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海峡两岸的交往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知识梳理
1、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不久,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

1990年、1991年分别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通过会谈,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2、日益密切的交往:二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海峡两岸经济上互相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重点难点
1、党和政府对台政策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不久,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基石。

经由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中国政府自一九七九年开始实行和平统一的方针,并逐步形成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这一基本方针和有关政策的要点是:争取和平统一,但是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积极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早日实现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通过和平谈判实现统一,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什么都可以谈;统一后实行“一国两制”,中国的主体(中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统一后台湾实行高度自治,中央政府不派军队和行政人员驻台;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应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不需借助外国力量。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

(2)1990年、1991年分别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通过会谈,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3)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4)海峡两岸经济上互相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典型例题
例: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①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③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④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

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第二年,海协会会长和海基会董事长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正确答案:D
能力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决定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
A.一国两制 B.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C.武力解放台湾 D.“三不”政策
2、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三不”是指
()
①不接触②不谈判③不妥协④不合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
A.一个中国 B.两种制度 C.和平谈判 D.互补互利
4、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是()
A.“三不”政策 B.海协会决议 C.海基会决议 D.江泽民的八项主张
5、台湾同胞“轻轻一拨号,频频传佳音”这一想象出现至少在哪一年()A.1949 B.1950 C.1977 D.1989
6、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间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


——1997年3月26日江泽民接受法国《国际政治》杂志采访时说
请回答:
⑴说出近代史上列强侵略台湾的史实?
⑵目前的台湾问题是怎样形成的?
⑶新中国建立后美国是怎样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的?
⑷在台湾问题上,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三、问答题
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有哪些?
知识拓展
台湾历史上的名称
台湾是我国的一大宝岛,古往今来,它的名称有很多。

秦朝称台湾为“瀛州”,三国时期称为“夷州”,隋代改为“流求”,宋朝称“毗舍耶”,明初又叫做“东番”,后来则有“鸡笼山”、“北港”、“笨港”、“台湾窝”等诸种称谓。

直到明代万历年间,才开始有“台湾”之称。

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收复台湾,曾改名为“东都”,其子郑经继位时,即更名为“东宁”。

清朝更名为“台湾”,并设置台湾府,录属于福建省,这是台湾的正式定名。

关于台湾名称的由来,归纳起来有几种说法:一说,因为该岛浮海如平台,地形似弯弓,故名台湾;一说,根据台南附近的土人“大恩”二字的转音而得名;一说,是由闽南话“台员”转音而得名;一说,是从“台湾窝”(高山族浦族中的一个族称)演变而来。

台湾美誉
台湾是个美丽的宝岛,也是个富饶的宝岛。

宜人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以及丰富的资源。

人们为此给予她无限的赞誉:台湾一向被认为是有种必获的“农业乐园”,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非常优越。

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甘蔗、茶叶的产量也很大,被誉为“台湾三宝”。

台湾曾有“海上粮仓”、“东方糖库”、“茶叶之乡”等美称。

台湾四季鲜果不断,有“水果之乡”的美名。

台湾的矿藏资源有上百种,主要有金、铜、煤、石油、天然气等。

水利资源也颇丰富。

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号称“森林之海”;台湾森林覆盖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

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嘉义的阿里山,是全省的三大著名林区。

台湾的樟科树木居世界之冠。

此外,还有“兰花王国”、“蝴蝶王国”、“珊瑚王国”、“鱼仓”等等美誉,不胜枚举。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D
5、D
6、D
二、材料解析题
⑴19世纪60年代美国侵略台湾;19世纪70年代日本侵略台湾;1884年法国侵略台湾;18 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⑵新中国成立前,蒋介石国民党败退到台湾,从此陷入与祖国分裂的局面。

⑶美国派第七舰队侵略台湾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⑷“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决不放弃使用武力。

三、问答题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进程的基础和前提;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