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 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促进森里古猿进化成为人类的根本原因是()
A. 火的使用
B. 地面的猛兽较多
C. 森林的大量消失
D. 群体生活
2.胚胎发育是从受精卵的分裂开始的,胚胎发育经历的场所有()
A. 子宫
B. 输卵管
C. 输卵管和子宫
D. 阴道和子宫
3.青春期的特点不包括()
A. 开始出现区分男女性别的特征
B. 性器官迅速发育,性激素分泌增多
C. 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明显增强
D. 心理上出现从疏远异性到对异性产生好感的变化
4.有的幼儿吃了很多钙片,但仍患佝偻病,主要原因是缺乏()
A. 维生素D
B. 维生素A
C. 维生素B
D. 蛋白质
5.“第七营养素”指的是()
A. 蛋白质
B. 脂肪
C. 糖类
D. 膳食纤维
6.下列关于营养物质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 建造我们的身体
B. 给我们提供能量
C. 水对人体没有作用
D. 维持生命和健康
7.合理的饮食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以下对人体健康有利的饮食方式是()
A. 不吃早餐
B. 用碳酸饮料代替饮用水
C. 只吃鱼、肉,不吃蔬菜
D. 每日三餐定时定量,注意均衡营养
8.人体消化道的组成不包括()
A. 胃
B. 小肠
C. 口腔
D. 肝脏
9.下列不容易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是()
A. 超市里买的“染色馒头”
B. 用清水浸泡过的新鲜蔬菜
C. 果汁中添加塑化剂
D. 含有“瘦肉精”的火腿肠
10.鼻黏膜内毛细血管的作用是()
A. 粘附细菌
B. 温暖冷空气
C. 消除杂物
D. 分泌黏液
11.吸气结束的瞬间,肺泡内气体和外界空气的气压差为()
A. 肺泡内气体压强等于外界空气压强
B. 肺泡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空气压强
C. 肺泡内气体压强大于外界空气压强
D. 无法判断
1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时,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A. 管腔较细
B. 血流速度快
C. 血液流向心脏
D. 红细胞单行通过
13.测量血压的部位在上臂的()
A. 肱动脉
B. 桡动脉
C. 肱静脉
D. 桡静脉
A. B.
C. D.
15.现有一个新鲜的猪心,如何用最简便的方法判断出它的左右()
A. 手捏心室壁
B. 将心脏切开
C. 手捏心房壁
D. 向心脏内灌水
16.医生常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成分输血,对于严重贫血的病人,应
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
A. 血浆蛋白
B. 红细胞
C. 白细胞
D. 血小板
17.正常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为18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仅为1-1.5升,这是由于
()
A.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B. 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
C. 膀胱暂时储存尿液
D.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8.尿液从形成到排出体外依次需要经过()
A. 肾脏→肾小球→肾小管→尿道
B.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C. 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
D. 肾脏→肾小球→输尿管→尿道
19.尿的形成过程中,起滤过作用的结构是()
A. 肾小球
B. 肾小囊
C. 肾小管
D. 输尿管
20.如图所示眼球结构中,标号与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 1-瞳孔
B. 2-巩膜
C. 3-视网膜
D. 3-角膜
21.我国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酒后驾车,酒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A. 酒精麻醉大脑,使行为失控
B. 酒精麻醉小脑,使行为失控
C. 酒精麻醉脑干,使行为失控
D. 酒精引起肝中毒,使行为失控
22.近视眼的病因是()
A. 眼球前后径过长,晶状体曲度过大
B. 眼球前后径过长,晶状体曲度过小
C. 眼球前后径过短,晶状体曲度过大
D. 眼球前后径过短,晶状体曲度过小
23.“红灯”的光线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
①角膜②晶状体③视网膜④瞳孔.
A. ①④②③
B. ④①②③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④③
24.王力是足球迷,看比赛时,当自己喜欢的球队进球时,他欢呼雀跃、面红耳赤、心
跳加快、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是()
A. 神经调节
B. 激素调节
C.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D. 血液调节
A. 神经纤维聚集成束形成的
B. 神经元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形成的
C. 神经元集结成束形成的
D. 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形成的
26.在饲养正常蝌蚪的水中放入某种激素的制剂,则蝌蚪提前发育成只有苍蝇大小的小
青蛙,这是由于该制剂中含有()
A. 生长激素
B. 甲状腺激素
C. 性激素
D. 胰岛素
27.某工人施工时坠地,造成右下肢运动障碍,但仍有感觉.该工人可能伤到反射弧的
()
A. 感受器
B. 传入神经
C. 神经中枢
D. 传出神经
28.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污染是()
A. 大气污染
B. 噪声污染
C. 酸雨
D. 臭氧层破坏
29.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口过度增长,造成资源危机
B. 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C. 人口过度增长造成生态平衡失调
D. 人口多是好事,改造环境的力量大
30.“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就是指生活中所耗用能量要减少,
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 晚上习惯于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
B. 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C. 每天上学由家长开车接送
D. 用餐时习惯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31.
()若以和为一组实验,则实验目的是验证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2)若以B和C为一组实验,则实验目的是验证唾液在酸性条件下______分解淀粉.
