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地质工程是以地球科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原则,对地下空间工程、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等进行综合研究和工程实践的交
叉学科。
地质工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扎实地质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技能的地
质工程技术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1. 本科生应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地质勘探和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2. 本科生应具备较强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开展地下空间工程设计和施工
等相关工作;
3. 本科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地质工程领域从事工作和管理。
二、培养方案
1. 专业课程设置
地质工程本科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包括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地质勘探技术、地下
空间工程设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环境保护工程等。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1) 基础地质学:包括地质力学、动力地学、工程地质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 地质勘探技术:包括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地质雷达勘探等方面的知识。
3) 地下水动力学:包括地下水资源勘探与开发、地下水污染治理等内容。
4)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包括地质灾害识别与评价、地质灾害工程治理等方面的知识。
5) 地下空间工程设计:包括地下隧道、地下矿山、地下城市等地下空间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
6) 地质环境保护工程:包括地质灾害环境治理、城市地下水防渗与保护等内容。
2. 实践教学环节
除课程学习外,地质工程专业还要求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地勘察、项目设计、
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其中包括以下环节:
1) 实地勘察:学生需参与地质灾害现场勘察和地下空间工程施工现场勘察,了解实际工程情况。
2) 项目设计:学生需要参与地下水资源勘探与开发工程设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等项目设计,提高工程设计能力。
3) 实习:学生需在地下空间工程设计院所、地质灾害防治单位、地质环境保护公司等单位进行实习,熟悉工程实践操作。
4) 毕业设计:学生在毕业年度需完成一定的毕业设计,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地质勘探、地下空间工程设计或地质灾害防治等方向的课题,并完成论文撰写和答辩。
3. 专业能力培养
地质工程本科专业的能力培养主要包括理论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 理论能力:培养学生对地质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具备较强的地质勘探和地下空间工程设计能力。
2) 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地下空间工程施工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践中的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
3) 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项目设计和工程管理能力,能够在地质工程领域进行创新实践和技术应用。
4. 教学保障
地质工程本科专业的教学保障主要包括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
1) 教学团队建设:建立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学团队,包括地质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教师,保证教学质量。
2) 教学资源建设:建设一批地质勘探、地下空间工程设计、地质灾害防治等相关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充足的支持。
3) 实验室建设:建设一批地下工程施工试验室、地质灾害模拟实验室等实验室,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
5. 专业素质培养
地质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社
会责任感。
1) 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科学精神和综合分析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 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注重专业知识的社会应用和服务。
以上是地质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希望通过全面的教学安排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环节,
能够培养出具有扎实地质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地质工程技术人才,为地下空间工程、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等服务于国家的工程项目和科研成果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