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IIA对乳腺癌细胞MDA-MB-435迁移及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英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参酮IIA对乳腺癌细胞MDA-MB-435迁移及肿瘤血管生
成的影响(英文)
徐长亮;奚涛
【期刊名称】《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9()6
【摘要】目的:研究丹参酮IIA抑制迁移以及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机制。

方法:通过MTT,2-D/3-D迁移,血管生成,PCR,CAM等方法,评价丹参酮IIA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以及新生血管的药理学活性,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结果:给药24 h后,丹参酮IIA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435)增殖(IC50=21 nmol/mL),并且当浓度分别大于5 nmol/mL和6 nmol/mL时,对癌细胞的2-D和3-D迁移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但其对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NCAEC)增殖几乎没有影响(IC50=124 nmol/mL)。

共培养法tube formation实验发现,丹参酮IIA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主要作用其第2阶段,即内皮细胞的分化阶段。

在基因转录水平上,丹参酮IIA对肿瘤增殖、迁移以及血管生成相关基因VEGF,c-Myc及HIF-1α表达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CAM实验表明,丹参酮IIA对新生血管生成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结论:丹参酮IIA具有很好的抑制肿瘤增殖,迁移及血管生成作用。

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VEGF、c-Myc及HIF-1α的表达,从而产生药理学活性。

【总页数】6页(P565-570)
【关键词】丹参酮IIA;迁移;血管生成;基因表达
【作者】徐长亮;奚涛
【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
【相关文献】
1.抗血管生成药物增加血清饥饿环境中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J], 刘薇;张翠翠;王晶;李凯
2.丹参酮ⅡA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体外血管生成拟态的抑制作用 [J], 高丽;徐长亮;何赟绵;奚涛
3.丹参酮IIA对肝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J], 符寒;和水祥;徐俊丽;赵刚;王艳丽;任牡丹
4.转录因子21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血管生成的影响 [J], Li Piwu;Wang Haiyan;Xu Lingling
5.HYAL1基因过表达对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和血管生成能力及增殖的影响 [J], 苏新良;任国胜;王小毅;谭金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