(3)若以B、D和E为一组实验,则实验目的是验证淀粉酶消化淀粉需要______.(4)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唾液中含有______,可以消化淀粉.
(5)A和E能否构成一组科学的探究实验?______,原因是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4.0分)
32.如图所示为人的生殖细胞,请据图回答
(1)模式图A是人类______性生殖细胞,叫做______;
(2)模式图B是人类______性生殖细胞,叫做______;
(3)A细胞与B细胞的结合过程,主要表现是A细胞的头部进入B细胞内,其中的细胞核就与B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这样就完成了______作用,此时B细胞就形成了______.此过程是在女性的______中进行的.
33.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学生营养不良状况尤为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贫困地区,半数以上的学生吃不到早餐.在一个月内,有1/3的学生吃不到肉,80%的学生喝不到奶,35%的学生每天只吃一种蔬菜,多数靠自带的咸菜、辣椒酱下饭,甚至吃的是盐拌饭.自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后,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每天吃到一袋牛奶、一个鸡蛋或一顿肉,使农村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1)牛奶、鸡蛋和肉中富含______,它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成分.它在______(填消化道部位)最终被分解为______后,人体才能吸收.
(2)营养学家指出,早餐摄入的能量约占一天热能的______,所以应吃饱吃好早餐,做到合理膳食.
(3)请你当一次营养师,为家人搭配一份合理食谱.在下列4组食品中,你应选______.
A.米饭、土豆、鱼、瘦肉 B.米饭、瘦肉、番茄紫菜汤
C.馒头、稀饭、牛肉、火腿肠 D.馒头、土豆、青菜、萝卜.
34.如图是呼吸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填数字)
(1)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
(2)痰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内表面的
黏膜所分泌的黏液,以及被黏液黏着的灰尘和细菌等组
成.
(3)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是[______]______,
它的壁由______上皮细胞构成,外面有______围绕着,
适于进行气体交换.
35.如图是人的血液循环系统某个部分的结构示意图,据图
分析作答:
(1)如果图中B为左心房和左心室,则血管A的名称是
______,血管C的名称是______.
(2)如果图中B为左心房和左心室,当心室舒张时,防止血液倒流回心室的结构是______,它位于图中字母______所示血管的近心端.
(3)如果血管C、A分别连通左心房和右心室,则图中字母B所示结构是位于______周围的毛细血管.
36.“颤栗”是一种反射活动,完成该过程的神经结构-反
射弧如图
(1)结构[a]在反射弧中的名称是______;其功能是
______.
(2)结构[b]是由______末梢及相应的______组成的.
[d]的功能是______.
(4)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将车停下,属于______反射,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
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
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关键是理解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答案】C
【解析】
解:男性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
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缓慢移入到子宫中。
最终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这是怀孕。
在母体的子宫内,胚胎继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
胚胎发育到第8周,其外貌开始像人,从这时起到出生前的胚胎,叫做胎儿。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
母体怀孕40周左右,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所以胚胎发育是从受精卵的分裂开始的,胚胎发育经历的场所
故选:C。
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成新个体的过
程,胎儿在母体中的生活.
胎儿发育的过程中有许多考点,只要同学们熟记胚胎发育的过程,许多问题
就好迎刃而解.
3.【答案】A
【解析】
解:A、从一出生就出现区分男女性别的特征,不属于青春期特点,错误。
B、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性激素分泌增多,性激素能维持人的第二性征,正确。
C、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脑的功能加强,属于青春期特点,正确。
D、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心理上出现从疏远异性到对异性产牛好感的变化,正确。
故选:A。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和发育的黄金时期,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据此解答.
这部分知识在考试中经常考到,多以这种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要注意掌握.
4.【答案】A
【解析】
解:维生素D能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缺维生素D一定会导致缺钙,有些幼儿常服钙片,仍因缺钙患佝偻病,原因可能是缺乏维生素D,影响了钙的吸收和利用。
故选:A。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服用钙片,应同时加服维生素D.
5.【答案】D
解:人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类,现在把膳食纤维列为第七类营养元素。
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等植物性食物中,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就会排便通畅、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因此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营养素。
故选:D。
膳食纤维是指除淀粉以外较复杂糖类物质,包括纤维素和果胶等,这些复杂的糖类物质人体是不能消化的.
熟练掌握人体需要的主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关键点:膳食纤维是人体的“第七类营养素”.
6.【答案】C
【解析】
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它们的作用不同: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
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
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
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类: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不同的.
关键点:蛋白质、糖类、脂肪能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它
们的作用是不同的.
