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导图,习作花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导图,习作花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07-15T10:43:07.27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8期作者:何静[导读] 思维导图现今广泛运用于学习中,在于它本身具有高效简洁何静
固镇县实验小学安徽蚌埠233700
摘要:思维导图现今广泛运用于学习中,在于它本身具有高效简洁、方便快捷、知识体系系统化等优点,并且连接着文字、图像、标注等各种表现形式。

重点内容和标志性意象能全面而简洁呈现出来,使得学生更全面把握文章的内涵和主题,同时小学生习作综合性地体现了语文素养和思维表达能力,由此反观,思维导图在习作的观念与方法上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应用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指导学生习作,从多角度入手,营造班级良好的气氛,带动学生语文学习激情,提升习作技巧。

一、教师引导学生构建文章内容
小学作文的内容有一定的规划是很重要的方面,杂乱无章的文章让人一看就没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所以小学生虽然是刚开始接触语文写作,也要按自己的写作方向一步步按思维的顺序进行文章的创作,让文章大体看上去有逻辑,看起来舒服,把要详细写的地方用各种手法进行修饰语言,不用多写的地方就别强行加在文章里,这样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和中心思想才能从文章中凸显出来。

这样的能力不是锻炼几次就能拥有的,学生要多读文章去培养自己的语感,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慢慢摸索写作的技巧,这个摸索的过程就可以通过在脑子里构建思维导图的形式去实现。

如何将思维导图的没个点,用更加生动形象的语句表现在文章中也是需要小学生一步步去锻炼起来。

例如,在小学生在写《大自然的风景》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思维导图,和提纲差不多就行,但却和提纲不能一样,因为提纲体现的是段落的概括,而思维导图能引导学生的想法。

然后让学生们去思考,怎么把开头写得好一点吸引读者的眼球,要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去写,引经据典式还是说理式,这些都要思考好。

每段的第一句话要怎么写,没段要描写哪些风景,能用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要描写风景的什么方面,最后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些看起来很好写的内容,不能到了写的时候再去想,虽然会浪费一点时间,但对于学生的受益将会是巨大的。

学生也能从自己对于文章的布局中,去分析构思的优缺点,批补缺漏,有改正和升华文章的空间,到时候按着思维导图进行写作,一气呵成,游刃有余,同学们也会有写出一篇优秀文章的成就感,在写作中体会到快乐。

[1] 二、教师教会学生丰富文章内容
有了文章的大体支架,作文才算有了自己的支柱,但这样是远远不够的,一篇好的文章除了离不开好的构造,更离不开漂亮的言语表达,好的骨架要靠好的描述外衣来包装才会更加完美。

有的学生在学习了表达技巧后并不能熟练运用,这就要教师们帮助学生们用思维导图去运动语言描述技巧,很多实践的表明,这样的方法很有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有关老师的作文,以此让学生从“老师”的形象开始想,去思考可以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老师可以向学生们介绍文章对于“老师”的外貌描写,“老师有一个浅浅的酒窝,笑起来特别甜,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眼神时而严厉,时而和蔼”这样的描写瞬间让老师的形象立体化,思维导图就可以把外貌描写的内容概括出来,。

再比如要写动作描写时,可以从一个动作分解出好多动作来,先有哪个动作,后有哪个动作,这样分解出来可以让动作连贯流畅。

从思维导图中去训练学生们描写能力,同学们就能熟能生巧,到了运用的时候就能有理放肆。

[2]
三、教师要让学生有效理清思路
小学作文虽然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低,但还是需要学生们有清晰的思路,才能写出合乎要求的作文,教师在帮助学生们理解如何理清思路的过程中,可以用思维导图进行思路的直观表现,老师讲述思维导图怎么运用,学生们依葫芦画瓢进行运用。

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思路,老在讲解课本中的课文时,首先在黑板上画本篇课文的思维导图,让同学们逐渐对这种形式有一定了解,思维导图也能帮助学生们发散不同的点,让作文的思路更开阔。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课本《“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教师要注意先帮助学生们理清文章的思路,用一张详细的思维导图来揭开文章神秘的面纱,用行云流水的结构来认识故事的进展。

在思维导图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和路程,剧情的跌宕起伏,剧情的高潮迭起等等,学生们都可以从中看出。

同学们在了解了这篇课文后,就能理解作者行文的优点,这时候老师就可以给同学们布置一篇《难忘的一次旅行》的作文,同学们在知道课本中课文的精彩之处后,一定会灵感迸发,有很多新奇的想法。

教师让同学们多注意旅行前中后的分布描写,在写的时候把心理变化描述得多变,这样学生们对于思路的把握就会有不小的提升。

四、教师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在写一些作文前,有时候需要学生们去积累一定的素材,这些素材合不合适,或者有更好的选择,这都可以用思维导图去实现。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在素材进行筛选和优化后,巩固自己的思路,让思路更加适合于这篇作文的写作。

对于哪种素材适合哪种文章,学生对于积累的内容印象会更加深刻,在考试的时候就能想到很多自己平时积累的素材,为自己的文章构思节省不少时间。

[3] 例如,小学生在写作《家乡风情》时,要让学生亲自去收集素材,不要一味的全部照抄,最好能用自己的语言把素材记在素材本上,如“我的家乡湖水”“我的家乡产物”“我的家乡山峰”这样的素材,都很适合这篇作文。

但是对于这篇作文,比如“我的家乡发展”这样的素材就不适合这篇文章,因为风情得突出家乡的特点,这样的问题,如果在作文写之前就可以发现,就不会在写了不合适的素材后去后悔,思维导图能及时发现素材的优缺点,让素材的运用灵活自如。

思维导图的运用应该是多方面的,小学生应该从写作文之初就去养成画思维导图的好习惯,好的导图决定了一篇文章的成败,也能为学生的发展带来很多。

总之,小学教育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手段的意义是极其深远的,在思维导图教学的完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有计划的进行学习,有目的进行创作,以此来提升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林美坤.运用思维导图绽放课堂魅力——以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知识文库,2021(08):129-130.
[2]陈文彬.巧用思维导图,提升习作素养——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运用思维导图的探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03):9.
[3]曾苒.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2021(05):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