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 “快乐”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快乐”教学
摘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快乐教学,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
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亮点,也是关键点。
本文从分析新课程下
开展快乐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着手,对快乐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快乐教学学生实效
“快乐教学”,是当代教育界正深入探讨的课题。
近年来,也有丰硕的实验成
果见诸报刊,可是,这些实验成果还大多局限于小学阶段。
笔者在初中思想品德
课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在初中课堂上引入“快乐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尤其是思
想品德课的课时较少,教与学的任务相当艰巨,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调动起来。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深入地、兴趣盎然地钻研领会。
现在笔者就自己在新课程实施中所积累的点滴教学经验,谈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快乐”教学的一些体会。
要完成思想品德课的快乐教学,教师要学会营造“快乐课堂”。
那么,如何营造“快乐课堂”呢?
首先,要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快乐”的教学氛围。
这是实行政治课堂快乐教学的前提。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树立民主意识,抛弃
传统的师道尊严,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点出发,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导向,把学生
看成“真正的人”、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
在与学生交往中,不居高临下、强词夺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张扬学生的个性与首创精神,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允
许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努力构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实践证明,平等、民主、开放的新型师生关系对学生而言,则意味着主体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是使学生产生良好学习情绪的解法器,
是搞好政治课快乐教学的重要保障。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激励者、帮助者、合作者和朋友,应该给学生营造一种敢想敢做开放的、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乐于参与,才敢多读、多想、多讲,才能寻错、思错,才会释放自己的
智慧能量,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做课堂的快乐主人。
其次,要养成搜集“快乐”素材的好习惯。
这是思想品德课“快乐”教学的必备
条件。
“快乐”教学离不开“快乐”的素材。
在当今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很多,教师占有知识的优势地位正在逐步丧失。
因此教师必须广泛涉猎学科内的各种知
识以及学科相关知识,做新知识的率先学习者、领悟者、传播者和实践者,这就
需要我们平时注意多多积累。
搜集素材的途径有很多,只要我们肯用功去做去想。
比如细心留意身边或社会中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
上网浏览查阅有关资料;电视、广播等媒体上的获知等等。
但有一点都必须做,
就是要把获取的信息资料及时记录在案,并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或筛选。
总之生
活中有许多的“快乐”的素材,需要我们不辞辛劳,细心积累,最好是随身携带素
材记录本,随时准备记录有用素材,以便在课堂上运用自如。
再次,要构建“快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
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学会经营
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课堂。
经营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习方式
的转变,途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
要做到:
1.多赞美学生,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
的浓厚兴趣。
创新意识潜藏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
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所以在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老师也要给予充分地肯定,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赞美,应
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觉得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
教师
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这种“快乐”的激励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创造
天赋,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
使学生在
学习中寻找快乐,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享受学习的乐趣,优化自己的学习的方法。
2.努力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
这是进行“快乐”教学的基本方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
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
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一手漂亮的粉笔字,一
口流利的普通话,教师的机智与幽默,对教材的处理与把握,跨学科的知识整合
能力等。
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是使学生学会思考、分析问题的有效策略,是培养
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方法,它能激起学生的思维浪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
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促进学生进行快乐学习。
3.能够灵活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快乐”神经。
现代化
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具全,给予学生极大的感觉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
同样,我们也
可以借助这种教学手段进行“快乐”教学。
最后,“快乐”教学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努力加强自身学习,具备以下条件。
(1)要求教师课前进行充分备课、充分预测、充分研究、知识准备要充足。
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做到“心中有大纲,手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
教师在备课时
要精心钻研大纲和教材,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并根据所教学生的思想实际,确
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结构,选择好适当的教学手段,优化教
学方法,在提高快乐教学的实效上下功夫;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和板书,问题要注
意思想性、针对性、启发性、实践性,紧扣快乐主题。
(2)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与组织能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
的主导者,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完全取决于课任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
如果
没有一个较强课堂管理能力的老师来把握就不会好到哪里去的。
我们都有过类似
体会,本以为准备十分充分的一堂课上下来却发现根本无法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那是因为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无法正确引导好课堂中“快乐”的气氛,导致“快乐”演变成混乱,无法把持。
所以,进行快乐教学还必须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
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能够轻松驾驭课堂这架“快乐”马车,不然“快乐”不但没有成
为学生学习的动力,相反成了教学活动的混乱制造者。
这就不是我们追求的快乐
课堂。
(3)要求教师富有个人魅力,比如知识的渊博、富有感染力、亲和力,和
较强的责任心。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必须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
知识,“快乐”教学法是对那些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无所用心的教师是极大挑战
和否定,只有高素质的、全副身心投入到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全面的教师才有
资格、才有能力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胜任这种教学工作。
在很多时候,老师的作
用是“启蒙”,而不是“灌输”。
这时,老师的个人魅力就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趣和力量。
”挖
掘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快乐”因素,让学生在乐中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寓教于乐,学生兴趣盎然,从而使学生养成了爱学、乐学的习惯,要把学习的快乐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品尝到快乐,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