。
这是历史上的各种甚至对立的哲学或思想派别,都能从这个思想宝库中找到于己有用的武器。
而亚里斯多德的哲学成就与巴门尼德对存在范畴的提升和把握是分不开的。
如果我们把巴门尼德哲学看成是一个矛盾体,一个矛盾系统在历史上存在过的方式,那么这个矛盾体或矛盾系统的第一个矛盾层次就是“存在”与“非存在”,第二个矛盾层次则是“思想”与“存在”、“感觉”与”非存在”。
概括的说,就是人与客观世界、人的目的与客观事情。
第三个层次是与”存在”和“非存在”的对立相对应的“真理”与“意见”的对立,“理性”与“感性”
的对立。
这些不同层次的矛盾,在西方哲学史上都分别成为各个时代讨论和争论的哲学主题。
而一旦某一层次成为(或上升为)主题,则其他各层次则降为次要,甚至成为“隐约不显的环节”,成为“一种仪器或一片简单的阴影”。
所以,巴门尼德的贡献在于继承并发展了先于他的古希腊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并提炼出了“存在”这一哲学范畴,并影响了他之后的几乎所有重要的希腊哲学家和西方哲学史上的很多重要哲学家,这个名单,从黑格尔到海德格尔可以列举的很长。
同时巴门尼德完成了哲学史上的第一次逻辑论证,从而建立起了以逻辑论证为基础和范式的西方哲学传统。
正因为巴门尼德过分的强调“存在”的永恒,而忽略了现实世界的千变万化,使他的形而上学成为孤立的片面的真理,但是我们不能否定他在哲学和思想史上的巨大的开创之功。
真正要将而二者完善起来则是他以后直到今天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们应该努力去完成的思想协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