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4本)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
(2014年本)
目录
1 概述
2 术语和定义
3 评估原则
4 评估方法
5 评估文件分类
6 工作程序
7 评估要点
7.1 收集相关资料
7.2 现场调研
7.3 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7.4 节能措施评估
7.5 能源利用状况测算及能效水平评估
7.6 能源消费影响评估
7.7 形成评估结论
8格式、体例要求
8.1 格式要求
8.2 体例样式
附件1项目年能源消费统计表(样表)
附件2 通用(用能)设备能效评价计算书(例)附件3 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样表)
附件4 主要用能设备一览表(样表)
附件5主要工作资料汇编(目录)
1 概述
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以下简称《能评办法》),本指南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以下简称“节能评估工作”)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以及评估文件的编制方法和要求等进行了说明,为节能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本指南对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更有针对性。
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和填写节能登记表时,可以参考本指南的原则要求和分析思路进行。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2.1节能评估
节能评估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由节能评估机构根据节能法规、标准等,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并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
项目建设单位可自行填写节能登记表。
2.2节能审查
节能审查由负责节能审查的政府部门进行,该部门根据节能法规、标准等,对项目节能评估文件进行审查并形成审查意见,或对节能登记表进行登记备案。
2.3节能评审
节能评审属节能审查环节,为节能审查服务,评审意见作为节能审查的重要依据。
评审机构在进行评审时,可以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就有关问题进行说明或补充材料。
2.4节能评估文件
指节能评估报告书或节能评估报告表。
2.5项目综合能源消费量
指达产或投入正常运行后,项目建设范围内年所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量。
2.6单位增加值能耗
指生产(创造)一个计量单位的增加值所消耗的能源,计算方法为综合能源消费量(等价值)与增加值(可比价)的比值。
建筑、交通类项目可不计算单位增加值能耗。
2.7基础数据
指与项目综合能源消费量、能效指标等计算直接相关的数据。
2.8基本参数
指能决定基础数据,或对基础数据有重大影响的参数。
3 评估原则
节能评估工作应遵循专业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实操性原则。
3.1专业性
节能评估机构应组建专业齐备、能力合格、工程经验丰富的评估团队。
评估团队应覆盖项目所属行业的各工艺专业,以及热能、电气和技术经济等节能评估工作所需专业。
评估人员原则上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熟悉节能评估工作的内容深度要求、技术规范、评价标准和程序方法等,具备分析和评估项目能源利用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节能措施,合理选择、核算基本参数和基础数据,计算项目综合
能源消费量、能效指标和经济指标,判断项目能效水平等专业能力。
节能评估机构应及早介入项目前期工作,从节能角度对建设方案等提出建议,发挥专业作用。
3.2真实性
节能评估机构应当从项目实际出发,对项目相关资料、文件和数据的真实性做出分析和判断,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项目用能情况等进行研究、计算和分析,明确节能评估所需基本参数、基础数据等,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和真实。
当项目申请报告等技术文件中记载的资料、数据等能够满足节能评估的需要和精度要求时,应通过复核校对后引用;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通过现场调研、核算等其它方式获得数据,并重新计算相关指标。
类比数据、资料应分析其相同性或者相似性。
对于综合能源消费量、能效指标、节能效果等,应通过分析、计算给出定量结果。
计算过程应清晰完整,符合现行统计方法制度及相关标准规定。
3.3完整性
节能评估内容应包括计算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评价项目能效水平,全面分析项目生产工艺、工序和用能装置(设备)等的能源利用状况、匹配性等,提出建设方案、用能工艺和设备,以及节能措施等方面的调整意见,分析节能效果等。
