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意识的作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1.是什么?(含义)
2. 为什么?
哲学原理: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②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
3.怎么样?
两个要求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的原理及方法论
意 识 的 ( 能 动 ) 作 用
1.人能够能 动地认识世界 2.人能够能 动地改造世界 3.一切从实际 出发实事求是
4、(2010江苏卷)28.右图漫画(你的心境)所体现的哲 理是 A. 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改造客观世界 B. 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 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 D.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5、(2010山东卷)24.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 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D.人们的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意识是人脑对事物的反映,镜子成像是镜子对成 像事物的反映,你认为两种“反映”是否相同? 如有不同说明人的意识有什么特点?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 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只有当人们的实践活动 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
(二)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和主动创造性
自觉选择性:
人的意识对象主要是依据人自己生活或社会实 践的需要自觉选择的,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 映什么。
从前,有个牧师劝穷人信教。 他问一个穷人:“你死后愿升天堂, 还是愿下地狱?” 穷人回答说:“唉!哪边的玉米面便 宜,就到哪边去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P.41毛泽东解析“实事求是”
毛泽东指出:‚‘事实’就是客观存 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 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求’就是我 们去研究。‛
意识的能动作用
改造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 世界,也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 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这要求我们要树立 正确的意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 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 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这要 求我们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高昂的精神。
注意:
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而是通过 指导人们实践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 动物没有自觉的意识,不懂得自己活动的意义, 它们既不能认识世界,也不能改造世界。
意识的反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 ①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 得成功; ②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 到失败;
判断分析: 有人说:“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 不能的。”
精神不是万能的,说明意识来自于客观事物,没有客观 事物就没有意识。意识的反作用受制于物质的决定作用。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人要在意识指导下进行实践;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 可以催人向上;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 斗志。所以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
• 其次,它们又是联系的,意识的反作用是意 识能动作用的重要内容,没有意识的能动作 用就不可能有意识的反作用;而意识的能动 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的前提都是物质决定意 识,实现这两种作用的基础都是社会实践。
• 总之,正确区分意识的两种作用,从理论上 为我们反对直观反映论、把人变成自然和规 律的奴隶的机械论、宿命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又指导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 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从分发 挥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发展进程的促进作用。
正确认识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反作用的关系 第一:物质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 是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承认 前者而否认后者,就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承认后者而否认前者,就是唯心主义。
第二: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 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不能等量齐观。 前者是基础、前提,是第一位,而后者受 前者制约,是第二位。
主动创造性:
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 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 行加工制作,在思维中再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人不仅能“复制”现在,还能追溯过去、推测未 来。
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 条件 ※人类意识这个“思维的眼睛”,能够揭 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它可以 逐步解开自然之谜和社会历史之谜。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乊物, 而没有不可认识乊物。
因为意识活动的目的性、主动创造 性和自觉选择性,所以人能够能动的 认识世界。
合作探究二:人能够制造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东西,
说明了什么?
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 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列宁
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中国发明的焰火,组成29个脚印, 象征第29届奥运会走向中国,走向北京。而线路选择北京 的中轴线,相当于穿越了中国古老的历史。从皇城到鸟巢, 从古代到现代。这个充满寓意的想象说明: A.想象的内容是主观的,它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B.想象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的内容却来源于客观事物 C.想象会对人的内心世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 D.意识有能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能动地创造出物质 2.(09 福建 文综36) 2009年4月,甲型H1N1流感开始在 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 时间内成功研究出甲型H1N1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这表明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 D.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合作探究一:
中国对月球的探索: 嫦娥一号卫星、嫦娥二号卫星、 嫦娥三号卫星、嫦娥四号卫星。 人们对月球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这说明了什么? 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动物高明”,
为什么?
