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地方教案(定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地方教案(定稿)
第一篇:一年级地方教案(定稿)
第一课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
教学目标:
1.知道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2.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自然的情感德育渗透:热爱家乡,保护自然
教学重点:了解塔里木河的特点,感知母亲河的含义教学难点:了解内陆河的定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内陆河的定义吗?不留到大海里去的河就叫内陆河。
你们说一说塔里木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水是生命之源,有水就会有植物,只有植物才能将土地从沙漠中夺回来。
塔里木河贯穿整个塔里木盆地,养育了生活在那里的各族人民,因此被称为“母亲河”
A.第一幅图:塔里木河穿行在万里荒漠和草原上,连杆的胡杨林在秋阳的照耀下发出金色的光茫,形成别具特色的绝美景观。
B.第二幅图:图片展示的是塔里木河流域的特产鱼类—大头鱼。
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
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教学反思:
第二课水量丰足的外流河——伊犁河
教学目标:
1.直到伊犁河是一条美丽富饶的河。
2.结合图画理解课文。
德育渗透:热爱家乡,保护自然环境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伊犁河的美丽富饶教学难点:说说伊犁都有哪些特产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去过伊犁吗?知道那里有什么特产吗?
二、进入新课:教师讲解本课内容:伊犁河所到之处,水草丰茂,
硕果累累……一片美丽,富饶的景象。
A.第一幅图:是夕阳西下时伊犁河的瑰丽景象。
B.第二幅图:图上的伊犁河仿佛一天噢条明亮的带子在草原上蜿蜓迂回。
伊犁河经过的地方是多么的美丽富饶。
C.第三幅图:伊犁是薰衣草的故乡。
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
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水量丰足的大河——伊犁河教学反思:
第三课流入北冰洋的河——额尔齐斯河
教学目标:
1.知道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一条流入北冰洋的河。
2.知道额尔齐斯河的位置。
德育渗透:保护自然
教学重点:感受额尔齐斯河的美丽。
教学难点:说一说额尔齐斯河沿岸的美丽风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想一想额尔齐斯河在哪里?流到哪儿去了?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额尔齐斯河是新疆第二大河流,也是我国唯一一条流入北冰洋的河。
A.第一幅图:图上是静静的额尔齐斯河,河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他们的英姿静静的映在河面上,一派水乡的柔媚。
B.第二幅图:这是航拍的额尔齐斯河。
C.第三幅图:图上是一座吊桥,桥对岸绿树成荫,水草丰美绵延成一片绿色的海洋。
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
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流入北冰洋的河——额尔齐斯河教学反思:
第四课西游记中的通天河——开都河
教学目标:
1.知道开都河是我国西游记中的通天河。
2.知道开都河的位置。
德育渗透:保护自然
教学重点:感受开都河的美丽。
教学难点:说一说开都河沿岸的美丽风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想一想开都河在哪里?流到哪儿去了?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知道开都河是我国西游记中的通天河我们前往巴音布鲁下个景点开都河的九曲十八弯,它是开都河的奇景,形成九道河湾,最美是在日落时分,西边太阳倒映在每道河湾上,据当地人吹嘘,最美时可以倒映出九个太。
开都河《山海经》称敦薨之水,唐代称淡河,《西域水道记》称海都河,俗称通天河,极言河之广,上通天山之意,《西游记》中的通天河即指开都河,从此开都河天下闻名,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来此观瞻。
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西游记中的通天河——开都河教学反思:
第五课天鹅的故乡—巴音布鲁克草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我们美丽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了解人与自然生生相息。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观看,学习本课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且学会爱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天鹅湖是中国第一个天鹅自然保护区。
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每年4月份是天鹅聚集的时间
教法与学法:通过课件展示,语言讲解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过哪些新疆大山?(个别提问,集体回答)天山、昆仑山、阿尔泰山。
2.我们还学过哪些湖?
