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中国古代雕塑(高中美术教案)

合集下载

第6课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 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第6课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 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 所以这时期的佛雕像也追求秀骨清 像式的艺术风格,造像大多趋向活 泼、清秀、温和。
佛像(泥塑) 麦积山石窟147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唐代)
造型丰满,端庄典雅,面容神情祥和,是 唐代石窟雕像的典型代表
宗教雕塑特点 朝代不同,风格不同
敦煌莫高窟
俗称千佛洞,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 天王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
敦煌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 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 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 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 地。 莫高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 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后加麦 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菩萨像(彩塑) 敦煌莫高窟45窟
主尊佛像 庄重大度的仪态上,鲜明地体现了 佛陀大慈大悲的性格特征。
的百戏节目
三彩骆驼载乐俑 (彩釉陶)唐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 陕西西安市于庭诲墓出土
三彩骆驼载乐俑 唐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出土
二、宗教雕塑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雲曜五窟 第20窟
云冈石窟的开凿历时约150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现存主要 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 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皇室出资开凿,依山而建
282窟飞天
257窟九色鹿
220窟胡旋舞
249窟雷公
一、陵墓雕塑 事死如事生
二、宗教雕塑 虔诚的宗教信仰
同学们 再见
迦叶像 西壁龛内北侧 佛左侧为老弟子迦叶,内着锦 襦,双眼下视,是一派老成持 重的高僧神态,颇具长者风 范。

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案设计(7篇)

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案设计(7篇)

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案设计(7篇)教学目标1、了解20世纪中国雕塑进展的特点,由于西方雕塑的引入,对传统雕塑阅历的讨论与继承。

2、从城市大型雕塑的兴起,了解大型纪念性雕塑的艺术语言特点。

3、通过对局部架上雕塑作品的分析,了解雕塑对不同材质的运用和表现手法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1、结合详细作品分析大型雕塑与架上雕塑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2、结合实际,对当地公共性雕塑作品的主题、表现特点,与四周环境的相互关系组织争论,以加深对大型雕塑特点的了解。

课型:新授,鉴赏。

教法:讲解法,多媒体帮助教学。

学法:听、看、想、讲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家乡有哪些雕塑?你在哪见到有雕塑?他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二、新课:1、初步了解20世纪中国雕塑进展的过程和特点:缘由:传统雕塑进展的断裂,西方雕塑观念和表现技法的引入。

2、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题、创作方式和艺术阅历。

3、鉴赏:大型泥塑《收租院》播放图片投影,引导争论,为什么说《收租院》是中西雕塑技法结合的胜利试验?小结:雕塑家将西洋雕塑技巧与中国民间传统泥塑的技巧融而为一,生动、深刻地塑造出如此众多不同身份、年龄和共性的形象,可谓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空前的创举。

群像与收租环境浑然一体,收租情节与人物心理刻画惊心动魄,集中地再现出封建地主阶级对农夫的残酷剥削压迫,迫使他们走向抵抗道路的历史事实。

在这组作品中,写实风格和泥土材料的运用颇为恰当,中、西雕塑技巧的融合也到达了和谐统一的效果。

4、架上雕塑你最喜爱哪个雕塑?它有什么雕塑语言特点及吸引你的地方?了解王合内(1912年—20__年)(女),原籍法国。

1955年参加中国国籍。

1929年入法国尼斯国立学校专攻雕塑,1933年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雕塑系深造。

1937年在巴黎与中国留学生王临乙结婚后来华定居,抗战时期,颠沛流离于江西、湖南、云南、四川等地。

抗战成功后定居北平,任教于北师大,为中心美术学院教授。

擅长动物雕塑,作品有首都机场广场雕塑《中国人民欢送您》、《小鹿》、《小马》、《猫》等。

高中中国传统雕塑教案

高中中国传统雕塑教案

高中中国传统雕塑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雕塑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

2. 使学生能够识别不同朝代的雕塑风格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对中国传统雕塑的兴趣。

4. 引导学生探讨传统雕塑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与传承。

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雕塑的概念与分类。

2. 历史上著名的雕塑作品及其背后的文化故事。

3. 不同材质的雕塑技法和制作过程。

4. 传统雕塑在当代的创新与发展。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高清图片和视频资料,直观感受雕塑艺术的魅力。

- 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 安排实地考察或邀请艺术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

- 指导学生进行模拟创作,实践操作体验雕塑制作过程。

教学步骤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国传统雕塑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对视频中的内容有何感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第二环节:知识讲解- 系统介绍中国传统雕塑的历史演变,包括起源、发展以及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 分析不同朝代雕塑的风格特点,如汉代的石刻、唐代的佛像等。

- 讲解雕塑的材质选择和制作工艺,如木雕、石雕、泥塑等。

第三环节:案例分析- 选取几件经典的中国传统雕塑作品,深入解析其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

- 讨论这些作品在当时社会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环节:实践操作- 分组进行模拟创作,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运用所学知识制作简单的雕塑模型。

