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特色现代住居环境——江阴敔山湾金科·东方大院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水乡特色现代住居环境——江阴敔山湾金科东方大院住
宅小区规划设计探析
任磊;陈晓恬
【摘要】该文以江阴敌山湾金科·东方大院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为例,阐述了如何结合基地原始地形、地貌,运用现代规划、设计手法和技术,营造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现代住居环境.
【期刊名称】《华中建筑》
【年(卷),期】2011(029)003
【总页数】6页(P115-120)
【关键词】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江南水乡特色;现代住居环境
【作者】任磊;陈晓恬
【作者单位】上海联境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市长宁区商务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2
中国传统江南水乡住居环境的塑造多充分利用地形和丰富的水资源,呈现出大街小巷、溪流纵横、小桥轻卧的空间形态,形成轻雅、精巧而安定的环境意向。
如何在住宅小区建设中运用现代规划、设计手法和技术,延续富有地域特色的江南水乡住居意境,使现代住居与自然、文化相协调?笔者在江阴敔山湾金科•东方大院住宅小区规划建设中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金科•东方大院基地位于江阴市东南部规划中的社区——敔山湾新城几何中心西侧,占地面积约190亩(约12.67hm2)。
区域周围坐拥青山绿水的自然景观和丰富
的人文环境,周边耙齿山(敔山)、定山、蟠龙山等山形起伏秀美,烟波浩淼的定山湖公园近在咫尺;此外,其南侧为新城规划的公建配套中心,东北面是拥有百年历史的国家级重点中学——江苏南菁高级中学(图1)。
基地内地势较为平坦,南低北高;内有自然河流分别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蜿蜒穿过;规划定位是由花园洋房和高层住宅形成的高档住区(图2)。
江阴敔山湾金科•东方大院住宅小区设计充分考虑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资源,以“水乡、庭院”作为规划主题(图3):
一泓春水几处人家居生态家园观滨湖胜景
临湖低筑近路高瓴拥曲水入阁见楼幢层叠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近山以养清刚气质,近水以得宽广胸怀;本案充分挖掘地块内溪流景观潜质,以水系作为小区空间形态和道路系统组织的骨架,建设面水而筑、寓水于园、寓情于景的现代江南水乡特色住居环境。
同时,将基地周边的自然山水环境也纳入住区景观系统,通过建筑组团布局与小区外的青山碧水相互渗透、融合。
以现代生活观念、生活方式打造传统民居合院空间:提取江南民居建筑空间形态组成的重要元素——天井、院落,通过对花园洋房户型的创新性设计,结合地下车
库建设重塑基地地形、地貌,做到家家独门独户、户户景观院落;此外,通过院落之间的不同标高组合设计居住私密空间、庭院半私密空间和公共绿地开放空间,形成院院相叠、院院相连的精雅景观环境。
“传统风格、现代气质”是金科•东方大院小区的建筑设计思路,力求让中国江南
宅院的轻雅、灵动韵味和现代居住建筑的简洁明快进行碰撞,以马头墙、庭院、青瓦粉墙等传统建筑元素来构筑现代居住形态,建设一个具备院落格局、庭堂楼阁、古韵新风三大特色的人居作品,营造具有文化认同感的现代社区场所。
要营造住居面水而筑、水宅交融的意境,必须打造基地水网体系作为金科•东方大
院小区的骨架,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小区的交通和景观结构。
首先,在原来西向斜倒的“Y”形河道基础上建设两条东西向人工水系,整体形成“一环、一轴”的水系骨架,并利用地形及基地外河流打造不同高程的水网系统,建构从平面到立体的景观水系(图4)。
其次,围绕水系骨架展开流畅清晰的交通组织,形成“一主环、两半环”的交通构架,实现完全人车分流。
其中道路“主环”为沿地块周边环通的小区主要车行道,“两半环”为小区内部与出入口结合,沿
水系布局的组团间消防道路,并设计为景观铺装道路形式与环境融为一体(图5)。
同时,地下车库布局亦以水系骨架轴为界分成东西两个大块,合理规划保证了所有住户均能车行至楼栋入户(图6)。
而小区的景观结构塑造则完全依托“一环、一轴”的水网骨架,并结合小区出入口布局打造了“一主、两次”三条景观轴线(图7)。
通过这样的水系、景观绿地以及道路的有机结合,较好的突出了小区步移景异的空间变化;而水景的网络化和立体化设计又保证了小区内住户在视觉上拥有景观品质的均好性,同时也起到了调节局域小气候的作用。