蓝宝石胡(赛里木湖)会变色的胡(哈纳斯湖)
月光湖(艾丁湖)向海一样的湖(博斯腾湖)让你浮起来的湖(盐湖)今天我们一起去逛大草原
首先,我们一起将书翻到15页,一起读读这首诗骑着马儿逛草原(至少三遍)教师领读
二、新课学习:
下面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天鹅的故乡—巴音布鲁克草原
1.介绍巴音布鲁克草原距库尔勒市636公里,位于和静县西北,伊犁谷底东南,中部天山南麓,海拔约2500米,面积约
2.3万平方公里
2.这是全国第一个天鹅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水草丰茂,气候湿爽,风光旖旎
3.巴音布鲁克草原,蒙古语意为“泉源丰富”
4.这里幅员辽阔,地势平坦,水草丰美,遍地是优质的“酥油草”,哺育着60多万头(只)牛羊,是新疆的牧业基地之一
5.巴音布鲁克草原居住着蒙、汉、藏、哈等9个民族,民族风情灿烂多彩,是中国仅次于鄂尔多斯草原的第二大草原
6.每年4月前后,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雁鸥等珍禽鸟类,70多种、1万多只,群飞于此,繁衍生息
7.白云、雪山、湖水相映
8.在巴音布鲁克,一定要看九曲十八弯的夕阳,河床在草原上像一条丝带,蜿蜒到天际
(这些内容是在边讲解,边观看图片的过程中进行的)
三、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教学反思:
第六课世外仙境——那拉提草原
教学目标:
1.知道那拉提草原的地理位置和主要特点
2.知道那拉提草原是一个有厚重的历史积淀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的古庙宇和文物古迹。
天山庙和烽火台是其中最有名的。
德育渗透:
热爱家乡
教学重点:感受大草原的辽阔和富饶,体验家乡的美丽。
教学难点:了解哈萨克族人的一些生活习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过伊犁吗?
二、进入新课:教师讲解本课内容:
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境内的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
那拉提草原犹如一块镶嵌在新疆浩瀚大漠中的翡翠那样斑斓耀眼。
这里山峦起伏,绿草如茵。
既有草原的辽阔,又有溪水的柔美,既有群山的峻秀,又有松林如涛的气势,随处飘荡着大自然的气息。
凭着它特有的原始的自然风貌,向世界展示出一幅绿色的多彩画卷。
A.第一幅图:美丽的那拉提草原上牛羊肥硕,牧草丰美。
B.第二幅图:平坦的草原上,人们从各地赶来,从沙山上滑下,体验着鸣沙山的神奇和独有的乐趣。
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世外仙境——那拉提草原教学反思:
第七课马儿的天堂——巴里坤草原
教学目标:
1.知道巴里坤草原的地理位置和主要特点
2.知道巴里坤是一个有厚重的历史积淀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的古庙宇和文物古迹。
天山庙和烽火台是其中最有名的。
德育渗透:热爱家乡
教学重点:感受大草原的辽阔和富饶,体验家乡的美丽。
教学难点:了解哈萨克族人的一些生活习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去过哈密吗?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巴里坤草原是新疆第二大草原,位于新疆的第一门户哈密地区。
这里牛羊肥硕,牧草丰美,空气清晰,一年四季绿草如茵。
A.第一幅图:美丽的巴里坤草原上牛羊肥硕,牧草丰美。
B.第二幅图:平坦的草原上,人们从各地赶来,从沙山上滑下,体验着鸣沙山的神奇和独有的乐趣。
C.第三幅图:美丽的巴里坤草原上居住着很多哈萨克族人。
D.第三幅图:一座古老美丽的庙宇静静的站立着,似乎在向人们讲述着巴里坤悠久的历史。
E.第三幅图:巴里坤有许多古烽火台。
F.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
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马儿的天堂——巴里坤草原教学反思:
第八课世界自然遗产——喀拉峻草原
教学目标:
1.知道喀拉峻草原的地理位置和主要特点
2.知道喀拉峻草原是一个有厚重的历史积淀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的古庙宇和文物古迹。
德育渗透:热爱家乡
教学重点:感受大草原的辽阔和富饶,体验家乡的美丽。
教学难点:了解哈萨克族人的一些生活习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去过哈密吗?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喀拉峻——新疆最美的草原
世界一流草原——喀拉峻,哈萨克语,意为:“黑色莽原”。
喀拉峻山横亘其间,呈东西向,绵绵延延,长42公里。
属高中山山甸草场,主山两侧梳状沟谷密布山地。
山峦起伏跌宕,生长着茂密的雪岭云杉,苍苍莽莽。
山顶是浑然一体向南倾斜的高台地貌,犹如一座悬空草常芳草萋萋,繁花似锦,坡麓平缓,无垠无际,恰似一幅美妙的碧色地毯,一直铺到冰雪皑皑的高山脚下,望之令人心旷神怡。
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世界自然遗产——喀拉峻草原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单元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天造之城--魔鬼城,魅力之城--五彩城,奇幻之地----怪石峪,神秘之地--天山大峡谷,这几课介绍了新疆的特色景观地理位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新疆特色景点。
