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阳悟道前生平事迹考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终南县,但并不能仅凭此诗证明他世居于此,
此其四。故其祖居水竹村一说立论不足。
《终南山重阳祖
最后,《重阳祖师开道碑》
师仙迹记》 和 《有像列仙全传》 ,都记载王重
阳乃京兆府咸阳县人。《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
·49·
王重阳悟道前生平事迹考辨
真教祖碑》
和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
仕宦履历中一窥究竟。
三、应举问题辨析
青少年时期的王重阳在陕西咸阳地区,经历
了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与宋金之间的连年征战。
建炎二年 (
1128),“金游骑上清谿,既为泾原裨
将吴玠所扼,至咸阳,望渭河南义兵满野,不得
,时王重阳年 16。绍兴元年
渡,遂循渭而东”
(
)
,“
时
关
陇
六
路 尽 陷,止 余 阶、成、岷、
则进一步
落实于咸阳县大魏村。除此之外,《牟平县志·
王重阳传》
和 《重阳殿王重阳画传榜题四十九
幅》 也都记录王重阳世为陕西咸阳人。
咸阳大魏村原有金世宗完颜雍为纪念王重阳
。考金世宗于 1161—1189 年在
建立的天圣宫
,而王重阳逝于 1170 年,则天圣宫应建于
位
1170—1189年之间,所建之地当可据。还有元
是醴泉说、终南刘蒋说、终南水竹说、咸阳大魏
说。笔者认为王重阳为京兆府咸阳县大魏村人的
说法较可信。以下分别予以说明。
学
研
究
2023年第6期
编》:“师名 喆,字 知 名,号 重 阳 子。京 兆 咸 阳
人,迁终南之刘蒋村,母感异梦而妊,时二十有
”
四月始生。
认为王重阳出生于终南刘蒋村。但
《
金莲正宗记》载:“家世咸阳,最为右族。当刘
十二日”⑦ 。
陈铭珪在 《长春道教源流》中 却 有 不 同 看
考辨,为进一步探究他创立全真道的思想动机、
法:“今以璹碑及刘、麻二记考之,重阳终于大
研究其道教思想奠定基础。
定十年庚寅,年五十八。以此推之,则生于宋徽
”⑧ 刘祖谦撰 《终南山重阳祖师
宗政和三年癸巳。
一、出生年
据 《七真年谱》所载:王重阳 “始名中孚,
祖居京兆府咸阳县大魏村,至其祖父时则迁居终
南县,其伯父居刘蒋村,其父居水竹村。
此说
不通之处有四:据图1,咸阳县至终南县距离不
图1 北宋末年陕西京兆府地域图
首先,醴泉县说源自 《鄠县秦渡镇重修志道
,但碑文作
观碑》“师 (王重阳)本醴泉人也”
者并未说明依据,查 《鸣鹤余音 · 祖庭记》有
·道教研究·
王重阳悟道前生平事迹考辨 *
张媛媛
提
要:王重阳其人其作,在正史中所记甚少。本文选取了王重阳悟道前尚存争议的出生年、籍
贯、应举问题进行考辨,得出结论:他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壬辰十二月二十二日 (
1113 年 1 月 11
日),卒于金大定十年庚寅正月初四日 (
1170年1月22日);是陕西咸阳大魏村人,曾于阜昌四年参
首先,《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真教祖碑》
称他 “弱冠修进士举业,籍京 兆 府 学,又 善 武
略。圣朝
天眷间收复陕西,英豪获用。先生于
是捐文场,应武举;易名德威,字世雄,其志足
。 《金 莲 正 宗 记》则 记 载 他 “蚤 通 经
可以知”
史,晚习弓刀,当废齐阜昌间,献赋春官,迕意
。依这两条材料
正大初,进封密国公。