改、扩建工程应对改扩建前、后的能效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估,并研究利用旧有设施和设备等的可行性等。
项目建设单位应根据节能审查和评审意见,及时组织节能评估机构修改、完善节能评估文件。
3.4实操性
节能评估机构应根据项目特点,提出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节能措施,建设方案、用能工艺调整意见和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方案,为下阶段设计、招标及施工、验收考核等提供具体依据,不能仅做原则性、方向性的描述。
节能评估文件应观点鲜明,对于评估文件提出的能效指标、节能措施等,应明确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落实,并作为相关部门竣工验收及考核的依据。
4 评估方法
4.1评价方法
通用的主要评价方法包括标准对照法、类比分析法、专家判断法等。
在实际节能评估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根据项目特点和评估需要,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
标准对照法:是指通过对照相关节能法律法规、政策、行业及产业技术标准和规范等,对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比对。
要点包括:项目建设方案与相关行业规划、准入条件以及节能设计标准等对比;设备能效与能效标准一级能效水平(节能评价值)对比;项目能效指标与相关能耗限额标对比等。
类比分析法:是指在缺乏相关标准规范的情况下,通过与处于同行业领先或先进能效水平的既有工程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所评估项目
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
类比分析法应判断所参考的类比工程能效水平是否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并具有时效性。
要点可参照标准对照法。
专家判断法:是指在没有相关标准规范和类比工程的情况下,利用专家经验、知识和技能,对项目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判断的方法。
采用专家判断法,应从生产工艺、用能情况、用能设备等方面,对项目的能源使用做出全面分析和计算。
4.2计算方法
节能评估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综合分析法、能量平衡法等。
综合分析法:是指参照有关标准、规范等,根据项目所在地气候区属情况、建设规模、工艺路线及设备工艺水平等,适当选取、计算基础数据和基本参数,确定主要能效指标,用能工艺、设备能效要求等。
能量平衡法:是指使用能量平衡表或项目所属行业通用的平衡分析方法,分析项目各种能源介质输入与产出间的平衡,能源消耗、有效利用能源和各项损失之间的数量平衡情况等,计算项目能源利用率、能量利用率,分析各工艺环节的用能情况,查找节能潜力。
5 评估文件分类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节能审查的项目,建设单位应根据拟建项目建成达产后的年能源消费情况,按照《能评办法》规定的节能评估分类管理要求,选择编写相应的节能评估文件。
具体分类要求见表1。
表1 节能评估文件分类表
文件类型
年能源消费量E(当量值)
实物能源消费量
综合能源消费量
(吨标准煤)电力
(万千瓦时)
石油
(吨)
天然气
(万立方米)
节能评估报告书E≥500 E≥1000 E≥100 E≥3000
节能评估报告表200≤E<500 500≤E<1000 50≤E<100 1000≤E<3000 节能登记表E<200 E<500 E<50 E<1000
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或实物能源消费量中任何一项达到额度,即应编制相应的评估文件。
如需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或节能评估报告表,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能力的机构进行编制;如需进行节能登记,建设单位可自行填写节能登记表报送备案。
由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负责节能审查的项目,依照当地有关规定进行分类。
6 工作程序
节能评估工作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组建评估团队,资料收集,报告编制,报告完善。
具体如下:
组建评估团队。
接受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后,评估机构应根据项目特点,组建符合专业性原则要求评估团队。
项目节能评估期间,评估团队应保持人员稳定。
资料收集。
主要工作包括收集项目有关材料,确定评估文件类型,赴项目现场进行调研,制定工作方案等。
本阶段应重点了解项目所在
地有关情况、项目建设方案及工作进展,收集和掌握项目节能评估必要的基础数据和基本参数等。
文件编制。
主要工作包括评估项目情况、计算有关指标,形成评估结论、编制评估文件等。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在5000吨标准煤(等价值)以上的项目,应分专业评估并相互会签。
评估期间,节能评估机构应与项目建设单位、可研编制单位等充分沟通。