- 分享创作过程和成果,相互评价和反思。

第五环节:总结拓展- 回顾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记忆。

-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传统雕塑在现代社会的保护和传承。

- 布置相关的课后研究作业,鼓励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雕塑。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模拟创作的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 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以便不断优化教案设计。

结语。

高中美术人教版必修 艺术欣赏 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人教版必修 艺术欣赏  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教学设计

问题情境:中国传统雕塑承载了古代中国人怎样的文化观念?一、陵墓雕塑1、秦始皇陵兵马俑1)什么是“俑”?2)已静写动的艺术手法3)兵马俑的布局赏析作品,欣赏兵马俑雕塑,分析其中的艺术特色,体会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

1)人殉制的废止2)无数直立静止的重复3)不同职责士兵俑的位置4)高度写实的细节5)文官俑百戏俑4)兵马俑的细节刻画5)文官俑百戏俑思考题:为什么把兵马俑陪葬坑设在封土以东1.5公里的地方?而这又与我国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有什么关系呢?2、霍去病墓雕塑1)霍去病墓的墓冢2)四件石雕的艺术手法3)马踏匈奴3、唐代随葬品赏析作品,体会霍去病墓石雕的艺术特点石雕用圆雕与浮雕结合线雕的手法,简练传神。

用写意手法,突出对象的神韵寓意的手法,象征这位年轻的将军,寄托了对英雄的歌颂和哀思欣赏不同朝代陵墓雕塑。

体会陵墓雕塑寄托的人们对死后世界的愿景。

而宗教雕塑则是人民对于神明和信仰世界的美好想象。

1)昭陵六骏2)三彩骆驼载乐俑二、宗教雕塑四大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1)云冈石窟○1面相○2衣着2)龙门石窟○1面相○2衣着3)敦煌石窟欣赏四大石窟宗教雕塑代表作,体会艺术特点,体会古人虔诚的宗教观念对比两座石窟大佛造像的异同:同:皇室出资开凿,依山而建;异:朝代不同,雕塑风格不同雲曜五窟反映了犍陀罗雕塑风格,属于早期佛教雕塑特点;卢舍那大佛相貌更像中国人,反映了佛教本土化的趋势。

敦煌第45窟彩塑菩萨像,突破了理想中慈悲为怀、垂怜众生的菩萨形象,更富有婷婷婀娜的姿态之美。

4)麦积山石窟总结:传统雕塑反映了怎样的人文观?陵墓雕塑体现了中国人“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

宗教雕塑则体现了虔诚的宗教信仰。

反映了南朝时期追求清秀脱俗的时代审美总结回顾,回答问题1、探究与发现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了解了中国传统雕塑了吗?2、评价3、课堂提升中国传统雕塑是我国传统人文观的反映,这些雕塑作品的布局、造型和色彩无不折射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是默默无闻的中国古代工匠们心血与智慧的结晶,是构成华夏文明的珍贵遗产,更是让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伟大奇迹。

【教案】高中美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优秀教案

【教案】高中美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优秀教案

【教案】高中美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优秀教案高中美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我国古代的陵墓雕塑并且了解其艺术特色,掌握赏析我国古代雕塑的方法,并对古代雕塑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秦汉时期雕塑群的描述、分析、讨论认识陵墓雕塑的艺术特色,初步了解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价值与欣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一层次的感受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独特魅力,提高对于雕塑的兴趣,陶冶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及其艺术特征。

【难点】学会鉴赏古代雕塑的方法并对陵墓雕塑进行鉴赏。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多媒体播放9月3日大阅兵的片段视频,学生观赏并思考:这样的场景给你什么感受?(壮观、雄伟)你还见过哪些像这样壮观、雄伟的景象?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碰了一支“威武之师,威伟之师”。

展示秦始皇陵图片并揭示课题《珍爱国宝——秦始皇兵马俑》。

环节二:欣赏作品,直观感知(一)兵马俑的整体概述提出问题: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了解?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平均深度大约是5米,有三座,分别为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坐东向西,呈品字形排列。

三号坑最小,是军事指挥所;二号坑是骑兵,战车和弓箭手组成的混合部队;一号坑最大,是战马和步兵组成的主力部队。

三座俑坑占地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相当于50个篮球场那么大!而三座俑坑共计7000多件兵俑,600多件马俑。

(二)兵马俑整体感受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问题: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气势磅礴,大家知道雕塑家是如何营造出壮观与磅礴的感受的吗?学生自由探讨并回答,教师总结:采用众多直立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

环节三:对比分析,形式分析兵马俑的塑造特点——写实1.展示兵马俑的局部图片(将军俑、军吏俑和士卒俑),学生观赏并小组讨论“这些陶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交流探讨并回答,教师总结:相同点:刻画细腻、生动写实、发丝清晰可见,注重细部刻画。

第6课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30张PPT)

第6课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30张PPT)