2.让学生了解这些景点的地理位置、重要地位以及各自的特点。
3.让学生知道这些景点发展,并且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为努力建设好新疆而努力,献出自己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观看图片,视频等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对景点有更多的了解,并且纠正以前错误的认识。
2.通过学习本单元,激发学生们努力建设家乡、努力建设新疆的热情。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新疆景点有哪些。
教学难点:各个景点的特色是什么。
教学方法:讲解法、情景演示发
学法
1、教法与时俱进,适应学生的实际。
2、调动学生的热情,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来。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4、强调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
9天造之城---魔鬼城
1课时
10魅力之城---五彩城
1课时奇幻之地----怪石峪
1课时神秘之地-------天山大峡谷
1课时
第九课天造之城——魔鬼城
教学目标:
1.知道魔鬼城在什么地方
2.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说一说魔鬼城景物的特点。
课前教育: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魔鬼城”吗?
二、进入新课:
1.看看书上有几幅图,图上都有什么?2.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图,为什么? 3.小组交流。
4.教师讲解本课内容:魔鬼城又称乌尔禾风城。
有一处独特的风蚀地貌,形状怪异、当地人蒙古人将此城称为“苏鲁木哈克”,维吾尔人称为“沙依坦克尔西”,意为魔鬼城。
其实,这里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雅丹”是维吾尔语“陡壁的小丘”之意,雅丹地貌以新疆塔里木盆地罗布泊附近的雅丹地区最为典型而得名,是在干旱、大风环境下形成的一种风蚀地貌类型。
三.学生朗读本课内容复习巩固本单元学过的知识。
板书设计:魔鬼城教学反思:
第十课瑰丽之城——五彩城
教学目标:
1.知道五彩城在什么地方
2.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说一说五彩城景物的特点。
课前教育: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五彩城”吗?
二、进入新课:
1.看看书上有几幅图,图上都有什么?2.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图,为什么? 3.小组交流。
4.教师讲解本课内容:五彩城又称五彩万湾,因其五彩缤纷的地貌特征而得名。
五彩城位于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东部的吉木萨尔县境
内。
5.结合“金蜜蜂”,指导学生讨论:是谁把魔鬼城,怪石沟,五彩城变成童话世界的?
三.学生朗读本课内容复习巩固本单元学过的知识。
板书设计:五彩城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奇幻之地——怪石峪
教学目标:
1.知道怪石沟在什么地方
2.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说一说怪石沟景物的特点。
德育渗透:热爱大自然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怪石沟”吗?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
怪石峪风景区位于新疆博乐市东北约48公里处的卡浦牧尕依沟中,总面积230平方公里,整个风景区东西延伸18公里,南北宽约13公里,是我国西北最大的怪石群落之一。
风景区紧傍亚欧金桥第一关口阿拉山口口岸,与准噶尔盆地名湖艾比湖相邻。
景区被十多条南北和东西走向的山泉溪流切割,以一条东西走向的溪流为主游览线路。
A.第一,第二幅图:形象地展示了怪石峪的风貌,让学生对怪石峪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B.第三幅图:怪石峪显示出了一片宁静与安详。
C.第四幅图:怪石峪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欣赏大自然的美。
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
三.学生朗读本课。
四师生总结。
板书设计:怪石沟教学反思:
第十二课神秘之地——天山大峡谷
教学目标:
1.知道天山大峡谷在什么地方
2.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说一说天山大峡谷景物的特点。
课前教育: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
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天山大峡谷”吗?