编制完成后的节能评估文件应分别加盖节能评估机构和项目建设单位公章。
完善文件。
节能评估文件报送节能审查后,节能评估机构仍应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并及时对文件进行调整,确保能够反映项目实际。
节能评估机构应组织各专业人员参加评审会,并根据节能评审和审查阶段所提意见,及时对评估文件进行修改和完善。
7 评估要点
7.1收集项目相关资料
7.1.1 基本情况
收集项目基本情况及用能方面的相关资料,主要包括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基本情况,用能情况,所在地的气候、地域区属等主要特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水资源概况,环保要求等。
7.1.2 评估依据和支持性材料
收集相关支持性资料并确定项目节能评估依据,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标准及规范,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目录,节能有关推荐目录,以及项目有关立项资料、技术文件等。
节能评估有关法规、政策、标准、规范等资料可参见《工作资料汇编(目录)》(附后)。
7.2现场调研
7.2.1 现状调查
主要了解建设进展情况,如项目申请报告论证情况,项目工艺及设备的选择或采购情况,设计、施工所处阶段,建设场地现状等。
7.2.2 能源资源情况现场调查
(1)项目计划使用能源的成份构成、特性及热值分析等。
(2)调查项目周边是否有可利用的余热、余能等,是否能结合外部条件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
7.2.3 类比工程现场调研
采用类比分析法选择基础数据、基本参数和对比指标时,应赴类比工程现场进行调研,收集有关数据和信息,并取得相关佐证材料。
7.2.4 改、扩建项目现场调查
改、扩建项目应在改扩建前进行现场调查,了解改扩建前能源利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利用旧有设施和设备等的可行性等。
7.3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7.3.1工艺方案节能评估
工艺方案指项目主要工艺流程和技术方案,包括选择的生产规模、工艺路线、主要工艺参数等。
工艺流程、技术方案等较为简单的项目可将工艺方案节能评估和用能工艺、设备等部分节能评估内容合并编制。
分析项目推荐选择的工艺方案是否符合行业规划、准入条件、节能设计规范、环保等相关要求,从节能角度分析该工艺方案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的其他建设方案的优劣,并与当前行业内先进的工艺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完善工艺方案的建议。
7.3.2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
结合节能设计标准等有关标准、规范,从节能角度对项目总平面布置方案进行分析评估,并提出节能措施建议。
7.3.3 主要用能工艺、设备节能评估
具体分析项目各主要用能工艺(生产工序)及主要用能设备的工艺流程及主要用能设备的选型等是否科学合理,提出节能措施建议。
分析项目使用热、电等能源是否做到整体统筹、充分利用。
计算分析项目工序能耗指标,以及主要用能设备、通用设备等的能效水平。
对于改、扩建项目,研究分析是否能充分利用旧有设施和设备等,避免重复建设。
7.3.4 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节能评估
分别对为项目配套的控制系统、建筑、给排水、照明及其他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节能措施。
评估流程与方法参考7.3.3。
7.3.5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方案评估
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 17167)等,结合行业特点和要求,编制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方案,列出能源计
量器具一览表(见附件3)等。
7.4节能措施评估
7.4.1 能评前节能技术措施
对能评前已采用的节能技术措施进行全面梳理,评价能评前节能技术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及节能效果等。
7.4.2能评阶段节能措施
依据项目节能评估、评审、审查等环节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针对项目在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继续完善的环节等,汇总能评阶段所提出的节能措施、建设方案调整意见、设备选型建议等。
7.4.3节能措施效果评估
分析计算能评阶段节能措施的节能效果等。
7.4.4 节能管理方案评估
按照《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等有关要求,提出项目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方案,能源管理中心建设以及能源统计、监测等节能管理方面的措施和要求。
7.5能源利用状况测算及能效水平评估
7.5.1 能评前能源利用状况
复核能评前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和主要能效指标等的测算过程及数据结果。