璹是金国声名显赫、地位卓然的密国公,他与全
真七子之一王处一过从甚密,碑文又是现存资料
中年代最早的,因此 《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真
教祖碑》所记应较为可信。《教祖碑》又云:“会
废齐摄事,秦民未附……劫真人家财一空……咸
”
《
阳、醴泉二邑,赖真人得安。
历世真仙体道通
鉴续编》和 《
终南山重阳祖师仙迹记》也记载了此
”
蒋水竹烟霞爽垲之地,营起别墅,作终焉计。
这恰恰证明了其世居咸阳,但在终南刘蒋村创别
业之意。
后王重阳于大定三年 (
1
1
6
3)秋,填埋
活死人墓后,从终南县南时村迁至刘蒋村北筑庵
居住,这一点,所有资料的记述都是一致的。彼
时,王重阳已别妻弃子,在活死人墓住了一年之
久,且迁居刘蒋后一直与严处常等道友生活在一
起。他曾在这一阶段的词作中表露心迹:“儿非
”
儿,女非女,妻室恩情安可取。
此时王重阳已
是方外之人,若说他遁入道门,清心静修一年后,
仍回到尘缘牵绊的家庭所在之地,似乎不通。况
且 《
长春道教源流》考曰:“
又云后于终南刘蒋村
” 也从侧面证明了王
创别业居之,置家事不问。
重阳并非终南县刘蒋村人。后世以 “祖庭”称呼
村为 “祖庭”。至于为何迁居,《长春道教源流》
的解释为:“刘蒋后为祖庭,在盩厔之楼观……
老子陵在盩厔县东三十里……其地东北去咸阳县
百余里,西北去凤翔府二百余里,西南通汉中,
盖宋金分界处矣。重阳弃家避地于此,其心盖未
忘宋欤?”
王重阳生于宋金之交的陕西,他确实
像陈铭珪所说的心系宋朝吗? 这或许可以从他的
,时
地,弃和尚、方山二原,以大散关为界”
王重阳年 29。从这以后他的人生都是在金朝统
治下度过的。在宋金交战的特定历史时期,参加
哪个政权的科举,从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着对
于哪个政权的认同和归顺,也就表明了他的政治
立场,并可由此探求其创立全真教的动机和思想
倾向。针对这个问题,学界展开了较为热烈的
讨论。
(
《七真年谱》解释说
1170)庚寅正月初四日。
大定十年 (
1170)闰五月,正月十一日始立春,
王重阳卒于正月初四,则是年不计,故止58岁。
陈铭珪则不以为然,他从大定 十 年 (
1170)开
始,按照王重阳 58 岁的年龄逆推,得出了他生
于政和三年 (
1113)的结论。
陈铭珪所据分别是金源璹所撰 《终南山神仙
二。联系语境来看,“水竹烟霞”与 “爽垲”一
样,应是形容 “刘蒋”地域风貌的词汇,而并非
是村名,王重阳诗句中提到的 “水竹村”,并未
见于除此以外的任何典籍资料,因此 “水竹”应
该是一种文学性的表述,是虚指,“水竹村”即
是 “刘蒋村”,此其三。王重阳此诗,当是从终
南县启程东行前所作,可以看出他彼时应是居住
“故乡长安京兆府,祖居醴泉太子村”,可知醴泉
人的说法似来自于醴泉是王重阳的祖居地。
但
除此以外,找不到其他证据证明王重阳祖居醴泉
县。《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真教祖碑》《金莲正
宗记》和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倒是同时提到了
他于 醴 泉 遇 仙 的 事 迹,但 都 采 用 “过 醴 泉 县”
“醴泉道中”的叙述口吻,王重阳若世居于此,
基于以上分析,王重阳应是生于北宋徽宗政
和二年 壬 辰 十 二 月 二 十 二 日 (
1113 年 1 月 11
日),卒于金大定十年庚寅正月初四日 (
1170 年
1月22日)。
二、籍贯与出生地
政和二 年 (
1112), 王 重 阳 出 生 于 京 兆 府
(今陕西省),此时陕西地界仍属宋朝疆域。但王
