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高一语文级第三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试卷(扫描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语文2013级第三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试卷(扫描
版)
高中2013级第三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8分)
1.C (A.畏葸.xǐ B.请帖.tiě假模.假式mo D.惬.意qiè)
2.A (B.嗔.怪首.饰 C.鞭笞. D.嬉闹阴谋诡.计)
3.B (A.原形:原来形状,本来面目,含贬义。
原型:原始的模型;特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
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B.命根子:比喻最受人重视的晚辈或最重要或最受重视的事物。
C.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在也指一言不发。
D.甚嚣尘上:形容消息盛传,议论纷纷。
现常形容谣传或谬论十分嚣张。
) 4.C (A.否定不当,去掉“不要”; B.主语残缺,将“哈文”提到句首; D.并列不当,
“文学、书法、艺术”有包含关系)
二、(6分)
5.A (“全球最快”错,原文“很难找到一个比科研经费增长速度更快的领域了”)
6.B (简单模仿的对象不只是实用技术和管理,原文仅是举例)
7.D (A.只能说民办科研机构应该受到重视,没有好不好的比较; B.“更有”一说无据;
C.“衰败是必然趋势”,说法武断)
三、(4分)
8.C (邀:谋取)
9.D (A.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不译; B.连词,
来,表目的 / 介词,用,把; C.介词,替 / 介词,表被动; D.连词,即使)
四、(23分)
10.(6分)
(1)为何后来竟依仗满人,狐假虎威,对外称替明朝复仇,暗地里却作了清朝的帮凶? (3分。
画线处各1分) (2)千年以后,史书会有记载,(天下人)将认为你是怎样的人呢?
(3分。
画线处各1分)
11.(3分)
①明朝昔日对吴三桂的恩宠;②永历皇帝自己的艰难处境;③吴三桂将来背负的历史名
分;④清朝对吴三桂行为的看法(吴三桂在满清的前途)
(3分。
一点1分,答对三点得满分) 12.(3分)
读书以为学,缵言以为文,非以夸多而斗靡也;盖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耳。
苟行事得其宜,出言适其要,虽不吾面,吾将信其富于文学也。
(韩愈《送陈秀才彤序》)
(3分。
对两处1分)
13. (5分)
(1)用“故人何处”设问,表达了词人不知故人在哪里的惆怅,(2分)“一夜溪亭雨”
的回答,加重了这种情感。
(1分)
(2)暑去秋来,燕子长大,(1分)词人不禁生发时光易逝,光阴难留的悲叹。
(1分)
14.(6分)
(1)所守或匪亲(2)君子生非异也(3)唯见江心秋月白
(4)白帝城高急暮砧(5)赢粮而景从(6)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6分。
每小题1分,有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五、(14分)
15.(2分)
C、E(C.“挣了足够多的钱回家”有误; E.小说基本上用记叙、描写的方式完成,情
节比较舒缓)(2分。
每项1分)
16.(4分)
①为人老实;②吃苦耐劳;③有家庭责任感;④急于改变现状。
(4分。
每点1分)
17.(4分)
①开头用大雁南飞渲染深秋的悲凉氛围,引发秋生的思乡之情。
(环境)
②大雁与秋生相互映衬,表现秋生“城市候鸟”般的现实窘境。
(人物)
③季节变换,大雁迁徙,秋生的心理发生变化,推动情节发展。
(情节)
④大雁贯穿全文,形成线索,照应标题,使小说结构更加完整。
(线索)
(4分。
每点1分)18.(4分)
示例:这是妙笔。
①宕开一笔,波澜顿生,言有尽而意无穷;同时有深化主题的作用:秋生虽在城市受挫,但城市寄托着他对新生活的向往,梦想的火焰不会熄灭。
②使文章更真实,更有现实意义。
许多农民工在城市遭遇了冷漠和不公,仍然希望通过
努力改变处境,秋生对城市的想念正是现实的反映。
(4分。
结合文本2分,联系现实2分)
六、(5分)
19.(2分)
晴雯、花袭人、林黛玉、薛宝钗(2分。
写对两个得1分)20. (3分)
示例:(1)高枕无眠(高枕有忧)(1分)(2)清白的良心是温柔的枕头。
“老虎”“苍蝇”一起打!
(2分。
修辞正确、有警示意味各1分)
七、(40分)
21.(40分)作文参照2014年四川高考阅卷细则
参考译文:
将军是清朝的功勋之臣,(以前)也是我大明的封疆大吏。
吴家世代接受朝廷的爵位俸禄,你也被封为辽东提督,总领关外军事,烈皇帝(崇祯)对将军你,不可谓恩遇不厚啊。
国家不幸,闯贼(李自成)肆虐作恶,攻陷我京城,毁除我江山,逼死我先帝,屠戮我子民,将军发誓为国复仇,借兵满人,六军着白衣誓师,挥军向李自成问罪,当日的这一片衷心,原本也没有泯灭啊。
为何后来竟然依仗满人,狐假虎威,对外称替明朝复仇,暗地里却作了清朝的帮凶?
李自成被杀后,南方的土地,却已经不是先朝的了。
各位大臣不忍心王朝颠覆,迎立福王称帝,枕席都没有放安稳,敌军已经来到,弘光帝被俘,隆武帝被弑,我在那个时候,几乎痛不欲生,哪里还有空暇替江山社稷打算?大臣们再三强求,我才继承大统,从登基以来,楚地丢失,粤东沦陷,我惊惧奔走流离失所,这样的情形不可胜数。
幸好依仗着李定国迎我到贵州,接我入南宁,自己料想这样就与人无患,与世无争了吧。
但将军忘记君父对你的大德,希图开创丰功伟绩,率军进入贵州,捣毁了我的栖身之处,因此我只好跋涉过蛮荒之地,暂且借缅甸人来巩固我的边境,山遥水长,言谈之间谁有欢颜,只是更添悲凉而已。
已经失却宗族河山,苟全性命,也自叹侥幸了。
近来将军不避艰难险阻,请命清廷,远道而来,率领几十万人马,对我这残破之军穷追猛打,你为何会觉得天下其他地方不大(要追我到缅甸)呢?难道江山改色后还容不下我一人吗?难道将军被清人封王赐爵之后,还想杀了我来谋取功名吗?已经毁我宗室,还想抓我子嗣,难道将军读到《诗经·鸱鸮》篇,内心没有恻隐之心吗?将军也是世代享受明朝俸禄的世家后裔,即使不替我可怜,难道不顾念先帝吗?即使不顾念先帝,难道不顾念你自己的列祖列宗吗?即使不顾念自己的列祖列宗,难道不顾念自己的祖父和父亲吗?不知道大清对你有什么大恩大德,我对将军又有什么大仇大恨?将军自认为(所作所为)明智,却不知恰好变成愚蠢行为;自认为(所作所为)会让大清厚待,却不知恰好成为清人忌惮你的理由。
千年以后,史书会有记载,(天下人)将认为你是怎样的人呢?
我如今兵衰力弱,孑然一身,性命掌握在将军手里啊,假如一定要取我首级,那么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推辞;假如你能让我转祸为福,更或者能让我在寸土之上生存,依照周朝新立时封前三代王朝子孙为王侯的制度封我为王,这我就更不敢奢望了。
假如能与太平之民一样生活在清朝统治下,即便我有亿万人马,也应当交付将军啊。
希望将军能答应我的请求!(如果你做到了,)将军虽然臣服清朝,也可以说是不忘故主的祭祀,不辜负先帝的厚恩大德了。
希望将军能深思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