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温州中考满分作文《微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浙江温州中考满分作文
【原题再现】
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这是全民阅读的时代,这是人人使用微信朋友圈的时代。
生活中,常常可以看见以下情景:
S 想好好读些书,回到家,S 点开微信朋友圈……
请依据这个情景进行写作。
【提示】①你可以用任何一种人称代替S 。
②你可以就这个情景链接生活,叙述故事;也可以依据这个情景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创作;也可以针对情景中反映的现象展开论述……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微信
社会在发展,网络在进步,自从有了微信确实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方便,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微信注册用户已突破9.27个亿,这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微信,一个服务于大众且被广大用户所欣然接受的新生代名词,正在走进千家万户。
微信群体更是多得无法计算:从家族群,同学群,师生群,朋友群,战友群,同事群,写作群,研讨群,公众群等等。
每天从天不亮开始,一直到子夜时分,手机声此起彼伏,抢红包,发红包,一条条回复,一个个表情,微信群里的人都沉浸在快乐中,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因为有了微信群,再远的距离都不是问题,开心就好。
先说说微信群带来的好处:
同学群体:自从建立了微信群,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能找到分别了几十年的老同学,就像火炬接力,信息传递一个传一个,即使在海外生活了多年的同学也能很快找到,加入同学群,重温校园里那些抹不去的青春记忆。
看着生活在国外的同学发来的一张张照片概况万千,尽管中年的我们已稍稍发福,尽管容颜已改变,但同学情是一辈子的,已深深地铭刻在每一位同学的心中。
家族群体:亲情是永远割不断的血脉,在家族群里,只要谁家有什么事,在群里留个言,大家都会全力以赴,就连生活在国外的家人也经常关注着家里的一切。
师生群体:准确的说,是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建立的一个群体,方便平时师生间相互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事情也好及时沟通,促进学生的学习得到良好发展。
战友群:从穿上军装的第一天起,这些素昧平生的人之间多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战友,。
战友之间的情意一点也不亚于同学之间的感情,无论军旅生活多少年,彼此之间建立的战友情如同亲兄弟,当他们脱下军装,回归社会的时候,闲暇时候会经常小聚,把酒言欢,诗情画意,乐在其中。
微信成了他们最便捷的联络方式。
再说说写作群体:很多人喜欢写作,文笔也很好,文字像行云流水,妙笔生花,这样的文字看起来非常养眼。
但也有一个群体,自己不善于写作,却喜欢欣赏美文佳作,那么,有了微信群,就可以随时欣赏诗歌散文和温馨文字,一篇感人的文字能看到流泪,感动。
微信确实给生活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地方,但同时带来的还有影响身心健康的元素。
每晚十点多是微信群最热闹的时候,也是大多数上班族该休息的时候,此时的手机却不停地在闪动,不看吧心里乖乖的,总想知道别人发了什么信息,看吧,又会没完没了。
纠结中度过了一个个夜晚。
另一个问题也是大多数人中年人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每天不停地在手机上看信息,不知不觉中,视力明显下降了,原来看的清的东西现在看起来模糊了,即使这样依然还是手机不离手。
而且,睡眠时间也越来越少了,这样发展下去,对身体健康是没有好处的。
微信固然给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在玩的同时,自己一定要掌握好尺度,万万不能顾此失彼,身心健康愉悦才是最重要的。
【原题特点】
2018年温州市中考作文采用既新颖又朴素的情景作文。
首先给考生一个“全民阅读”“人人微信”的时代大背景,然后设置一个小情景,S 想好好读些书,回到家,S 点开微信朋友圈”,这是限制,避免考生“背考”,套作。
作文题的巧妙之处在于,只是客观地提供了情景,没有方向引导,也没有观点暗示,在这个范围内,考生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
你可以叙述关于传统阅读和网络阅读的故事,针对纸质阅读与网络阅读发表自己的观点。
就是说,没有问题限制,也没有观点倾向,给予考生写作自由。
温州2018年的情景作文与2017年的材料作文“邻里关系”,都在明确指向身边的现实生活,为平时的语文教学、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思路要点】:
1.两种阅读
传统的纸质阅读和以微信朋友圈为代表的网络阅读,高雅的文化素养阅读和消遣俗气的八卦阅读,到底哪个好呢?可以用自己的素材来论述。
2.批判浅俗
可以描述网络阅读的浅近、低俗、无聊,写这种阅读对学生的危害。
可以用记叙文的形式写生活中有关的故事,也可以写议论文,进行犀利的批判。
3.崇尚传统
崇尚有文化素养的真阅读。
不管网络阅读充满多大的诱惑总有一些人孤独地走在专业的阅读路上,走在文学艺术的阅读路上……真阅读能够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会让我们走向堕落。
4.知行合一
可以从“想读书”却“点开微信朋友圈”引申开去,讨论知行合一的重要,即知易行难的问题。
想好好读书,却又管不住自已贪玩、懒惰的心,这种现象在学生中普遍存在。
考生可叙事,可评析,自由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