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
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习近平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和“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

”两副楹联歌颂的同一位近代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B.林则徐C.李鸿章D.邓世昌
2.19世纪30年代,璞鼎查向英国纺织品资本家宣称:“倾所有兰开夏纺织品厂的出品,都不足以供应中国一省消费之用。

”曼彻斯特商会在上交外交大臣的文件中指出:“广州提供了年达300万镑印度商品的出路。

”据此判断,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是()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资本家受到璞鼎查的煽动
C.广州商品经济发达D.打开中国的商品销售市场
3.1841年林则徐有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最能证明林则徐预言的是()A.逼迫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B.攻占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D.割占辽东半岛,索银2亿两
4.有人在分析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时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清政府官员为抵抗英军侵略,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
C.民众为了反抗英国侵略,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D.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5.在这场激战中.北洋舰队被击沉或击毁军舰5艘,被击伤4艘,牺牲官兵600多人,其中包括邓世昌、林永升等优秀舰长。

这场“激战”发生在()
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6.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
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

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

”这则材料反映了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7.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对北京皇城、衙门、官府大肆抢掠,《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遭到了损害。

直至
现在,还常有当时流往国外的中国文物在伦敦、巴黎等地被拍卖(见下图)这说明八国联军侵华()
A.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给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C.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历史学习需要把握单元主题,右边图示内容可提炼的单元主题是()
A.皇权强化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创建
9.“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

”……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题“烈士事略”序)该段文字所提及的是()A.广州起义B.萍浏醴起义C.安庆起义D.黄花岗起义
10.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到,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

这表明孙中山()
A.提倡发展社会主义B.关注民生问题
C.明确反对帝国主义D.主张民主共和
11.学者金冲及在《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一文中指出: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促使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了巨大变化。

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A.推翻了封建制度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推动了思想解放D.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12.排列下列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
①武昌起义②二次革命③袁世凯复辟帝制④护国战争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①②④③
13.史学家常把1916年至1927年称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A.帝制复辟B.军阀混战C.日本侵华D.东北易帜
14.“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上述材料应出自()
A.《大总统誓词》B.《清帝退位诏书》
C .《中华民国约法》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5.“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

”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领导这场理性批判运动代表人物的是( )
A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B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康有为
C .陈独秀李大钊邹容胡适
D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陈天华
16.“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面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封建道德礼教,争取婚姻自由。

”由此可见( )
A .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B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 .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D .近代已经实现婚姻自由
17.“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

”材料表明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在于( )
A .社会各界形成斗争合力
B .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
C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 .中国人民开始觉醒了
18.习总书记曾这样寄语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1919年就是这样的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

“一个时代”指的是( )
A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B .民主共和时代
C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19.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它的失败使共
产党认识到革命必须( )
A .反对帝国主义
B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开展武装斗争
D .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20.实物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获取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

如图图片中的实物史料见证了( )
中共一大会址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
A .近代科技的发展
B .中国共产党诞生
C .国共两党的合作
D .渡江战役的盛况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整理表格和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请完善表中两个条约的内容,并分析两个条约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

(6分)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⑥__________
22.近代中国是发生巨大变化的中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5分)
①《南京条约》 ②圆明园废墟 ③旅顺大屠杀 ④金田起义 ⑤义和团战士
签订的场景
(1)结合所学知识将上述①②③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归纳出一条怎样的线索?这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将上述④⑤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归纳出一条怎样的线索?这些历史事件发生的意义是什么?(2分)
(3)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当时处于什么性质的社会?(1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分)
材料一 实际上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和文化的尝试。

自强的努力仅仅触及了现代化的表皮,而没有获得工业化的突破。

其带头人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

材料二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

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在最初的失望和震怒之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

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变法维新运动。

材料三 甲午战争后,国人积极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一时间,“知与不知,莫不争言变法”。

维新派则看得更远,走得更快。

他们力图推动统治者进行全面的制度变革。

材料四 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举出一个领导该运动的代表人物。

(2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变法维新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

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哪一事件?(2分)
(3)根据材料三,维新派比洋务派“看得更远,走得更快”的主要表现是什么?(1
分)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概括维新变法的历史作用。

(1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分)
材料— “九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材料二 孙中山早年在香港学醫,畢业后做医生。

他擅长外科和治疗肺病。

孙中山对待病人,真诚亲切,有求必应。

通过行醫实践,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区人”更重要。

他决计借
行醫来积极结识不滿清朝统治的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互相议论时政,寻求教国救民道路,开始从事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运动。

(1)材料一中,孙中山领导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先生放弃从医生涯走上革命道路,请你列举孙中山从事革命后的重要活动。

(列举两个即可)(2分)
(3)对于辛亥革命的评价,同学们有三种观点:①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②它是一场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

③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

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为什么?(2分)
(4)通过上述材料和知识辯论,你认为我们应该向孫中山先生学习哪些优秀品质?(1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7分)
材料一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他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


材料二1919年5月22日,北京某机关接到电报:“二十八日下午三时,德代表到会签字……突有某国代表拒绝签字,会场秩序稍乱,各国代表大为震动,日本代表尤有惊异之色云云,观此似拒绝签字者即系我国代表。


材料三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1)材料一中陈独秀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如果想了解该运动的具体内容,应当查阅什么报纸杂志?(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2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1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意义。

(2分)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5 BDCAC6—10 DBCDB11—15 CABDA16—20 CADDB
21.①香港岛(1分)②2100万(1分)③台湾(1分)④开设工厂(1分)⑤都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2分)
22.(1)侵略史(外国的侵略);原因:这些国家制度先进,经济发达,军事强大;中国制度落后,经济落后,政治腐败(一方面即可)(2分)
(2)抗争史(中国人民的反抗,意思相近即可);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与外国侵略势力。

(2分)(3)中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1分)
23.(1)洋务运动;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曾国藩等(2分)
(2)原因: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序幕:“公车上书”(2分)
(3)进行全面的制度改革(1分)
(4)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1分)
24.(1)三民主义。

(1分)
(2)创建兴中会,组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创立中华民国等(两个即可)(2分)
(3)观点①正确,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观点2正确,理由: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观点③正确,理由:说辛亥革命成功,主要是从其历史作用、功绩方面而言的;说它失败,是因为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分)
(4)学习他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等。

(言之有理即可)(1 分)
25.(1)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或《青年杂志》)(2分)
(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分)
(3)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1分)
(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