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蔺相如完璧归赵今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蔺相如完璧归赵今论
蔺相如之完璧,才思敏捷,“巧舌如簧”,谋事在人也,此司马迁之意;蔺相如之获全于璧,天缘凑巧,会逢其时,成事在天也,此王世贞之言。
然二者之言吾则未敢俱信也,思其各有据理之处。
司马迁之长,在于道出了相如之智,之勇,之忠。
相如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因此将和氏璧从秦王手中骗回。
相如深知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乃使人怀璧归赵。
此非有大智之表现乎?渑池之会上,相如以五步之内以颈血溅大王之势,逼秦王为赵王击缶,秦臣欲杀之,相如张目叱之,秦王左右皆退却而下,此非有大勇之表现乎?多谋善断,意气风发的相如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欲羞辱相如,相如一再退忍避让,连门客都感到羞耻,他却不与廉颇争列,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此非有大忠之表现乎?
故余曰:“相如之智,之勇,之忠,可与日月争光也。
”
王世贞之长,在于打开了整个秦赵事件的内部关联,抛开了相如个人因素不谈,观其本质。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一文开篇即言:“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
”他分析了秦国“以城易璧”的本意,点出了赵国“得情则不予,不得情则予,得秦而畏则予,得秦不畏则不予”的四种选择,然而相如却明知赵“既畏而复挑其怒”,此乃失智;秦王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而相如却使门人怀璧归赵,此乃失信;综此二失,若引得武安君十万兵众骤压邯郸,一胜蔺相如族灭,再胜则赵氏族灭,此乃失利也。
失智与失信是实,失利则终成虚,何也?相如之获全于璧,天固曲全之哉!
观此二者之言,吾以为不免各有其短:司马迁之短,过于夸大相如之功,虽使得人物形象生动饱满,但有失客观事实;王世贞之短,又过于忽略相如之功,秦之骄奢暴虐常见笔端,想那一座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啊,又忆及始皇一统天下却隳名城,杀豪杰,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由此可见,秦乃虎狼之国,未必会还璧于赵,那相如的还璧归赵也就不无道理了。
而赵若无相如,即便秦非欲以窥赵,那眼前“贪璧”之祸又将何免?难道要交个“天道”来拯救“弱肉强食”世道下的赵国吗?
故余曰:“赵能完璧,既不全是相如之功,亦不皆是天道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