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教案及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教案及练习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能力目标: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难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及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
一、投影: 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
异:1. 溶质: 以质量表示以物质的量表示
溶液: 以质量表示以体积表示
2. 单位: 1 摩/升
同: 都表示溶质和溶液的相比照值
提问: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讲解:以配制0.05mol/L的溶液250mL为例,讲解有关仪器和步骤以及注
意事项。
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 仪器:容量瓶、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 过程:
(1) 准备工作:检漏
(2)操作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
(3)结束工作:存放,整理清洗
三、误差分析
依据公式 C=n/V 造成浓度误差的原因可由n或V引起。
造成n的误差可由⑴称量⑵转移洗涤造成V的误差可由⑴俯视或仰视造成,⑵未冷却等
例如:
称量时,砝码有油污或生锈
称量时,药品与砝码颠倒
量取液体时,量筒内壁上有水
称 NaOH固体时,把 NaOH放在纸上
量取浓盐酸、动作太慢
溶解或稀释溶质的小烧杯未用蒸馏水洗涤
容量瓶未枯燥
搅拌或移液时,有溶液飞溅出来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
四、讨论
国外教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请评价。
例题:
1、溶液配制:
欲配制 1000 mL 浓度为0.12 mol·L-1 的 NaOH 溶液,需要的仪器是 ( ) 请选择配制过程所必须的操作,按操作先后顺序编号,为( )
1)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使混合均匀。
2)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相切。
3)在托盘天平上先称取洁净枯燥烧杯的质量后称取( )g NaOH
4)将容量瓶瓶塞盖紧,反复摇匀。
5)向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并使其恢复室温。
6)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mL 容量瓶。
2、要配制浓度约为2mol·L-1 NaOH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选项是(填代号)。
A 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 100mL蒸馏水,
参加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 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参加蒸馏水,待固
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100mL
C 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参加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参加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 用100mL量筒量取40mL 5mol·L-1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蒸馏水,不断搅拌,慢慢倒入烧杯中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练习题:
1.2 mol·L-1的盐酸和硫酸各100 mL,分别参加等质量的铁粉,反响后生成的气体质量比为2∶3,那么往盐酸中参加的铁粉的物质的量为( )
A.0.05 mol
B.0.075 mol
C.0.15 mol
D.0.2 mol
解析:n(HCl)=0.2 mol,n(H2SO4)=0.2 mol
说明盐酸缺乏,硫酸过量;根据盐酸求出生成H2 0.1 mol,那么H2SO4生成H2 0.15 mol,那么铁粉为0.15 mol。
答案:C
2.把500 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参加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参加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那么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
A.0.1(b-2a)mol·L-1
B.10(2a-b)mol·L-1
C.10(b-a)mol·L-1
D.10(b-2a)mol·L-1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有2n(Ba2+)+n(K+)=n(Cl-),得n(K+)=(b-2a)mol,c(K+)==10(b-2a)m ol·L-1。
易错选A。
无视了体积的变化。
答案:D
3.质量比为2∶3的金属铝分别跟足量稀硫酸和NaOH溶液反响,那么产生H2的体积比是( )
A.1∶2
B.1∶3
C.2∶3
D.3∶2
解析:因为稀硫酸和NaOH溶液是足量的,因此铝无论是和H2SO4反响生成H2,还是和NaOH溶液反响生成H2,H2的量是由铝的量决定的。
答案:C
4.将Mg、Al、Zn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作用,放出H2的体积为2.8
L(标准状况下),那么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 )
A.0.25 mol
B.0.125 mol
C.0.100 mol
D.0.080 mol
解析:利用极值法解题。
假设金属为+2价,那么金属的物质的量为0.125 mol,假设金属为+3价,那么金属的物质的量为0.125 mol某=0.083 mol,所
以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介于二者之间。
答案:C