云冈石窟是由北魏皇室开凿的第一座大型石窟。 云冈石窟第20窟
盛唐时,中国佛教艺术世 俗化的倾向愈加明显,工 匠们开始淡化佛像的外来 特征,使得造像更加接近 中国人的形象。
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卢舍那 佛造型丰满,端庄典雅, 面容神情恬静祥和,具有 明显的女性特征,是唐代 石窟造像的典型代表。
卢舍那大佛
霍 去 病 墓 封 土
“马踏匈奴”,马腹下 面不做凿空,匈奴士兵 持弓欲起,却挣脱不得, 十分生动。
《马踏匈奴》
伏虎
卧象
卧马
唐代崇尚厚葬。唐太宗李世民在隋末唐初的战争中先后骑过六匹战马, 分别是飒露紫、拳毛骗,青骓、什伐赤,特勒骠和白蹄乌。
昭陵六骏
唐代的“三彩俑”也是随葬品。“三彩俑”是一种 低温彩釉陶器,“三彩”是多彩的意思,不专指三 种颜色。
——


中造
国 传




凝神造像
——中国传统雕塑
●陵墓雕塑 ●宗教雕塑
秦始皇陵兵马俑龙门石窟奉先源自卢舍那大佛陵墓雕塑古代中国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形成了“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所 以。中国古代陵墓的地下。地上设施和随葬品都要模仿墓主人生前生活的 场景。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陵是按照秦朝都城的格局设计建造的。 陵墓内部“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俨然构成了一个死后的世界。数量庞 大、气势恢宏的兵马俑就是守护这座都城的地下军队。
秦兵马俑场面宏大,威风凛 凛,队列整齐,展现了秦军 的编制、武器的装备和古代 战争的阵法。秦兵马俑皆仿 真人、真马制成。 陶俑身高1.75米—1.95米, 多按秦军将士的形象塑造, 体格魁伟,体态匀称。
从功能上看,秦始皇陵兵马俑属于陵墓雕塑。俑的产生和使用是中 国古代文明进步的表现,它取代了奴隶制社会用活人殉葬的陋俗。 为了获得更加逼真的效果,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体量接近于真人尺寸, 五官、胡须、发饰、铠甲等细节,甚至扣接革带的带钩和鞋底上的 针眼都刻画得细致人微。兵马俑的着色也非常讲究,工匠们事先在 陶俑上涂一层基底,然后再施以五彩,因而神情栩栩如生。

人教版(2019)高中美术鉴赏第6课中国传统雕塑——秦始皇陵兵马俑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中美术鉴赏第6课中国传统雕塑——秦始皇陵兵马俑课件(共31张PPT)
将军俑是当时秦朝威震四海的强大军 队中上层武官的真实写照,反映出秦朝国 力的强盛和军队的威武雄壮。
千人千面、栩栩如生、生动写实的艺术手法
真 实 再 现 细 致 入 微
思考: 地下还有许多兵马俑,我们为什么不大规模开挖了呢?


俑 东
对比·分析


52 180
厘 米




朝代
表现手法
艺术特点
雕塑基本形式
圆雕(又称立体雕) 浮雕(附在另一平面上) 透雕(镂空其背景)
课本中介绍中国古代雕塑分为哪两种?
陵墓雕塑 主要包括地上纪念性雕塑、墓
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 俑,是中国古代坟墓中陪葬用
的偶人,东周渐多,秦汉至隋唐盛 行,北宋以后逐渐衰落。
宗教雕塑 主要包括石窟寺雕塑和寺观雕
塑。 宗教雕塑以现实生活中的各种
类型的人物为参照,加以理想化, 创造出很多富有生命力的作品。
课堂探究二
二、秦始皇陵兵马俑
看一段短片,思考与探究: 1.为什么这一时期出现如此规模宏大的地下雕塑群? 2.什么是兵马俑?有什么功能和艺术特点?
思考1:为什么这一时期出现如此规模宏大的地下雕塑群?
古代中国人相信死后灵魂不灭, 形成了“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 念。
秦兵马俑既担负守卫陵园的象 征职能,又是对秦始皇统一中国 这一历史功绩的纪念。
将军俑身材高大魁梧,前庭饱满, 气宇轩昂。他头戴燕尾长冠,冠带在颈下 作结并下垂到胸前,身穿双层战袍,外披 彩色鱼鳞甲,双手相握置于腹前,巍然直 立,双目炯炯有神,凝神沉思,沉稳平静, 显得满腹韬略,表现出身经百战,临危不 惧的大将风度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果 敢与自信。

秦兵俑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全一册第六讲 石雕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全一册第六讲  石雕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全一册
第六讲石雕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从感受形象入手,加深对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理解,从而提高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喜爱,对祖国悠久文化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雕塑的定义与分类及作品与社会的关系。

2.欣赏分析雕塑作品的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法、问答法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复习回顾
2.揭示课题
三.传授新课:
1.雕塑的定义和分类
提问:什么是雕塑呢?雕塑可以分为哪几种?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说明。