7.5.2 能评后能源利用状况
核算项目基础数据、基本参数等。
计算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
主要能效指标、增加值能耗、能量利用率等,说明能源消费结构,并使用能量平衡分析法分析项目各环节能量使用情况。
计算过程复杂的,应附计算书。
当项目存在能源加工转换,或能源用作原材料情况时应参考《项目年能源消费统计表》(见附件1)等,测算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其它项目可根据行业特点,依照所属行业计算方法测算年综合能源消费量。
7.5.3 能效水平分析评估
对项目主要能效指标的能效水平进行分析评估,并进行评价(如国内领先、国内先进、国内一般、国内落后,国际领先、国际先进)。
未达到先进水平的,应客观、细致地分析原因。
7.6能源消费影响评估
7.6.1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预测
(1)将能评阶段计算得出项目年能源消费增量与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控制数进行对比,分析判断项目新增能源消费对所在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2)了解项目所在地煤炭或能耗等的等量或减量置换有关要求。
对置换方案进行论证说明,并调研落实情况。
7.6.2 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预测
分析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增加值和单位增加值能耗等指标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
7.7形成评估结论
评估结论应在概括全部评估工作的基础上,简要、准确、客观地总结项目能源利用情况及对所在地的影响,从节能角度得出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
评估结论一般应包括项目建设概况、采取的节能措施及效果、能效指标和能效水平、能源消费总量及结构,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及节能目标的影响, 是否符合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等内容。
8格式、体例要求
8.1格式要求
节能评估报告表和节能登记表应按照《能评办法》附件2、附件3格式要求编制或填写。
节能评估报告书推荐具体格式要求如下:
a) 页面设置
基本页面为A4纸,纵向,页边距为默认值,即上下均为2.54cm,左右为3.17cm;如遇特殊图表可设页面为A4横向。
b) 正文
正文内容采用四号宋体1.5倍行距;文中单位应采用国家法定单位表示;文中数字能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c) 图表
文中图表及插图置于文中段落处,图表随文走,标明表序、表题,图序、图题。
表格标题使用四号宋体,居中,表格部分为小四或五号楷体,表
头使用1.5倍行距,表格内容使用单倍行距;表格标题与表格、表格与段落之间均采用0.5倍行距;表格注释采用五号或小五宋体;表格引用数据需注明引用年份;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
d) 打印
文件应采取双面打印方式。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已有的附件内容,原则上节能评估文件的附件中只列出目录清单即可。
8.2体例样式
评估项目名称(二号宋体加粗) 节能评估报告(一号黑体加粗)
建设单位名称:(二号宋体加粗)评估单位名称:(二号宋体加粗)(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盖章)
评价报告完成日期(三号宋体加粗)
图1 封面式样
委托单位名称(三号宋体加粗)
评估项目名称(三号宋体加粗) 节能评估报告(二号宋体加粗)
法定代表人:(四号宋体)
技术负责人:(四号宋体)
评估项目负责人:(四号宋体)
评估报告完成日期(小四号宋体加粗)
图2 著录项首页样张
评估人员(三号宋体加粗)
姓名专业职称签字
项目负责人
项目组成员
报告编制人
报告审核人
(此表应根据具体项目实际参与人数编制)
技术专家
姓名签字
(列出各类技术专家名单)
(以上全部用小四号宋体)
图3 著录项次页样张
项目摘要表(样表)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单位联系人/电话
节能评估单位联系人/电话
项目建设地点所属行业项目性质□新建□改建□扩建拟投产时间
项目总投资万元增加值万元投资管理类别□审批□核准□备案
建设规模和
主要内容
项目主要耗能品种
主要能源种类计量单位年需要实物量折标系数
折标煤量
(tce)电
(当量值)
(等价值)
煤
……
项目产出能源品种……
……
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tce)
当量值
等价值
项目能效指标
指标名称
项目
指标值
新建
准入值
国内先进
水平
国际先进
水平
对比结果(国
内落后、一
般、先进、领
先,国际先
进)
单位产品能耗
工序能耗
……
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影响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
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
