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课件_第4章 词汇 第五六七八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借形法:借用外文字母不作翻译的方法( DVD)
也可以把这三种基本方法交叉起来使用。
用纯粹意译法构成的新词,一般不算外来 词,因为它是根据外语词所反映的事物或词义, 用汉语的语素按汉语的构词法造出来的(科学、 激光)。
根据外来词的吸收方式和构造,大致可将其 分为以下六类:
1 音译外来词。照着外语词的声音用汉语 的同 音字对译过来的,例如:
3 全民常用性 全民常用性是说基本词汇为全民族所共同理 解,流行地域广,使用频率高。
4 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的关系 ①全民常用性是稳固性、能产性的前提。基 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性,为全民族全体成员经常 使用,因而不能轻易变动,自然就具有稳固性, 人们也愿意用它作为构成新词的基础。 ②稳固性和很强的构词能力,反过来又促使 基本词汇的全民常用性更为突出,使其在词汇中 的重要地位更为巩固。
(6)仿译外来词 仿译词是在意译外族词时,仿照原词的构词 方式,保留原词字面意思的一种外来词。 因为这种意译词明显带有外族语的结构特 征和字面意义,所以我们把它同一般意译词相区 别,也作为外来词看待。
软件(soft ware)超市(supermarket) 热狗(hot dog)峰会(summit coference)
第五节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一、语境
语境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可分为: 1.上下文语境(狭义的语境) 词、短语、句子等在语流中出现时,它前面 或后面出现的其他语言单位都是该单位的上下文 语境。 “上下文”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一段话或 一篇文章中凡出现在某语言单位之前的词、语、 句都是该语言单位的上文,出现在其后的都是下 文。
(5)借形外来词 直接借用外族文字形式,是汉语外来词的新 形式。
①字母借形词 MTV CD WTO 有的也在字母后面加上相关汉语语素,比如 “B超”(B型超声诊断)。
②日语借形词 在古代,日本学习中国文化,借去了汉语和 汉字。到了近现代,日本从西方转译了很多社会 科学、自然科学的概念,在书写形式上使用的仍 是汉字。近代中国通过日本学习西方科学,于是 从日语中借了很多这样的汉字词。例如: 民主 民族 方针 政策 系统 组织 斗争 哲学 时 间 静脉 体操 资本 场合 原理 心理学 生产力 可 能性 辩证法 方程式 劳动者 火成岩(这些词有 的古汉语中就有,但意义与现在不同,比如“组 织”、“社会”)
有关自然界事物的:天、地、风、云、水、 火、雷、电等;
有关生活与生产资料的:米、灯、菜、布、 刀、笔、车、船等;
有关人体各部分的:心、头、手、脚、牙、 血、嘴等;
有关亲属关系的:爷爷、奶奶、爸爸、妈 妈、哥哥、弟弟等;
有关人或事物的行为、变化的:走、想、 写、喜欢、学习、发展等;
有关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大、小、 好、坏、甜、苦、美丽、快乐等;
但是最切近、最重要的上下文却是跟该词处 于同一个句子的其他的词或短语。
2.情景语境(广义的语境) 情景语境又叫社会现实语境,指说话时的人 物、背景、牵涉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 以及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姿 态、手势等非语言因素)。
(二)语境对解释词义的作用 解释词义要考虑该词所出现的语境,因文定 义。 依据语境对词义进行某一种解释,这种解释 应能在相当多的上下文语境中适用,不能只适用 于个别语境。
(三)外来词 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 词。引进外族有而本族没有的词语,有三种基本方 法—— ①音译法:用汉语的同音字对译外语的音节的 纯粹音译法,每个字的原义与外来词不相干,从字 面上看不出其表达的意义(science赛恩斯) ②意译法:照外语词的意义用汉语表示相关语 素的字来翻译的方法(science科学)
(2)能产性 基本词汇一般有很强的构词能力。例如用“ 水”打头构成的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有 160多个,像“水泵、水笔、水表、水兵、水草、 水产、水车、水稻、水道、水分、水缸、水汪汪 、水浮莲、水玻璃、水成岩、水电站”,等等; 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以“水”煞尾的词,像“ 潮水、茶水、洪水、风水、钢水、海水、淡水、 胶水、口水、苦水、泪水、卤水、露水、墨水、 油水”,等等。
