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基础课程情况及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
实践教学环节安排
教学章节
实践教学内容
第五章 辨证诊断
第六章 筋骨关节检查法
第八章 手法
第九章 固定疗法
期末操作复习 及操作考试
合计
摸诊、动诊、量诊
各部位检查法及神经 功能检查法
正骨手法和理筋手法
夹板及石膏固定、皮 肤牵引、布托牵引
各部位特殊检查、正 骨手法、理筋手法
实践 学时
2 8 6 4
4 24
踏实肯干、团结协 作的工作作风。
四、课程内容
单元划分、课时分配
单元
教学内容
第1单元 骨伤科基本理论与知识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16
14
2
第2单元 骨伤科常用检查法及辅助诊断
20
12
8
第3单元 骨伤科常用治疗方法
操作练习与考试Biblioteka 总计241410
4
4
64
40
24
62%
理论学时 40
实训学时 24
实践地点与教学方式
教师演示、学生角色扮 演及练习、临床见习
教师演示、学生角色扮 演及练习、临床见习
教师演示、学生角色扮 演及实际操作练习
教师演示、 学生实际操作
学生角色扮演及练习、 教师答疑及指导
课程考核
平 时 成 绩
期终
考核类型
考核项目
课内考核
出勤、纪律 单元检测
实训考核
实训报告 操作规范及熟练程度
期末考试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学科总评
分值 5 5 5 15 70
100
合计
30
70 100
五、课程学习要求
1.课前预习 2.课堂认真听讲 3.课后复习 4.勤于思考、善于模仿、不懂就问 5.反复操作练习、熟能生巧 6.网络查阅资料、加深对课程的理解
六、合格医生要求
1.不忘初心,树立为中医骨科奋斗的远大理想。 2.学习继承历代医家成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3.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认 真履行医生职业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 4.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 荣辱观,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5. 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诚实守信、勤学敬业、团 结协作的品质和精神。
科医师必须掌握。
二、课程特点
是一门临床医学,建立在解剖、生理、病理、生 物力学和中医基础理论之上,诊断中常借助中西检 查综合分析。治疗中突出中医的手法、夹板固定、 功能锻炼,和必要的活血、消肿、接骨、续筋、补 肝养肾的中药内服、外用。根据需要结合微创、西 医手术等等。
三、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思政目标
理论课
实训课
教学过程
掌握骨科基本理 论。 熟悉骨伤科疾病 的分类、辅助检查、 现代治疗及其他疗 法等。 了解骨节筋络的 发生修复知识等。
骨科基本诊疗技 术。
自学及继续学习 能力、辨证思维能 力。
爱祖国优秀传统文 化、爱中医骨科的
专业情怀。
严谨求实、刻苦钻 研的学科精神。
救死扶伤、关爱病 人的职业道德。
中医骨伤科基础
课程情况及要求
一、课程定位 中

中 医
骨 伤 科
公 共 基 础
解 剖 学
生病 理理 学学
学 基 础
基 础

中 医 骨 病 学
骨 科 手 术
中 医 正 骨
中 医 筋 伤
专业基础课
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一、课程定位
• 《中医骨伤科基础》
专业基础课,是中医骨伤专业临床课程的入门
课,也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 本学科阐述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骨
2020/12/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