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点整理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点整理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研究、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团体辅导的功能包括在互动中增进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经验与感受的分享,具有治疗性功能;多元的价值观与信息的冲击,能互相启发;反馈的功效,提供给成员丰富的接受反馈的机会;现实生活的实验室,提供成员在一个与真实生活类似的情境中,接受多元的刺激,来研究面对、处理自己的困难与问题;经济效益,节省时间和人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认知法,主要依靠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如阅读和听故事、录音录像、艺术欣赏、联想活动等;操作法,包括游戏、
作业、心理测验、讲演、唱歌等;讨论法,包括专题讨论、辩论、脑力激荡、配对讨论、XXX讨论、意见箱等;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以一种类似游戏的方式,表演出自己的心理或行为问题,进而起到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发展心理素质的作用,如哑剧表演等。

2.空椅子表演是一种适合于社交困难的学生的表演方式,例如与异性交往困难的学生。

这种表演方式只需要一个人即可完成。

3.角色互换是一种需要两个或更多人参与的表演方式。

其中一个人扮演失败者,而另一个人扮演帮助者。

在对话一段时间后,两人会互换椅子和角色。

4.双重扮演需要两个学生一起表演。

一个学生扮演有问题的角色,而另一个学生则扮演助理演员。

有问题的学生表演什么,助理演员就重复什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5.改变自我是一种让学生扮演自己改变后的情况的表演方式。

例如,多动的学生可以扮演改变后不再多动的角色。

6.魔术商店是一种由老师扮演店主,学生扮演买主的表演方式。

在这个游戏中,学生可以购买理想、健康、幸福、财富等,老师会问学生愿意拿什么来交换。

五)行为改变法是一种利用行为强化原理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行为或消除不良行为。

其中包括奖励与惩罚、示范研究、肯定性训练和果敢训练等方法。

一)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原则包括科学性、系统性、发展性、保密性、教育性和最佳经济原则。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程序包括确定心理档案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结果解释与教育建议以及建立心理档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包括面向全体学生、学生主体性、参与性、民主性、差异性、多样性以及预防、发展和调治相结合的原则。

发展性咨询的特点包括目标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学生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对象是心理健康、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但在方面仍有潜力可挖,心理素质尚待完善;重视发展的原则,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总体目标和实施过程中;着重解决的是引导学生在一个更新层面上的自我认识,开
发自我潜能,突破自我认识的局限性,使学生自信心和能力上有新的发展。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
价值观,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研究成绩和人际关系,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教
育质量和教育效益,增强学校的社会形象和竞争力;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一代健康、积极、乐观、
自信、有责任感的新一代,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2.社会支持与社会压力: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
获得的各种支持和帮助,如家庭支持、朋友支持、组织支持等。

而社会压力则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面临的各种压力和挑战,如工作压力、研究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

社会支持和社会压力都会对个体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3.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会对个体的心理
健康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文化中对于成功的定义和追求可能会导致个体的焦虑和压力,而另一些文化中则可能更加注重平衡和内心的满足。

总之,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物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等。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以制定合理的方案和措施。

2.家庭与学校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在儿童的性格形成和心
理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家庭通过父母的教养态度、家庭氛围和家庭成员的榜样等方面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而学校的教育体制、办学思想、管理制度以及教师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和同伴关系等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此外,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因素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十六、影响测验效度的因素:测验效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测验题目的质量(难度、区分度等)、施测的条件(环境、被试等)、测验长度以及被试自身的影响因素。

十七、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包括信息的收集、心理的诊断、信息的反馈、确立咨询目标、帮助和改变以及结束。

十八、心理咨询的一般过程:心理咨询的一般过程包括开始阶段、指导与帮助阶段以及巩固与结束阶段。

在开始阶段,需要建立咨询关系、掌握来访学生的资料并进行分析和诊断。

在指导与帮助阶段,需要制定咨询目标、选择咨询方案并实施指导与帮助。

在巩固与结束阶段,需要巩固效果并进行追踪调查。

十九、名词解释:网络综合症是指玩网络成瘾所致的症候群;失眠是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睡眠的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状况;健康是指在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社交恐怖是指害怕出现在众人面前、回避与别人谈话、对于被人注意更为敏感的一种心理障碍;心理健康是指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的状态;心理障碍是指由不良因素引起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包括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人格障碍、行为异常及各种精神疾病等。

7.根据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的定义,心理健康包括身体、智力和情绪的平衡,适应环境和人际关系中的谦让,幸福感以及在工作和职业中发挥自己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8.厌恶疗法是一种通过直接作用或间接想象,将不快的刺激与需要改变的行为联系起来,使来访者最终感到厌恶而放弃这种行为的方法。

其本质是建立一种新的条件反射,以对抗原来的不良行为并最终消除它。

9.心理辅导活动是一种专门的活动,旨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的,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

10.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是指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所需的帮助和指导的过程。

11.心理暗示是指通过语言或动作,以含蓄的方式对自己或他人的认识、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影响。

受暗示者的心态改变是下意识的,其受影响的过程是不自觉的。

12.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1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以班级活动的形式展开,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健全的人格和增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

这种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属于发展性教育。

14.精神分析疗法通过挖掘前意识的心理过程,将来访者所不知晓的症状产生的真正原因和意义“召回”到意识范围内,使来访者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以便消除症状。

15.观察法是一种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直接观察学生行为表现,对观察到的事实加以记录和客观解释,以了解学生心理和行为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