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末考试(化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期末考试(化学)
(考试总分:100 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0小题,总分60分)
1.(3分)1.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化学与纸的形成、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B.浓硫酸使纸张炭化是利用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C.纸“轻于蝉翼薄于纱”,纸与蝉翼燃烧时气味不同
D.纸张的重复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
2.(3分)2.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K。

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mol/L的一元酸HA与b mol/L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A.a=b
B.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中,
D.混合溶液中,
3.(3分)3.某新型可充电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Zn+2OH--2e- = Zn(OH)2
B.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FeO42-+4H2O+3e-= Fe(OH)3+5OH-
C.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mol K2FeO4被氧化
D.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
4.(3分)4.下列实验叙述错误
..的是
A.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有Na+而无法判断是否有K+
B.配制硫酸铁溶液时,将硫酸铁溶解在硫酸中,再加水稀释
C.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2~3次后即可加入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D.向某钠盐 X 的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加 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X 不一定是Na2SO4
5.(3分)5.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 )。

A.相同B.中和HCl的多C.中和CH3COOH的多D.无法比较6.(3分)6.在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
M(g)+N(s),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验编号温度
/℃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X)n(Y)n(M)n(N)
①8000.100.400.0800.080
②8000.200.80a a
③9000.100.150.060.0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 5min达平衡,平均反应速率v(X)=0.016mol/(L·min)
B.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
C.实验②中,达到平衡时,a小于0.16
D.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7.(3分)7.可逆反应mA(g)十nB(g)pC(g)十qD(g)的v-t图象如下右图,若其它条件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图
象如图。

对于下列命题:
℃a1>a2 ℃a1<a2 ℃b1>b2 ℃b1<b2 ℃t1>t2 ℃t1﹦t2 ℃两图
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右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


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C.℃℃℃℃D.℃℃℃℃
8.(3分)8.某化工采用稀NaOH溶液脱除CO2,若碱洗脱除后所得废液的pH约为13(已知:相同温度下饱和Na2CO3溶液的pH约为1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c(OH-)>c(Na+)>c(CO32-)>c(HCO3-)>c(H+)
B.该溶液中:c(Na+)+c(H+)=c(OH-)+2c(CO32-)+c(HCO3-)
C.加水稀释该溶液,恢复至原温度,pH增大,K w不变
D.该溶液pH约为13的原因:CO32-+H2O=HCO3-+OH-
9.(3分)9.科学家发现对冶金硅进行电解精炼提纯可降低高纯硅制备成本。

相关电解槽装置如图所示,用Cu-Si合金作硅源,在950℃利用三层液熔盐进行电解精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由液态Cu-Si合金流出,流入液态铝电极
B.三层液熔盐的作用是使电子能够在三层间自由流动
C.在该液相熔体中Cu优先于Si被氧化,Si4+优先于
Cu2+被还原
D.液态铝电极与正极相连,作为电解池的阳极
10.(3分)10.工业上可用如下反应制H2:CH4(g)+H2O(g)⇌CO(g)+3H2(g) ΔH,在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H4和H2O(g),测得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分数φ(H2)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p1<p2
B.焓变:ΔH<0
C.正反应速率:M>N
D.平衡常数:K(M)<K(N)
11.(3分)11.下列化学用语表述不正确的是
A.醋酸的电离方程式:CH3COOH+H2O CH3COO-+H3O+
B.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Fe作负极被氧化:Fe-2e-=Fe2+
C.Na2CO3溶液显碱性:CO2-
+2H2O H2CO3+2OH-
3
D.SO2通入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SO2-
+2I-+4H+
4
12.(3分)1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有能量变化的过程是化学反应
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③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
④能量变化是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⑤热量不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唯一形式
⑥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
⑦放热的化学反应均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A.①②⑦B.①⑤⑥C.①④D.④⑤⑦
13.(3分)13.已知反应X+Y===M+N吸收能量,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低于Y的能量,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能量
B.因为该反应吸收能量,只有加热时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
14.(3分)1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油经过物理加工可得到人造奶油
B.在养鸡场鸡舍周围撒适量生石灰,可起到消毒作用
C.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属于物理变化
D.棉、麻、丝充分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15.(3分)1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烷的二氯取代物有2种
B.乙烯和聚乙烯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完全相同
C.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D.饱和硫酸铵溶液和福尔马林都可使鸡蛋清溶液发生变性
16.(3分)16.将CH3COOH和H18O—C2H5混合加热发生酯化反应,已知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O存在于所有物质里B.18O仅存在于乙醇和乙酸乙酯里
C.18O仅存在于乙醇和水里D.有的乙醇分子可能不含18O
17.(3分)17.某草药中有一种色素,它的结没食子儿茶素的结构简式如图,它是目前尚不能人工合成的纯天然、高效能的抗氧化剂.下列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5H12O5
B.1 mol 该物质与4mol NaOH恰好完全反应
C.该物质在浓硫酸作用下可发生消去反应
D.该物质可以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18.(3分)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 7H 16的烷烃,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B .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还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
C .甲苯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
D .燃烧产物为CO 2和H 2O 的化合物一定是碳氢化合物
19.(3分)19.沿海电厂采用海水为冷却水,但在排水管中生物的附着和滋生会阻碍冷却水排放并降低冷却效率。