重阳到底是京兆何地人氏,现有4种说法,分别
道前尚存争议的出生年、籍贯、应举等问题进行
传记。
关于王重阳出生的时间,《金莲正宗仙源像
传》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师姓王名喆……生于
”⑤ 《鸣鹤
宋徽宗政和二年壬辰十二月二十二日。
余音·祖庭记》也载:“政和二年壬辰相,腊月
二十二日生。”⑥ 李道谦所编 《七真年谱》载 “宋
徽宗政和二年壬辰,重阳祖师生于是年十二月二
而黜,复试武举,遂中甲科”
来看,王重阳在北宋覆灭之后,应金或伪齐科
举,是一个未为宋朝 “守节”的汉地士人。
、陈
反对上 述 说 法 的 代 表 人 物 有 陈 铭 珪
垣 和姚从吾 。他们认为王重阳不可能参加金
人的科 考。所 谓 “圣 朝 天 眷 间,…… 捐 文 场,
碑文中所说玉阳
子王处一之友———樗轩居士即是金源璹 (完 颜
,他是金世宗之孙,越王允常之子。在元好问
璹)
的 《
如庵诗文叙》和 《
金史》中都有其生平记载。
《
金史》载:“
璹本名寿孙,世宗赐名……大定二
十七年加奉国上将军。明昌初,加银青荣禄大夫。
卫绍王时,加开府仪同三司。贞祐中,加胙国公。
”
《教祖碑》的作者金源
子的全真祖师,生平履历仅存于 《道藏》的 《甘
水仙源录》《金莲正宗记》《鸣鹤余音》以及 《藏
外道书》等道门中人的记述。陈垣先生编纂的
《道家金 石 略》也 搜 集 了 流 传 下 来 的 一 些 碑 文
仙迹记》确实提到王重阳 “无疾而逝,春秋五十
有八”⑨ 。《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真教祖碑》⑩ 和
《七 真 年 谱 》 则 记 载 王 重 阳 卒 于 金 大 定 十 年
1131
凤、洮五郡、凤翔之和尚原、陇州之方山原。粘
,时王重阳 年 19。
罕既得陕西地,悉与伪齐”
绍兴七年 (
1137),金废刘豫,恢复对陕西地区
, 王 重 阳 年 25。 绍 兴 十 一 年
的 直 接 控 制
(
1141),宋金签订绍兴和议,“割商、秦之半畀
金国,存上津、丰 阳、天 水 三 县 及 陇 西 成 纪 余
日。从 政 和 二 年 (
1112) 岁 末 到 大 定 十 年
(
1170)岁初,王重阳的年龄,按照古今不同的
计算方式有58岁之说,也有59岁之说。在此种
情况下,陈铭珪从卒年逆推得出王重阳生于政和
三年 (
1113)的结论,就不那么准确了。况且王
重阳生于政和三年 (
1113)之说,也并未见于其
他史料记载。
重阳真人全真教祖碑》、刘祖谦 《终南山重阳祖
。这三
师仙迹记》和麻九畴 《邓州重阳观记》
篇资料确实未详细记录王重阳的生年,但 《祖庭
·48·
宗
教
记》等篇已明确了王重阳出生的日期。很多人认
为王重阳生于1112年,实际上政和二年 (
1112)
的十二月二十二日,已是公历的 1113 年 1 月 11
此地,盖因王重阳是在此地了真悟道的缘故。
第三,王重阳有 “别终南水竹村,家无儿女
亦无孙”
的 诗 句,那 么 他 的 家 乡 不 在 刘 蒋 村,
是否在同样位于终南县的水竹村呢? 《金莲正宗
。唐
记》曾提到 “当刘蒋水竹烟霞爽垲之地”
代剑在 《王重阳生平事迹考述》一文中认为,刘
蒋、水竹、烟霞乃是终南县的三个村落,王氏先
①
让似儒,其勤苦似墨,其慈爱似佛” 的全真道
教。而王重阳其人其作,在正史中却所记甚少。
在道教典籍的记载中,后人出于美化创教祖师的
目的,在追述其生平事迹时,不乏溢美之辞,因
此造成了某些失实之处。若将甘河证道② 作为他
悟道的起点,则 48 岁悟道之前的人生占据了他
整个生命历程的五分之四。本文选取了王重阳悟
加伪齐政权的科考,可惜功名脱落;皇统元年以后,凭借军功获得了甘河镇酒监的职务。深受儒家思