附件1
项目年能源消费统计表(样表)项目名称:
能源名称计量
单位
代码
项目
能源
消费量
能源加工转换
产出
回收
利用
加工转
换投入
合计
采用折参考折火力
发电
供热
原煤
入洗
炼焦炼油制气
天然气液
化
加工
煤制品
标系数标系数
原煤吨01 ———0.7143 洗精煤吨02 ———0.9 其他洗煤吨03 ———0.2-0.7 煤制品吨04 ————0.5-0.7 型煤吨05 ———0.5-0.7 水煤浆吨06 ———0.714 煤粉吨07 ———0.7143 焦炭吨08 ———0.9714 其他焦化产品吨09 ——— 1.1-1.5 焦炉煤气万立方米10 ————— 5.714-6.143高炉煤气万立方米11 ————— 1.286 其他煤气万立方米12 ————— 1.7-12.1 天然气万立方米13 ——————11-13.3 液化天然气吨14 —————— 1.7572 原油吨15 ———— 1.4286 汽油吨16 ————— 1.4714 煤油吨17 ————— 1.4714 柴油吨18 ———— 1.4571 燃料油吨19 ———— 1.4286
1
液化石油气吨20 ———— 1.7143 炼厂干气吨21 ———— 1.5714 其他石油制品吨22 ———1-1.4 热力百万千焦23 ——————0.0341
电力当量值万千瓦时
24
————————— 1.229 1.229 等价值万千瓦时—————————
其他燃料吨标准煤25 —— 1 1 煤矸石吨26 ————0.1786 生物质能吨标准煤27 ————— 1 1 工业废料吨标准煤28 ———— 1 1 城市固体垃圾吨标准煤29 ———— 1 1
能源合计当量值吨标准煤
30
——等价值吨标准煤——
合计:综合能源消费量(当量值) 吨标准煤;
综合能源消费量(等价值) 吨标准煤。
说明:1.项目未使用的能源可不在表中反映。
2. 综合能源消费量的计算方法:非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项目能源消费量合计;
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项目能源消费量合计-能源加工转换产出合计
3.主要逻辑审核关系:加工转换投入合计=火力发电投入+供热投入+原煤入洗投入+炼焦投入+炼油投入+制气投入
+液化投入+加工煤制品投入。
1
附件2
通用(用能)设备能效评价计算书(例)
一、水泵 1、评价对象
某单极单吸清水离心泵,规定点性能:流量2432m 3/h 、扬程320m 、转速1480r/min ,泵效率≥82.5%。
2、计算过程 (1)计算比转速n s
由设计流量2432m 3/h 、扬程320m 、转速1480r/min ,所以其比转速为:
7.5865932872
.7521926
.44403203600/2432148065.365.34
343≈=⨯⨯==
H Q n n s (2)查取未修正效率η
查《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2007),当设计流量为2432m 3/h ,未修正效率约为η = 87.6%。
(3)确定效率修正值Δη
查《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2007),当比转速n s = 58.7时,Δη =7.9%。
(4)计算泵规定点效率值η0
泵规定点效率值(η0) = 未修正效率值(η)-效率修正值(Δη)
η0 = 87.6%-7.9% = 79.7%
(5)计算能效限定值η1
泵规能效限定值(η1)= 泵规定点效率值(η0)-4%
η1 = 79.7%-4% = 75.7%
(6)计算节能评价值η3
泵节能评价值(η3)= 泵规定点效率值(η0)+ 1%
η3 = 79.7% + 1% = 80.7%
3.能效评价
该水泵规定点泵的效率为≥82.5%,能效水平高于节能评价值
80.7%。
二、变压器
1、评价对象
某三相10kV电压等价、无励磁调压、额定容量2000kV·A的干式电工钢带配电变压器,空载损耗2250W,负载损耗为12550W (100℃)、13350W(120℃)、14400W(145℃)。
2、计算过程
查《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2013),额度容量为2000kV·A的干式配电变压器(电工钢带),其能效等级如下:
1及能效水平:空载损耗/W:2195,负载损耗/W:B(100℃)12240、F(120℃)13005、H(145℃)14005;
2及能效水平:空载损耗/W:2440,负载损耗/W:B(100℃)13600、F(120℃)14450、H(145℃)15560;
3及能效水平:空载损耗/W:3050,负载损耗/W:B(100℃)13600、F(120℃)14450、H(145℃)15560。
3.能效评价
该变压器的空载损耗、负载损耗优于2级能效指标,位达到1级能效指标。
由此,该变压器的能效等级为2级。
附件3
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样表)
计量范围:□进出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
序号名称规格准确度等级用途安装使用地点数量
说明:1.按照能源种类依次填写。
2.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应分次级用能单位或用能设备分表填写。
附件4
主要用能设备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选型参数数量能效要求能效水平
附件5
工作资料汇编(目录)(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