提问:什么是雕塑呢?雕塑可以分为哪几种?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说明。

2.怎样欣赏雕塑作品
学生尝试回答。

教师补充说明。

3.雕刻作品欣赏:
(1)陵墓雕刻作品欣赏:
a.陵墓雕刻产生的原因
b.霍去病的纪念性石雕
c.石麒麟
d.昭陵六骏
e.顺陵石狮
(2)佛教石窟造像作品欣赏:
a.佛教造像产生的原因
b.我国四大石窟简介
c.云冈石窟露天大佛
d.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佛
e.大足宝顶山石刻养鸡女
四.学生观看录像,欣赏石雕作品
五.分组讨论:
霍去病的纪念性石雕、石麒麟和昭陵六骏的艺术风格有什么异同?六.课堂小结:
1.陵墓雕刻产生的原因
2.佛教造像产生的原因
3.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特点
七.布置课后思考题:
试分析一件雕刻作品的时代特点与民族风格。

八.下课礼仪。

高中美术学科中国古代雕塑欣赏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学科中国古代雕塑欣赏单元教学设计
多媒体设备、教室
其他
学案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活动主题】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的艺术特点
【学习情境】书画室
多媒体播放《秦始皇兵马俑》
【学习过程】
●活动一:直观感受
[活动目的]了解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的分类
1.导学设疑:
(1)它们属于什么年代?
(2)根据它们所雕塑形象的作用,你可以把它们归纳为那一类?
本专题从鉴赏入手,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的工具材料、艺术特点、内容、技法,掌握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的角度和方法,目的在于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形成一个正确的概念,并为接下来的“学做雕塑”专题的学习做好铺垫。尤其是通过欣赏、鉴别与评价等,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增强热爱、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性、责任感和紧迫感。
3.整合课程资源,多维度价值引领。本主题单元共设计了三个专题:专题一鉴赏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专题二学制作雕塑,专题三学烧制雕塑。以传统的人文精神做引领,通过导学、导思、导练,调动学生质疑、思考和探究,在带给学生较大学习挑战和成长空间的同时,既很好地体现三维目标,有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又通过适度的拓展和延伸,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
3.本课有发言,并且阐述观念正确,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终结性评价:(后附:专题二课堂学习质量监测单)
1.能学有所获,自评为合格以上。
2.课堂学习质量监测达及格以上。
专题二
学做小雕塑
专题二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是雕塑的实习体验课,并包含相应的研究性学习内容。本课紧紧围绕工具、材料及相关的创作技法安排学习活动而。一方面以熟悉工具材料等的特性为主,设计了以泥塑训练为主的片段性训练;另一方面以了解和掌握泥塑,设计相关的主题训练。目的在于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泥塑创作的主要方法和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高中美术教学设计(通用12篇)

高中美术教学设计(通用12篇)

高中美术教学设计高中美术教学设计(通用12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美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美术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

2、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内容: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一年级数学试卷doc性作品与艺术成就;从中体会纪念性大型雕塑与小型架上雕塑之间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对典型作品的艺术分析,启发学生理解大型广场雕塑与室内小型雕塑的不同特点;理解不同材质的作品对雕塑语言的不同运用。

2、古代随葬的俑和明器所反映的灵魂观念对后世仍有影响,现在社会上仍有以纸人、冥币等随葬的封建迷信活动,启发学生对此有批判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唐三彩属于什么?兵马俑你了解多少?二、新课1、20世纪下半叶,中国古代雕塑有什么样的重大高中化学试卷网发现?欣赏视频:三星堆2、讨论: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几部分?兵马俑有什么样的特点?3、引导学生比较霍去病墓石刻群,指名鉴赏。

简介:唐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

位于陕西省乾县北的梁山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墓石刻唐18陵石刻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其题材和雕刻手法均大大超过了以前的陵墓石刻,既有圆雕,也有浮雕和线雕。

有唐太宗生前所乘的6匹战马的浮雕──昭陵六骏。

自乾陵以后,石刻群的组合基本固定,按性质不同,可分6类:1、狮子;2、石人石马和马夫;3、翼兽化学工业出版社电话和北门六马;4、“蕃酋”像;5、华表;6、碑石、无字碑和述圣记碑。

4、欣赏汉、唐俑。

唐三彩是唐代低温铅釉陶器。

胎料多为白色瓷土,先以1150℃左右的温度素烧,施釉后再以900℃烧成。

创始于初唐,繁荣在盛唐。

为丧葬明器,其流行同厚葬之风有关。

你最喜欢哪件作品?重点:击鼓说唱俑:东汉时期,陶俑继续流行于中原和关中一带,造型较西汉时期更为生动。

高中美术教案雕塑

高中美术教案雕塑

高中美术教案雕塑
第一部分:引入与激发
通过展示不同风格和时期的雕塑作品图片,引起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兴趣。

可以包括古代罗马的大理石雕塑、中世纪的木雕以及现代抽象雕塑等。

让学生观察讨论这些作品的特点,并引导他们思考雕塑艺术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发展变化。

第二部分:基础知识讲解
向学生介绍雕塑的基本概念、分类(如圆雕、浮雕)、材料(如木材、石材、金属、塑料等)以及工具(如凿子、锤子、电动雕刻机等)。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使学生对雕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第三部分:实践操作
实践是学习雕塑的关键。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动手制作自己的小型雕塑作品。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雕塑材料和工具,并确保安全使用。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和主题,进行自由创作。