金科•东方大院小区的空间形态在水网体系之上自然形成八个组团,力求住宅组团、水系和景观绿化浑然一体,并通过塑造各个组团特色,使其具备鲜明的可识别性、良好的归宿感、明确的向心力以及舒展明朗的场所精神(图8)。
首先,呼应基地南低北高的地形,结合南侧设置的小区主出入口,由南向北布置花园洋房,最大限度引入基地外的山水景致;此外,将公建配套和商业布置在南侧,形成形态丰富的南沿街界面,并和用地南边的新区服务中心形成空间和功能上的互动。
其次,考虑到从江阴市区方向看过来小区的整体天际轮廓线变化以及空间形态营造,以小区内主要景观轴为界将高层住宅在基地的最北面形成两个组团,和远处山脉一起形成小区人文和自然相结合的景致。
另外,为避免高层住宅组团对景观形成的压力效应,将高层住宅底层架空6m,把景观引入架空层,形成较好的景观穿
插,同时有效的对周边城市透绿,从而达到与整体环境的高度和谐。
最后,小区多层花园洋房组构的六个居住组团,被水网体系或划分为独立的岛,或发展为沿水岸生长江南水弄;住宅布局尽可能紧凑简化、以条式为主,注重立面的转折变化,并通过精心规划与户外绿化环境设计融为一体,在空间形态上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特色与现代住居环境的结合(图9)。
(1)创造富有人文韵味和地域特色的现代住居
根据金科•东方大院小区的规划设计理念,结合现代居住行为以及当地住户市场需求,本案主要住宅产品为花园洋房。
在具体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地形高差和与小区水网体系之间的关系,同时运用多种组合的院落布置方式——前庭后院、临水下
沉侧院、空中院馆等对江南水乡传统住宅形态进行现代演绎。
首先,本案将人工水系的标高定在车库顶板之上,和自然水系形成高差,增加住宅设计中对水环境的利用率和情趣性。
小区内大面积的洋房临自然水系(水网体系的中轴)布局,利用地形及车库设计,使一楼居住单元在拥有前庭、后院的同时,还拥有直接面向自然水系开敞的侧院和临水景观平台;此外,二楼居住单元亦拥有临河的侧院,最大化的将小区水景融入住居生活(图10)。
另一方面,小区内住居
一体化的空间组织和群体布置,不但提高了住宅群落的功能与环境质量;而且与公共绿地间形成有效渗透和穿插,
为业主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为住宅组合融入更多活跃因素。
其次,金科•东方大院小区通过对花园洋房户型私密空间、庭院半私密空间和公共绿地的开放空间的组合设计,提高院落建筑的实用性,并对传统江南水乡住居院落空间和文化进行了现代居住行为上的诠释和重塑。
此外,在设计中采用退台的处理手法,通过入户花园、阳台、露台的合理布置,有效地解决了目前花园洋房户型中人们普遍提出的视觉干扰问题。
(2)塑造中式新古典建筑风格(图11)
金科•东方大院小区立足于“传统风格、现代气质”的设计理念,着力塑造具有江南水乡传统民居韵味的中式新古典建筑风格。
一是,在建筑设计中提取江南传统宅院的马头墙、庭院、天井、门等重要空间构成元素和建筑文化符号;以现代住居生活为基础,进行重新建构和组合。
二是,在建筑色彩上,借鉴江南民居青、灰、白的主调,使整个小区建筑群体给人一种古朴、典雅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以小区景观的丰富突出建筑群体的精致,同时以建筑的素雅来凸现小区景观的多彩。
在江阴敔山湾金科•东方大院住宅小区的规划建设中,传统江南水乡居住形态、景观特征是设计前提;围绕这个概念,规划尝试利用基地及其周边丰富的水资源,打造小区的水网格局,同时也为小区的道路系统和组团空间布局确立了发展骨架。
而通过现代建筑技术支持下的设计创新,在花园洋房这种现代居住形式中东方大院住宅小区重塑了传统院落居住文化,并发展了院院相叠、院院相连的立体景观空间。
(注江阴敔山湾金科•东方大院获2009年中国人居典范建筑规划设计奖——最佳设计方案金奖。
)
(附
江阴金科东方大院
建设单位:江阴金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同建强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获奖情况:获2009年中国人居典范建筑规划设计奖——最佳设计方案金奖。
建设地点:江苏省江阴市敔山湾新城
用地面积:126669.70m2
总建筑面积:288327.86m2
住宅建筑面积:212415.25m2
公建建筑面积:4014.84m2
容积率:1.709
总户数:1891户
总人口:6052人
建筑层数:5+1F、6F、24 F、27 F、32 F
建筑密度:23.95%
绿化率:40.20%
道路面积:12160.30m2
停车数:1891辆,其中地上:30辆,地下:1861辆设计:上海同建强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竣工时间:目前样板楼开放,其他楼栋施工中
主要设计人员:任磊、王淞淞、曾朝杰、董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