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在管道口设置一对惰性电极(如图所示),通入一定的电流。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阳极发生将海水中的 Cl-氧化生成 Cl2的反应
B.管道中可以生成氧化灭杀附着生物的 NaClO
C.阴极生成的 H2应及时通风稀释安全地排入大气
D.阳极表面形成的 Mg(OH)2等积垢需要定期清理
20.(3分)20.HA 是一元弱酸,难溶盐MA 的饱和溶液中c(M )+随c(H +)而变化,M +不发生水解。

实验发现,298K 时+
2+c (M -c(H ))为线性关系,如下图中实线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溶液pH 4=时,-4-1c(M )<3.010mol L +⨯⋅
B .MA 的溶度积度积-8
sp K (MA)=5.010⨯
C .溶液pH=7时,+--+c(M +c(H =c(A +c ))(OH ))
D .HA 的电离常数4a -K (HA) 2.010≈⨯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26分)
21.(14分)21.(每空1分,共14 分)a 、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I 随加入水的体积V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
(1)“O ”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b 、c 三点处,溶液的c(H +)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3)a 、b 、c 三点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

(4)若将c 点溶液中c(CH 3COO -)增大,c(H +)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反应3Fe(s)+4H 2O(g)℃Fe 3O 4(s)+4H 2(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试回答:
(5)增Fe 的量,其正反应速率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平衡______(填“不”“向正反应方向“或“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6)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其正反应速率_______,平衡_______移动。

(7)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 2使体系压强增大,其正反应速率_______,平衡_______移动。

(8)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水蒸气,其正反应速率_______,平衡_______移动。

22.(12分)22.(每空2分,共12 分)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

(1)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0.2molCO与0.4molH2发生反应,
CO(g)+2H2(g) CH3OH(g),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B两点对应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 A P B(填“>、<、=”)。

②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 A,K B,K C的大小关系是。

③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 ___(填代号)。

a.H2的消耗速率是CH3OH消耗速率的2倍
b.CH3OH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CO和CH3OH的物质的量之和保持不变
(2)在P1压强、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再加入1.0molCO后重新到达平衡,则CO的转化率(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T1℃、1L的密闭容器内发生上述反应,测得某时刻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CO:
0.1mol、H2:0.2mol、CH3OH:0.2mol,此时v(正) v(逆)(填“>、<或=”)。

三、综合题(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4分)
23.(14分)23.(每空1分,共14 分)Ⅰ.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可知:
(1)仅由第二周期元素组成的共价分子中互为等电子体的有______组。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______种。

(2)在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与NO
2
-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3)试预测N
3
Ⅱ.氮化钛(Ti3N4)为金黄色晶体,由于具有令人满意的仿金效果,越来越多地成为黄金的代替品。

以TiCl4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见图)可以制得Ti3N4和纳米TiO2。

图中的M是短周期金属元素,M的部分电离能如下表:
(4)M是______(填元素符号),该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为______,配位数为______。

(5)基态Ti3+中未成对电子数有______个;与Ti同族相邻的元素Zr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钛元素最高化合价为______。

(6)纳米TiO2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剂,纳米TiO2催化的一个实例如图所示。

化合物甲的分子中采取sp2方式杂化的碳原子数为______,化合物乙中采取sp3方式杂化的原子对应的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7)有一种氮化钛晶体的晶胞与NaCl晶胞相似,如图所示,该晶胞中N、Ti之间的最近距离为a pm,则该氮化钛的密度为______ g·cm-3(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只列计算式)。

该晶体中与N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原子有______个。

科学家通过X-射线探明KCl、MgO、CaO、TiN的晶体与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

且知三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
KCl、CaO、TiN三种离子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0小题,总分60分)
1.(3分)1.A【详解】
A.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
B.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纤维素脱水炭化,B正确;C.蝉翼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燃烧时无明显气味,C正确;
D.纸张的重复利用可以减少树木等植物的砍伐,有利于环境保护,D正确。