想影响的王重阳创立了将儒释道兼容并蓄的全真道,融合四海教风,在当时的乱世,为许多人提供了
心灵的避难所。
张媛媛,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
主题词:全真教
王重阳
籍贯
应举
宋金易代,战乱四起,王重阳创立了 “其逊
事,且前者进一步点明此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在建炎
。可知在刘豫伪齐统治期间,至少在
四年 (
1
1
3
0)
建炎四年之前,王重阳仍居住在咸阳县。
综上所述,王重阳的籍贯应为陕西咸阳,出
。悟道后于终南县
生于咸阳大魏村,家业丰厚
南时村修筑活死人墓 ,后在终南县刘蒋村北筑
庵居住,并以此为起点云游东行,故后世称刘蒋
。其成文
写的 《
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真教祖碑》
,是全真教史料中第一篇
于元至元十二年 (
1
2
7
5)
关于王重阳的传记资料。碑文称:“后真人 (王重
阳)五十六年,嗣法孙汴京嘉祥观提点真常子李
志源、中太一宫提点洞真子于善庆二大士,真实
道行,弘扬祖道者也,殷勤求文于玉阳子友人樗
”
轩居士,居士援笔而为之铭。
朝至元二十六年 (
1289)所立 《重阳王祖师仙迹
记》和明朝嘉靖四年 (
1525)所立 《重修重阳天
圣宫碑记》两块碑石 ,也可作为金石证据,此
两碑已于1963 年移存于咸阳市博物馆。另据明
万历年间所修 《咸阳县新志》记载:“王重阳故
”
宅,在县西北三十里,即王喆修养处。
在上述资料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金源璹撰
字允卿……后易名世雄,字德威”③ 。其名 “中
孚”应是取自 《周易》中的 《中孚》卦,其卦的
中心意思为讲诚信,卦辞曰:“中孚,豚鱼,吉,
”④ 长辈希望他以诚信带来吉利
利涉大川,利贞。
和富足,这是一个充满热切希望的名字。然而不
管是王中孚、王世雄还是王喆,在正史中都没有
传记。这位入道后改名王喆、字知明、道号重阳
断不会写作 “道中”。
其次,刘蒋说 源 自 《历 世 真 仙 体 道 通 鉴 续
近,“家世咸阳,最为右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王氏家族不会无
故轻易迁居,王重阳曾任终南县甘河镇酒监的职
务,任职期间,迁居终南,似乎更合乎情理,此
其一。除 《金莲正宗记》外,并没有其他典籍记
载 “刘蒋、水 竹、烟 霞”三 个 村 落 之 事,此 其
此其四。故其祖居水竹村一说立论不足。
《终南山重阳祖
最后,《重阳祖师开道碑》
师仙迹记》 和 《有像列仙全传》 ,都记载王重
阳乃京兆府咸阳县人。《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
·49·
王重阳悟道前生平事迹考辨
真教祖碑》
和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
仕宦履历中一窥究竟。
三、应举问题辨析
青少年时期的王重阳在陕西咸阳地区,经历
了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与宋金之间的连年征战。
建炎二年 (
1128),“金游骑上清谿,既为泾原裨
将吴玠所扼,至咸阳,望渭河南义兵满野,不得
,时王重阳年 16。绍兴元年
渡,遂循渭而东”
(
)
,“
时
关
陇
六
路 尽 陷,止 余 阶、成、岷、
则进一步
落实于咸阳县大魏村。除此之外,《牟平县志·
王重阳传》
和 《重阳殿王重阳画传榜题四十九
幅》 也都记录王重阳世为陕西咸阳人。
咸阳大魏村原有金世宗完颜雍为纪念王重阳
