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红楼梦的作者不会是冒辟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红楼梦的作者不会是冒辟疆
红学界一直有一种说法,《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明末四公子之一----如皋冒辟疆。
最近,一自称是冒辟疆后人的老人冒廉泉,又给出了所谓新的证据,并多方宣传,言之凿凿指其先祖冒辟疆才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
其实,这种说法很多地方是经不起推敲的,我们先来看看冒廉泉老人的说法吧。
1、江苏如皋有一种特产——板鹞大风筝,其型大如门扇,喜字型,有响鞭。
现已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红楼梦第70回中对板鹞大风筝有过详细描写,曹雪芹没去过如皋,不可能知道。
我们知道,曹家三代做江宁织造。
江宁就是今天的江苏南京,书中也说贾家祖籍金陵,金陵也是指的南京,离如皋并不远。
而且曹家身为累世的大贵族,曹雪芹知道甚至拥有板鹞大风筝应该不足为奇。
况且板鹞大风筝,若出如皋,人便不可知,那也就没什么稀罕了,又何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说?即如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虽出自天津,恐怕京津地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民众多半都知道吧。
可见,此说法实难服众。
2、据史载冒辟疆小妾董小宛在浙江海盐有葬花之举,而《红楼梦》中有黛玉葬花的经典情节,冒老先生据此推断,董小宛是林黛玉的原型,而冒辟疆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
其实,历史上有葬花之举的并不只董小宛一个。
我才疏学浅,无力与人打笔墨官司,但我知道后人可知并可记叙前人之事,董小宛冒辟疆之事为历代文人津津乐道,口口相传,曹公是冒辟疆董小宛身后不足一百年的人,他本就是士子文人,知道这些并把它移植到小说里,很正常。
我们今天的读书人,
如果知道一些胡适徐志摩的逸闻趣事,应该没什么奇怪的吧。
我一直强调红楼梦是小说,不要机械地把它的情节和历史事实对号入座,施耐庵在写水浒传时,就有很多素材来源于前代话本和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施耐庵可以,曹公为何不可以?
其实,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创作中,隐藏了好多清朝独有的政治经济的特点和生活习惯,有些还是清朝中期才有的,而且有北方的地域特色,这是明末的江南士子冒辟疆无法用文字描摹的,这就好比我们让郁达夫去写一部反映改革开放内容的小说一样,逻辑上就说不通。
下面我来举几个例子。
我们知道,清朝虽然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但它的政治生态中有很多奴隶制的痕迹。
后金在进入辽东地区后,实行了圈地和逼民投充的政策,就是抢占汉民土地,逼迫土地上的汉人自由民成为满洲八旗贵族的包衣阿哈(奴隶)。
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就是这样成为多尔衮正白旗下的包衣奴才的。
我们知道,明代的官员选拔,是通过科举考试的。
而清代的官员,除通过科举选拔外,很多就来自于皇族和八旗贵族的包衣阿哈,曹家做江宁织造,其出身就是皇帝正白旗下的包衣。
这样的情节在《红楼梦》中就有所体现。
赖嬷嬷出身就是贾府的没有人身自由的奴才,她的子孙生下来就是没有人身自由权的贾府家生奴。
可她的孙子赖尚荣却做了知县。
这样的情节设计,是冒辟疆无论如何也做不来的。
明朝的土地经济制度是封建租佃制,即种地纳税,无土地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只交地租无人身依附关系。
而清朝存在大量的隶农制生产关系,直到乾嘉时期租佃制才逐渐成为主体。
八旗贵族庄园都是以隶农制的生产关系经营的。
劳动者是家奴,无人身自由,对主子有以下义务:1、交差役银2、交米麦猪鸡鸭柴碳草等诸多杂项。
3、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私有财产,连自己的人身都是主子的财产。
这样的经济形态在红楼梦中也有展现。
宁国府庄园的庄头乌进孝给宁国府送租子,那一份账单想必大家印象很深刻吧。
而冒辟疆所处的时代,地主只折银收取地租而已。
红楼梦里描述的贵族的生活细节特点,有些是清代特别是清代中期以后满族特有的。
比如说有名的红楼菜谱,有很多与清代御膳房的菜单相似,甚至相同。
红楼菜谱里有一道虾丸鸡皮汤,可见当时的人爱吃鸡皮。
而在嘉庆朝起居注里就记载了嘉庆皇帝的一次早饭的膳单,其中就有鸡皮四喜丸子,鸡皮酸笋汤,炒鸭肉。
而且在清宫御膳房膳单上有很多种以鸡皮为食材的菜肴。
这反应了贾府的饮食习惯与清朝中期宫廷饮食习惯相似。
综上所述《红楼梦》的作者应该是曹雪芹而非冒辟疆。
作者简介:李伟,正经的时候就生生病,不正经的时候就读读书,写写字,教教书,多数时候是个正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