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冲刺马原芦欣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冲刺马原芦欣讲义
课程铸就品质服务感动学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考点一: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考点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2、后三者合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考点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考点四: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考点五: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考点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唯物论部分
考点一:哲学的定义
1、哲学是一种世界观?
2、世界观就是哲学?
考点二:哲学基本问题:
1、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什么? Who is the first
2、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什么? At the same time can together?
考点三: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世界的本原是什么?(2)物体和物质是什么关系?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1)世界的本原是什么?(2)什么是形而上学?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1)世界的本原是什么?(2)什么是物质?
考点四:意识产生的条件
1、动物都有意识?
2、人都有意识?
3、意识产生有几个条件?条件一:人脑条件二:参加人类实践活动。

考点五:运动
1、运动等于什么?
2、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
1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68-2190
课程铸就品质服务感动学员
3、脱离了物质的运动会怎样?
4、脱离了运动的物质会怎样?
考点七:时空
1、时间是三维的?
2、空间是一维的?
3、时空的特征是什么?相对、绝对、有限、无限
考点八:实践
1、实践是人特有的活动?
2、实践的三个特征
实践的三个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
的三个基本形式
(1)物质生产实践(人与自然)(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人与人)(3)科学实验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唯物辩证法部分
概括:一个关系、两个特征、三大规律、四对辩证思维方法、无对基本范畴考点一:两大特征之一(联系)
1、联系的定义?
2、如何理解联系的客观性?
3、如何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4、如何理解联系的多样性?
考点二:发展
1、发展和运动的关系?
2、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3、如何判断新事物?
4、如何理解发展的过程性?
考点三:对立统一规律
1、如何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
2、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共性):矛盾无时不在,时时有矛盾。

矛盾无处不有,事事有矛盾。

方法论: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矛盾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不同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矛盾不同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共性寓于个性之中(2)共性通过个性来表现
3、如何理解内外因原理?
内因:内部矛盾,事物发展的根据,决定事物发展方向。

外因:外部矛盾,事物发展的条件,影响事物发展方向。

两者关系: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4、如何理解矛盾的不平衡原理?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性质和方向次要矛盾:影响事物发展行者和方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68-2190
2
课程铸就品质服务感动学员
方法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考点四:量变质变规律
1、量变的两种形式:数量的变化,排列顺序的变化
2、如何理解度?
事物保持其质的数量界限
3、如何理解量变中的部分质变?
总的量变中、阶段性部分质变、局部性部分质变
考点五:否定之否定规律
1、地位和作用
2、是一种自我否定?
3、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4、是扬弃,即批判的继承?
5、
如何命制分析题?
考点六:原因和结果
1、引起和被引起?
2、确定和不确定?
考点七:必然和偶然
1、对立统一?
2、如何结合分析题材料出题?
考点八:肯能和现实
1、如何区分抽象的可能和现实的可能?
2、如何区分可能和不可能?
3、如何区分
可能和现实?
考点九:现象和本质
1、对立统一?
2、假象等于错觉?
考点十:内容和形式
1、内容决定形式?
2、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考点十一:客观规律
1、规律和联系的关系?
2、规律的特征?
3、规律和人的关系?
4、规律如何分类?
遇到人与自然的问题:没有尊重客观规律,过度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方法:在尊重规
律的基础上,合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可持续发展。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68-2190
3
课程铸就品质服务感动学员认识论部分
考点一:认识和实践的主客体
1、主体客体化?
2、客体主体化?
考点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谁决定谁?
实践决定认识前提、基础、决定、检验标准、目的、动力 2、谁反作用于谁?
认识的反作用实践正确的推动,错误的阻碍
考点三:认识的两次飞跃
1、第一次飞跃是什么?
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定义: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地位:认识的
初级阶段特征:直接性、具体性表现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理性认识定义:对
事物本质的认识地位:认识的高级阶段特张:间接性抽象性表现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
展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如何上升到理性认识:(1)收集十分丰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2)经
过细致地加工和整理。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在实践中获得的感
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2、第二次飞跃是什么?
起点是理性认识,经过分两步:(1)理性认识付诸于实践(2)看付诸于实践的理性
认识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

3、感性因素是什么?
4、非理性因素是什么?第一次飞跃是什么?
考点四:真理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内容客观,检验标准客观
2、真理的性对性和绝对性?
绝对性:从客观事物角度:是正确认识。

从主体人的角度:有认识能力。

相对性:深
度上:深化。

广度上:扩展。

进程上:向前推移。

只要相对性,不要绝对性相对主
义――怀疑主义和诡辩论,只要绝对性,不要相对性,绝对主义。

3、真理的具体性?
4、真理的检验标准?
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确定的。

第二,每一代人的实践受到历史
局限性。

认识论部分分析题的三大考点: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68-2190
4
课程铸就品质服务感动学员
3、真理的特征?
唯物史观部分:两条线索:社会如何发展?人如何发展?
考点一: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1、什么是唯物史观?社会如何发展人如何发展
2、什么是唯心史观?
考点二:社会存在
1、组成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
2、最重要因素
考点三:社会意识
1、如何区分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
社会意识=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社会意识形式
2、如何区分社会意识形态和非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非意识形态(哲学、道德、艺术、宗教、文学、语言)例: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完全不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A. 道德、语言学、政治思想
B.政治法律思想、文学、逻辑
C.哲学、艺术、宗教
D.自然科学、形式逻辑、语言文字
考点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决定
2、相对独立性不平衡性历史继承性能动的反作用
考点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组成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2、决定和反作用
考点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上层建筑的分类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
2、决定和反作用
考点七:社会形态
1、必然性和历史选择性本民族利益民族特点国际交往
2、前进性和曲折性
考点八:两大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根本动力)
2、阶级斗争(直接动力
3、如何区分革命和改革)发起者和方向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68-2190
改革统治者自上而下 5
革命统治者自下而上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