教师在旁边指导,帮助学生理解雕塑的立体构成和空间关系。

第四部分:作品展示与评价
完成作品后,每个学生将自己的雕塑展示给全班同学。

通过相互观摩和讨论,学生可以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和启发。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强调创意和技巧的运用,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部分:拓展与深化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雕塑艺术,教师可以组织参观当地美术馆或雕塑公园的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真实的雕塑作品,感受其质感和空间魅力。

可以邀请雕塑艺术家来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创作经验。

总结:。

高中美术,人美版,教资面试,试讲稿,逐字稿,教案4、中国古代雕塑

高中美术,人美版,教资面试,试讲稿,逐字稿,教案4、中国古代雕塑

课题:中国古代雕塑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历史及代表作品2、通过欣赏作品图片学会中国古代雕塑的鉴赏方法3、培养对中国古代雕塑的兴趣教学重点:中国古代雕塑的鉴赏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术语鉴赏中国古代雕塑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实践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古代雕塑作品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央视网《中国古代雕塑展亮相故宫》的视频并提出问题:刚才那段视频向我们展示了什么?2、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总结:刚才那段视频向我们展示了故宫博物院经过三年的筹备,在雁翅楼展出中国北魏至初唐时期的一百多件代表性雕塑作品,北魏至初唐时期中国古代雕塑取得了非同凡响的艺术成就中国古代雕塑有哪些特点?引入课题《中国古代雕塑》(二)仔细观察,感知中国古代雕塑1、教师展示新石器时代的《陶鹰尊》和商代的《青铜象尊》并提出问题:这些雕塑都表现了怎样的形象?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怎样的审美特征?2、学生独立思考回答3、教师总结(三)交流探讨,认识中国古代雕塑1、教师展示其他的中国古代雕塑作品并提出问题:这些雕塑在主题和创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2、同桌交流讨论回答3、教师总结(四)布置活动1、学生前后四人一小组讨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具有怎样的艺术价值与社会功能2、从课本上选取一尊自己喜欢的中国古代雕塑作品,尝试着用铅笔进行勾勒与描绘3、教师巡回指导(五)交流评价,小结作业1、各组代表自愿上台交流2、教师评价总结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选取一尊自己喜欢的中国古代雕塑作品,写一份小小的鉴赏报告,谈谈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板书设计:中国古代雕塑1、主题2、创作方法3、艺术价值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试讲的题目是中国古代雕塑,接下来我将开始我的试讲。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下大屏幕上的这段视频,大家认真看,一会儿老师要提问题哟。

好,谁能告诉老师,刚才那段视频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嗯,好,你来说,你说:你看见了很多石头、青铜和陶泥塑造的人像,好,请坐。

高中美术雕塑教案

高中美术雕塑教案

高中美术雕塑教案【篇一:高中美术学科中国古代雕塑欣赏单元教学设计】 1高中美术学科中国古代雕塑欣赏单元教学设计2345【篇二:第六课中国古代雕塑(高中美术教案)】(1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要成就及主要雕塑作品有所了解、认识。

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增进知识,培养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中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艺术成就及艺术特点。

陵墓雕塑重点是霍去病墓雕刻(地面雕刻)和秦始皇兵马俑(陶俑),宗教雕塑重点是四大石窟艺术。

教学难点:分析雕塑艺术的艺术成就。

教学过程:引入:说起雕塑人们都会如数家珍的说出《大卫》p90、《维纳斯》p78、古希腊米隆的《掷铁饼者》、《思想者》p104、等等西方雕塑作品。

但同时也让我想起一句话,现代很多中国雕塑系学生去西方学习雕塑艺术,一位美国雕塑家这样说:“你们不要捧着金饭碗要饭”。

这句话说明什么呢?说名中国古代雕塑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也有西方雕塑不可及的地方。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古代雕塑有什么样的成就,到底好在哪里,美国雕塑家为什么那么说?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雕塑?一、雕塑:用可雕性可塑性物质材料为媒介,通过雕塑等个种手段,塑造出一种反映社会生活具有审美价值、具有三维实体的一种造型艺术。

(参考美术的定义说明)⊙雕塑的基本形式:圆雕(又称立体雕)、浮雕(附在另一平面上)、透雕(镂空其背景)。

二、古代雕塑:1、陵墓雕塑(地上陵地下墓)(1)陶俑:表现为秦始皇兵马俑(地下替代活人陪葬的偶人)p33~34◎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因为秦始皇时期是一种法家思想,以法治国,所以当时的人们非常严谨,艺术家们也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追求一种写实的手法,所以秦始皇兵马俑具有以下的艺术特点):崇尚写实,手法严禁;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各异;在总体布局上,陶俑面向东方,具有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2)石刻造像:表现为霍去病墓雕刻(立于神道两侧的石刻)p35◎霍去病墓石刻即汉代石雕艺术的特点:(汉代特别是汉武帝时期,遵循一种道家思想,只要不偷不抢不杀人,什么都可以。

第6课 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 教案 人教版

第6课 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 教案 人教版

一、陵墓雕塑
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霍去病墓石雕群、唐代“昭陵六骏”“三彩佣”的随片。