。考金世宗于 1161—1189 年在
建立的天圣宫
,而王重阳逝于 1170 年,则天圣宫应建于
位
1170—1189年之间,所建之地当可据。还有元
是醴泉说、终南刘蒋说、终南水竹说、咸阳大魏
说。笔者认为王重阳为京兆府咸阳县大魏村人的
说法较可信。以下分别予以说明。
学
研
究
2023年第6期
编》:“师名 喆,字 知 名,号 重 阳 子。京 兆 咸 阳
人,迁终南之刘蒋村,母感异梦而妊,时二十有
”
四月始生。
认为王重阳出生于终南刘蒋村。但
《
金莲正宗记》载:“家世咸阳,最为右族。当刘
十二日”⑦ 。
陈铭珪在 《长春道教源流》中 却 有 不 同 看
考辨,为进一步探究他创立全真道的思想动机、
法:“今以璹碑及刘、麻二记考之,重阳终于大
研究其道教思想奠定基础。
定十年庚寅,年五十八。以此推之,则生于宋徽
”⑧ 刘祖谦撰 《终南山重阳祖师
宗政和三年癸巳。
一、出生年
据 《七真年谱》所载:王重阳 “始名中孚,
祖居京兆府咸阳县大魏村,至其祖父时则迁居终
南县,其伯父居刘蒋村,其父居水竹村。
此说
不通之处有四:据图1,咸阳县至终南县距离不
图1 北宋末年陕西京兆府地域图
首先,醴泉县说源自 《鄠县秦渡镇重修志道
,但碑文作
观碑》“师 (王重阳)本醴泉人也”
者并未说明依据,查 《鸣鹤余音 · 祖庭记》有
·道教研究·
王重阳悟道前生平事迹考辨 *
张媛媛
提
要:王重阳其人其作,在正史中所记甚少。本文选取了王重阳悟道前尚存争议的出生年、籍
贯、应举问题进行考辨,得出结论:他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壬辰十二月二十二日 (
1113 年 1 月 11
日),卒于金大定十年庚寅正月初四日 (
1170年1月22日);是陕西咸阳大魏村人,曾于阜昌四年参
首先,《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真教祖碑》
称他 “弱冠修进士举业,籍京 兆 府 学,又 善 武
略。圣朝
天眷间收复陕西,英豪获用。先生于
是捐文场,应武举;易名德威,字世雄,其志足
。 《金 莲 正 宗 记》则 记 载 他 “蚤 通 经
可以知”
史,晚习弓刀,当废齐阜昌间,献赋春官,迕意
。依这两条材料
正大初,进封密国公。
璹是金国声名显赫、地位卓然的密国公,他与全
真七子之一王处一过从甚密,碑文又是现存资料
中年代最早的,因此 《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真
教祖碑》所记应较为可信。《教祖碑》又云:“会
废齐摄事,秦民未附……劫真人家财一空……咸
”
《
阳、醴泉二邑,赖真人得安。
历世真仙体道通
鉴续编》和 《
终南山重阳祖师仙迹记》也记载了此
”
蒋水竹烟霞爽垲之地,营起别墅,作终焉计。
这恰恰证明了其世居咸阳,但在终南刘蒋村创别
业之意。
后王重阳于大定三年 (
1
1
6
3)秋,填埋
活死人墓后,从终南县南时村迁至刘蒋村北筑庵
居住,这一点,所有资料的记述都是一致的。彼
时,王重阳已别妻弃子,在活死人墓住了一年之
久,且迁居刘蒋后一直与严处常等道友生活在一
起。他曾在这一阶段的词作中表露心迹:“儿非
”
儿,女非女,妻室恩情安可取。
此时王重阳已
是方外之人,若说他遁入道门,清心静修一年后,
仍回到尘缘牵绊的家庭所在之地,似乎不通。况
且 《
长春道教源流》考曰:“
又云后于终南刘蒋村
” 也从侧面证明了王
创别业居之,置家事不问。
重阳并非终南县刘蒋村人。后世以 “祖庭”称呼
村为 “祖庭”。至于为何迁居,《长春道教源流》
的解释为:“刘蒋后为祖庭,在盩厔之楼观……
老子陵在盩厔县东三十里……其地东北去咸阳县
百余里,西北去凤翔府二百余里,西南通汉中,
盖宋金分界处矣。重阳弃家避地于此,其心盖未
忘宋欤?”