故选:A。

2.(3分)2.C【解析】
试题分析: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mol/L的一元酸HA与bmol/L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断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A.只有当HA和BOH的电离常数相等时,a=b,混合溶液才呈中性,A错误;B.K W=14时,混合溶液呈中性,B错误;C.混合溶液呈中性,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c
(H+).C(OH-)=K W,,C正确;D.混合溶液中不管是否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都有:,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溶液的混合
3.(3分)3.C【详解】
选项A,放电时,在碱性条件下,Zn失去电子为电池的负极:Zn-2e-+2OH-
===Zn(OH)2;选项B,根据放电时总电池反应式减去负极反应式(电子数需相等)可得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FeO42-+4H2O+3e-===Fe(OH)3+5OH-;选项C,放电时,K2FeO4被还原;选项D,充电是放电的逆向反应,所以充电时,阳极消耗OH-,导致阳极附近的溶液的碱性减弱。

4.(3分)4.C【详解】
A.钠元素的黄色火焰可以覆盖钾元素的紫色火焰,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则证明原溶液中有Na+,但无法判断是否含有K+,K+需通过蓝色钴玻璃才能观察其火焰颜色,故A正确;
B.实验室配制硫酸铁溶液时,为了抑制硫酸铁水解,应先把硫酸铁晶体溶解在稀硫酸中,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故B正确;
C.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2~3次后,应再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否则会将标准溶液稀释,故C错误;
D.向某钠盐X的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只能证明含有SO42-,可能为Na2SO4,也可能为NaHSO4,故D正确。

故选C。

5.(3分)5.C【解析】试题分析: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
醋酸的浓度大,所以和氢氧化钠反应时,消耗的氢氧化钠多,选C 。

考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
【名师点睛】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所以当pH 相同的强酸和弱酸相比较,弱酸的浓度大,但是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管电离与否,都会参加反应,所以计算反应中的量时,用酸的量而不是用电离出的氢离子计算。

6.(3分)6.D 【详解】
A .实验①中,生成M 为0.08mol ,则X 的变化量为0.08mol ,5min 达平衡,用X 表示
的平均反应速率v(X)=n V t =0.08mol 2L 5min
⨯=0.008mol/(L•min),故A 错误; B .①②中温度相同,则K 相同,由①可知, ()()()()()
()()0.10.4
00.080.08
0.080X g Y g M g N s mol mo .020.32
0.8l 0mol ++开始转化平衡 容器的体积为2L ,则K=0.040.010.16
⨯=25,故B 错误; C .①②温度相同、体积相同,②中物质的量为①的2倍,若平衡不移动,a=0.16,但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a 大于0.16,故C 错误;
D .①③相比,③中
()()()()()
()()X g Y g 0.10.15
M g N s mol mo 00.060.06
0.060.040.09l 06mol .0++开始转化平衡
K=0.030.020.045
⨯=33.3>25,可知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 正确;
故选D 。

7.(3分)7.A 【解析】
试题分析: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反应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缩短,a 1<a 2、b 1<b 2、t 1>t 2。

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反应物浓度净减少量,所以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图象
点评: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反应物浓度净减少量。

8.(3分)8.B 【解析】
碱洗脱除CO 2后所得废液的pH 约为13,大于相同温度下饱和Na 2CO 3溶液的pH ,说明
碱洗脱除CO2后所得废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Na2CO3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 HCO3-+OH-、HCO3-+H2O H2CO3+OH-。

A项,该溶液中c (Na+)>c(OH-),错误;B项,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为c(Na+)+c(H+)=c(OH-)+2c(CO32-)+c(HCO3-),正确;C项,加水稀释恢复至原温度,溶液中c(OH-)减小,pH减小,水的离子积K W不变,错误;D项,该溶液pH约为13的原因是
NaOH=Na++OH-,错误;答案选B。

9.(3分)9.A【分析】
由图可知该装置为电解池,Si4+在液态铝电极得电子转化成Si,因此液态铝电极为阴极,连接电源负极,Cu-Si合金所在电极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三层液熔盐在电解槽中充当电解质,可以供离子自由移动,并增大电解反应面积,提高硅沉积效率,据此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该装置为电解池,Si4+在液态铝电极得电子转化成Si,因此液态铝电极为阴极,连接电源负极,Cu-Si合金所在电极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三层液熔盐在电解槽中充当电解质,可以供离子自由移动,并增大电解反应面积,提高硅沉积效率,
A、根据上述分析,液态铝为阴极,连接电源负极,电子流入液态铝,液态Cu-Si合金为阳极,电子由液态Cu-Si合金流出,故A正确;
B、根据装置图,三层液熔盐中没有电子通过,三层液熔盐的作用是可以有效的增大电解反应的面积,使单质硅高效的在液态铝电极上沉积,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电解池的阳极上Si失电子转化Si4+,阴极反应Si4+得电子转化为Si,因此Si优先于Cu被氧化,故C错误;
D、根据上述分析,液态铝电极为阴极,连接电源负极,故D错误;答案为A。

