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下学期幼儿园教研计划(五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下学期幼儿园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园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继续深入领会并切实执行《纲要》精神,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加速教师专业化进程,以此推动我园幼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二、主要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强化理论学习,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

1. 继续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纲要》,全面理解并认真贯彻其精神实质。

2. 继续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区教育单位的文件学习和政治学习活动。

3. 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学习,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实现观念与行为的统一。

例如,利用教研活动,结合本园实际,通过典型教学案例,引导教师进行讨论、反思和提升。

4. 鼓励年轻教师提升学历,不断自我充实和进取。

(二)优化教学管理,确保各项常规工作的有效执行。

1. 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并信任每一位教师。

2. 提供平台让教师自我决策和实践,提高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信任度。

3. 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团队建设,促进团队的共同发展。

4. 积极参与区级组织的观摩活动和比赛,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5. 加强对班级“六必”管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查和互评。

6. 注重环境创设,努力为幼儿提供有益身心的物质和心理环境。

7. 完善《幼儿成长档案》内容,增加家访记录、家长访谈记录和电话联系记录等。

8. 规划和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确保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1)早操时间:小班8:30,中班8:00,大班7:30。

(2)要求幼儿每天在大操场进行器械活动或设施活动。

(3)大班重点提升跳绳、拍球和投掷技能,中班重点提升拍球和快速短跑,小班重点提升单足立和跳跃技能,学期末进行评估。

9. 注重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和行为习惯,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深化幼教改革,做好教科研工作。

1. 制定并执行每周一次的教科研活动计划,确保详细记录。

2. 设计灵活稳定的活动课程,有计划地开展各类游戏活动。

3. 探索生成课程,结合预设和生成,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活动进程,重视幼儿的观察记录和教师的反思。

4. 鼓励教师撰写学术论文,争取取得研究成果。

5. 在省级课题组的指导下,开展《幼儿科学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每月工作安排:
____月
1. 举办班级环境创设比赛。

2. 开展区域游戏研讨及各班活动预设计划。

3. 开始幼儿午间操活动(2:40-2:50)。

4. 做好新老生的入园接待工作,确保教师和幼儿情绪稳定,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5. 制定教学、班务、主题活动实施计划及课题研究阶段计划,开展实践活动。

6. 强化幼儿日常管理,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____月
1. 区域活动材料投放及开展(每天上午10:40-11:20)。

2. 开展幼儿早操比赛。

3. 组织召开家长会。

4. 组织中、大班幼儿春游活动(参观飞机场)。

5. 加强各类教学活动,以游戏为主,促进教学创新。

6. 加强教学管理考核,定期进行课程评估小结。

____月
1. 优秀教师示范研讨课。

2. 组织全园教师教学公开观摩活动,进行教师评教、评学。

3. 继续加强教学管理考核,定期进行课程评估小结。

4. 准备“六一”活动排练(中旬)。

____月
1. 继续“六一”活动排练。

2. 举办幼儿绘画比赛。

3. 加强教学管理考核,定期进行课程评估小结。

4. 举办“六一”庆祝活动。

____月
1. 举行庆“六一”幼儿绘画比赛活动。

2. 开展幼儿园亲子活动,加强家园合作。

3. 举行教师师德演讲比赛。

4. 召开期末家长汇报会,展示幼儿学习成果。

____月
1. 组织期末幼儿教学质量测查。

2. 完成各项考核,总结学期工作。

2024年下学期幼儿园教研计划(二)
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育教学水平,我们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一、创设多元学习平台
1. 设立外出观摩学习项目,精心策划并组织教师前往优质幼儿园进行实地参观与学习,旨在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深化教师对当代幼儿教育的认知。

2. 设立理论学习平台,定期举办园本培训活动,通过同伴间的相互协助与深入交流,促进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共同进步与成长。

二、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
1. 严格实施教育常规管理,确保所有活动均按照幼儿园既定的作息时间与安排有序进行,注重细节,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化与高效化。

同时,幼儿园将实施随机督查机制,对各班级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与记录。

2. 园领导将加强随堂听课力度,及时了解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游戏及体育锻炼等情况,并提供具体、直接的指导,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 各班级需重视幼儿的养成教育与礼仪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与学习习惯。

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合作精神、交往能力与分享意识,以及健康、活泼、开朗的个性。

各班级应根据幼儿特点与存在问题,明确本学期的培养目标,并制定具体的培养措施,将其融入日常教育中。

4. 鼓励创设具有班级特色的主题环境,以幼儿为主体,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

同时,注重环境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调整,使环境成为引导幼儿发展的重要因素。

5. 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主题活动展示、亲子活动、器械操比赛、庆六一、自理能力比赛等,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

三、依托园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 举办教师说课比赛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自我、提升业务素质与教学水平的平台。