有关指称和代替的:我、你、他、这、那、 谁、什么、怎样等;
有关数量的:十、百、千、万、斤、两、 尺、寸、元、角、分、个等;
有关程度、范围、关联、语气的:就、很、 最、都、全、把、和、跟、因为、所以、但、 虽、吗、了等。
3.基本词汇的三个特点 (1)稳固性 基本词汇历经千百年而变化不大,表现出极 强的稳固性。比如“一、二、牛、马、家、门、 山、水、上、下、左、右、斗、高、多”等等, 这些基本词远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里就存在稳固性,是由 于它所标志的事物和概念都是极为稳定的。
忽然来了一个人;年纪不过二十左右,…… 我便问他,“吃人的事,对么?”他仍然笑着 说,“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鲁迅《狂人 日记》)
(三)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 有些词出现在一定语境中的时候,词义中增 添了一些新的义素。例如“观鱼”的鱼一定是活 的,凸显了[+活]这样的义素,“煎鱼”的鱼一般 是死的,增添了[-活]的义素。
(四)语境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 运用词语最应注意的是词语搭配。词语搭 配,也可以解释为词语在怎样的语境中出现。 例如“骑马”可以说,是因为“骑”可以在“~ 马”这样的语境中出现;“骑床”不可以,是因 为“骑”不能在“~床”这样的语境中出现。 词语搭配,除了语法方面的因素外,主要是 词义能否互相组合。能在什么语境中出现或不能 在什么语境中出现,表现了词义的选择性。
romanticism(浪漫主义) chauvinism(沙文主义) Marxism(马克思主义) ice-cream(冰激凌)
(4)音译加汉语语素外来词。先对外语词语 进行音译,然后再加上一个汉语语素来表示该事 物的类别或性质。例如:
卡车(“卡”是car的音译,“车”是后加上 去的汉语语素) 沙皇(“沙”为俄国皇帝qapb的音译) 芭蕾舞(“芭蕾”为法ballet的音译) 香槟酒(“香槟”为法地名Champagne的音译) 桑那浴(“桑拿”为英sauna的音译。) 沙丁鱼(“沙丁”是英sardine的音译。) 啤酒(“啤”为英beer的音译。)
再比如双音节合成式基本词,“爸爸,妈 妈,月亮,眼睛,衣服”等等,它们的构词能力 普遍较差,也就是能产性不强,但不能否定这些 词作为基本词的资格。(就现代汉语而言,能产 性不能作为鉴定基本词的唯一标准)
(二)一般词汇 语言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是一般词汇。 人们交际频繁,要指称复杂的事物,要表 达细致复杂的思想感情,单单用基本词汇是不够 的,还需要用大量的非基本词汇——一般词汇。 例如在学校里要经常使用“课堂、讲义、自 习、辅导、讲授、提问、作业、考试、备课”等 词。这些词尽管不是基本词,但都是反映学校生 活不可缺少的词,离开它们,在教学领域里进行 交际、交流就会发生困难。
古词语在表达上可以起到独特的作用:①可 使语言简洁匀称;②可以表达庄重严肃的感情色 彩;③可以表达幽默、讽刺等意义。
(二)方言词 方言词是普通话从各方言中吸取来的词。例 如名堂、把戏、垃圾、瘪三、二流子、搞、垮、 拆烂污、别扭、尴尬、陌生、蹩脚、溜号、赶 趟、忽悠、磨蹭等。这些方言词都表达了某种特 殊的意义,所以被吸收了进来。
当然,基本词也有构词能力弱或几乎没有 什么构词能力的,例如“你、我、谁、姓、没 有”,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被后起的合成词取代的 古代基本词,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它们作为现 代汉语中构词能力很强的词根语素,活跃在构词 的平面上。例如: 目——目前、目光、目送、目标、目力、目测 冠——冠冕、冠状、冠子、日冠、桂冠、王冠 眉——眉睫、眉目、眉梢、眉心、眉眼、眉头 发——发蜡、发网、发卡、发胶、发型、发妻
一般词汇的特点是没有基本词汇那样强的稳 固性,但却有很大的灵活性。
变化灵活——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总是最 先反映在一般词汇上;一些新词进入词汇系统, 总是先进入一般词汇,然后有一部分可能进入基 本词汇。
使用灵活——人们在生活实践和交际过程 中,往往习惯掌握和使用一些与自己的工作生活 环境和素养密切相关的一般词,形成了个人在掌 握词语的数量以及在使用语言上的特点和风格。
三、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下列 几种。
