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咏月诗三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5/2012
8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品析
抒情。但诗人不用直接的方式,而 用疑问的口吻,明明是自己在对月 怀人,却偏说“秋思落谁家”,这 样就把自己对月怀人的情思表达的 蕴藉深沉。
9/5/2012 9
水调歌头苏轼
水调歌头,词牌名。清朝词 评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 话》里曾道:“中秋词自 东坡《水调歌头》一出, 余词尽废”。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 眉州(今属四川)人。宋 代杰出的文学家。与其父 苏洵、弟苏辙合称“三 苏”。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012-9-5 10
背景介绍
这是一首中秋咏月
兼怀亲人的抒情之 作。当时苏轼41岁, 为密州太史,政治 上很不得意,与其 弟子由已六七年不 见,心情郁郁寡欢。
9/5/2012
11
注音与字词:
把酒:端起酒杯。把:持,握。
宫阙( què):宫殿。
不胜(shèng):承受不了。 绮户: (qǐ) 婵娟:美女之称。一说形态美好的样子,这 里指月亮。 琼(qióng)楼玉宇
9/5/2012 6
有感情的朗诵: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9/5/2012
7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赏析
这两句写景,点明了望月的环境,渲染了 中秋望月凄清冷寂的特定的气氛,把读者 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意深情长的意境。为 后两句的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012-9-5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
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 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 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 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 16
中秋咏月 诗词三首
2012-9-5
1
中秋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 国仅次 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 在秋季的中间,故谓 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 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 称谓“仲秋”, 所以中 秋节又叫“仲秋节”。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 祭月赏月是节日 的重要习俗。吃月饼是节日的 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 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 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9/5/2012 3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9/5/2012
4
赏 析
领会诗歌的意思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 雪,一片洁白。萧森的树阴里,鸦鹊终于适应 了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夜深, 秋露打湿了庭中的桂花。明月当空,普天之 下,有谁不在低回赏月、神驰意远呢?但同 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 不同的。
13
小结:
1.小序:交代写作时间和写作缘由。 2. 上阕:饮酒问月-------追求美好生活。
下阕:望月怀人-------探求人生哲理, 情景交融 。 3. 主题:表达词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 的思念。
2012-9-5 14
水 调 歌 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虚 景
实 景
9/5/2012 2
十五夜望月王建
王建(约767-830),字仲初, 许州人(今河南许昌)。唐代宗 大历十年进士。一生困顿,晚景 尤凄凉。早年以宫词著称,中年 以后,诗风转变,其乐府诗多方 面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揭 露统治阶级的暴行。善用七言歌 行体,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 乐府”。作品有《王司马集》。 本诗题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
9/5/2012 22
艾青
我的思念是圆的
2012-9-5
艾青,原名蒋海澄。艾青的诗, 往往较多的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 时代的生活和斗争,从而比较鲜 明地传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 声;诗作感情深沉,突出表现对 光明的热烈向往、追求和讴歌。 这首诗写于1983年9月21日,是 艾青晚期的作品。由于经历太多 的飘零磨难,“文革”结束后, 原本在艾青心中比较淡漠的亲情 变得浓郁起来。
Hale Waihona Puke 23赏析 配乐初读诗歌 思考:作品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联想? 理解作者的感情 表达了对团聚、亲情、友情的珍视和怀想 ●揣摩诗歌的语言
2012-9-5 24
我的思念是圆的
我的思念是圆的 八月中秋的月亮 也是最亮最圆的 无论山多高、海多宽 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 在这样的夜晚 会想起什么? 我的思念是圆的 西瓜、苹果都是圆的 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 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 思念亲人的人 望着空中的明月 谁能把月饼咽下?
18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赏析
诗意: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 会有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 赏析:这两句富含哲理,作者由自然现象想到人 的悲欢离合,说明人月无常,人的悲欢离合同月 的阴晴圆缺一样,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
2012-9-5
1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赏析
2012-9-5 12
水 调 歌 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 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 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 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 2012-9-5
9/5/2012
5
1 、“地白”在文中是何意?由此你想到了谁的一句诗?
2 、“秋思”一词具体含义指什么? 3、“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在” 吗?谈谈你的理解。 答:指月光满地。《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 霜。” 答:请看课文注释③: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答: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 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 似的。 而“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了。
2012-9-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
15
水 调 歌 头
文 中 哪 些 地 方 用 到 了 联 想 和 想 象 ?
25
9/5/2012
口头训练
比较阅读 三首关于中秋节的作品,你最喜欢哪一首, 为什么?(要说出最喜欢某首的原因,从 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加 以阐述)
2012-9-5
26
作业
背诵、默写 《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
9/5/2012
27
诗意: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
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赏析:这两句是千古传唱的名句,表达了
词人对人类最真挚的美好祝愿。
2012-9-5
20
想一想:你还知道其他关于“月亮”的诗句吗?
9/5/2012
21
名句列举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 吟》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联想与想象:
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过程。 想 到
甲事物
存在
乙事物
存在
想像: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出
甲事物
存在
丙事物
不存在
2012-9-5
17
水 调 歌 头
苏 轼
想 像 联 想
2012-9-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 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 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 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 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