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实积淀 习作方能举重若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轻人·教育
NIANQINGREN JIAOYU
2019·0 9
厚实积淀 习作方能举重若轻
庞丽娟
(苏州市吴江区南麻小学,江苏 苏州 215226)
摘 要:写作学习,就像语文教学一样是一种观念性的教育活动。

通过“自由读书”的作业、读书笔记、搜集和处理信息等能培养学生听话、思维、合作、交际、表达等各种能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产生好奇探索的追求感,使其自觉主动地积累自己,沉淀自己。

唯有厚实积淀,方能在习作、在学习,乃至在人生中举重如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习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9)34-0101-01
苏州市吴江区南麻小学高年级组有位资深的数学教师一改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通过“收集数学题目”的方式教导学生,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效果。

这位数学教师的做法让笔者很受启发,笔者在习作教学的时候也尝试大胆地扬弃与创新,采用“八步积累法”进行习作教学,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积累中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动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自由自在大阅读
从新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阅读教育深化改革所提出的要求来看,实行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两条腿走路,应该是今后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命题。

基于此,最好能给学生更多的阅读时间,让他们与名家对话,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因而笔者常常在班级的书橱里,放置学校推荐和学生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让学生随时都能有书相伴。

2 各显身手做笔记
某知名教育学家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教材无非是个例子[1]。

任何人学习知识和“盲人摸象”类似,凡是摸到一处,即增加了对事物的认知和了解,有利于完善学生对真实世界的了解。

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积累和构建起知识体系,首先从教材入手做笔记,在学生进行自我梳理和自我丰满的过程中,提升其习作能力。

在学生的笔记本中,有的工工整整摘录原文中让人浮想联翩的景物描写,有的为精彩生动的描写配上能让人身临其境的画面……
3 别具匠心巧编报
手抄报是一种集“游戏”与“学习”于一体的良好训练方式。

笔者班有多个学习小组(苏州市吴江区南麻小学主动学习课题背景下的学习小组,一般3~4人一组)每周自采、自编、自写一张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小报,每周五组织一次面向全校的小报展览。

这项活动的开展吸引了许多学生家长的加入。

在校级手抄报的评比活动中,笔者班的作品常常名列前茅,这与平时的锻炼密不可分。

4 滔滔不绝常交流
现在口语交际能力教学中出现两个较为严重的问题,一是书面化口语教学倾向性很高,二是口语交际能力两极分化严重。

前者体现在语文教师容易采用常规的“习作”方式进行教学,故导致学生被误导,在日常的多种生活场景中使用极为书面化的语言进行沟通,反倒产生了生活上的不便。

后者是教师在教学中更倾向于把训练指导机会给口语交际能力强的学生,而口语交际能力差,又没有自信的学生得不到锻炼。

因此需要多给予生活类的口语交际训练机会,让学生多参与其中。

笔者在班级中举办了如“每日新闻”“每周论坛”“与父母谈心”“给老师的建议”这些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

5 实事求是勤练笔
水滴石穿,一次次的坚持才能从量变产生质变。

因此笔者要求学生坚持天天写日记,勤练笔。

也会在学生没有灵感的时候进行引导:有次学生学习了《灰椋鸟》一文后,笔者用鸟儿们千奇百怪的叫声和姿态来启发与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并用“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顿时,同学们灵感迸发,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6 持之以恒集成语
针对学生习作中词汇贫乏的现状,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集成语”的作业。

每周开展“成语大比拼”“成语故事大王”评比等活动。

通过收集,学生明白了成语还能教会人们如何面对生活,如何去为人处世。

比如当一个人取得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时,它告诫他——荣辱不惊,从而使他修正自己前行的方向。

7 日积月累背诗文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与其死记硬背应试的内容,不如让他们大量记诵古诗文,让他们认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实践中笔者要求学生每周背诵一首古诗,一条名言,并定期组织比赛、检测等激励性的活动。

如果教师能多在首先感兴趣的地方做文章,学生将产生好奇探索的追求感,自觉主动地积累,厚实自己的文化积淀。

8 锲而不舍学名句
我国古人写作皆喜欢引经据典,这样可以使文章更显成熟大气,增加文章的内涵寓意,引发读者思考。

因此,每天在语文课正式开始前5分钟,笔者会让学生轮流来分享自己学到的名言美句,然后全班学生一起大声朗诵,顺便背诵记忆。

刚开始,笔者以为学生会反感,但后来在对学生的日记、习作批改的过程中,结果却是喜人,他们的作文立意变得更深刻,对主题的论述也更具体,有个别学生竟可以模仿一些名句来写属于自己的句子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挖掘出学生的兴趣点,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笔者在习作教学中大胆创新,同时加之于一定的实践验证,系统地归结出了习作教学的“八步积累法”。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八步积累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完完全全按照这八个步骤来习作,每个学生都应有适合自己性格和特点的学习方式,或许两步,或许三步,一个学生的习作水平就会有质的提升,在以后的习作中便能举重若轻。

参考文献:
[1]刘吉才.也谈“教材无非是个例子”[J].小学教学研究,2017(13):
13-15.
· 10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