【点睛】
该题为电解装置,应从电解原理角度入手进行分析,连接电源正极的一极为阳极,该电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连接电源负极的一极为负极,该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解质内部是阴阳离子通过,没有电子通过。

10.(3分)10.C【分析】
根据图像可知,p2时,升高温度氢气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确定,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过M点向T轴作垂线,与p2相交与点a,a点在M点的上方,从p1到p2,氢气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为减小压强,故p1>p2。

【详解】
A.分析可知,压强:p1>p2,A说法错误;
B.分析可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焓变:ΔH>0,B说法错误;
C.根据图像,M点的温度高于N点,且两反应均为正向进行,故正反应速率:M>N,C说法正确;
D.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K增大,
K(M) >K(N),D说法错误;答案为C。

11.(3分)11.C【详解】
H O是由H2O和H+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原方程式可以化简为
A.+
3
-+
CH COOH CH COO+H,是醋酸的电离方程式,A项不符合题意;
33
B.Fe作负极,C做正极,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B 项不符合题意;
CO是弱酸根离子,发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但是其C.Na2CO3溶液显碱性是因为2-
3
CO+H O HCO+OH,对应的酸H2CO3是弱酸,应当分步水解,水解反应为:2---
323 --
HCO+H O H CO+OH,C项符合题意;
3223
D.碘水中的I2具有氧化性,SO2具有强还原性,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得失电子
I+SO+2H O=2I+SO+4H
守恒、电荷守恒、元素守恒,离子反应为-2-+
2224
12.(3分)12.A【详解】
℃有能量变化的过程可以是化学反应,也可以是物理变化,比如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错误;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成正比例关系,同一个反应,反应物的量翻倍了,能量变化值也翻倍,℃错误;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断裂反应物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生成物化学键时放出的能量的差引起的,℃正确;
℃化学变化时,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故能量变化是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正确;
℃能量形式有多种,有光能、热能、电能等等,故热量不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唯一形式,℃正确;
℃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例如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在室温下混合即可发生,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正确;
℃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以设计成原电池,℃错误;答案选A。

13.(3分)13.D【分析】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不能比较X与Y、Y与N的能量大小关系;
B. 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如氯化铵和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C. 由于是吸热反应,所以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D.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

【详解】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所以X的能量不一定低于Y的能量,Y的能量不一定低于N的能量,A错误;
B. 吸热反应是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例如氯化铵和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但是该反应在常温下就可进行,B错误;
C. 吸热反应中,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放出的能量,C错误;
D. 根据已知条件,该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正确;正确选项D。

【点睛】
反应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成键放出的总能量,如果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反应为吸热反应;如果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

14.(3分)14.A【详解】
A.人造奶油是将植物油经过氢化得到的,发生的是加成反应,属于化学变化,A项错误;
B.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具有强碱性,导致微生物难以生存,B项正确;
C.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利用的是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变化,C项正确;
D.棉、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都含有碳、氢元素,充分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D项正确;答案选A。

15.(3分)15.C【解析】
【分析】
A、丙烷的二氯取代物有1,1-二氯丙烷、1,2-二氯丙烷、1,3-二氯丙烷、2,2-二氯丙烷;
B、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聚乙烯不含碳碳双键;
C、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水、二氧化碳;
D、饱和硫酸铵溶液使蛋白质发生盐析。

【详解】
A、丙烷的二氯取代物有1,1-二氯丙烷、1,2-二氯丙烷、1,3-二氯丙烷、2,2-二氯丙烷,共4种,故A错误;
B、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聚乙烯不含碳碳双键,所以碳原子的成键方式不相同,故B错误;
C、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水、二氧化碳,所以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故C正确;
D、饱和硫酸铵溶液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福尔马林可使鸡蛋清溶液发生变性,故D错误。

16.(3分)16.B【详解】
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乙酸提供羟基,醇提供羟基氢原子,二者结合生成水,其余部分互相结合成酯,所以乙酸与乙醇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18OH
CH3CO18OCH2CH3+ H2O,由于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故乙醇仍存在,故18O只存在于乙醇和乙酸乙酯中.故选项B正确。