2. 深化园本课程建设,梳理领域课程,制定合理课程计划,规范课程设置。

各教研组根据实施情况对课程进行调整与修改,教师在备课时进行补充完善,并整理收集教育资源,形成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

3. 加强阳光体育特色课程研究,提高分区活动效能。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与发展需求设置活动内容,定时投放适宜的操作材料。

提升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水平,促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全面发展。

4. 开展园际交流活动,组织教师外出观摩阳光体育教学活动实施情况,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5. 举办优秀教案评比活动,激发教师积极性,挖掘优秀教学案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加强课题研究,提升科研水平
1. 扎实推进市级课题《提高0-____岁儿童家长保教能力》的研究工作,通过亲子活动等形式提升家长的保教能力。

2. 深化县级课题《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研究》的研究工作。

组织级组教研活动,采用多种形式的学习与交流方式,并做好详细记录。

同时注重研究资料的积累、整理与归档工作,形成系统的课题研究档案。

五、具体工作安排
(此处根据实际月份与活动内容进行详细安排)
2024年下学期幼儿园教研计划(三)
(一)强化基础管理,完善保教常规工作制度、流程及标准,以提升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深入贯彻《规程》《纲要》《指南》精神,积极开展园本课程研究,逐步完善课程方案、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全面提高保教工作质量。

(三)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激发教师创新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以《园本自然体验课程的实施研究》为引领,推动教师参与研究项目,培养研究型教师,学期末汇编研究成果手册。

四、具体实施目标与策略
(一)优化队伍管理,体现美的熏陶
本学期将严格执行基础管理体系,中期将修订并发布“保教基础管理体系框架手册”,确保管理有序进行。

(二)构建课程体系,彰显美的教育
以“立美课程”为导向,营造独特的室内和户外环境,构建农耕体验游戏课程。

通过“混龄自主游戏”构建公共区域游戏课程,以游戏计划和学习故事评价幼儿。

同时,融入民族教育,科学实施民族文化教育活动。

(三)强化教师发展,凝聚美的成长
1. 专业知识培训:鼓励教师自学教育理念,每周进行读书分享,解读教育智慧。

2. 专业技能培训:加强三笔字、边弹边唱和创意戏剧编排的训练,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3. 外出培训:丰富培训内容,与相关机构结对学习,扩大教师视野,确保培训效果的传递和应用。

(四)深化教研活动,渗透美的教育
以课程建设和实施为引领,通过四个子课题研究推动《园本自然体验课程的实施研究》。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开展集体教学观摩活动,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同时,发挥工作坊的辐射作用,开展二次教研,让更多教师受益。

五、具体工作要求
(一)负责人需深入理解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制定实施计划,明确职责、方法和质量标准。

(二)学期初,负责人需组织全体教师解读计划,分解任务,确保团队协同高效地执行工作。

2024年下学期幼儿园教研计划(四)
(二)强调开放与互动的教研模式:
1. 紧密围绕“问题定位、策略探索、问题解决、反思改进”的教研流程,推行全体教师参与并轮流主持的机制。

每两周实施一次,每次设定特定主题,通过讨论提升教师融合新理论与实践经验的能力,锻炼教师的表达能力和胆量。

利用“展示平台”,利用示范园的观摩和集团同行学习的机会,拓宽教师的视野,借鉴他人长处,通过“多问、多学、多实践”逐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本学期,我们将延续以往的教研模式,由年级组长主导,按年级组讨论并实施教研方案,注重活动的开放性,同时以教学主任为指导,年级组长为协调的教研活动。

年级组长负责制定年级教研活动计划,经教学主任指导后,年级组成员自由分配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主持人等角色,让全园教师都有机会担任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2. 本学期,除了在本园组织骨干教师的示范观摩活动,还将面向集团举办一次社会领域教学活动的课例观摩研讨会,要求所有教师参与课例研讨活动。

3. 将组织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竞赛,总结出最易操作、最适合幼儿的自理教育方法。

(三)提升教研指导与组织能力:
1. 坚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专业学习活动,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其他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争取与集团姊妹园共同参与,学习他人的教研方式和内容,提升自我。

邀请专家进行园本教研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园本教研活动水平。

2. 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各班教师或平行班教师自主结对,在工作中互相帮助、指导,每月至少一次以上的相互听课评课活
动。

教学主任参与全园的听课、评课活动,进行推门听课、即时反馈,及时指导,鼓励全园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新教师主动邀请有经验的教师进行随堂指导,向老教师请教。

3. 以“星城杯”教学能手比赛为驱动,重点开展语言领域教学活动的组织与研讨。

教学主任和年级组长担任评委,每位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后进行点评,然后进行说课反思,再进行“一课多上”,以实现教师的实质性成长。

4. 在日常检查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强调在集体活动中先抓常规,确保教师思想统一,要求一致,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习惯。