5.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响,当两个反响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响中消耗的HCl和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2∶1
C.3∶1
D.1∶3
解析:金属铝无论是与酸还是与碱反响,铝与氢气的关系式均为2Al~
3H2↑,利用此特点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有关的计算。
2Al+6HCl=== 2AlCl3+3H2↑
2Al+2NaOH+2H2O=== 2NaAlO2+3H2↑
据以上两个方程式知,放出等量气体时消耗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答案:C
6.将钠、镁、铝各0.3 mol分别放入100 mL 1 mo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
A.1∶2∶3
B.6∶3∶2
C.3∶1∶1
D.1∶1∶1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金属与水、酸反响的实质。
根据金属与酸反响的实质
2M+2nH+=== 2Mn++nH2↑可知三种金属都过量,而铝、镁都不与H2O反响,按盐酸计算,两者产生气体体积都为0.05 mol,金属钠可继续与H2O反响最终产生0.15 mol H2,即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0.15 mol∶0.05 mol∶0.05 mol=3∶1∶1。
答案:C
7.将相同质量的Na、Mg、Al、Zn、Fe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置换出的H2按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Zn>Fe>Na>Mg>Al
B.Al>Mg>Na>Fe>Zn
C.Na>Mg>Al>Fe>Zn
D.Fe>Zn>Mg>Al>Na
解析:设分别取Na、Mg、Al、Zn、Fe各1 g放入足量盐酸中。
那么:
(1)2Na+2H+=== 2Na++H2↑
46 2
1 g g
(2)Mg+2H+=== Mg2++H2↑
24 2
1 g g
(3)2Al+6H+=== 2Al3++3H2↑
54 6
1 g g
(4)Zn+2H+=== Zn2++H2↑
65 2
1 g g
(5)Fe+2H+=== Fe2++H2↑
56 2
1 g g
答案:B
8.将5.4 g Al投入到200.0 mL 2.0 mol·L-1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响后有金属剩余,该溶液可能为( )
A.HNO3溶液
B.Ba(OH)2溶液
C.H2SO4溶液
D.HCl溶液
解析:A中不产生氢气,0.2 mol铝能与0.1 mol Ba(OH)2溶液,0.3 mol H2SO4溶液,0.6 mol HCl溶液反响生成氢气,但只有HCl的量缺乏。
答案:D
综合应用
9.完成下面有关钠、镁、铝的计算及判断。
(1)取w g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响,在相同条件下产
生氢气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
(2)取0.1 mol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响,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的氢气,所需钠、镁、铝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质量之比是________。
(4)假设将0.2 mol钠、镁、铝分别投入10 mL 1 mol·L-1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氢气体积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
解析:(1)利用电子守恒,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即为金属转移的电子数之比:某1∶某2∶某3。
(2)0.1 mol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响,金属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0.1 mol某1)∶(0.1 mol某2)∶(0.1 mol某3),所以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为1∶2∶3。
(3)与前两问恰好反过来,氢气的体积相等,转移的电子数相等,即金属的失电子数相等。
(4)Mg、Al过量应以盐酸的量计算生成的气体的体积(转移电子为0.01 mol),Na也过量但过量的钠可以与水反响(共转移电子0.2 mol)。
答案:(1)∶∶(2)1∶2∶3(3)6∶3∶223∶12∶9(4)钠>镁=铝
10.某学习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A中试剂为________。
(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枯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中滴加足量试剂;⑤检查气密性,上述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设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测得氢气体积为b mL(已换算为标
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 g,那么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_____________。
(6)实验过程中,假设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那么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解析:铝镁合金中二者与酸都反响,但铝和碱反响镁不反响,所以A中的试剂应选择NaOH溶液。
实验之前,将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除去合金外表的氧化物保护膜。
实验装置包括反响装置和排液量气装置,注意气密性检查应该在装药品之前。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可利用产生的氢气求解,M=m/n==,如果在实验过程中未洗涤固体,那么残留物质量偏大,铝的质量偏小,结果偏小。
答案:(1)NaOH溶液
(2)除去铝镁合金外表的氧化膜
(3)⑤①④③②使D和C的液面相平
(4)2Al+2NaOH+2H2O=== 2NaAlO2+3H2↑
(5)略
(6)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