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心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心得
摘要:作为一位地理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的主要策略有:1.读图时将“讲”、“读”结合;2.读图时将课文和地图结合;3.训练
填图和画图。

关键词:地理课堂读图能力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图的种类愈来愈多,几乎所有的行业和部门都可制
作与其相关的地图,而且正在向着千家万户渗透。

报纸上经常用地图来说明某个
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我们每天在电视屏幕上看到天气预报和海浪预
报等,也是一种地图,是一种用计算机制作的具有一定动态感的电子地图;网络
游戏中常出现指示玩家位置的复杂的地图;出门旅游时用交通旅游图,指导自己
游览观光……由此可见,地图已经与我们的工作、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变得不可缺少。

作为一位地理教师,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为他们的将来
做好准备。

地图是地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新课程中附有大量的插图且种
类很多,有示意图、素描图、景观图、统计图、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


些地图在地理教学中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零星的知识系统化;这些图片的存在,给我们地理教师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个人认为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读图时将“讲”、“读”结合
即教师的启发引导、归纳总结等指导性的教学活动与学生自学性的阅读活动
相结合。

新教材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以及“读一读”这一栏目的设置为实施这一
教学方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如讲到世界地理中东部分“三洲五海之地”时,我的
做法一般是:①先说明中东是“三洲五海之地”,要求学生看书中51页图8.3“西
亚地形图”,让学生找出三洲(亚、欧、非)、五海(黑海、里海、地中海、阿拉
伯海、红海)的位置,并练习指图说明。

②等学生们明确了三洲五海之后,提示他们三洲五海是通过两个咽喉要道联结起来的,请他们找一找是哪两点(学生活
动后观点统一到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

③指导学生阅读书中右上角和右下角小图《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进一步查找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
拉海、达达尼尔海峡的位置。

④讲解土耳其海峡是黑海出入地中海的门户;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地中海,进而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这样,学生就会很明确他们可以从图中读出什么内容、如何读出这些内容。

二、读图时将课文和地图结合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任何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都无法代替地图在学
习地理中的作用。

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地图册及课本
中的图片。

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上册“七大洲和四大洋”这一框题时,我先让学生读课文,
让他们了解大陆、岛屿、海、洋、海峡、大洲的概念,再让他们上黑板指图,指
出他们理解中的大陆、岛屿、海、洋、海峡、大洲。

让学生指图讲解时,课堂气
氛显得轻松、活泼,同学们兴致很高。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想
象力和理解力,能使学生大脑一直处于机敏状态。

学生也由此体验到了“学有所获”、“思有所得”的成功感受,在“表现”中获得了一种满足和自信。

同时也使学生
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创造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三、训练填图和画图
填充图是专供学生独立填绘各种地理事物,以巩固所学地理知识的一种地理
作业图,初中阶段每位同学都有一本,充分利用填充图册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读图
能力。

填充地图的过程是学生知识再现的过程,是在读懂地图、分析地图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一种检验、训练。

我个人喜欢在讲授新知识过程中边讲边练、讲练
结合,使用填充图时要求学生在做填图作业之前,结合课本插图和地图册复习有
关课文,先熟悉填绘对象的名称、位置、范围和分布特点,然后独立完成填图作业。

做填图题要注意的是,不能照着有关图抄,而要默填,做到看书不填图、填
图不看书,这样才有好的效果。

要防止盲目乱填或不加思考地机械照搬。

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画出的图可能不是那么好看,有些变形扭曲,经过多
次训练后,他们画的图越来越像那么回事,有部分同学甚至赶上了老师的水准。

当他们拿着图在同学面前炫耀时,自己很得意,其他同学也很羡慕。

由此我知道:让学生自绘地图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能力是逐渐形成的,决没有一蹴而就的道理;培养读图能力方法是多样的,
所谓“教无定法”。

以上几点心得仅供各位参考。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新课程改革细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王树声《中学地理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4.白文新袁书琪《地理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