7.【答案】D
【解析】
解: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
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
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注意荤素搭配合理。
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
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三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不吃早餐不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只吃鸡、鸭、鱼,不吃
蔬菜水果,易导致维生素、无机盐缺乏;饮料不能代替水,其中的添加剂对人
体有害,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合理营养,可以从合理营养的含义、要求方面来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合理营养的含义要求.
8.【答案】D
【解析】
解:A、胃是消化道的组成部分,A错误;
B、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消化道的组成部分。
B错误;
C、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端。
C错误;
D、肝脏是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不属于消化道。
D正确。
故选:D。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
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
回答此题哦关键是明确消化道和消化腺的组成.
解:A、染色馒头是通过回收馒头再加上着色剂而做出来的。
染色馒头的生产日期随便更改,食用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不符合题意。
B、水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喷洒了较多的农药,而农药的残留主要在果皮、菜叶上,因此新鲜蔬菜水果要用清水浸泡,可以降低农药残留。
符合题
意。
C、增塑剂,又称塑化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
已经被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不符合题意。
D、瘦肉精喂养大的猪肉及肉制品中含瘦肉精残留,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据此解答.
“民以食为天,食以洁为本”,食品安全的考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
般.
10.【答案】B
【解析】
解: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鼻腔是呼吸道的组成部分。
其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又清洁作用;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有关知识点.
注意鼻腔的结构与呼吸作用相适应的特点.
解: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时,吸气结束;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当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时,呼气结束。
因此吸气或呼气结束的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大气压是相等的。
故选:A。
人体吸气和呼气的完成是由于呼吸运动造成了肺内气压和外界大气压之间存在压力差:当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时,肺内气体排出;当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时,外界气体进入肺.
吸气和呼气合称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了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而实现的.
12.【答案】D
【解析】
解: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毛细血管的最主要特点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故选:D。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
关键点: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13.【答案】A
【解析】
解:血压主要是由心脏的泵血作用产生的。
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测得。
故选:A。
血压是指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关于血压的知识,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难度较小.
14.【答案】C
【解析】
解:当向血液中加入抗凝剂,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淡黄色的液体是血浆,下面的是血细胞。
当没有向血液中加入抗凝剂,血液就会出现凝固现象,周围淡黄色的液体为血清,凝结的部分为血块。
向A.B中加入等量的抗凝剂,应该出现分层现象,上层是血浆,下层是血细胞;向C.D 中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静置一段时间,应该出现凝固现象,分为血块和血清两部分。
因此正确的是C。
故选:C。
血液只能分为两部分,加入抗凝剂,就是血浆和血细胞;不加抗凝剂就是血清和血块.
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区分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和没加抗凝剂的血液的不同.
15.【答案】A
【解析】
解:心脏的四个腔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体循环路线:左心室收缩把血压入主动脉,然后有各级动脉进入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最后汇集成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进行的是路程最远的体循环,需要的压力大;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把血压入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经过气体交换后,最后汇集成肺静脉进入左心房,经过的路径比较短,需要的压力较小。
与此功能相适应的是,左心室比右心室的壁要厚。
所以判断心脏的左右侧,可用手捏心室的壁,较厚的一侧是左心室,较薄的一侧是右心室。
故选:A。
心房的血流入心室,压力较小,心室的血压入动脉,路程相对而言较远一些,需要的压力较大,左心室把血液射入主动脉,进行路程最远的体循环,与此相适应是左心室的壁最厚,产生的压力最大,这样才能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掌握心脏的结构,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16.【答案】B
【解析】
解: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内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缺铁或缺蛋白质易患贫血,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即可。
故选:B。
输血时不一定都是输全血,临床上要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严重贫血者缺乏的主要是红细胞.
17.【答案】D
【解析】
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在肾小管重吸收的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将所产生的物质(如氨)分泌到肾小管的官腔中,与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因此人每天虽然形成的原尿很多,但原尿中的大部分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又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
故选:D。
尿的形成过程包括滤过、重吸收和分泌三个过程.正常人每天产生的原尿约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是1.5升,这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关.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
18.【答案】B
【解析】
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如图:。
如图,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
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
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
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
所以,尿液从形成到排出体外依次需要经过: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体外。
故选:B。
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①肾脏-形成尿液;②输尿管-
输送尿液;③膀胱-暂时贮存尿液;④尿道-排出尿液.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尿液的形成以及排出过程.可结合着泌尿系统的组成图来记忆,
19.【答案】A
【解析】
解: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
全部葡萄糖、部分的无机盐、大部分的水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形成尿液。
故尿的形成过程中,起滤过作用的结构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故选:A。
尿的形成过程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作用两个过程.通过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及尿的形成过程的理解.属于基础题.
20.【答案】A
【解析】
解:由分析可知:图中1瞳孔,2是虹膜、3是巩膜。
故选:A。
如图所示:
图中1瞳孔,2是虹膜、
3是巩膜.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21.【答案】B
【解析】
解:酗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脑有大脑、
小脑、脑干组成。
大脑皮层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功能区如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躯体
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
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
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