(一)语境使词义单一化 词往往是多义的,但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只使 用一个义项。
(二)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词义有概括性,“人”的词义概括了一切 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所有 合乎这一条件的高等动物都是人。但是,词义又 可以指整类事物中的某些个体或某一个个体,什 么时候指整类,什么时候指个别成员,由语境决 定。例如:
(5)利用基本词汇的特点辨识基本词汇 基本词汇的三个特点也是辨识基本词的三 个条件。判断一个词是不是基本词,要根据三个 特点综合判断。一般基本词都完全具有这三个特 点,但也有的基本词在某一个特点上有所欠缺, 而在其他两个特点上很突出,这样的词也可以是 基本词。 例如“原子”这个词,产生的历史比较短, 很难说它具有稳固性,但它的能产性和全民常用 性很突出,因而也属于基本词汇。
文言词所表示的事物和现象还存在于本民 族现实生活中,在语言使用中常有浓重的书面语 色彩。例如“底蕴、磅礴、如此、余、其、之、 以、与、及、亦、甚、而已”等。
历史词,指表示历史上的事物或现象的古语 词,例如“宰相、丞相、尚书、太监、驸马、戟 、钺”等。它们同文言词不同,在一般交际中不 使用,在叙述历史事物或现象时,才使用它们。
二、现代汉语一般词汇的构成 现代汉语一般词汇从来源看可以分为五类: 新生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社会方言词
(行业语、隐语等)。 (一)古语词 古语词包括一般所说的文言词和历史词,它
们来源于古代汉语。古语词与古代汉语的词不是 一个概念。古语词是现代汉语中仍使用的那部分 古代汉语词语,是现代汉语的组成部分。
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
第四章 词汇 第六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第七节 熟 语 第八节 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
范化 主讲教师:孙品健
第六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一)基本词汇 1.基本含义 基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和。 2.地位 1 基本词汇是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它和 语法 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2 基本词汇反映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 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为全民所理解,使用频 率高,生命力强,是构成新词的基础。
(三)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关系 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的。 一方面,基本词汇是构成新词的基础,不断 地给语言创造新词,充实、扩大一般词汇,使词 汇日益丰富。 另一方面,一般词汇中有的词,在语言发展 过程中,又能逐渐地取得基本词的性质,转为基 本词,从而使基本词汇不断扩大。
“革命、电子”这两个词,原来并不是基本 词,现在已加入了基本词汇的行列,并用它们创 造了大量的新词,丰富了语言的词汇,例如“革 命家、革命者、革命性、革命化、反革命”、“ 电子管、电子枪、电子琴、电子表、电子眼、电 子秤、电子计算机”等。
扑克(poker英) 奥林匹克(Olympic英) 苏打(soda英) 卢布(pyónb俄) 咖啡(coffee英) 沙发(sofa英)
2 音意兼译外来词。选用与外语的音节相 同而 且意义相同或相似的汉字来翻译的,例如:
逻辑 幽默 模特儿 维他命
(3)半音译半意译外来词。将外语词语,一 半用音译,另一半用意译。例如:
当然,基本词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变 化很小、很缓慢。有些古代的单音节基本词发展 到现在复音化了,这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条内部 规律,比如:
眉——眉毛、眼眉 耳——耳朵 舌——舌头 发——头发 鼻——鼻子 有 些单音节的基本词为后起的合成词所代替: 目——眼睛 颔——下巴 秫——高粱 日——太阳 还产生了一些新的基本词: 冲击 腾飞 打造 品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