给学生做出鉴赏示范:
引导学生就一件作品,围绕其功能、色彩、造型、风格样式、环境与场域等方面的艺术特点及其所承载的文化观念进行分析判断。

围绕本课的基本问题提问:
1.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功能是什么?
2.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文官倾、白戏俑具有什么艺术特点?
3.霍去病墓石雕群具有什么艺术特点?为什么这样布局?
4.唐代“昭陵六骏”其有什么艺不特点?
5.唐代“二彩俑”其有什么艺术特点?
6.陵墓雕塑如何反映了代中国人“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
梳理各组问题并总结陵辖雕塑的相关内容。

探究与发现:
秦人为什么要把兵马俑陪葬坑改在距秦始皇陵以东约1.5公里的地方,而其他的陪葬坑却设在陵园城墙内?这种布局设计反映了什么样的观念?
梳理归纳:围绕探究的问题,从古代中国人“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入手分析归纳。

二、宗敦雕塑
展示宗教耀堕代投性作品.
提出问题:
1.什么是宗教雕塑?
2.云冈石前的造像有什么艺术特点?
3.龙门石窟的造像有什么艺术特点?
4.敦煌莫高窟第45窟的雕像有什么艺术特点?
5.晋祠圣母殿的雕像有什么艺术特点?
6.宗教雕塑反陕了怎样文化观念?
梳理归纳宗教雕塑的特点:中国传统的宗教雕塑以宗教教义、故事、人物为题材,反映了古人虔诚的宗教信仰。

逐步总结出云冈石篇、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第45窟、晋祠圣母殿的雕塑的基本特点,并描述不同时期宗教雕塑的文化观念。

第六课 中国古代雕塑(高中美术教案)

第六课  中国古代雕塑(高中美术教案)

第六课中国古代雕塑(高中美术教案)第六课中国古代雕塑(1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要成就及主要雕塑作品有所了解、认识。

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增进知识,培养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中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艺术成就及艺术特点。

陵墓雕塑重点是霍去病墓雕刻(地面雕刻)和秦始皇兵马俑(陶俑),宗教雕塑重点是四大石窟艺术。

教学难点:分析雕塑艺术的艺术成就。

教学过程:引入:说起雕塑人们都会如数家珍的说出《大卫》P90、《维纳斯》P78、古希腊米隆的《掷铁饼者》、《思想者》P104、等等西方雕塑作品。

但同时也让我想起一句话,现代很多中国雕塑系学生去西方学习雕塑艺术,一位美国雕塑家这样说:“你们不要捧着金饭碗要饭”。

这句话说明什么呢?说名中国古代雕塑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也有西方雕塑不可及的地方。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古代雕塑有什么样的成就,到底好在哪里,美国雕塑家为什么那么说?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雕塑?一、雕塑:用可雕性可塑性物质材料为媒介,通过雕塑等个种手段,塑造出一种反映社会生活具有审美价值、具有三维实体的一种造型艺术。

(参考美术的定义说明)⊙雕塑的基本形式:圆雕(又称立体雕)、浮雕(附在另一平面上)、透雕(镂空其背景)。

二、古代雕塑:1、陵墓雕塑(地上陵地下墓)(1)陶俑:表现为秦始皇兵马俑(地下替代活人陪葬的偶人)P33~34◎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因为秦始皇时期是一种法家思想,以法治国,所以当时的人们非常严谨,艺术家们也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追求一种写实的手法,所以秦始皇兵马俑具有以下的艺术特点):崇尚写实,手法严禁;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各异;在总体布局上,陶俑面向东方,具有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2)石刻造像:表现为霍去病墓雕刻(立于神道两侧的石刻)P35◎霍去病墓石刻即汉代石雕艺术的特点:(汉代特别是汉武帝时期,遵循一种道家思想,只要不偷不抢不杀人,什么都可以。

中国古代雕塑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雕塑教学设计

[课题]中国古代雕塑[课型]欣赏课[课时安排]一课时一、中国古代雕塑教学指导思想:陵墓雕塑艺术和宗教雕塑艺术是在中国特定历史环境中形成的文化现象,但是它离现代学生的生活较远,教学中以介绍雕塑作品的艺术成就为主以了解文化背景为辅,围绕课本中的雕塑作品进行,从对经典的三星堆青铜作品,秦始皇陵兵马俑、汉陵墓时刻以及四大佛教石窟造像等雕塑作品进行分析讨论,从具体作品入手,了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全面了解我国雕塑艺术的优秀艺术传统。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情感。

二、教材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中国自秦汉以来,盛行厚葬、广传佛法。

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灵魂升天,而且也能向生前那样继续拥有权力和享受豪华的生活。

故帝王贵族、佛教僧侣生前不惜花费巨资修建陵墓,开山凿佛,不仅在地下修筑巨大的墓室,有的还在地面上修豪华的建筑,而且在墓前设置显示地位与权利的石柱、石人、石兽等雕刻群,在石窟崖壁开凿石窟,塑造佛像,以弘扬佛法。

