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百分数应用题(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百分数应用题(一)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百分数的概念。

2.掌握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能够正确进行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4.能够使用得乐思等教具辅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概念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
1. 复习
复习上一节所学的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转化方法。

2. 新知
(1)百分数的应用
1.认识并掌握百分数的应用。

2.能够灵活运用百分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例题
1.一件商品原价为80元,现在打了7折,现在的价格为多少元?
2.一种食品中含水分80%,其脂肪含量占干物质的10%,求含脂肪量。

3.龚老师去年的工资是100元,今年的工资涨了10%,求今年的工资。

4.一位同学要做一个面积为200平方米的田地,要买足够的园艺土进
行种植,依据大面积、小面积的对应关系知道小田地用2吨土,求他需要多
少吨土?
5.一场比赛有八名运动员参加,其中男运动员有60%,求参赛的女运
动员有多少人?
3. 实践应用
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数趣小记者”,以“带着数学去旅行”为主题,让学生
通过模拟旅行的经历,灵活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问题,并将其发表成小报道。

三、教学重点
1.理解百分数的定义及其基本运算方法。

2.能够熟练掌握百分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四、教学难点
掌握百分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例题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百分数的应用。

2.实践运用法:组织学生进行游戏等实践活动,使其切实地感受到百分
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教学手段
得乐思等教具,白板、黑板,教科书等。

七、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及其转化方法,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学习
(1)百分数的应用
1.认识并掌握百分数的应用。

要点提示:在学习百分数的应用前,需要向学生说明百分数的作用及其意义。

随后通过例题引导学生学会按照实际问题来进行分析和计算,理解和掌握百分数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

2.能够灵活运用百分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要点提示:在对学生进行例题讲解时,要求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计算,并在解题
的过程中综合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注意观察问题的条件及提问方式,细致认真地分析、思考问题。

引导学生善于归纳总结百分数运算规律,理清解决方法的逻辑思路。

(2)例题
1.一件商品原价为80元,现在打了7折,现在的价格为多少元?
解析:原价为80元,打了7折,则打折后价格为80×0.7=56(元)。

2.一种食品中含水分80%,其脂肪含量占干物质的10%,求含脂肪量。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干物质的重量是20%,含脂肪量是脂肪含量与干物质的重量之积,即80%×10%×100%=8%(干物质中的脂肪含量)。

3.龚老师去年的工资是100元,今年的工资涨了10%,求今年的工资。

解析:今年的工资是去年的工资加上涨幅所得的钱,即
100+100×10%=110(元)。

4.一位同学要做一个面积为200平方米的田地,要买足够的园艺土进
行种植,依据大面积、小面积的对应关系知道小田地用2吨土,求他需要多少吨土?
解析:根据比例可得1平方米的土需要0.01吨(1:100=2:200),200平方米的土地需要2×200×0.01=4吨。

5.一场比赛有八名运动员参加,其中男运动员有60%,求参赛的女运
动员有多少人?
解析:比例可以简化为3:2,男性为3部分,女性为2部分,因此女性为
8×0.4=3.2人,因此需要进一步取舍得到3人。

3. 实践应用
在课堂上进行“数趣小记者”的游戏,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将成果制作成为小报道。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4. 再探讨
进一步探讨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分析各类实际问题并进行解决。

八、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节课程相关的习题。

2.针对自己出现的问题整理梳理本节课程的笔记。

3.搜集关于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案例,整理成何种形式,如报告、PPT
等。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程通过丰富的例题和实际问题的分析来深入掌握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运用“数趣小记者”的形式创设情境,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通过此节课的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们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其数学应用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