王重阳生于宋金之交的陕西,他确实
像陈铭珪所说的心系宋朝吗? 这或许可以从他的
,时
地,弃和尚、方山二原,以大散关为界”
王重阳年 29。从这以后他的人生都是在金朝统
治下度过的。在宋金交战的特定历史时期,参加
哪个政权的科举,从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着对
于哪个政权的认同和归顺,也就表明了他的政治
立场,并可由此探求其创立全真教的动机和思想
倾向。针对这个问题,学界展开了较为热烈的
讨论。
(
《七真年谱》解释说
1170)庚寅正月初四日。
大定十年 (
1170)闰五月,正月十一日始立春,
王重阳卒于正月初四,则是年不计,故止58岁。
陈铭珪则不以为然,他从大定 十 年 (
1170)开
始,按照王重阳 58 岁的年龄逆推,得出了他生
于政和三年 (
1113)的结论。
陈铭珪所据分别是金源璹所撰 《终南山神仙
二。联系语境来看,“水竹烟霞”与 “爽垲”一
样,应是形容 “刘蒋”地域风貌的词汇,而并非
是村名,王重阳诗句中提到的 “水竹村”,并未
见于除此以外的任何典籍资料,因此 “水竹”应
该是一种文学性的表述,是虚指,“水竹村”即
是 “刘蒋村”,此其三。王重阳此诗,当是从终
南县启程东行前所作,可以看出他彼时应是居住
“故乡长安京兆府,祖居醴泉太子村”,可知醴泉
人的说法似来自于醴泉是王重阳的祖居地。
但
除此以外,找不到其他证据证明王重阳祖居醴泉
县。《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真教祖碑》《金莲正
宗记》和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倒是同时提到了
他于 醴 泉 遇 仙 的 事 迹,但 都 采 用 “过 醴 泉 县”
“醴泉道中”的叙述口吻,王重阳若世居于此,
基于以上分析,王重阳应是生于北宋徽宗政
和二年 壬 辰 十 二 月 二 十 二 日 (
1113 年 1 月 11
日),卒于金大定十年庚寅正月初四日 (
1170 年
1月22日)。
二、籍贯与出生地
政和二 年 (
1112), 王 重 阳 出 生 于 京 兆 府
(今陕西省),此时陕西地界仍属宋朝疆域。但王
重阳到底是京兆何地人氏,现有4种说法,分别
道前尚存争议的出生年、籍贯、应举等问题进行
传记。
关于王重阳出生的时间,《金莲正宗仙源像
传》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师姓王名喆……生于
”⑤ 《鸣鹤
宋徽宗政和二年壬辰十二月二十二日。
余音·祖庭记》也载:“政和二年壬辰相,腊月
二十二日生。”⑥ 李道谦所编 《七真年谱》载 “宋
徽宗政和二年壬辰,重阳祖师生于是年十二月二
而黜,复试武举,遂中甲科”
来看,王重阳在北宋覆灭之后,应金或伪齐科
举,是一个未为宋朝 “守节”的汉地士人。
、陈
反对上 述 说 法 的 代 表 人 物 有 陈 铭 珪
垣 和姚从吾 。他们认为王重阳不可能参加金
人的科 考。所 谓 “圣 朝 天 眷 间,…… 捐 文 场,
碑文中所说玉阳
子王处一之友———樗轩居士即是金源璹 (完 颜
,他是金世宗之孙,越王允常之子。在元好问
璹)
的 《
如庵诗文叙》和 《
金史》中都有其生平记载。
《
金史》载:“
璹本名寿孙,世宗赐名……大定二
十七年加奉国上将军。明昌初,加银青荣禄大夫。
卫绍王时,加开府仪同三司。贞祐中,加胙国公。
”
《教祖碑》的作者金源
子的全真祖师,生平履历仅存于 《道藏》的 《甘
水仙源录》《金莲正宗记》《鸣鹤余音》以及 《藏
外道书》等道门中人的记述。陈垣先生编纂的
《道家金 石 略》也 搜 集 了 流 传 下 来 的 一 些 碑 文
仙迹记》确实提到王重阳 “无疾而逝,春秋五十
有八”⑨ 。《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真教祖碑》⑩ 和
《七 真 年 谱 》 则 记 载 王 重 阳 卒 于 金 大 定 十 年
1131
凤、洮五郡、凤翔之和尚原、陇州之方山原。粘
,时王重阳 年 19。
罕既得陕西地,悉与伪齐”
绍兴七年 (
1137),金废刘豫,恢复对陕西地区
, 王 重 阳 年 25。 绍 兴 十 一 年
的 直 接 控 制
(
1141),宋金签订绍兴和议,“割商、秦之半畀