二、进入新课:
1.看看书上有几幅图,图上都有什么?2.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图,为什么? 3.小组交流。
4.教师讲解本课内容:天山大峡谷为景区名,新疆境内有两个天山大峡谷,一个位于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北部,一般称为库车大峡谷或克孜利亚大峡谷,为国家级地质公园;一个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南山旅游区内,为国家AAAAA级景区。
三.学生朗读本课内容复习巩固本单元学过的知识。
板书设计:天山大峡谷教学反思:
第13课乌鲁木齐市——新疆的首府
教学目的:
1、知道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也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交通运输和通讯中心。
2、初步了解乌鲁木齐市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发展。
教学重点:介绍乌鲁木齐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教学准备:师:新疆版图、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问:乌鲁木齐市位于新疆哪个部位?乌鲁木齐是新疆的什么?
小结:我们生长在新疆,并不十分了解乌鲁木齐市各方面的情况。
今天我们就学习离海最远的城市乌鲁木齐——新疆的首府。
二、新课:
(1)、乌鲁木齐的地势状况:(新疆版图)
师:古老的乌鲁木齐河自南向北,从市区穿过。
城东:海拔5400多米,(博格达蜂)。
城南:天山山脉。
城西:妖魔山。
城正中:红山。
(3)观看图片:
2、教师介绍:
二道桥:二道桥市场建设项目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1年十大重点市场建设项目。
它的建成标志着以二道桥为中心的民族旅游贸易圈的形成,标志着民族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接轨。
二道橘市塌位于乌市解放南路37号。
占地面积8818平方米,东西长135米,南北宽40米,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
新疆二道桥市场外观设计富有浓郁的维吾尔建筑风格。
市场一至三层为商业区,清一色的少数民族商人用他们特有的热情和真诚,用极具特色的各国民间手工艺品,用新疆特有的干鲜果品招揽八方游客。
四层是乌鲁木齐最大的综合性民族歌舞宴会厅。
诱人的手抓肉、喷香的烤包子、酥嫩的烤全羊、油光的抓饭、酱香味十足的拉条子以及那些根本就叫不上名字的小吃塞满了你的双眼,牵引着你的食欲,置身二道桥市场,一种异域的风情紧紧将你包围,令你身不由己地随之热烈,随之放松,365天,天天如此。
五至六层是写字间,工商、税务、银行、邮局进驻市场方便服务经营户。
建筑群落总面积十万平方米的国际大巴扎遵循伊斯兰建筑风格,以传统磨砖对缝与现代饰面工艺相结合的处理手法,不作舞台布景式的建筑语言堆砌,体现空间和光影的变化,在涵盖了现代建筑的功能性和时代感的基础上,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商业繁华,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对中亚及中东地区的辐射极具亲和力。
国际大巴扎大型Shopping Mall 内设各式商铺;水景欢乐广场;汇聚新疆百种特色小吃的美食广场;宴艺大剧院;可供游人参观的伊斯兰清真寺;表现十二木卡姆大型主题浮雕内置观光电梯的超级观光塔;号称“西域第一街”的阳光步行街;大型停车场;便捷购物、观光电梯;现代化标准洗手间;通透采光天幕中庭。
2003年6月26日,大巴扎举行了盛大的竣工落成庆典和文化艺术节,建成的巴扎成为乌鲁木齐地标之一;9月,五星级服务标准的大巴扎千人宴艺大剧院正式开业揖客; 11月,大巴扎超然入选乌鲁木齐市“新十景之民俗风情一条街”;12月,大巴扎被纳入新疆“冰雪风情游”的重要驿站; 2004年2月,国际大巴扎荣膺乌鲁木齐市“十
佳建筑”; 5月,新疆房地产界授予大巴扎为“五大黄金旺铺”。
3、讨论:四人一组,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你家的附近有没有哪些景物也具有“民族特色”?
4、漂亮的开发区
教师讲解开发区: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都是乌鲁木齐既漂亮、又有现代化气息的地方,人们在这里辛勤的工作,创造着财富,建设着美好家园!
5、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到了乌鲁木事的二道桥的民族特色,及二道桥的历史与发展。
板书设计:第13课乌鲁木齐市——新疆的首府课后反思:
第十四课南疆重镇——喀什
教学目的:
1、知道喀什地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面积、人口等。
德育渗透: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喀什的美丽富饶更加热爱喀什,热爱新疆。
教学重点:喀什地区概况、资源状况、人文和自然景观。
教学准备:师:资料、地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请同学们回顾你们去过新疆哪些地方?谈一谈,你对这些地方的感受?
