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吉林省和龙地区矿产资源勘查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吉林省和龙地区矿产资源勘查的研究
选择和龙地区开展以铁为主、兼顾其他矿种的整装勘查,建立地质找矿新机制示范区。
力争尽快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为钢铁等以矿产资源为原料的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标签:吉林省和龙地区成矿特征找矿标志
吉林省和龙市矿产业已成为区域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现已成长为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和龙地区目前仅有官地铁矿一处规模矿山,铁矿勘查程度低,保有储量在急剧下降,新增储量很少,资源的匮乏成为制约地区钢铁业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实现矿业支柱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找矿快速突破的整装勘查意义重大。
1区域地质概况
1.1地质概况。
和龙整装勘查区位于古华北板块东缘的和龙地块,属古亚洲构造成矿域、濒西太平洋构造成矿域的结合部位。
属中国地质调查局确定的16个重点成矿带之一的辽吉东部成矿带的东部。
该地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宇鸡南组、官地组,由各类片麻岩、条带状角闪磁铁石英岩,斜长角闪岩,各种混合岩组成的古老变质岩系,为火山~沉积建造,为本区的主要含铁层位。
1.2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吉林地区火山岩类岩石普遍具有磁性,延边为弱磁性,而在通化地区则无磁性。
总的来看,变质岩的磁性变化较大,某些相同岩石在不同地区有明显的差异。
侵入岩中酸性岩浆岩磁性变化范围较大,可由无磁性变化到中等磁性,延边地区的部分酸性岩表现为无磁性,而其它地区花岗岩类多为弱磁性。
在变质岩中的鞍山式铁矿具有明显的物性差异,磁参数信息量最大。
1.3地球物理场特征。
区内大面积的负场是由变质岩和沉积岩引起。
在太古宙中平稳负场中叠加的正的局部异常,大多由磁铁矿床(点)引起。
正磁场主要由中基性火成岩引起,其场态多为大面积高背景场上叠加强磁局部异常,这些强磁局部异常,指示了铁磁性矿物集中区,是寻找磁铁矿的有利地段。
但不管上覆地层是什么,其盖层底下必定是无磁性的地质体,推测可能是太古代~古生代地层。
其中叠加的正局部异常具有找矿意义。
1.4区域重力场特征。
区域重力异常是壳—幔物质变化的反映。
根据异常的大小反映出密度体作用域的大小,即深度的大小。
从大的区域场看,以依兰—伊通地堑为界,其东部为长白山上地幔坳陷区,其西侧为上地幔隆起区。
小的重力局部异常反映地壳物质的变化,剩余重力高异常为高密度地质体引起。
在区域重力场中,铁矿大部分落在区域线性异常带上或梯度带上。
有的落在局部重力高异常上。
1.5典型矿床特征。
矿区内岩浆活动不强,但各岩浆构造旋回都有表现,多
以脉岩出现。
矿区内以北西向构造最为发育,北东向构造对矿体破坏作用较大。
北东向和北西向小断层、破碎带部分被脉岩充填。
矿石中以Fe3O4在为主,Fe3O4中铁在矿石全铁中的相对含量一般在75%以上。
矿石中伴生的有益组分有钛、锰、钒、铬、镍、钴等;有害组分有硫、磷、铜、铅、锌等。
2成矿特征及成因
2.1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
全省铁矿成因类型可分为沉积变质型、沉积型、接触交代型、热液型、风化淋积型五类,以沉积变质型铁矿为主。
沉积变质型:包括鞍山式、塔东式、集安式、大栗子式。
是吉林省最重要的铁矿类型,全省有矿床、点200余处。
具有成矿区域广、成矿时代老、具条带状构造、矿体规模大等特点。
2.2物质来源。
铁质多来源于富钠的中基性--中酸性海底火山喷发作用,富集于火山喷发间歇或岩性转变阶段。
太古代以后的铁矿体,除来自幔源岩浆外,大量铁质主要来源于基底岩系中的含铁建造。
即成矿时代晚的铁矿床是该成矿带内早先形成的铁矿床是在内外地质营力作用下演化的结果。
如晚元古代的沉积铁矿就产于古陆及其周边,铁质显然来自基底铁矿层,即反映出成矿的继承性。
2.3矿床形成及就位机制。
铁矿伴随绿岩带的形成、发展和消亡演化而成矿,绿岩带形成的裂谷环境环境也就是铁矿的形成环境。
绿岩带形早期和中期,以强烈的基性火山活动为主,堆积了厚大的拉斑玄武岩,伴随小规模铁建造沉积,形成下铁建造层,中晚期,基性火山活动减弱,中酸性火山活动和沉积作用加强,形成一套包括拉斑玄武岩、中酸性火山岩和沉积岩组合。
在这个过渡性阶段,沉积了大规模铁建造,形成上铁建造层。
经后期改造而演变成现在矿床形态。
3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3.1控矿因素。
矿床主要受太古代三道沟组地层控制。
岩性组合为角闪长英片麻岩、长英片麻岩、黑云母长英片麻岩及黑云母角闪长英片麻岩等,夹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母角闪片岩、斜长角闪片岩、黑云母绿泥角闪片岩、石英云母片岩。
含铁矿层20层以上。
3.2找矿标志:出露有角闪长英片麻岩、长英片麻岩、黑云母长英片麻岩及黑云母角闪长英片麻岩岩石组合,磁铁矿露头点。
太古代地层出露区磁法异常峰值大于5000r为直接找矿标志。
4矿产资源勘查中应注意的事项
4.1沿着有利成矿区带找矿,易于收到好的找矿效果。
要弄清区域性深大断裂及其断裂构造合特点,研究与区域成矿带关系密切的深大断裂带的特点及其展布方向,查明控制矿田、矿床展布的次级断裂构造发育特点。
4.2要深入研究找矿信息,充分运用好这些信息指导找矿。
结合其他找矿信
息综合研究评价,认真研究找矿信息产出特点、空间展布及其分带规律,寻找共生矿产和相关成矿系列的矿产,根据主要矿体的自然形态、产状与展布特点,主矿体中矿化富集部位的分布和主要矿化地段、矿点异常与构造、建造等之间的关系,研究地质构造控矿条件及其展布规律,结合有关找矿信息,预测找矿部位和找矿前景。
5结束语
总之,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出现了不少勘查方面的新理论,因此我们应重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利用,同时结合以往多种勘查手段,以期提高各类矿床发现能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孙静,等.吉林省金矿和若干有色金属矿产找矿方向及靶区的研究[E].内部资料,2007,05.
[2] 李玉波.集安南部地区金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分析[J].吉林地质,2008,27(4):43-49.
[3] 程伟.吉林省集安沿江一带找矿方向及潜力分析[J].吉林地质,2010,(4).
[4] 李凯林.集安南部大青沟铜及多金属矿区成矿潜力及找矿方向[J].矿产与地质,2009,23(1):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