金国,存上津、丰 阳、天 水 三 县 及 陇 西 成 纪 余
日。从 政 和 二 年 (
1112) 岁 末 到 大 定 十 年
(
1170)岁初,王重阳的年龄,按照古今不同的
计算方式有58岁之说,也有59岁之说。在此种
情况下,陈铭珪从卒年逆推得出王重阳生于政和
三年 (
1113)的结论,就不那么准确了。况且王
重阳生于政和三年 (
1113)之说,也并未见于其
他史料记载。
重阳真人全真教祖碑》、刘祖谦 《终南山重阳祖
。这三
师仙迹记》和麻九畴 《邓州重阳观记》
篇资料确实未详细记录王重阳的生年,但 《祖庭
·48·
宗
教
记》等篇已明确了王重阳出生的日期。很多人认
为王重阳生于1112年,实际上政和二年 (
1112)
的十二月二十二日,已是公历的 1113 年 1 月 11
此地,盖因王重阳是在此地了真悟道的缘故。
第三,王重阳有 “别终南水竹村,家无儿女
亦无孙”
的 诗 句,那 么 他 的 家 乡 不 在 刘 蒋 村,
是否在同样位于终南县的水竹村呢? 《金莲正宗
。唐
记》曾提到 “当刘蒋水竹烟霞爽垲之地”
代剑在 《王重阳生平事迹考述》一文中认为,刘
蒋、水竹、烟霞乃是终南县的三个村落,王氏先
①
让似儒,其勤苦似墨,其慈爱似佛” 的全真道
教。而王重阳其人其作,在正史中却所记甚少。
在道教典籍的记载中,后人出于美化创教祖师的
目的,在追述其生平事迹时,不乏溢美之辞,因
此造成了某些失实之处。若将甘河证道② 作为他
悟道的起点,则 48 岁悟道之前的人生占据了他
整个生命历程的五分之四。本文选取了王重阳悟
加伪齐政权的科考,可惜功名脱落;皇统元年以后,凭借军功获得了甘河镇酒监的职务。深受儒家思
想影响的王重阳创立了将儒释道兼容并蓄的全真道,融合四海教风,在当时的乱世,为许多人提供了
心灵的避难所。
张媛媛,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
主题词:全真教
王重阳
籍贯
应举
宋金易代,战乱四起,王重阳创立了 “其逊
事,且前者进一步点明此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在建炎
。可知在刘豫伪齐统治期间,至少在
四年 (
1
1
3
0)
建炎四年之前,王重阳仍居住在咸阳县。
综上所述,王重阳的籍贯应为陕西咸阳,出
。悟道后于终南县
生于咸阳大魏村,家业丰厚
南时村修筑活死人墓 ,后在终南县刘蒋村北筑
庵居住,并以此为起点云游东行,故后世称刘蒋
。其成文
写的 《
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真教祖碑》
,是全真教史料中第一篇
于元至元十二年 (
1
2
7
5)
关于王重阳的传记资料。碑文称:“后真人 (王重
阳)五十六年,嗣法孙汴京嘉祥观提点真常子李
志源、中太一宫提点洞真子于善庆二大士,真实
道行,弘扬祖道者也,殷勤求文于玉阳子友人樗
”
轩居士,居士援笔而为之铭。
朝至元二十六年 (
1289)所立 《重阳王祖师仙迹
记》和明朝嘉靖四年 (
1525)所立 《重修重阳天
圣宫碑记》两块碑石 ,也可作为金石证据,此
两碑已于1963 年移存于咸阳市博物馆。另据明
万历年间所修 《咸阳县新志》记载:“王重阳故
”
宅,在县西北三十里,即王喆修养处。
在上述资料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金源璹撰
字允卿……后易名世雄,字德威”③ 。其名 “中
孚”应是取自 《周易》中的 《中孚》卦,其卦的
中心意思为讲诚信,卦辞曰:“中孚,豚鱼,吉,
”④ 长辈希望他以诚信带来吉利
利涉大川,利贞。
和富足,这是一个充满热切希望的名字。然而不
管是王中孚、王世雄还是王喆,在正史中都没有
传记。这位入道后改名王喆、字知明、道号重阳
断不会写作 “道中”。
其次,刘蒋说 源 自 《历 世 真 仙 体 道 通 鉴 续
近,“家世咸阳,最为右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王氏家族不会无
故轻易迁居,王重阳曾任终南县甘河镇酒监的职
务,任职期间,迁居终南,似乎更合乎情理,此
其一。除 《金莲正宗记》外,并没有其他典籍记
载 “刘蒋、水 竹、烟 霞”三 个 村 落 之 事,此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