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复习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复习测试题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0分)
1.随着时代的发展,化学已成为一门中心科学,下列各项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B.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C.物质的运动和作用力
D.物质的制取和用途
2.下列叙述中,属于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不易溶于水
B.氧化铜是黑色固体
C.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克/升
D.铜绿受热可以分解
3.用来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火星四射B.放热
C.铁丝熔化成小球D.生成黑色固体
4.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A.放块状固体 B. 读液体体积
C.闻气体气味D.给液体加热
5.加热50ml液体应该选用下列仪器中的: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石棉网
⑥铁架台⑦漏斗()
A.①③⑤B.②③⑤⑥C.①③④D.①③⑤⑥
6.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

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铁钉: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
C.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
D.酒精:王磊忘了盖上酒精灯的灯帽,我挥发了
7.下列各项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B.甲烷用作燃料
C.干冰用作制冷剂
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8.某班组织了以“环境污染都是化学惹的祸吗?”为主题的辨论赛,正方观点是“环境污染都是化学惹的祸”,反方观点是“环境污染不全是化学惹的祸”。

下列各项不能成为反方观点论据的是()
A.病菌导致流感 B.汽车鸣笛产生噪音
C.燃放鞭炮形成烟雾 D.电磁辐射引发白血病
9.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将铁钉直接放入试管中
B.实验室中的药品经确认无毒无害的,可以品尝一下以感受其味道
C.为了方便,将称量好的氯化钠直接倒入量筒中进行溶解
D.实验完毕后,应及时洗涤所用的器皿,仪器、药品归类整理,放在规定的位置
10.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已普遍进入城市家庭,它是含有下列物质的混合物,在常压下,这些物质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在常温下使用无气体放出时,钢瓶中常剩余一些液态物质,这些物质最有可能的是()
A.乙烷、丙烷、和丁烷 B.乙烷和丙烷
C.只有乙烷 D.戊烷和已烷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4分)
11.现有如下仪器:
选择需用到的仪器代号和名称填在下列空格中(每次只使用一种必须仪器)
①取用粉末状固体常用;
②量取10mL液体药品用;
③称量18.8g的食盐用;
④给固体药品加热用;
⑤制作过滤器用到的是;
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

12.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
(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
(4)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5)用嘴吹灭酒精灯。

13.化学兴趣小组以“我们所穿的衣服是什么面料”为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将小组所用科学方法的字母序号填在后面横线上。

(1)找出穿过的几件衣服,从衣服商标上摘录面料的种类,同时还做了一张表格;_______
(2)在空气中分别点燃几种不同的面料,观察并记录燃烧的现象;_______
(3)到服装厂了解制造衣服常用的面料,并收集几种面料的下脚料。

_______
A.实验法
B.观察对比法
C.调查法
D.文献法
14.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⑤能溶解碘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填序号,下同);化学性质有;用途有;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32分)
15.(17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酒精(化学符号是C2H5OH)的性质,做了如下探究,请你把他们的探究报告完成。

(1)观察酒精灯内的酒精,酒精是________色液体;闻闻它的气味,酒精有
_______________气味;用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吸取一些酒精滴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可见酒精______(填“溶”或“不溶”)于水。

(2)小芳和小华两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下表:
火焰层焰心内焰外焰
小芳432 666 520
小华598 783 667 由此可得出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焰心
B.内焰
C.外焰
(3)酒精较长时间不用时要盖上灯帽,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酒精除了做燃料以外还有哪些用途?请写出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5分)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
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填“a”、
“b”或“c”)处最先炭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2)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提示:一氧化碳是一种可燃性的气体)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
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如果观察到,则贝贝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则芳芳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则婷婷的猜想正确。

参考答案
1.C
2.D
3.D
4.B
5.B
6.B
7.B
8.C
9.D 10.D
11.①H药匙②G量筒③D托盘天平④C酒精灯⑤B漏斗⑥F胶头滴管。

12.(1)腐蚀胶帽(2)腐蚀标签(3)戳破试管底(4)污染药品(5)引起失火
13.(1)B (2)A (3)C
14.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15.(1)无特殊胶头滴管溶(2)B (3)一是防止酒精挥发,造成浪费;二是防止酒精挥发后,灯芯上留有水分,使用时难以点燃(4)消毒杀菌
16.(1)小(2)a 外焰导管口同样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看不到冷凝的固体导管口不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可看到有冷凝的固体导管口能点燃,但火焰较小,去掉毛巾,导管内壁能看到冷凝的固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