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作者:徐玲玲
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2022年第09期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同时还建议,评价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暴露的问题较多,尤其是农村初中生,基础非常薄弱,字音读不准,断句无章法,不理解意思,更不用谈赏析感悟文言美了。

所以,提高农村初中生的文言文學习能力是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

那如何提高文言文学习能力呢?经过多年的反思、尝试、总结,笔者总结出了一些方法。

文言文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在历史文化长河中,大浪淘沙,经久不衰,能留存于世的都是永恒的经典,被选入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更是如此。

所以,要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课内教学是最有利的契机。

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先让学生自己理解“讽”的意思,学生的答案大都是“讽刺、讥讽”等。

古人有一种进谏方式叫“讽谏”,解释成现代义是“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文言文中有些字词与现代文的意思截然不同,这样的现象叫作“古今异义”。

然后,让学生列举古今异义现象还有哪些。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桃花源记》中的“交通、无论、妻子等”,《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去”,《出师表》中的“卑鄙、涕”,《陈涉世家》中的“足下”;竟然有学生找出了本文中的古今异义词“今齐地方千里”中的“地方”等。

学新知忆旧知,新旧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对同一知识点举一反三。

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老师直接讲授更易于学生接受,且在记忆中留存时间更长久。

笔者又做新尝试,将这种迁移运用于课内外知识的学习中。

学习《送东阳马生序》时,“腰白玉之环”的“腰”解释为“腰间挂着”,这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白玉”解释为“用白玉”,这里是“名词做状语”。

同学们回忆出《愚公移山》中,“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的“箕畚”解释为“用箕畚”,就是“名词做状语”。

这种文言现象很多,因此,学生总结出“解释词的含义时,需要解释的是名词时,都要考虑该词是否是活用”。

在课堂反馈时,笔者设置了课外文言文练习“文天祥屯潮阳……”(节选自《资治通鉴》):天祥方饭五坡岭(“饭”作动词,吃饭)、弘范乃舟载茅茨(“舟”作状语,用船)、天祥遂书所作《零丁洋诗》与之(“书”作动词,写),让学生从中找出“词类活用”的字并解释,几乎全对。

文言现象不止以上两种,笔者尝试在教学其他文言现象一字多义、通假字、特殊句式时,将两种迁移方法同时运用,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实践证明,学习迁移适用于文言文教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有很好的帮助。

当然,迁移只是一种学习方法,学生仍需读背巩固,积累大量的文言知识。

这样,在做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时,才能将迁移的学习方法应用得游刃有余。

要相信,只要坚持积累,定能聚沙成塔。

课内文言文学习让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文言基础知识,但教学生能自主阅读课外文言文才是终极目标。

何不搭建课堂内外平台,拓展学习空间呢?笔者把课内外拓展阅读分成四类完成:第一类,同类作品拓展阅读,山水篇(游记篇)、人物传记篇、风俗人情篇、谏言篇等;第二类,同作者作品拓展阅读;第三类,同主题作品拓展阅读,言志抒怀篇、论战爱国篇、勤学求知篇、治国知世篇等;第四类,同题型拓展训练,停顿题、翻译题、字解题、内容理解题、比较分析题等。

在以后的教学中,每教学一篇课内文言文,笔者便精选一到两篇课外文言文,以精讲带博读,进行拓展阅读。

比如学习《小石潭记》时,设置这样几个问题:①游记类的文章,或定点观察或移步换景,往往以游踪为序,那这篇文章按照什么顺序写了哪些景呢?②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点?作者用哪些手法来描写景物的呢?③作者只是为了写小石潭而写的吗?结合写作背景谈谈文中是否融入了作者的心境或情感或借以表达的主旨。

④反复诵读你喜欢的语句,写下你的感悟。

探究完成这四个问题,学生对整篇文章便理解了。

由此总结出,自主学习山水游记类的文言文,可以从这几方面阅读思考:理清行踪、找全景物、积累方法、把握情感、诵读感悟。

课后推荐学生自主阅读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小石城山记》来进行拓展阅读训练。

由于是同作者同类题材的文章,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把握得都很到位,配套练习的得分率也很高。

笔者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一小段或一两句文言名句,并设计了一周文言文名句摘抄的格式。

包括每日一句、精选名段、品析感悟。

每日摘抄一句文言名句,写感悟并熟练读背;每周三个精选名段(100字左右),并从手法、内容等方面进行个性化的批注赏析。

这样,边读边想,锻炼阅读思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拓展阅读会成为学生心灵穿越的一次次旅行。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日积月累的文言文阅读定会为学生打开时光隧道,领悟古人智慧,培养高尚情操,传承文明。

(一)在教学中反思
学生要想建构起文言文知识的大厦,不仅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更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

一线教师为此付出了不少
的努力,但是收效甚微。

笔者认为,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教学,只有通过反思,教师才会不断剖析自己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勇于创新并积极尝试。

(二)在实践中总结
1.读背结合夯基础
大量的字词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朗读背诵是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多读多背,可以刺激大脑,加深记忆。

初中正是学生博闻强识的黄金时段,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多读背,夯实基础,为提升能力做准备。

2.反馈巩固抓实效
反馈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佳方法,包括课堂反馈和课后反馈。

教师设计不同形式的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反馈,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反复巩固,直到学生真正理解掌握为止。

3.迁移拓展促提升
拓展迁移包括字词教学的拓展、教学内容的拓展、学习情感的拓展等。

文言文学习不只是字词翻译,还有梳理文本、品味赏析感悟,要以拓展迁移作为教学线索,串联起字词教学、内容解读以及情感感悟。

迁移是面向学习能力而言的,拓展是面向学习空间而言的。

学生只有将此前习得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向新的文言文迁移,并扩大阅读空间,拓展思维,其文言文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可持续的提高。

(三)在总结中提升
教师要善于总结教学方法,学生更要总结学习经验。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总结,将学习中零星的、浅显的、表面的理解,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认知上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提升文言文学习能力。

学习文言文,迁移拓展,如此反复,长期坚持,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当学生掌握了不同类型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中语文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