蜜蜂建蜂房 人类繁华都市的建筑
建筑师在建筑之前,在头脑中形成了对建筑物的主观构 造,形成了计划、草图等,造出各种各样的房子。
6、(2010重庆卷)正在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展出的“美人 鱼”雕像,是根据安徒生童话中的“美人鱼”形象创作的, 许多孩子都是读者安徒生童话长大的,但因为成长背景, 生活西索等差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美人鱼” 形象。回答30-题。 30.材料表明 A.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B.人们心中的“美人鱼”形象是以“美人鱼”雕像为基 础 C.人们对“美人鱼”认识的差异性,源于一定的主客观 条件 D.安徒生心中的“美人鱼”是主观思维的产物,缺乏客 观基础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和(自觉选择性)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 具有指导作用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 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1.是什么 2.为什么 3.怎么做
小提醒(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是既有区别又有联 系的。 首先它们的区别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从人类的意 识与动物的意识的萌芽的根本区别上来说明的,强 调的是人类特有主观能动性或自觉能动性,是人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意识的反作用,是 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进而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上 来说明的强调的是物质决定意识,实践决定认识, 在此前提下,意识、认识、理论不是消极的,而对 客观事物的发展进程具有推动、促进或延缓、破坏 的能力。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物质和意识有没同一性的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的改造世界
意识的反作用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
①物质先于意识存在,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 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指导 人的行为 把 意识中 变成 现实的东西 意识 人的实践 的理念 [教学互动、合作探究]
材料一: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要严谨构思,创作前要做到 “胸中有数”,才能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服装设计师进行服装 设计,需要先有时尚的设计理念,才能设计出满意的作品。我们写 作文也往往需要打腹稿,才能写出理想的文章……这些活动都体现 了人的意识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 思考:材料中艺术家、服装设计师等的创造灵感从哪里来的? 意识在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知识结构概览
3。(2010江苏卷)28.右图漫画(你的心境)所体现的哲 理是 D A. 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改造客观世界 B. 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 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 D.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4。(2010山东卷)24.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 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C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D.人们的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方法论:
要求我们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 识。
东汉大医学家张仲景,一次,有两个做小买卖 的人找他看病。他们都是在路上被大雨淋了, 头痛、发烧、咳嗽、鼻子不通气。张仲景给他 们每人开了一帖麻黄药。第二天早上,一个病 人吃了药,出了一身汗,病已好了一大半;而 另一个人虽然也出了一身汗,病却反而加重了。 这是为什么呢?张仲景仔细进行了分析研究, 原来两个人尽管病因、症状都差不多,但一个 人看病时没有汗,另一个人正在出汗。没有汗 的病人吃过药发了汗就好了;原来有汗的病人 再吃发汗药,汗就出得太多了。于是,他另换 了一个药方,这个人吃药后病也很快好了
3.(09海南19)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19世纪法国 作家埃勒∙凡尔纳在其小说中描述很多的科学幻想称为现 实,如电视机,直升飞机,潜水艇和人类登月等,很多发 明家承认他们从凡尔纳的科学幻想中受到启发,甚至有人 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法尔那的语言付诸实践的过程 而已”,作为人类意识花朵的科学幻想的付诸实现,表明 ①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②意识怎样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③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以下选项中最能表现主观能动性的是( ①天意从来高难问,人生由命非由他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A.①③ C.①④ B.②④ D.②③
而灵巧的蜜蜂筑巢表面上似乎有某种预定的目的、计划, 但实质上它们的操作纯粹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这说明人的意识具有什么特点?
(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人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有目的和动机的,在 行动前还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步骤等。这 说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而动物的活动 看起来似乎有某种预定的计划和目标,其实它们仅 仅是在进行无目的的本能活动。
• 我能像正常人一样活着, 养活自己,我体会不到 拥抱别人的幸福感,但 我能从琴声中得到幸福。
刘伟 《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
P.40 贝多芬的故事
注意
我们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承认人的 精神对人产生的调节和控制作用,但不 能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把精神看作是 万能的,就会陷入唯心主义!
小提醒(一)
认识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 理活动有能动的反作用。
高昂的精神 萎靡的精神 使人 催人奋进 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材料二: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试验。他在一个 班选了学习最差的10名学生,用仪器给学生检查后对他们和班 主任说,经实验证明这几个学生是班里最聪明的学生,他们都 会是未来的科学家,只是你们自己不知道罢了。过了两个月当 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时,发现这10名学生都获得了长足 进步。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思考: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什么?谈谈身边的“罗森塔尔效 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