(四)持续日常教研活动:
1. 继续常规集体备课活动,教研部门确保每周一下午按岗位分时段进行集体备课,班长、主教、协教分别针对一周的典型课例进行深入研讨和记录。

2. 持续开展体验式、参与式教研,利用中午和下午时间进行年级组、层次组和领域组的教研活动,分别关注幼儿常规养成、能力发展、家长工作研讨、语言领域教学设计与组织等主题。

3. 加强同伴互助与自我反思,新教师发言后由老教师进行补充和提升,严格执行教研后的反思交流,促进每位教师的深度反思和能力提升。

(五)采用多元教研形式:
1. 以会代训的教研形式,每周一中午利用会议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参与经验交流、资源共享、案例分析、话题讨论等多种内容的研讨。

2. 小组课例研讨形式,每周二至四下午,由领域小组长安排组内教师组织教学案例,进行课例研讨。

具体时间分配为:单周二下午语言、周三下午美术,双周二下午音乐,周三科学,周四健康。

3. 全园参与的开放式大型研讨活动,每学期安排两次面向集团和片区的开放研讨,明确主题,创新形式,确保内容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六)加强保育教师的经验交流:
每周一上午,由卫生保健主任组织全体保育教师进行一周工作总结,分享优秀保育经验,并对保育教师进行一对一的专业技能指导。

六、详细计划
2024年下学期幼儿园教研计划(五)
(一)强化小组领导作用,推动教学创新。

小组组长应引导组员深入分析各自的教学特点,探索独特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以在各自的教学领域中发展出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

(二)重视开放式的教学研究活动。

1. 研讨活动应紧密围绕问题发现、策略制定、问题解决和反思的循环,全体教师参与,采取轮流主讲的方式。

每两周一次,每次设定特定主题,以提升教师结合新理论与实践经验的能力,同时锻炼教师的表达能力和勇气。

利用展示平台,通过参观示范园和与集团同行的共同学习,拓宽教师的视野,学习他人的优点,通过多问、多学、多实践逐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本学期将继续沿用以往的教研模
式,由年级组长主导,分年级组讨论并实施教研方案,注重活动的开放性,同时以教学主任为指导,年级组长为协调的教研活动。

2. 本学期将不仅组织本园骨干教师的教学示范观摩,还将面向集团开展社会领域教学活动的课例观摩研讨,要求所有教师参与研讨活动。

3. 将组织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比赛,以提炼出最易操作、最适合幼儿的自理教育方法。

(三)提升教研指导和组织能力。

1. 坚持开展外部学习活动,有计划地带领教师参加其他幼儿园的教研,争取与集团姊妹园共同参与,学习他人的教研方式和内容,以提升自我。

同时,邀请专家进行园本教研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教研活动水平。

2. 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各班教师或平行班教师自主结对,工作中相互指导,每月至少一次相互听课评课。

教学主任参与全园的听课、评课活动,进行推门听课、即时反馈,以促进全园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鼓励新教师主动邀请有经验的教师进行随堂指导,向老教师请教。

3. 利用“星城杯”教学能手比赛,重点进行语言领域教学活动的组织与研讨。

教学主任和年级组长担任评委,对每位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点评,然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说课反思,再进行多次教学,以实现教师的实质性成长。

4. 在日常检查中,强调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着重提醒教师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要求在集体活动中始终如一、班级工作人员思想统一,以一致的标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四)持续开展日常教研活动。

1. 继续常规集体备课活动,教研部门将严格执行每周一下午的分时段、分岗位集体备课,班长、主教、协教分别利用半小时对一周的典型课例进行研讨和记录。

2. 持续开展体验式、参与式教研,年级组侧重幼儿常规养成和能力发展、家长工作研讨,层次组侧重语言领域教学设计与组织研讨,领域组侧重形成自我教学风格的教研活动。

3. 加强同伴互助与自我反思,新教师发言后由老教师进行补充和提升,同时严格执行反思交流,促使每位教师都能进行深度反思,提升教学能力。

(五)采用多元化的教研形式。

1. 以会议形式进行培训式教研,每周一中午利用全体教师会议,开展经验交流、资源共享、案例分析、话题讨论等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以获取最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经验。

2. 通过小组课例研讨,每周二、三、四下午由领域小组长安排教师组织教学案例,小组内成员进行研讨。

具体时间分配为:单周二下午语言,周三下午美术,双周二下午音乐,周三科学,周四健康。

3. 每学期组织两次全园参与的开放式大型研讨活动,要求全体教师参与,明确研讨主题,创新研讨形式,确保内容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六)加强保育教师的经验交流。

每周一上午,由卫生保健主任组织全体保育教师进行一周工作小结,分享优秀保育经验,并对保育老师的技能进行一对一的培训指导。

六、详细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