例如:陵墓雕塑就充分体现出墓主人死后,还在墓中放置大量的随葬品和俑。

由于统治者掌握一直垄断当时最优秀的工匠和最好的物质材料,并派专人负责监制,所以包括陵墓地面雕刻和陵墓内的陶俑在内的陵墓雕塑集中体现了当时雕塑的最高艺术水平,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陵墓建筑分为地面和地下两部分,地面上有坟墓和祭祀建筑群,配合地面建筑陈设在不同位置的各种石雕,称为地面上的雕塑。

地下雕塑为地下墓室建筑,则是地下墓壁面上的石刻,砖雕的浮雕以及画像石画像砖等,地面上的陵墓雕塑,最为常见,规模宏大,成就突出。

2、学生情况分析:高中学生思维灵活,更加理性,懂得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分析,辨别。

他们喜欢主动思考问题,不喜欢教师照本宣科。

因此,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多欣赏不同形式的雕塑作品,感受和体验雕塑作品的美感,学会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艺术作品。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雕塑艺术及其特点,掌握相关的雕塑知识、雕塑语言。

美术中国古代雕塑教案

美术中国古代雕塑教案

《中国古代雕塑》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

2、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丰富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内容结构:1、秦始皇陵兵马俑和霍去病墓的历史文物价值。

2、龙门石窟奉先寺的石刻造像群。

3、佛教造像中的形象在中国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1、古代随葬的俑对后世的影响。

2、石窟寺艺术是建筑、雕塑、壁画的综合体,反映了中国美术发展的阶段性变化。

教学过程:中国古代雕塑分为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两种。

其中,陵墓雕塑分为地上雕塑和地下雕塑两种。

一、陵墓雕塑❖地下作为陪葬的佣。

(汉、唐两代成就最高)❖地面上神道两侧的石刻造像。

(西汉霍去病墓石刻群)(补充:世界八大奇迹1、埃及金字塔2、巴比伦空中花园3、亚历山大灯塔4、罗德港巨人雕像5、宙斯神像6、阿提弥斯神庙7、摩索拉斯陵墓8、秦始皇兵马俑地下军阵)(一)地下陵墓雕塑:1、陶俑(秦始皇陵兵马俑)俑,最初是替代奴隶殉葬的模拟品,后发展为替代被役使的卫士、奴仆和乐舞伎的偶人,春秋战国时渐多,秦汉至隋唐盛行,多为陶、木俑,也有瓷、砖、石、金属俑。

至宋代因流行纸冥器渐衰。

秦始皇陵陪葬坑出土的数以千计的兵马俑,写实水平很高,其超乎寻常的气势,反映出“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气魄和意志,它以伟大的精神魅力展现了巨大的社会历史力量。

兵马俑规模宏大。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

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

兵马俑群组成严整的军阵形式,守卫着秦始皇陵墓.他以宏大的群像,形象的再现了秦代的国威与军威.他不是以个体的艺术表现取胜,而是以气吞山河的整体气势显示着那强盛时代的精神力量,给予后来的观众以强烈的精神震撼.❖兵马俑的分类: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将军俑:将军佣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

高中美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学设计
教师提出问题: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形成原因?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回答。
结论: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整体和局部图片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学生:一同学谈观后的感受,其他同学自由发言。
结论:细腻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
教学难点:四大著名的石窟雕塑群的艺术风格。
三、学情分析
注意: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特点;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基础。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探究课题
(一)教师活动:
提问:你在日常生活中都见过那些雕塑?目的是联系学生生活,使学生产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兴趣。
导入探究课题:
1.设置情景:用多媒体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第十一课——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②能力目标: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③美育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中国两大类雕塑(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及其艺术特征,特别是对其中的优秀代表作品能加以分析及鉴赏。
(2)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市西郊武周山麓.十里河畔,主要洞窟有53个,石刻造像51000尊。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460年(北魏),当时佛教流行,我国的石窟大多从这一时期开始,到唐朝达到高峰。云岗石窟作为北魏早期佛教艺术的中心,给各地石窟艺术以巨大的影响。
(3)龙门石窟:座落在河南省洛阳伊水两岸。自北魏至宋代相继开凿,有二千一百多个窟龛,10万尊造像。龙门石窟以古阳洞和宾阳洞为代表。古阳洞中的主尊释迦牟尼结跏跌坐,面颊丰满,略带微笑,左右胁侍菩萨仪态庄严肃穆。洞内两壁井然有序地排有三列大龛,小龛则数以百计。龛楣.龛额的图饰设计奇制诡异,细致灵巧。宾阳洞中的佛像,西部修长清秀,高鼻大目,微露笑意,左手向下屈三指,右手向前仰伸,这种手势意指佛示说法,主尊前有两只姿态雄健的石狮,左右侍立阿难.迦叶二弟子及文殊.普贤二菩萨。窟顶中央雕刻莲花盘,周围有流云,飞天在云中自由翱翔。前壁及南北两侧,有四层精美的浮雕。

高中美术《尽显东方神韵的艺术瑰宝——中国古代雕塑艺术》6周亦飞教案名师一等奖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尽显东方神韵的艺术瑰宝——中国古代雕塑艺术》6周亦飞教案名师一等奖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雕塑》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教学内容是按雕塑发展的时代背景来编排的,对影响较大的典型作品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课内容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什么是陵墓雕塑,陵墓雕塑为什么能集中体现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