小结:你们虽然去过很多地方,但是,你们并不十分了解各地区的地理概况、历史背景、特点等。
今天让我们共同来了解美丽富饶的“喀什地区”吧!介绍人文、自然景观:
师:喀什古老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又如何呢?
生:资料汇报有关知识。
观看:图片
一、地理位置
喀什,南疆重镇,是深圳对口支援建设的城市,维吾尔族占多数。
新疆北部由于兵团驻扎,所以汉族人居多。
伊犁等地草原众多,以放牧为主的哈萨克族就很多,而南疆则是维吾尔族占多数。
二、民族风情
1.歌舞之乡:喀什被称为“歌舞之乡”,一千年前喀什歌舞就传到了中原,隋唐时代,喀什的音乐和舞蹈誉满长安。
现在,喀什的民族歌舞更是独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乐舞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能歌善舞是维吾尔族人的天性,他们无论男女老幼,情之所动,兴之所至,都会翩翩起舞,引吭高歌。
维吾尔族舞蹈有的质朴短小,富有乡土气息。
2.服饰:维吾尔族的服饰多样而美观,具有独特的风格。
男子多在衬衣外面穿右衽斜领、无纽扣、长及膝盖的“袷袢”(长袍),腰系方形长带,带中可存放零星物件,随用随取。
妇女喜穿色彩鲜艳、有领无衽、从头上套着穿的衣裙。
3.饮食:饮食方面,以面食为主。
日常食品有烤馕、拉面、抓饭、包子、汤面、曲曲等。
喜食牛肉及马、驼、鸡、鸭、鱼肉。
瓜果是维吾尔族群众生活中的必需品。
还喜欢喝奶茶和红茶,喜好饮酒。
4.居住:维吾尔人居住的房屋,一般为土木结构的平顶方形平房,上开天窗,房顶可做晒台或乘凉。
维吾尔人喜簇居,村落中,沟渠纵横,果木成荫。
小结:同学们,让我们以优美的“维吾尔族舞蹈”来祝福“喀什”的明天更加美好吧!
板书设计:南疆重镇——喀什课后反思:
第十五课神奇的火洲——吐鲁番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吐鲁番的物产特色、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民间风俗等;
2、培养学生合作交往的能力;
3、渗透学生对家乡的责任感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吐鲁番的物产特色、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民间风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责任感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意识教学准备:师:资料、图片、版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去过吐鲁番吗?你们去过吐鲁番哪些地方?将你对吐鲁番的感受说一说:生:(略)
小结: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但是,你们对吐鲁番的某些地方的形成并不十分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火洲古韵——吐鲁番地区”。
板书课题:《火洲古韵——吐鲁番地区》认识吐鲁番:
吐鲁番盆地被称为“火洲”,是天山东部一个封闭的盆地,盆地东西长约240公里,南北宽约75公里,四周全是山峰。
作为“火洲”的象征,是一条长100公里的火焰山。
这就是唐僧玄奘一行经过的火焰山,据说他们曾在火焰山下的高昌古城居住过。
盆地上有“火”,也有风。
四周的高山无法阻止强劲的风。
人们可以看到在风的作用下形成的沙山:有山脊、山坡和山谷,和山地完全一样,然而它的山体全部是细纱。
吐鲁番盆地的年降水量极小,由于天热风急,地面河流里的水流不了多远就被蒸发干了,因而劳动人民发明了地下人工渠。
人们每隔一定的距离,向地下挖一个竖井,从井底向前后两端平行挖去,造成一节渠道。
把渠道一节一节连接起来,便形成了数公里到数十公里长的大渠。
利用大渠引水可减少高温的蒸发,充分发挥水的作用。
这就是驰名中外的坎儿井。
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体会到这项创造的伟大和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在吐鲁番市区以东2公里处耸立着一座古塔--额敏塔。
是新疆伊斯兰教的著名建筑,也是全国唯一的一座此种建筑风格的古塔,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观看:幻灯片(各个景点)
2、思考:你们观看这些景点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生:吐鲁番自古就是歌舞之乡,是盛产葡萄的城市。
师:吐鲁番是我国人民的旅游地区,也是世界人民向往旅游的地方,是我们新疆人民的自豪和骄傲,让我们用优美的歌舞来祝福它吧。
板书设计:第十五课神奇的火洲—吐鲁番
一、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心目中的吐鲁番:
二、走进吐鲁番: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