17.(3分)17.C【详解】
A.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5H14O5,故A错误;
B.该有机物含酚羟基,显酸性,则1mol该物质与3molNaOH恰好完全反应,故B错误;
C.与醇羟基相连C的邻位C上含H,则该物质在浓硫酸作用下可发生消去反应,故C 正确;
D.该有机物含酚羟基,酚羟基邻位和对位存在氢原子,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点睛】
醇类和卤代烃若发生消去反应,则醇分子中羟基(-OH)或卤代烃中卤原子相连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还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

18.(3分)18.A【详解】
A、分子式为C7H16的烷烃,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CH3)2CHCH2CH2CH2CH3、CH3CH2CH(CH3)CH2CH2CH3、CH(CH2CH3)3,选项A正确;;B、聚乙烯不含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也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选项B错误;C、甲苯中甲基上的3个H原子与苯环上的原子不共面,选项C错误;D、燃烧产物为CO2和H2O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碳氢化合物,还可能含氧,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同分异构体、有机物的燃烧等知识,解答本题的
关键是正确理解好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19.(3分)19.D 【分析】
海水中除了水,还含有大量的Na +、Cl -、Mg 2+等,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装置的原理是利用惰性电极电解海水,阳极区溶液中的Cl -会优先失电子生成Cl 2,阴极区H 2O 优先得电子生成H 2和OH -,结合海水成分及电解产物分析解答。

【详解】
A .根据分析可知,阳极区海水中的Cl -会优先失去电子生成Cl 2,发生氧化反应,A 正确;
B .设置的装置为电解池原理,根据分析知,阳极区生成的Cl 2与阴极区生成的OH -在管道中会发生反应生成NaCl 、NaClO 和H 2O ,其中NaClO 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灭杀附着的生物,B 正确;
C .因为H 2是易燃性气体,所以阳极区生成的H 2需及时通风稀释,安全地排入大气,以排除安全隐患,C 正确;
D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 2O+2e -=H 2↑+2OH -,会使海水中的Mg 2+沉淀积垢,所以阴极表面会形成Mg(OH)2等积垢需定期清理,D 错误。

故选D 。

20.(3分)20.C 【分析】
本题考查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的应用,具体见详解。

【详解】
A .由图可知pH=4,即c(H +)=10×10-5mol/L 时,c 2(M +)=7.5×10-8mol 2/L 2,c(M +)=
-4L 10mol/L<3.0×10-4mol/L ,A 正确;
B .由图可知,c(H +)=0时,可看作溶液中有较大浓度的OH -,此时A -的水解极大地被抑制,溶液中c(M +)=c(A -),则+-2+-8
sp K (MA)=c(M )c(A )=c (M )=5.010⨯⨯,B 正确; C .设调pH 所用的酸为H n X ,则结合电荷守恒可知 ()-+-+-n )))c(M +c(H =c(A +c(O + nc X )H ,题给等式右边缺阴离子部分nc(X n-),C 错误;
D .+-a c(H )c(A )K (HA)=c(HA)⨯当()
()―c A =c HA 时,由物料守恒知-+c(A )+c(HA)=c(M ),则+-
c(M )c(A )=2,2++-
-8sp c (M )K (MA)=c(M )c(A )==5.0102⨯⨯,则2+-8c (M )=1010⨯,对应图得此时溶
液中+-4-1
c(H )=2.010mol L ⨯,+-+4a c(H )c(A )K (HA)==c(H ) 2.010c(HA)-⨯≈⨯,D 正确;
故选C 。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26分)
21.(14分)21.在“O ”点处醋酸未电离,无离子存在 c<a<b c 加少量NaOH 固体 加少量Na 2CO 3固体 加入Zn 、Mg 等金属 不变 不 增大 不 不变 不 增大 向正反应方向
【分析】
(1)根据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才能导电分析,冰醋酸为纯醋酸,不存在电离,不能导电分析;
(2)根据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分析;
(3)根据越稀越电离分析;
(4)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可以加入消耗氢离子的物质,使平衡正向移动,如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或活泼金属或碳酸氢钠等;
(5)根据固体的量不影响速率和平衡分析;
(6)根据浓度增大,速率加快,但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相等,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分析;
(7)根据反应体系物质的浓度不变分析速率和平衡的移动;
(8) 根据反应物的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分析。

【详解】
(1)冰醋酸为纯醋酸,不存在电离,在“O ”点处醋酸未电离,无离子存在,导电能力为0;
(2)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所以氢离子浓度关系为: c<a<b ;
(3)根据越稀越电离分析,电离程度最大的为: c ;
(4)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可以加入消耗氢离子的物质,如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或活泼金属或碳酸氢钠等;
(5)增加铁的量不影响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
(6)容器体积缩小一半,压强增大,速率增大,平衡不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