分别介绍我国主要陵墓地面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特点。

第二部分:通过重点介绍我国四大石窟的雕塑,使学生了解我国宗教雕塑是我国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学生,高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是:心理成长高峰期,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个性较强,认知难免偏颇。

教学中针对学生特点,侧重启发与引导;感受与实践。

同时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淀,对于鉴赏的内容能够全面深入的理解认识(包括作品的背景知识,文化,以及艺术语言形式的理解认识),所以这部分知识我设计的面比较广,除了对作品本身的理解对作品背景,以及文化审美的差异也渗透在知识体系中,使学生对作品本身以及文化现象有个全面的分析与认识。

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知识有所了解,但缺乏系统的学习。

通过课前调查,学生想要了解的知识和内容是:1、雕塑的概念、种类。

2、如何欣赏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群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特点。

3、如何欣赏石窟雕塑?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陵墓雕刻、佛教石窟造像在中国雕塑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掌握其发展的历程,通过学习掌握鉴赏的方法从而具备欣赏不同艺术形式的方法和能力,形成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全面理解。

2.过程和方法目标:以举例讲解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重要成就和艺术特点,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雕塑的讲解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能够更深入的了解雕塑这一艺术,通过雕塑来体会艺术家们的情感,体会当时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中国古代雕塑(高中美术教案)
第六课
中国古代雕塑(1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要成就及主要雕塑作品有所了解、认识。

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增进知识,培养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中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艺术成就及艺术特点。

陵墓雕塑重点是霍去病墓雕刻(地面雕刻)和秦始皇兵马俑(陶俑),宗教雕塑重点是四大石窟艺术。

教学难点:分析雕塑艺术的艺术成就。

教学过程:引入:说起雕塑人们都会如数家珍的说出《大卫》P90、《维纳斯》P78、古希腊米隆的《掷铁饼者》、《思想者》P104、等等西方雕塑作品。

但同时也让我想起一句话,现代很多中国雕塑系学生去西方学习雕塑艺术,一位美国雕塑家这样说:“你们不要捧着金饭碗要饭”。

这句话说明什么呢?说名中国古代雕塑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也有西方雕塑不可及的地方。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古代雕塑有什么样的成就,到底好在哪里,美国雕塑家为什么那么说?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雕塑?一、雕塑:用可雕性可塑性物质材料为媒介,通过雕塑等个种手段,塑造出一种反映社会生活具有审美价值、具有三维实体的一种造型艺术。

(参考美术的定义说明)⊙雕塑的基本形式:圆雕
(又称立体雕)、浮雕(附在另一平面上)、透雕(镂空其背景)。

二、古代雕塑:1、陵墓雕塑(地上陵地下墓)(1)陶俑:表现为秦始皇兵马俑(地下替代活人陪葬的偶人)P33~34◎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因为秦始皇时期是一种法家思想,以法治国,所以当时的人们非常严谨,艺术家们也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追求一种写实的手法,所以秦始皇兵马俑具有以下的艺术特点):崇尚写实,手法严禁;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各异;在总体布局上,陶俑面向东方,具有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2)石刻造像:表现为霍去病墓雕刻(立于神道两侧的石刻)P35◎霍去病墓石刻即汉代石雕艺术的特点:(汉代特别是汉武帝时期,遵循一种道家思想,只要不偷不抢不杀人,什么都可以。

这就使艺术家们的思想得道空前的放松。

而雕塑艺术上有一种天人合一的特点,即保留着石头的那种天然美,天然造型,循石造型,因材施艺。

霍去病墓雕刻用的全部是花岗岩材料。

◎唐代雕塑:(1)唐三彩P36(2)昭陵六骏P35◎宋代雕塑:因为宋代不比唐代强盛,国力衰败,艺术家们经受挫折,对个种人情世故认识更为深刻,所以雕塑作品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对人性的刻画非常深刻。

P40◎明代雕塑:毛泽东说,明朝只有两个会当皇帝,一个是朱元璋,一个就是朱棣。

如,朱棣建立故宫、武当山,里边就有很多雕塑,也有非常高的艺术成就。

P392、宗教雕塑(1)中国的四大石窟甘肃敦煌
的莫高窟、甘肃的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2)四大石窟的艺术特点: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是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

容壁画、雕塑、建筑于一体,以壁画、泥塑著称。

甘肃的麦积山石窟:也是以泥塑著称。

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以壮观的石刻闻名。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家贵族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具有“皇窟”的美誉。

也以壮观的石刻闻名。

补充:四川重庆的大足石窟也非常有名,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三、小结1、陵墓雕刻产生的社会原因:是帝王贵族为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炫耀其显赫声势,盛行厚葬而产生的。

2、佛教石窟产生的原因:佛教大约在东汉时代从印度传入我国,为了利于将难懂的宗教教义变成通俗易懂,易于人们接受的东西,随着佛教的传播,从南北朝起,佛教壁画和佛像便大量产生。

四、练习1、认识陵墓雕塑与其代表作2、认识四大石窟与其代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